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红岸红色堡垒村:红色基因的坛乐印记

红岸红色堡垒村:红色基因的坛乐印记

时间:2023-10-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红色堡垒村的由来提到红色堡垒村,这里先简要回顾一下右江革命根据地党建的基本情况。坛乐村是个大村,有11个屯,其中定象、那玩、那务等是红色堡垒屯,村民全部参加红军、赤卫军。坛乐村屡次被敌人“围剿”,但红军村人民不畏强暴,英勇顽强,坚持斗争,使红色堡垒固若金汤。那务屯起到一个红色桥头堡的作用。除了这几个红色堡垒屯,坛乐村的其他屯也被发动起来了。它周边的东隆村达隆屯、英竹村那料屯,都是红色堡垒屯。

红岸红色堡垒村:红色基因的坛乐印记

坛乐村的革命斗争是右江革命斗争的一个组成部分,历经了大革命时期至百色起义、创建右江革命根据地和红七军主力北上后三个阶段。坛乐村人民团结一致,协同抗敌,谱写了可歌可泣的壮丽篇章。

(一)红色堡垒村的由来

提到红色堡垒村,这里先简要回顾一下右江革命根据地党建的基本情况。1922年,在中国共产党的影响下,韦拔群在东兰开展了农民运动。1925年底,阮殿煊在坛乐村、思林县扛起了农运大旗。1926年4月,思林县成立了农民协会筹备处,阮殿煊任主任。1926年8月,中国共产党在右江河畔建立了地方组织——中共恩奉特别支部,余少杰任书记,时有党员8人,中共恩奉特支隶属于南宁地委。同年11月,中共东兰县支部成立,有党员4人,书记陈洪涛,东兰县支部隶属恩奉特支。1927年8月,中共思林县第一高等小学支部(后改思林县支部)成立,隶属中共恩奉特支。1928年秋冬,右江建立了中共田南道临时特委,严敏任书记。田南道临时特委隶属中共广西临时省委领导,并与中共广东省委发生联系,下辖中共东兰、恩隆、奉议、思林、果德支部。中共东兰县支部书记为陈洪涛、恩隆县支部书记为滕德甫、奉议县支部书记为潘宪甫、思林县支部书记为阮殿煊、果德县支部书记为黄书祥。1929年10月8日,在中共中央代表邓小平的领导和指导下,恩隆县平马镇建立了中共右江工委,广西特委常委雷经天任书记,右江工委隶属中共广西特委领导,之后各县相继筹建县委。同月下旬,邓小平等同志率队到百色后,中共广西前委于10月30日在百色成立,邓小平任书记,统一领导广西党的各方面工作,领导武装起义的各项准备工作,创建了右江革命根据地。12月11日,百色起义后,中共广西前委改为中共红七军前委,邓小平仍任书记(邓小平返上海汇报工作期间,由陈豪人任代理书记)。12月15日,中共右江工委改为右江特委,雷经天仍任书记,右江特委接受红七军前委和广西特委领导,右江特委负责领导右江各县委、特支。各县建立健全党组织。这是右江革命根据地党建的基本情况。坛乐村人民的革命斗争,自始至终都是在党的领导下进行的。

从1925年至1929年12月,阮殿煊、黄永达点燃了右江下中游思林县革命斗争的烈火,与东兰的韦拔群、奉议的黄治峰、恩隆的滕德甫一起,遥相呼应,高举“工农武装割据”的旗帜,组织农民自卫军,建立革命武装,维护农民利益,开展轰轰烈烈的农民运动,思林县革命斗争的烈火越烧越旺,思林、恩隆、奉议、东兰的革命烈火几乎燃烧成一片。

1926至1929年,在中共恩奉特支及思林县支部、特支的发动和领导下,坛乐村定象屯、平乐屯、那务屯、那玩屯、垌喜屯、塘留屯、那六屯、远街屯的青壮年,几乎都参加了农民自卫军,坛郎屯、中屯、渡口屯也有许多人参加了革命队伍。坛乐村的阮殿煊、阮殿铎和东隆村的黄永达是思林革命斗争的领导者,他们发动农民,组织农民协会,开展对土豪劣绅的斗争。农民自卫军的活动,为开展农民运动,维护农民的权益,促进农村社会建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坛乐村成为思林革命的主要策源地。

1927年4月12日,国民党反动派向革命者举起了屠刀。面对恶劣的形势,共产党人没有退缩。是年,南昌起义打响了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激励着右江英雄儿女英勇战斗。

在开展农民运动的过程中,坛乐村有了自己的革命武装。1929年12月,坛乐村军民参加了邓小平、张云逸等领导的百色起义。坛乐村是个大村,有11个屯,其中定象、那玩、那务等是红色堡垒屯,村民全部参加红军、赤卫军。坛乐村屡次被敌人“围剿”,但红军村人民不畏强暴,英勇顽强,坚持斗争,使红色堡垒固若金汤。

