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百年常青树沂庄:凤凰乡情,大染坊的故事

百年常青树沂庄:凤凰乡情,大染坊的故事

时间:2023-10-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河东区有个村庄就是以树命名的,它就是八湖镇的树沂庄村。至于何时更名为树沂庄,已无从查起。究其更名的原因,村里老人说,村庄近水靠岭,村里村外绿树遍布,且人们又对树木情有独钟,加上原村名的书与树同音,村庄还属于沂州府管辖,故而更名为树沂庄。一年秋季,几位外地贩卖芝麻的年轻贩子,慕名远道来到了树沂庄。旧社会,树沂庄就有一家远近闻名的大染坊,从事印花布的印染。

百年常青树沂庄:凤凰乡情,大染坊的故事

古往今来,人们崇尚树木的欣欣向荣,向往和讴歌树木极为旺盛的生命力。河东区有个村庄就是以树命名的,它就是八湖镇的树沂庄村。

据史料记载,清康熙七年(1668),一孙姓人家从莒南孙家菠罗城来此立村,初名书家庄,此后的三百多年间,一直沿用,至清宣统元年还以书家庄村名做标注。至于何时更名为树沂庄,已无从查起。按人们的推算和解释,此村更名,应该在晚清之后。究其更名的原因,村里老人说,村庄近水靠岭,村里村外绿树遍布,且人们又对树木情有独钟,加上原村名的书与树同音,村庄还属于沂州府管辖,故而更名为树沂庄。

原来的树沂庄地处丘陵薄地,交通闭塞,土地宽阔,孙、周、刘、朱、张、李等数姓家族,以邻为友,和睦互助相处,民风淳朴。据村中老人言传,数百年来,百姓户户还有着富不铺张,生活极为俭朴的好习俗,数姓家族,几代村人,无好吃懒做、地痞流氓之徒。人们都说,这主要得益于村里一个传了好久的节俭故事。

相传早年间,村里有几家庄户人家,凭着勤劳和节俭成了土财主。其中有一家孙姓庄户人家日子过得最好,家业最大,物多成山,地有数顷,特别是他家擅长种植芝麻。逢夏,一眼望不到边的芝麻节节吐花现蕾,无数花朵成海,数里香气袭人。因此,这位老财主的芝麻质好量多,远近出名。一年秋季,几位外地贩卖芝麻的年轻贩子,慕名远道来到了树沂庄。一来长途推车跋涉又累又饿,二来不知道这位因芝麻出了名的老财主住在村里的什么方位,于是他们纷纷在村前支起小车,在桥头上休息,顺便掏出随身带的沾有芝麻的烧饼啃了起来。时令秋燥,沾在烧饼上的芝麻容易掉落。等几人吃完烧饼,地上不慎落下了一些小小的芝麻粒,大家全没在意。此时,村里走来一个衣着不整、步履蹒跚、体态佝偻的老人。他先是对落地芝麻感到惋惜,后竟伏地用蘸着唾液的手指捡食芝麻。此举令几个外地人深感意外和不可思议,非但没有向形若乞丐的老者打听卖家,还对老者一番嘲弄。蘸食芝麻的老者却全无羞意,食罢芝麻竟径直回村而去。待到几个外地人推起车子,打听着来到村中找到芝麻卖主,无不惊愕不已。原来,桥头蘸食落地芝麻的老人,正是这家卖芝麻的大财主。贩子们想想自己的贫寒出身,看看老财主富而不奢,立刻被老财主“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一丝一缕恒念物力维艰”的举止深深触动,个个当场羞愧得无地自容。这个流传了几代的故事,让树沂庄人认准了一个理,那就是农家过日子时时要节俭,好日子都是靠一点一滴节省过出来的。(www.xing528.com)

村里还有个仙姑治百病的传说。谁也说不清是旧时的哪一年,村里嫁来了一位知书达理、心地善良的姑娘。此女家传中医医道精湛。看到庄中邻里人患病无助,她很是着急,就冲破女子足不出三门四户,更不能与男性交往的封建樊笼,在村中行起医来。她搭手号脉,望闻问切,给女性看病,家人还勉强容忍。但有一天,村里有一外姓男青年病倒,疼痛难忍,托人求助该女。该女不顾猜忌,毅然前往治病。此事被家人知道后,公婆用家法对其辱骂殴打,丈夫一时恼怒,也将其赶出了家门。自此,村民再也没有见过这位善良的行医姑娘,无不思念和惋惜。有人说她到了一个更远的地方继续行医救人,更多的人说她好人得道,已经成仙了。于是,人们为了纪念这位好人,在村里为其盖了个仙姑庙,一年四季香火不断。人们用虔诚的香火,祭祀和感恩这位大德之人。

树沂庄村靠长虹岭,地势高,村里有种植棉花织布的习惯。旧时,农人皆穿自织的毛头土布,多不染色,至多放在汪中取出的黑淤泥里锤上几锤,让土布带着驴不青马不皂的颜色。只有农家嫁娶,才舍得到染坊将土布染一染。为提高观赏度,染匠们接到土布,往往在上面用石灰印染上不同的花卉图案。旧社会,树沂庄就有一家远近闻名的大染坊,从事印花布的印染。这家染坊的主人姓周,经营了好几代人,手艺也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直到20世纪70年代的时候,其后人周绍祥还依然坚持在十里八乡接布印染。那个时候,农村还十分贫穷,村里只有周绍祥有一辆自行车。他每天骑车下乡,一边手摇着货郎鼓,一边提着小锣,连打带吆喝,接纳千家万户的染布活。他的印染工具是印版,有木印版,也有镂空的牛皮印版,主要染料是石灰,分单印和套印。土布印完,待干燥后,将印花布泡水,捶洗,洗掉图案上凸起的石灰,留下清晰的印痕,格式图案古朴典雅,很受农民欢迎。据说,后来他老了,收了一个太平镇的徒弟,让这个关门弟子继承了他的印花布印染技艺。周绍祥过世后,这个村的印染手艺也就断档失传,没有后继之人了,实为可惜。

(撰文:刘聚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