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青墩寺:燕赵名士的传世之观

青墩寺:燕赵名士的传世之观

时间:2023-10-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河东区相公街道办事处北行1公里,有一村庄叫青墩寺。青墩寺最久远的故事应该从一个叫蓟婫的燕赵名士谈起。于是,他决定在墩上兴建道观,因其道号青凤,道观落成后即命名为青凤观,同时将大墩命名为凤凰墩。据《琅琊拾遗》载,青凤观建筑规模最大时拥有房屋百多间,四方道人云集,香火旺盛,一时隆盛不衰。清代初期,青凉寺改名为青墩寺,朝廷为维护专制统治,严防人众啸聚山林,庙地被大幅削减,香火随之弱化,寺庙逐渐荒凉。

青墩寺:燕赵名士的传世之观

河东区相公街道办事处北行1公里,有一村庄叫青墩寺。《临沂市地名志》记载,该村于明朝万历年间建村,因村北有一大土墩,土墩之上有一寺庙,故名“青墩寺”。

青墩寺最久远的故事应该从一个叫蓟婫的燕赵名士谈起。春秋时期,齐襄公久闻蓟婫博学多才,文能治邦,武能安国,是天下少有的经略之才,于是拜其为公卿。但是,蓟婫由于长期受周礼的影响,特别重视礼制,强烈反对战争,尤其反对杀戮。这与齐国因俗简礼的治国方略显然格格不入,更不契合齐襄公武力争霸天下的野心,于是齐襄公便渐渐疏远了蓟婫。

齐襄公兄弟三人,他是老大,叫姜诸儿,一个弟弟叫姜纠,另一个弟弟叫姜小白。这时,有两个与相公庄有密切联系的著名人物,一个是纠的谋士鲍叔牙,另一个是小白的谋士管仲。也是这时,发生了一件令天下人议论纷纷的“桃色新闻”,齐襄公姜诸儿与他同父异母的妹妹文姜通奸,并且害死了文姜的丈夫鲁桓公。在鲁国上下切齿痛恨之际,文姜无颜回鲁国,于是在齐、鲁交界的地方建立祝丘城,这样既保全了自己的脸面,同时也为儿子鲁庄公争霸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管仲、鲍叔牙出山之前,在离祝丘城不足2里地的相公庄居住,经营贸易,疏浚河道,开办教育,声望极高。就在此时,蓟婫发现与齐襄公志不同道不合,于是便辞官出走,离开临淄,云游天下。

高士蓟婫寻访天下,传说这一天,他自北向南往相公庄而来,远远便看见一个高大的土墩。大墩高五丈许,南北数百丈,东西百丈余,南高北低,墩上墩下遍植松柏,遮天蔽日,郁郁葱葱。大墩北侧有一大水汪,水面浩渺,波光粼粼,煞是壮观。墩东一条十余丈宽的水沟,与墩北水汪相连,汪水顺沟而泻,流经大墩南下。

蓟婫来到大墩之上,清风徐来,松涛阵阵,远处碧波清浪,不觉心旷神怡,游目骋怀,自言自语:真乃宝地也。当天蓟婫即在此地住宿,夜里做了一个梦,梦中只见一只五彩凤凰从南翩翩而来,落于墩顶。第二天一觉醒来,他急忙来到墩顶,寻找梦中的凤凰,可是哪有凤凰的踪迹。于是,他决定在墩上兴建道观,因其道号青凤,道观落成后即命名为青凤观,同时将大墩命名为凤凰墩。观内一应事务料理清楚以后,青凤道人随即命众道徒管理青凤观,自己只带一道童云游天下,募捐善款,以济天下黎民

据《琅琊拾遗》载,青凤观建筑规模最大时拥有房屋百多间,四方道人云集,香火旺盛,一时隆盛不衰。公元前645年,青凤道长前往齐国拜望管仲,得知一代名相刚刚去世,怅然而返,一年后逝世。