定象屯位于坛乐村的中心,四周地势较高,面临思林街,易守难攻。从思林县城进入该屯,有三道屏障——第一道是右江,第二道是法塘坡,第三道是村前一个大水塘。思林渡口的一边是村东南山岗与几乎连在一起的平乐屯;村西北头有一个红军炮台,面对有可能来犯的国民党军据点的方向,定象屯的周边挖有战壕。这些遗迹直到20世纪80年代还清晰可见。

那玩屯的西南部挖有战壕,如今遗迹仍依稀可辨,那是当年红军、赤卫军留下的。

那务屯起到一个红色桥头堡的作用。其背后也是一座山岗屏障,那里曾是赤卫军的岗哨。

这三个屯历次被敌人“围剿”。许多房子被国民党军烧了多次,一些革命者遭到敌人追捕,英勇就义,有的赤卫队员被抓、被杀,有的英勇负伤,有的逃亡他乡。敌人的残暴罪行,罄竹难书。

除了这几个红色堡垒屯,坛乐村的其他屯也被发动起来了。坛乐村群众基础好,全村青壮年大多数都参加了红七军、赤卫军。赤卫军战士亦军亦民,亦兵亦农。许多革命领导人都到坛乐村住过,他们有事与群众一同商量,无事与大家一起学习,闲时进行军事训练,农忙时一起下田下地劳动,搞“共耕”。邓小平、张云逸、雷经天、黄永达等领导人,都到过坛乐村从事革命活动。坛乐村成为名副其实的红军村。

坛乐村起到了堡垒作用,它并非孤立的。它周边的东隆村达隆屯、英竹村那料屯,都是红色堡垒屯。当年它们与坛乐村形成拱卫态势,互相支持,共同斗争。

(二)积极参加隆安保卫战

1930年1月,中共红七军前委认为当时粤桂军阀混战,南宁空虚,有进而取之的把握,遂决定挥师东下攻打南宁。于是,除由第二纵队政治部主任袁任远率领1个营留守百色,其余21个连开往前线参加战斗。是年1月底,桂系决定派李画新担任总指挥,率领国民党“护党救国军”第八路第七军第二师的杨俊昌团、覃兴团,广西警备蒙志仁团及敌军总部岑建英特务营开往右江堵击。2月2日,敌军覃兴团已经坛洛抵达隆安县那桐圩。2月4日,敌军从那桐出发,经上邓、龙床、儒浩后,兵分两路:一路过三桥、头桥,向隆安县城进逼;另一路朝独山、休鸡、那洋、巴店,向隆安县城包抄,企图一举消灭驻守隆安县城的红军。当时,在隆安的红军驻城部队只有第一纵队第一营的一、二连以及纵队直属重机枪队(排)和迫击炮队(排),另外还有刚组建不久的隆安县赤卫队40余人,全部守城兵力不过500人,第一营第三连则远驻在城西的杨圩。当天下午3时许,战斗在隆安县城东南桥头打响,一纵司令李谦亲自上阵指挥。红军与敌军激战一天,将敌军2个团击退。

此时,红七军主力前往支援隆安保卫战。坛乐村离隆安县40多公里,经苏维埃政府的战前动员,坛乐村军民踊跃参战支前。

2月初,隆安保卫战的思林支前参战动员就是在坛乐村进行的。

事因是,同年1月29日,红七军军长张云逸率队从思林县坛乐村前住镇洁县,欢迎李明瑞从左江到右江任红七军总指挥。张云逸、李明瑞在镇洁县住了几天之后,于2月初返回思林县驻扎。

红七军总指挥李明瑞、军长张云逸率队从镇洁县返回思林县后,闻战事告急,来不及休息,就在坛乐村的营地进行了战前动员布置。红七军第二纵队在李明瑞、张云逸的率领下,沿水路和右江南岸向果德、隆安逼近。思林赤卫军作为第二梯队,在阮殿煊、黄永达带领下,跟随主力部队前行。坛乐村数10名编入红七军第二纵的指战员和上百名思林赤卫军战士参加了这次战斗和支前。在支前队伍中,有向导、送信员、侦察队、运输队、担架队等共1000人,他们不分昼夜地为红军征集粮草、运送弹药、修桥补路,一往无前。

