首页 理论教育 临沂境内第三所国立小学-崔氏义学的发展历程

临沂境内第三所国立小学-崔氏义学的发展历程

时间:2023-10-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临沂境内1903年开始有实施新学制的国立小学创立,独树头崔氏创办的“义学”是临沂继两所国立小学之后的第三所新式小学。在崔氏族人的大力推动下,学校日益发展壮大,至民国时期,据《续修临沂县志》载:“区里独树头小学,校长刘君实,学田245.84亩。”学堂坐北朝南,东西长约200米,南北宽约300米,因主要是崔联景捐款办学,老百姓均称“义学”。

临沂境内第三所国立小学-崔氏义学的发展历程

据《临沂市地名志》载,独树头村于明朝崇祯年间建村,崔氏从山西迁入,人口逐渐繁衍壮大,清朝康乾盛世时期崔氏家族步入鼎盛。独树头旧时村中以铁货发达著称,小到顶针、烟袋锅子,大到铁锅、犁铧,应有尽有。

独树头崔氏家族尊崇儒学,读书明理,1910年由崔家捐资成立了临沂境内第一所“民办”小学——振育丙等小学校。清政府1902年开始学习日本明治维新,“师夷长技”,推行新学制改革。临沂境内1903年开始有实施新学制的国立小学创立,独树头崔氏创办的“义学”是临沂继两所国立小学之后的第三所新式小学。《临沂县志》记载:“独树头村,相公庄区乡里第一高等小学校,清宣统二年三月成立,崔祖荫任校长,公葆椿、庞作梁等任教员。”这所小学就是独树头小学的前身,至2010年拆除,整整经历了101年的风风雨雨,是河东区办学历史最长的学校。

义学产生于北宋时期,始于名相范仲淹,是一种专为民间孤寒子弟设立的学校。这类学校,有的是一些官员、地主出资在家乡开办,也有的以祠堂地租或私人捐款而设。独树头义学兴办人是崔氏七世祖崔联景。崔联景,字星桥,清末时任村保长,村务凡零星用款悉数自己掏腰包,从未派给本村的人。宣统三年,崔联景被推荐为县议会副会长,遇有地方派款,向来力争减免,以减轻民众负担。崔联景创办振育丙等小学校,令长子崔祖荫任校长,纯属尽义务。校舍的建设以及校务杂费等开支,悉数由崔联景自己捐助。虽然学校后来有“学田”,可以自筹经费,但崔联景依然每年坚持捐助百元大洋。在崔氏族人的大力推动下,学校日益发展壮大,至民国时期,据《续修临沂县志》载:“区里独树头小学,校长刘君实,学田245.84亩。”

崔家大院外景

独树头新式学堂所用房舍乃原崔家祠堂。学堂坐北朝南,东西长约200米,南北宽约300米,因主要是崔联景捐款办学,老百姓均称“义学”。后来,在村内发现了半块残缺的青石碑,该碑详细记述了当时捐资办学的情况。现青石碑不知去向,碑文未留存后世。

学堂正门外东西两侧各栽有一棵大树,直径均有1米多粗,三个小孩合抱才能抱过来。正门是木制双扇大门,有青石基,无台阶,青石基上设有木门槛,五六岁的学童经过时必须高抬脚才能迈过去。过正门后便是学堂庭院,一条南北走向的土路将庭院分隔为东西两院,土路两侧栽种了大量槐树杨树,夏天遮天蔽日,学童们在院子里嬉戏打闹。土路东侧设有一间教师办公室,明三暗五。

土路西侧紧靠学堂正门的地方是操场,南北长八九十米,东西宽五六十米,整个操场上就有两个篮球架,一下课,不少学童争先过来打篮球、跳绳。操场北侧是三排教室,在这三排教室和操场西侧有一处自然形成的土台子,平地起约半米高,校会、表彰大会等都在这里举行。

