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江革命根据地,亦称右江苏区。苏区指的是采用“苏维埃政权”组织形式的地区。中国共产党第一份党纲就明确表示承认苏维埃管理制度,党的二大后又进一步提出建立“苏维埃政权”的思想。
在思林县苏维埃政府的组成人员中,坛乐籍人士占了比较大的比例。这是因为该村作为右江革命策源地之一,在斗争中培养和造就了一批革命骨干。
(一)思林县苏维埃政府的成立
百色起义后,老一辈革命家创建了红七军和右江革命根据地,成立了右江苏维埃政府。红七军军长为张云逸,政委为邓小平,政治部主任为陈豪人。右江苏维埃政府设在右江河畔的恩隆县平马镇,雷经天任政府主席,韦拔群、陈洪涛、韦玉梅、李面山、刘伟媒、黄大权、滕德甫、罗文佳、蒋再兴等任委员,李铁汉任秘书长。
左右江革命根据地是我党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建立起来的,位于广西西部左江、右江和红水河流域的大部地区。它包括左江革命根据地和右江革命根据地,俗称为左右江革命根据地。
右江革命根据地下辖包括百色(今属右江区)、恩阳(今属田阳区)、奉议(今属田阳区)、恩隆(今属田东县)、思林(今属田东县)、果德(今属平果市)、东兰、凤山、凌云、向都(今属天等县)、镇结(今属天等县)、那地(今属天峨和南丹县)和隆安、都安、那马(今属马山县)、隆山(今属马山县)、天保(今属德保县)、河池(今属金城江区)等县及部分地区,从而形成18个县连成一片的革命根据地,人口100余万。其中有12个县成立了县苏维埃政府,6个县和部分地区成立了苏维埃临时政府或革命委员会。红色游击区遍及滇黔桂边缘地带。
思林县是右江革命根据地的腹地,距右江苏维埃政府所在地恩隆县平马镇27公里。当时两县没有通公路,只有航运和大道及小路相通,两县相邻,地域交界,来往也比较方便。
1929年12月15日,思林县苏维埃代表大会召开,第一届思林县苏维埃政府成立,选举了思林县苏维埃政府组成人员,主席为阮殿煊。思林县苏维埃政府下设财务、土地、肃反、文化、粮食、妇女等6个委员会。阮玉田任财务委员,廖明佳任肃反委员,农德烟任土地委员,凌广荣任文化委员,阮美山任粮食委员,侯其慧任妇女委员。其中阮殿煊、阮玉田、凌广荣、阮美山等为坛乐村人。在中层机构中,总务股副股长韦章荣也是坛乐村人。在思林县一级机关工作人员中,坛乐籍的干部就占了5人。思林县苏维埃政府下辖包括坛乐乡在内的19个乡苏维埃政府。
是月,新一届中共思林县委成立,书记为陈金平,委员为张震球、凌广荣、阮生仁。思林县委原书记阮殿煊被选入思林县苏维埃政府任职;思林县委原委员黄永达任中共右江工作委员会委员并继任思林县赤卫军总指挥,同时兼任红七军军部警卫连连长。1930年2月,陈金平调返部队,思林县委书记由向都县委书记陈鼓涛兼任。
在第一届中共思林县委员会3名成员中,坛乐村占了1人;在第二届县委会的4名成员中,坛乐村占2人;在思林县苏维埃政府的7名领导成员中,坛乐村占了4人。坛乐村人在中共思林县委和思林县苏维埃政府领导成员中占了很大的比重。这些人,都是自1926年起就参加了右江革命的骨干,有一定的文化和理论水平及工作能力。他们当选也是众望所归。
县下属区、乡设区、乡苏维埃政府,村设农会。思林县城河对岸的坛象、玩喜、远乐村,因地理和政治环境特殊,闹革命的时间比较早,合编为坛乐乡(村),直属县苏维埃政府领导。因坛乐乡(村)是由3个村合并而成的,为便于领导和管理,乡苏维埃政府设在坛乐村定象屯。