当年参加隆安保卫战的老赤卫队员黄永受回忆道:“红七军部队从坛乐村出发,水路并举,浩浩荡荡;我们思林赤卫军跟着大部队,村里的青壮年几乎倾巢出动,扛枪的、拿刀的、挑担的,担子中有食物、饮具、担架,这是百色起义后的第一次大战,但支前、行军、打仗对我们来说已经习以为常,坛乐村军民不畏强暴,勇往直前,不怕困难,不怕牺牲。这是保卫我们的家园。行动有组织、有纪律,都是大家自愿参加的。红军精神鼓舞了我们。”[15]这是时代的呼唤,历史使命的担当。从思林到隆安,相距40多公里,步行要一天。从坛乐往隆安的路上有一条小河,即古榕江注入右江的交汇点,也是坛乐村与东龙村的交界线,队伍必须穿过这条河,但水深难涉,平常行人少,靠一只小船摆渡尚可,大部队要从这里经过,必须另想办法,而唯一的办法就是架浮桥。县苏维埃主席阮殿煊亲自组织指挥架桥。北风呼叫,河水冰冷,但人们没有一个叫困难,怕寒冷,紧张战斗,不到两个小时,就修成了浮桥,为整个部队赢得了极为宝贵的时间。

在隆安城郊的丘陵地带,敌我双方又激战三天三夜,各有损失。后来,由于寡不敌众,我军失利撤退。

隆安保卫战,是红七军成立后打的第一次大仗。右江革命根据地刚建立,就遇上了敌人的袭击。在这场苏区的保卫战中,红七军、赤卫军战士英勇顽强,奋力还击,虽给敌人以重创,歼敌500多人,但我方亦伤亡300余人,其中红七军第一纵队政治部主任沈静斋,受重伤被捕后遇害。

在战斗中,坛乐村籍、红七军政治部宣传员黄永享,红七军第二纵队战士韦月英英勇牺牲,红七军第二纵队战士凌奇绿在战斗中身负重伤,后医治无效而牺牲。

(三)积极参加马鞍山保卫战

1930年2月,隆安保卫战失利后,红七军往革命根据地腹地撤退。这时,敌人抢先占领了右江苏维埃政府所在地恩隆县平马镇和距离平马不远的马鞍山,红七军决定给予反击。于是,双方在那里展开激烈的战斗。红七军军长张云逸和总指挥李明瑞等商量后决定,先歼灭平马外围的马鞍山之敌,再歼灭平马城内之敌。(www.xing528.com)

马鞍山距县城三四公里,是座小山岗,比周围平地高不约50米,方圆约1平方公里坡度不陡,周围也是缓坡,踞守于此,对平马能起着拱卫的作用。

马鞍山战斗,由李明瑞、张云逸军亲自指挥。2月12日,红军从三面攻击山岗,敌人凭借碉堡、战壕负隅顽抗。在战斗中,红七军歼敌数10人,缴获枪支50多支,但我军也有伤亡。敌军被击败后,逃窜到平马镇里负隅顽抗,红军攻克了马鞍山,即乘胜追击,发生了平马巷战。这一仗,距隆安保卫战仅几天,打了整整5天,战斗十分激烈。坛乐村籍红军战士黄立言、黄光朝、黄光先等在参加了隆安保卫战后,又跟随大部队参加了马鞍山战斗。20世纪60年代黄光先曾回忆,他与同村的战友参加了隆安、马鞍山等保卫右江革命根据地的战斗。马鞍山战斗打得非常激烈,子弹嗖嗖地从耳边飞过。一个同村战友在战壕里刚露出头,他急忙用手压着其头低下隐蔽,子弹即嗖嗖打过来。但是冲锋的时候,战士们都不怕牺牲,迎着枪林弹雨勇敢地冲上去,消灭了敌人[16]。英勇善战的红七军,向敌人发动了一次又一次进攻,共歼敌约100人,缴获枪支100多支,收复平马五分之四的面积,但我方也有了损失。因不明敌援兵力,我军为保存实力,最后主动撤出战斗,游击黔桂边区,以寻找战机,扩大战果。榕江战斗大捷之后不久,红七军主力便从黔桂边区返回,班师右江,挥戈东下,这座英雄的城镇又回到人民的手中。

(四)踊跃支援鹧鸪坳伏击战

1930年7月,军阀混战。云南军阀龙云接到蒋介石的命令后,派卢汉为总指挥,率滇军2个师19000多人,从云南进入广西,沿右江东下进攻南宁,妄图一路占领右江革命根据地。面对这样的局势,红七军首长迅速做出判断,不可强攻,也不可拦截,只能智取,即避开锋芒,趁其在险要地方通过的时候,突然予以打击。考虑到滇军兵力数倍于我军,红七军前委决定采取先让出通道后伏击的策略,待滇军主力通过后,乘机袭击其尾部,拦截辎重,补给自己。红七军选择的伏击点,就是位于思林与果德交界的鹧鸪坳。

鹧鸪坳是百色至南宁的交通要道,地势险要,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在这里打伏击,取胜的把握较大。战斗前夕,红七军领导人邓小平、张云逸、李明瑞等率阮殿煊、黄永达到鹧鸪坳一带查看地形,随后回到思林县苏维埃政府大厅研究战斗方案。