因学堂沿用崔氏祠堂的房舍,墙体外层均为青砖垒砌,内层用三合土夯实,至屋山头高4米有余。屋顶用小青瓦覆盖,屋脊为青瓦叠盖,屋头上安有兽型动物塑像。每间教室屋檐下均有东北大杨木支撑的立柱,历经风雨侵蚀,大杨木立柱外表漆黑。屋檐向外延伸约30厘米,屋檐下有木制横梁,横梁上雕刻有飞禽走兽、花木纹饰。(www.xing528.com)

当时的学堂,用的是木制课桌、椅子,刚建校时生源主要是独树头村的孩子,后来村周围东张庄、西张庄、小官庄、桃园村等几十个村庄的孩子都来此上学。教师均来自独树头村,设语文、算术、音乐体育课程。上午两节课,下午三节课。学童最多时,一至六年级每个班都有30余名学生,每天书声琅琅。临沂县令王鸿陆来独树头视察民情,看到学校风清气正,师生风貌丝毫不亚于国立学堂,高兴之余,欣然命笔,题写“桑梓蒙庥”匾额赠之,以示褒奖鼓励。

学堂东、北、南侧均为居民户,西侧为崔家大院。崔家大院东侧、崔家祠堂即学校西侧还隔着一处宅院,其东西长约600米,南北宽约600米,恰似不规则的正方形,那便是崔家花园。崔家花园正门也是木质双扇大门,进门后东、西两侧各有一处明三暗五的厢房,中间是一条青石铺设的道路。崔家花园分前后两院,可以从前院穿堂房直接进入后院。前后院之间南北两侧各修建有隔墙,两面隔墙东侧开有一处闾门。花园最西侧是一处大面积的花圃,占地约6万平方米,花圃北侧是一处供花匠住宿的房舍。花园内除了花圃,其他空地全部栽种了各类花草,其中不乏名贵花木。崔家花园主要为崔家人闲暇之余来此休闲娱乐而建,其实,在很多时候,崔家花园也成为学校的孩子们课间放松的游玩之地。

据今年94岁的崔淑瑶老人介绍,这所学堂秉承的校训就是“仁、义、礼、智、信”,尊崇儒学、识书达理、报效国家是当时学校对历届学生的一致要求。这个小学的创立不仅方便了崔氏家族的孩子求学,也方便了附近十里八乡的孩子上学,像桥头、于埠、甘屯、三官庙、黑墩以及沂河西岸的很多村庄都喜欢把孩子送到这里来上学。

小学校日用开支繁多,维持下去是一笔不小的花费。在学校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崔联景反复告诫儿孙,一定要办好学校,为后世子孙修福。后来,崔联景年纪大了,退出保长和家族的管理岗位,他的二儿子崔梅坪拿过接力棒,继承了父亲心愿,继续给予学校大力支持。这所小学经费主要依赖村里西面沂河上的淤地出租出去,靠收取的租子卖钱给老师发工资,不够的部分便由崔梅坪给补上。

崔梅坪不仅关心老师的工资,对学生的生活也很关注,经常给一些困难学生以帮助。崔淑瑶老人说,那时候有一个叫孟宪顺的学生,曾经得到过崔梅坪的无私帮助,多少年以后孟宪顺和他的后人依然感恩戴德。那时已经到了民国时期,新式学堂要求学生必须穿制服,学校里根据要求给学生做制服,一身制服两块现洋。但孟宪顺家里穷,拿不出钱来,所以当城里来的裁缝要给他量衣服时,他就不肯量,说没有钱。这事崔梅坪很快知道了,对孟宪顺说:“你尽管量,我给你付钱。”最后,孟宪顺的衣服钱就是崔梅坪给付的。

人称“崔二爷”的崔梅坪,关心他人,重视教育,留下了非常好的口碑。在崇文重教的风气影响下,独树头村崔氏家族出了很多在各行各业很有名望的人,其中当老师的特别多。崔淑瑶家所居住的巷子当时就被人称为“教师巷”。崔氏以儒学为指引,倡导忠君报国、积德行善、乐善好施的价值观,为后世子孙开创了敦厚和美的家风,为乡里树立了大仁大爱的家族榜样。

(撰文:庞尔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