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前国家装配式建筑尚未出台对预制构件预制厂具体要求的情况下,除了预制构件预制厂内部加强生产管理,严控构件质量以外,施工总包单位和监理公司应驻厂监造,对预制构件企业质量管理体系是否完善和健康运行进行检查,对生产预制构件的原材料、配件、混凝土制作成型过程、成品实物质量及相关质量控制资料进行检查。预制构件生产质量管理重点加强材料管理、生产管理、质量检查与验收、资料备案管理、驻厂监造等五个方面的管理。
1.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
预制构件制作单位应建立全面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安全保证体系和试验检测手段,并应建立相应企业标准。因此,要求构件生产企业具备相应的生产资质及构件生产的硬件设施,同时具备熟练的技术工人以及相应的试验检测手段。
2.构件生产准备
构件生产前制订相应的生产计划,编制管理等相关技术方案和具体保证措施;设立专门质量控制机构,配置专职质量管理人员,建立健全质量管理制度;做好生产前的各项准备工作,保证项目实施阶段顺利进行。
3.构件生产过程质量控制与管理
构件生产过程中加强对生产全程各工序的控制,即对钢筋加工、混凝土质量、模板组装和维护、混凝土振捣、修补、起吊、码放、运输等进行控制;重点进行模具、钢筋、混凝土、预制构件等四个项目的检验。检验时对新制作或改制后的模具、钢筋成品和预制构件应按件检验;对原材料、预埋件、钢筋半成品、重复使用的定型模具等应分批随机抽样检验;对混凝土拌合物工作性及强度应按批检验。
4.三级检查制度
根据项目特点建立质量控制方案,做好构件隐蔽工程质量检查工作,对于项目首件严格执行“三级检查制度”,实施班组自检—施工员检验—质检员检验,模板和成品应保证水平度、垂直度、平整度、几何尺寸的偏差在允许范围内。施工中发现质量问题时,应做到“四不放过”,即不查清责任(原因)不放过、对责任者不处理不放过、员工及本人未受到教育不放过、未采取预防纠正措施不放过。
5.首件验收
各个类型构件生产出的第一件构件,应当做首件验收工作。首件验收可分为厂内首件验收与厂外首件验收。厂内构件验收即构件预制厂内部对生产的第一件构件进行验收,从技术质量角度有一个判定,如存在问题,应及时总结,后续生产当中避免问题再次发生。如果检查判定合格,还应当通知建设单位,由建设单位组织相关总包、监理、设计单位,对首件进行验收,当五方均认定合格后,构件方可批量生产。
厂外首件验收,应在五方检验合格后,填写验收记录表。允许构件进行批量首件验收是一个重要的程序,它是构件在整个生产过程中的工艺、产品质量的最终体现。
6.驻厂监理工程师检查与验收
工程开始前,应根据地方法律法规的要求,编制预制构件生产方案,明确技术质量保证措施,并经企业技术负责人审批后实施,最终提交监理单位进行审核同意。
进厂的原材应有30%经监理见证检查进行复试,复试合格后的原材方可用于构件生产。
生产过程中,监理对全过程进行监督检查。对于隐蔽环节,由监理签字确认后,方可进行混凝土浇筑。
成品构件验收合格后,应对检查合格的预制混凝土构件进行标识,标识内容包括工程名称、构件型号、生产日期、生产单位、合格标志、监理签章等,标识不全的构件不得出厂。其中监理签章由驻厂监理确认后,在构件表面加盖签章标识。
7.构件出厂检验(www.xing528.com)
构件出厂前应检查构件外观是否有损坏,构件标识是否清晰,监理是否进行签章确认。
构件出厂时应检查运输车辆上的构件与构件的运输票据是否一致,运输票据应包括构件的型号、数量、生产日期、所运构件的使用工程及部位、运输车辆的车牌号以及运输构件的外观是否存在损坏等。
构件出厂时还应检查相应构件合格证及强度报告单。一般合格证分为临时合格证和正式合格证。当构件强度28 d评定标准未到,不能提供标养强度的时候,先行使用临时合格证;当构件达到28 d时,再行交付正式合格证。开具临时合格证时,应保证构件强度可以达到100%设计强度值。
8.质量验收管理
预制工厂质量验收管理要点为:
(1)模具加工或采购:进场检验。
(2)钢筋加工:原材料质量及加工过程质量检验。
(3)预埋件及配件的加工或采购:进场检验。
(4)混凝土制备:混凝土配合比、进场工作性检验。
(5)钢筋及预埋件安装固定:隐蔽工程检验。
(6)混凝土浇筑成型:操作质量检查。
(7)混凝土养护:养护制度检查。
(8)构件脱模起吊:混凝土同条件强度检查。
(9)质量检验:构件成品验收。
(10)构件存放:存放方案及实施检查。
(11)构件运输:运输方案审核。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