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坛乐村的红色基因-经营情况

坛乐村的红色基因-经营情况

时间:2023-10-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而坛乐村大多数屯种水稻,盛产大米,生产的粮食,也拿到市场上交易。商品交易、贸易交往,对于坛乐村人来说是不陌生的。1949年后,手工业是坛乐村经济的一个组成部分,村里有各种手艺人,如有木工、纺织工、砖工等。木工在坛乐村有一定的地位,受人们的尊重。如今坛乐村的耕牛已不足100头,这是时代变迁的结果。电力的开通使坛乐村的建设和发展实现了质的飞跃。

坛乐村的红色基因-经营情况

坛乐村是以农业为主的村落,村民过去大多以种植业为生,由于靠近圩镇,也有些人做些小买卖。坛郎、中屯的人以种菜为主,思林街上的菜摊大多是他们经营的。而坛乐村大多数屯种水稻,盛产大米,生产的粮食,也拿到市场上交易。商品交易、贸易交往,对于坛乐村人来说是不陌生的。

1949年后,手工业是坛乐村经济的一个组成部分,村里有各种手艺人,如有木工、纺织工、砖工等。坛乐村的11个屯几乎每个屯都有木工,村民们的生产生活都离不开木工,大到伐木建房,小到桌椅犁耙,都需要木工参与。木工在坛乐村有一定的地位,受人们的尊重。

1958年,坛乐村曾在今龙邦移民安置点建起了一个繁殖场和一个“万轮工厂”,原来设想利用现代技术繁殖家畜家禽,成批投产;还有设想利用水利水轮提水、水轮碾米、水轮加工等。但由于缺乏现代技术和现代设备,这些设想大多未能实现。

1965年,坛乐村那玩屯村民发扬自力更生精神,将达寒江拦腰建坝引渠,兴建了一座5千瓦的水力发电站,解决了那玩屯60户人家照明和周边屯群众的碾米问题。这是坛乐村第一次使用电气化设备,人们向往的“电灯、电话”生活开始变为现实。

是年,与那玩屯小发电站建成的同一时期,思林街拥有了一台26匹的柴油发电机,使思林街上部分居民用上电灯照明,也为思林街及河对岸的坛乐村部分屯村民碾米带来了方便。

1967年,坛乐村开始使用人力插秧机插田,每个队都有几架插秧机,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劳动效率。

1971年,坛乐村添置了2台中型拖拉机,后来又添置了2台,农业机械化开始迈出新步伐。但由于当时右江思林南岸公路未开通,这些中型拖拉机只能在国道上跑运输,为集体积累财富。两三年后,坛乐村开辟了机耕道,中型拖拉机开始回归田间作业。(www.xing528.com)

1973年,坛乐村定象屯(生产队)购买了一台手扶拖拉机,这是思林镇(公社)右江南岸100多个生产队的第一台手扶拖拉机。农忙时,这拖拉机日夜轰响,定象屯300多亩水田能耙平有一半是它的劳作。次年,那六屯、远街屯又各购买添置了一台手扶拖拉机。再后来,坛乐村各屯纷纷购买手扶拖拉机。至1980年,各村屯都拥有了手扶拖拉机,基本实现机械耕田的愿望。原来以耕牛劳作的现象逐渐减少。如今坛乐村的耕牛已不足100头,这是时代变迁的结果。

1973年,坛乐村架设了一条电力1万伏的“飞河线”,将澄碧河水库发电站的电网引到右江南岸,引到坛乐村各屯。“飞河线”工程在当时是一个不小的工程。田东县派来水电局技术人员指导架线,硬是靠着土法,拉通了一二公里的横跨右江的“飞河线”和6公里的1万伏的高压线。电力的开通使坛乐村的建设和发展实现了质的飞跃。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拂了右江两岸,乡镇企业有了新的发展,第三产业开始兴起,坛乐村发生了新的变化。

乡镇企业是在社队企业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该村原办有一个队办林场,设在那赞屯后山,每个队抽一人前往干活,共有20多人。20世纪80年代初期,行政村区域调整,选赞片单独划出立村,林场产权划归选赞村。其间,社队企业先后倒闭。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农民可以进入城镇从事个体经营或进入民营企业打工,坛乐村许多农民到思林街等从事小商品经营,更多的人到广东等地打工。坛乐村一部分的楼房就是村民用打工挣来的钱兴建的。

2010年,坛乐村根据实际,开始进行部分土地流转,引进公司开发荒山或调整农业结构,大面积种植香蕉,建立香蕉基地,取得了比较好的经济效益。

2012年,坛乐村自来水工程项目顺利完工,从邻村的百笔那周水库引水,解决了坛乐村数千人和畜禽饮水问题,改变了村民们祖祖辈辈到河边、井边挑水和挖井提水的状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