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后坊坞村:凤凰乡情与抗日英勇

后坊坞村:凤凰乡情与抗日英勇

时间:2023-10-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汤河镇后坊坞村始建于秦汉,史传曾以“樊母村”为名,传说汉初大将樊哙的母亲曾在此居住。后坊坞村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清朝晚期出过一个秀才,名叫冯大兴。革命战争年代,后坊坞村民思想进步,参加革命的较多。后坊坞村紧靠沭河,隔河就是解放区,抗日战争初期就成立了地方武装。1942年,许多村民参加了抗日的汤河大队,这支地方武装有18支枪,村里的诸葛圣章既是汤河大队的成员,还是后坊坞村的村长。

后坊坞村:凤凰乡情与抗日英勇

汤河镇后坊坞村始建于秦汉,史传曾以“樊母村”为名,传说汉初大将樊哙的母亲曾在此居住。这里至今还流传着一个关于樊哙的俚语:“樊哙杀狗,王妈妈造罪。”

现在生活在这个村的主要是冯和诸葛两姓人,村里曾经建有武侯祠和樊哙庙。武侯祠占地约5亩,堂中正殿供奉着诸葛亮祖孙三代塑像,祠堂院墙雕绘有《躬耕陇亩》《隆中对策》《赤壁大战》《先主托孤》《七擒孟获》《北伐中原》《病逝五丈原》等事图,也刻有《隆中对》《出师表》和《诫子书》等千古名篇。樊哙庙相传建于明崇祯年间,占地3亩多,三面环水,建筑精巧,大殿内壁及殿前檐下廊壁皆有壁画,题材多为《鸿门宴》故事,另有花鸟虫鱼,皆生动精美,活灵活现。

后坊坞村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清朝晚期出过一个秀才,名叫冯大兴。

说起冯大兴来,村里的冯家人分外自豪:我们冯家在清朝时就出过一个秀才,尽管祖坟上没插上旗杆,也算冒了青烟。冯家第一次修家谱是在道光五年(1825)孟春,家谱上面用毛笔繁体字记载从第一代老祖冯鹤峻,到第十三代冯大兴的儿子冯云章。从家谱上解读,冯家老祖冯鹤峻来此安家后,先是五代单传,直到第六代方生了两个儿子,自此人丁兴旺。到第十代还是双子,长公为冯叔孟,次公为冯叔尼,冯大兴为冯叔尼的长孙,是同辈叔兄弟七人中唯一的秀才。

冯大兴成为秀才,最大的贡献是重视村庄的文化教育,把儒家学说散布到乡里。他自己在村里开办了私塾,治学十分严谨,用毕生的精力培育农家子弟学习成才。他的做法影响了整个村庄,村里还健在的一个看风水择吉日的“二指先生”(“二指先生”的含义是:一指指阳,一指指阴,为活人指阳关大道,替死人定子孙祸福),名叫诸葛怀宣,出生于1936年。从四五岁开始,他爹就教他识字,从《三字经》《百家姓》《诗经》《尚书》到《大学》《中庸》都学了,忙的时候下地干活,平时就关在家里背书。他爹有个几尺长的板子,念错了字就打嘴,背不下来就用板子打手心,同私塾里的教学一样严格。(www.xing528.com)

冯家的族长冯殿汉,受秀才冯大兴的影响很深,做事倡求仁义礼智信,在村里口碑很好。提起他,大家众口一词:是一个善良的人,是一个舍小家顾大家的人。村里的红白喜事都是由他主持的,无论是冯家族人的事,还是诸葛家族的事,只要他知道了,都会当作头等大事去参与。有的家庭闹矛盾,他去说和;有的家里无粮揭不开锅,他会从自家挤出一部分先解燃眉之急,自己家没有就是去借也要帮。革命战争年代,后坊坞村民思想进步,参加革命的较多。1947年6月,担任村长的诸葛圣章父子,跟着共产党走,同一晚上被还乡团残忍地杀害了,后来父子一同被追认为革命烈士。村里冯连仲是目前健在的年龄最大的老人,解放战争时期当过民兵。他回忆说:1949年前他们村西头都是姓诸葛的,全村的土地都在他们手里,村东头都是姓冯的,都是给姓诸葛的扛活的;后来划成分,东头姓冯的除了贫农就是雇农,西头姓诸葛的有不少是地主和富农。

后坊坞村紧靠沭河,隔河就是解放区,抗日战争初期就成立了地方武装。1942年,许多村民参加了抗日的汤河大队,这支地方武装有18支枪,村里的诸葛圣章既是汤河大队的成员,还是后坊坞村的村长。

据村中老人回忆,诸葛圣章虽然家境不错,但思想觉悟早,和穷人是一条心。还乡团反攻倒算的时候,他白天不敢在村里出现,躲在龙窝村(沭河东岸紧靠沭河的一个村),晚上回到村里也不敢回家,就在村东头和村民一起找地方藏着。国民党还乡团因为诸葛圣章领着斗地主分了地,就千方百计地想杀死他。诸葛圣章父子被枪杀是在一天夜里,本来前几个晚上他都是躲在村东头那些穷人家里,那天晚上他想回家看看,没脱衣服睡在院子的西偏房里,被早已探听好的还乡团顽固分子(乳名叫法星、小德的几个人)枪杀了。打死诸葛圣章后,还乡团成员对着堂屋门开了几枪,出了门走到路上时,又说“斩草要除根”,于是倒回来把诸葛圣章的大儿子,当时的儿童团长枪杀了,诸葛圣章的二儿子翻墙跑到邻居家躲过了一劫,诸葛圣章的三儿子当时只有一个多月。1949年以后,人民政府先后在东北地区、连云港将杀害诸葛圣章父子的法星、小德等抓获并枪毙。1978年,在诸葛圣章父子牺牲30多年后,当年只有一个多月的三儿子诸葛怀伦继承了父亲的遗志,担任了村里的大队长,次年7月份开始担任村党支部书记,一干就是16年。诸葛怀伦在担任村干部后的第一次村民大会上说:“我的目标就是让我们村从一个工分几毛钱变成一元钱,三年时间如果不能实现这个目标,我就自动下台。”到1982年村里实行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时候,诸葛怀伦让全村三个生产队的工分都实现了每个工分分值1元钱的目标。三年的时间里,村里办起了砖厂、瓦厂、面粉厂、造纸厂等,种植了山楂葡萄,村集体的收入成倍地增长。1981年春节之前,村里从砖厂提取了3万元现金,分到三个生产队,再由生产队分到各家各户,那是村里的社员第一次领到那么多的分红,那一年全村家家户户过了个富裕的春节。

(撰文:刘聚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