(二)一心为民,无私奉献
右江苏维埃政府成立后,各县、区、乡均成立了苏维埃政府。各级苏维埃政府成员都是民主选举产生,每届任期6个月,到期再改选,可以连选连任。各级代表会议有撤换该级政府执委的权力,各级执委有撤换该执委之常委或委员之权力。坛乐乡(村)也一样,民主选举的乡苏维埃政府认真为老百姓服务,得到了群众的拥护与支持。
思林县苏维埃政府成立不久,群众对党的政策还不甚了解。阮殿煊便耐心做工作。一次,有部分群众挑着箩筐,来到思林街,想把城里的资本家的商品和财产没收。阮殿煊派干部去做工作,没有见效。于是他亲自做群众工作,告知群众这是违反政策的,请群众相信苏维埃政府。群众听了劝告,心服口服地离城回家了。
为了把苏维埃政权建设好,右江革命根据地各县还建立各种群众性的团体,如工会、青年团、雇农团、妇女会、少先队、儿童团等来协助苏维埃政府,搞好各项工作。思林县也是这样。这些群众性的团体,在党的领导下,发动群众,组织群众,积极开展有益的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绩,这对巩固和发展革命根据地起了积极作用。(www.xing528.com)
邓小平非常关心妇女工作,把它作为党和苏维埃政府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强调把妇女工作摆在一个重要的位置。他说过“男女一律平等”,在使用干部上,邓小平大胆使用干部,右江及各县苏维埃政府均设有妇女委员,使妇女工作得到顺利开展。1930年3月,邓小平在思林县检查工作时,就向阮殿煊提出要尽快成立妇女部。不久,思林县苏维埃政府妇女部就成立了,侯其慧任妇女部部长。思林县苏维埃政府妇女部成立后,及时发动妇女群众起来斗争,搞好生产,支援前线,开展土地革命,参军参战,仅思林爱桑兵工厂就有一个女兵排。在红七军的部队里,思林县就出现了韦荣、李嫣、侯其慧等多名巾帼英雄。
苏维埃政府成立后,非常注重根据地的文化教育工作。文化教育发展是直接关系人民政权建设的基础和巩固的大问题。为此,思林县苏维埃政府在进行土地革命的过程中,十分重视文化教育工作,提倡新型文化,宣传民主和科学思想,建立新型教师队伍,办好小学,还积极开展平民教育。在坛乐村,办平民夜校、夜学班,由乡村干部和小学教师兼任教员,学习文化和政治知识、唱革命歌曲、参加公益活动等,提高人民群众文化教育水平。因地制宜,开办平民夜校、讲习所,如定象屯的平民夜校、讲习所就设在阮殿煊、凌奇道的家里。
(三)廉洁从政,秉公办事
在苏维埃政府中,中国共产党大力提倡为人民群众谋利益的作风,反对损害群众利益的腐败作风,肃清干部中官僚化、军阀化、豪绅化的现象,挪用公款、怠工、贪污、侵占集体利益等都是不允许的。政府工作人员犯了错误,经过教育还不改的就撤职。这充分体现了党和苏维埃政府一心为民、廉洁从政的优良作风。
阮殿煊作为一名党员领导干部,对于自己和下属要求非常严格,他以身作则,廉洁从政,严于律己。一次,思林县苏维埃政府获得了一批蜂蜜,阮殿煊的母亲觉得近日身体感到不适,认为自己可以分到一些,便到政府庭院里去领取。保管物资的管理员认识她,便从仓库中打了一小瓶蜂蜜给她。老人家喜滋滋地拿着蜂蜜刚跨出政府大门不远,就遇上了儿子。阮殿煊问清了情况,说道:“妈妈,这是公家的东西,还没有做好分配方案,我们不能拿!”母亲听说从儿子的劝告,把蜂蜜退回给管理员。