此后几百年间,战火四起,风云变幻,青凤观几经破坏,几经修复,逐渐从兴盛走向衰败。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此地置琅琊郡(治所在今青岛胶南),成为通联海岱之通衢大道。秦始皇两次东巡寻找长生不老之药,祝丘邑为必经之所。当地官员为迎接始皇驾临,数次重修青凤观,并加盖可以登高望远的青凉阁一座。公元前219年,秦朝著名方士徐福到东海为始皇帝寻找不老仙药,专程路过青凤观青凉阁,祈求平安如意。从此以后,青凤观、青凉阁就成为四乡八里人们祈愿的地方,也是地方各级官员议事议政的地方,与相公庄、祝丘城一起成为人文荟萃之地而声名远播。(www.xing528.com)

相公庄这一带位于沂河沭河之间,属于沂河泛滥、洪水东流沭河的“洪泛区”。自古以来,这地方植被茂密,河沟遍布,洪水时节沂河从上游一泻千里,纵横无碍,在河东界,汤头一带两岸山岭夹峙,大水尚有约束,一过太平,沂河九曲回肠,两岸平坦如砥,到亭子头金山口,洪水每每如脱缰的野马,决口向东奔流而去,越水湖崖,直奔一溜沙兰,过茅茨、踅庄,进入沭河河道,入东海。现在从太平亭子头东南向汤河踅庄一线,古河道遗迹尚十分明显。地下勘探结果表明,此一线砂砾淤积面积广大,最深处达6米以上。村民打井往往2~3米即见黄沙,随之有清清泉水涌出。附近村庄建房取沙,随意翻开地表土层,即可取到清水砂砾。

青凤观土墩及其以东的东岭、西岭,均为水流冲积形成的高地,洪水泛滥之时,此地一片汪洋,高地有时也会沦为泽国。据村中老人回忆,20世纪六七十年代,生产队整治田地,削高填洼,在土墩周围取土,经常会挖到深埋于地下的古木,其中合抱之木很多,从碳化程度上能清晰地看出树木分属于不同年代。可见,在历史的演进过程中,应该有无数次洪水淹没过这里曾经茂密的森林。

洪水泛滥给人们带来了无尽的灾难,但洪水冲积却形成了肥沃的田野唐朝初年,来自安徽的一僧人化缘路过此地,见风光秀丽,物阜民丰,乡风淳朴,感叹于这么好的一个所在殿阁塌圮,楼台破败,于是决定在此重造庙宇,再塑金身,行大德大善以普度众生

唐王朝建立,自然对道教推崇有加,但由于李世民开国之前发生了“十三棍僧助唐王”的历史事件,所以对佛教亦是格外尊崇。唐朝初年,风调雨顺,吉象应天,五谷丰登,出现了大治之年。朝廷为维护统治需要,将自然天象神化,归功于天。为感谢上苍,祭奠神灵,护佑国运,唐朝在全国各地大兴土木,广建寺庙,以安天下。安徽僧人正是在这时候,顺天应时,在毁坏的青凤观基址之上,大兴土木,建造起了雄伟壮丽的青凉寺。青凉寺落成以后,声名远播方圆数百里,四方僧众聚集,引来周围十里八乡的信徒前来布施、祈福,从此香火旺盛,经久不衰。

唐玄宗年间,由于官府支持,民众需要,寺庙不断扩地,连续兴建经阁、斋堂数座。为体现对寺庙的重视,朝廷给每僧赐地30亩,开荒划地,为寺庙增辉,以供寺庙所需。最盛时,青凉寺所占庙地数千亩,涉及四乡八村,可谓地广人众。后虽历经战乱和灭佛运动,仍香火萦绕,信徒络绎不绝。因其田广地多,以租地取利,故有庙场、庙库、庙汪、庙井之所,积粮千石足有余数。寺庙除日常消耗和向官府缴纳余粮外,其他多用于修缮庙宇及信徒施粥,青凉寺因济困救难、惠及众生而为时人交口称赞。

清代初期,青凉寺改名为青墩寺,朝廷为维护专制统治,严防人众啸聚山林,庙地被大幅削减,香火随之弱化,寺庙逐渐荒凉。清末,庙舍渐趋颓废,僧众无力生存,经堂被改为私塾学堂,最终在1949年前夕毁于战乱,现仅留下少许遗址和存于人们口头的传说。

(撰文:庞尔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