战斗方案是这样部署的:红七军第一纵队驻扎在平马至思林一带,第二纵队埋伏在古芬、可恒交界一带,红七军指挥部和医疗站设在与鹧鸪坳北隔一座大山的那叭屯。红七军领导人强调,这场战斗关系重大,这是红七军主力回师右江后打的一次大仗,一定要把它打好。

关于鹧鸪坳伏击战,《百色起义·红色记忆》一书有相关的记述:

滇军来了,他们大摇大摆,毫无戒备。滇军入桂后,已沿右江行走了200余里,没有受到阻拦,因而不把红七军放在眼里。入夜,一串鬼火般的火光在山路延伸,那是被我军战士称为“烟枪部队”的滇军官兵在抽大烟所致。这时,滇军大部已过了鹧鸪坳,架起浮桥,南渡右江,向果化移动,只有一个团尾随而行尚未过河。

时机已到。“叭、叭、叭”,伏击战开始了,战士们冲下山谷,向滇军发起攻击。……

这一仗,敌我双方激战五昼夜。我军歼敌700多人,击毙了一个团长,缴获400多支步枪、10多匹骡子、几十担烟土,我军也伤亡400多人。这一仗,达到了重创敌军的目的。[17]

为配合红七军阻击敌人,思林赤卫军数百人投入了战斗。打到第三天深夜,战场转到陇溢山谷里,思林赤卫军砍树木来拦路,使得敌人辎重马匹无法通过。天亮后,滇军绕道走,思林赤卫军也像红军战士一样,同敌人展开了肉搏战。思林赤卫军的参战,为红七军赢得战斗的主动权立下了汗马功劳。

鹧鸪坳伏击战,发生在离坛乐村8~15公里的地方,相距不远。坛乐村军民如同5个月前的隆安保卫战一样,积极参战,积极支前,使红军赢得了战斗主动权。

(五)百折不挠

1930年2月,是红七军成立后和右江革命根据地创建以来最艰难的时刻。彼时,红七军在隆安保卫战中失利,接着的马鞍山战斗、平马巷战斗也使红七军和右江革命根据地建设受到了不小的损失。在这紧要关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红七军将士和右江苏区人民,不怕困难,不怕牺牲,坚韧不拔,坚定信念,继续英勇斗争。

是年2月4至6日,在隆安保卫战中,坛乐村的黄永亨、韦月英、凌奇绿光荣牺牲。

2月13至16日,在马鞍山战斗中,坛乐村的黄立言、黄光朝壮烈牺牲。

2月19日,坛乐村的阮殿铎、阮金鸣被敌人抓捕,英勇就义。此前的一天,敌军刘权部对坛乐村的定象、那玩、那务屯进行了“围剿”,派出一个营的兵力对红军村进行疯狂反扑。阮殿铎、阮金鸣父子和两名群众被捕,被敌军押解到思林县城。次日,敌人残忍地杀害了阮殿铎父子。噩耗传来,坛乐村人民感到无比悲愤。

一个月的时间,坛乐村就牺牲了数名红军战士。在这个艰难的时刻,面对敌人的疯狂反扑,坛乐村人民毫无畏惧,他们坚信党组织还在,红七军还在,苏维埃政府还在,坛乐村优秀儿女的鲜血不会白流。他们擦干眼泪,掩埋了烈士的遗体,抬起头,挺起腰,继续投入新的战斗。

就在那个月里,红七军战士阮平、凌奇朝从广养山区领受任务潜回坛乐村侦察。在准备渡右江时,他们被敌人发现并追赶,在老船工唐大妈的帮助下,他们机智渡过河,完成了组织交给的任务。

阮殿煊率领思林县苏维埃政府机关人员和赤卫军及部分红军战士转移到离坛乐村10多公里的广养山区,与数百名敌人周旋,利用有利的地形打退了敌人的疯狂进攻。

阮殿煊、黄永达率领的思林赤卫军越打越勇,仅靠红七军留守的1个连和思林赤卫军2个营就将盘旋在思林县境内的敌人打得晕头转向。敌人缩在思林县城里,不敢擅自行动。这些英勇的壮举使思林县的广大农村仍然掌握在我党手中。邓小平于3月中旬从上海回到右江,来到了思林,在思林县真良村工作了半个月,举办党政干部进修班,领导右江苏区人民开展土地革命

就这样,坛乐村和思林县各乡村人民在红七军主力游击黔桂边区的情况下,在党和苏维埃政府的领导下,坚持与敌人抗争了3个多月,终于在1930年6月初配合红七军主力收复了思林县城,拔掉了敌军营长、民团司令刘权的据点。与此同时,红七军主力同样收复了沿江各县城,巩固和扩大了根据地,使根据地土地革命得到深入开展。

坛乐村人民百折不挠的精神,正是百色起义精神的体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