阮殿煊有一只公文包,是其当校长的时候买的。做了县苏维埃政府主席后,他常常背着这只公文包下乡工作。人们打趣说,这只公文包是阮殿煊的流动办公室。阮殿煊背着这只公文包,走村串寨,有问题即现场办公。他走到哪里,哪里就是他的办公室。
(三)坚持斗争,保卫成果
1930年2月,隆安保卫战失利后,为了补充军需和扩大政治影响,红七军主力到黔桂边区展开游击战,右江沿岸各县城暂被敌占领,思林县城也一样。因而,思林县苏维埃政府机关和赤卫军撤到离县城10公里外的养秀山区,坛乐村部分军民也随之行动。
思林县城处于右江盆地的东端,城北是连绵的群山。从思林街到包含史芳、真良村屯在内的养秀山区,石山叠嶂,需要经过三道关口:六羊屯的谷口、广养的屏障、真良的山隘。这是个理想的山区革命根据地。要想攻占它,并不容易。
敌人占领思林县城后,袭击了坛乐村定象、那务、那玩等红色堡垒屯和邻村的达隆屯、那料屯,烧毁了许多房屋,逮捕共产党人,枪杀群众。
此时,思林县赤卫军一个营在思林县城周边,赤卫军的另一个营在河南岸的竹梅一带活动。当时敌人以1个团的优势兵力进攻我军。在阮殿煊的指挥下,赤卫军与敌展开两天两夜的恶战,打退了敌人的进攻。赤卫军占据了有利地形,居高临下,大败敌军。敌军伤亡了几百人,狼狈退回县城。这一仗,人民群众对苏维埃政府和赤卫军更加信赖,军民斗志昂扬,表示誓死保住胜利果实,保卫苏维埃。
但敌人不甘心失败,又纠集豪绅反动武装进犯养秀山区。阮殿煊用计谋引敌往四面环山的那叭屯,该屯地势险峻,山路陡峭,有的隘口可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阮殿煊利用地形优势,和敌军对峙。他指挥思林县赤卫军埋伏在敌人必经之路的陡山上。赤卫军用树藤吊起木板,上面放上大石头,当敌人经过时,就砍断藤索,石头滚落砸下去,狠狠地教训了窜上山来的敌人,极大地消耗了敌人的兵力。没有粮食,阮殿煊就组织一部分人去采集一种叫“雷公菜”的野菜当饭吃。没有铺盖,就几个人裹一条破毡子过夜。阮殿煊鼓励大家:“坚持到红军打回来就是胜利!”大家也都坚信,红军一定会打回来!
3月19日至4月1日,邓小平来到养秀山区,住在真良村开展工作。其间,邓小平曾率领红军、赤卫军夜袭敌军暂时盘踞思林县城的据点,获得了战果。由于思林县赤卫军成功地打退了敌人的多次进政,从反“围剿”中获得了主动权,他们主动出击,把敌人压制到县城据点内,使敌人不敢轻举妄动,思林县农村的大片区域还牢牢地掌握在人民手中。
在思林县那叭屯设立了红七军野战医院,思林县苏维埃政府为救治伤员做出了很大的努力。在隆安保卫战和鹧鸪坳伏击战中,思林县苏维埃政府和赤卫军及时组织人员参战支前,组织担架队,将伤员送到红七军野战医院及时救治,其中鹧鸪坳一仗的伤员就达350多人,全屯30户群众家住满了伤员。面对这种情况,雷经天、阮殿煊、黄永达、梁维祯等协商后,发动群众盖了10多间茅棚做临时野战医院。当时,红七军的医务人员仅有6人,于是,思林各乡村中的草药医生纷纷前来支援。其中,那叭屯的廖青盖、廖志宏、廖志富,良余村的麻滕,良坡村的潘国,思林街的陈兴,还有灵山县的赖立举等,协助红七军医务人员救治伤员。他们白天上山采集草药,晚上回来协助医务人员给伤员动手术、配药方,工作非常艰苦劳累,但没有谁为此抱怨过一声。经过努力,几百名伤员中除了有30名同志因伤势过重医治无效牺牲,其余的均伤愈返回部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