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素养的定义
《辞海》对“素养”的解释是“经常修习涵养”和“平素所豢养”;《现代汉语词典(第七版)》对“素养”的解释是“平日的修养”,而对“修养”的解释则是:①指理论、知识、艺术、思想等方面的一定水平;②指养成的正确的待人处事的态度。维基百科中“素养”是指一种习惯、准备,一种准备就绪的状态,或一个特定行为方式的倾向。
“素养”对应的英文单词是“accomplishment”。而英文单词“accomplishment”翻译成汉语,又有“成就;成绩;才艺;技艺;专长;完成”等含义。可见,素养是一个多维度的概念,包括知识、技能、能力、态度、情感等多个层面。素养不仅是指知识和能力,还包括个人拥有的和可调动的社会心理资源,以满足特定情境的复杂要求或实现特定的目的。比如,有效沟通素养,就包含了语言技巧、话语知识、信息整合、倾听共情、体态语言等内容,具有综合性和整体性。
张华认为“素养”英文为competence,追溯到拉丁文词根competere;从词源学上看,它是指各种能力或力量(powers)的聚合,以使人恰当应对情境;其中,com是指“聚合”,petere是指“追求、奋力向前”,合起来看,competere即指“合力奋斗”;因而素养是指人恰当应对情境所需要的综合能力[59]。
经合组织于1998年开始推行“素养的界定与遴选”研究项目时,舍弃“skill”一词,采用“competence”一词来表述素养,用以表明素养的内涵涉及知识、技能、态度的组合。此外,中国台湾学者陈伯璋等人(2007)也指出“competence”与“competency”两者都是指个体为了发展成为一个健全的个体,必须适应未来混沌复杂的生活情境需求,所不可欠缺的知识、能力与态度的“全人”素养或“全方位”素养。素养不只是知识,也不只是能力(OECD, 2005),其内涵包括知识、能力或技能、态度(Salganiketal, 2003)。从这一角度而言,素养(competency)应该以复数形式(competencies)出现,才能更好地表达这一概念的多维度与多层面性[60]。
哈佛大学罗恩·理查德(Ron Ritchhart, 2002)认为“素养”就是一种后天行为模式,具有主观能动性,而不是被自动激活的。“素养”包含各类行为,而不是单一的某个行为。在特定情境发展过程中,它们是动态的、特殊的,而不是严格执行的规定行为。比主观意愿更重要的是,素养必须与必要的能力相结合。素养激励、激发与引导能力的发展[61]。
(二)素养定义的澄清
从“素养”定义的不同角度来看,“素养”包含了多维度的内容。在现实生活中,“素养”有很多的近义词,如“素质”“能力”“胜任力”等。只有了解了素养和它们的区别,才能对素养的内涵有真正的了解。
1.素养和素质
“素质”中的“素”,最初的本义是白色的绢,有本色、颜色单纯、本来的、原有的等含义,强调事物的本质,可理解为事物的内在属性和外在规律性。“质”则有性质、本质、朴素、单纯等含义,也强调了事物的本质特征。
“素质”在古汉语中主要是指物体具备的本质或未经人工修饰的质地,主要指的是物体的客观属性。如《管子·势》中有“正静不争,动作不威,素质不留,与地同极”的说法,在此处“素质”即为“本质”之意。现代汉语中,“素质”内涵的外延扩展到人,不单指物体的属性,汉语词典中“素质”既可以指事物本来的性质,也可以指人的修养或素养。
随着其被学术研究引入,“素质”一词有了更多不同的注解,在不同的学科背景下差异明显。生理学和心理学上将素质定义为先天遗传的品质,这种品质为后天各种能力的发展培养提供了基础;而教育学方面则认为素质虽然会受到先天遗传的影响,但更多的是受环境和教育影响而不断发展起来的后天稳定性的品质特征;而管理学中对于素质的定义与“能力”“胜任力”等紧密相关,分为特征论和行为论,这两种观点各有侧重,相互补充。综合来看,首先,素质具有外显性,素质通过个人的行为表现或工作绩效表现出来;其次,素质具有内生性,是个体为了完成一定任务或从事某项活动所具备的内在条件和驱动因素;最后,素质具有可测性,可以通过一定的方法和手段进行识别与评价,并可通过有意识的培养得到改善和提高[62]。
那么,“素养”与“素质”有什么区别?“素质”一词在词典中的解释是人的神经系统和感官上的天生特点,也指事物本来的性质、人的本性。在生理学中,素质是指人的先天生理解剖特点,主要指神经系统、脑、感觉器官和运动器官的特点。在心理学中,素质也有此种含义,并强调是人的心理发展的生理条件,但不能决定心理内容与发展水平。在教育学中,素质的内涵更为广义,是指人在先天的生理基础上,通过后天环境影响和教育训练所获得的、内在的、相对稳定的、长期发挥作用的身心特征及其基本品质结构。因此,人们对“素质”的理解存在广义与狭义之争。从教育的本质和功能来看,素质教育中的“素质”主要是指可以塑造的素质,或者说是指可以培养的素质,因而,素质教育中的“素质”虽然也有其相对稳定的一面,但着眼点是指发展中的素质。在这一点上,“素质”与“素养”的含义非常接近。但是,由于一定程度上素质教育是相对于“应试教育”而言的,虽然在“素质教育”中强调对学生“素质”的培养,但素质教育中的“素质”一词尚不能在内涵上全面完整地凸显“素养”的含义[63]。
从这些意义上来讲,“素养”可以理解为“素质”+“修养”,其内涵要比“素质”更加丰富。素质的概念相对狭窄,一般侧重于一个人的某个方面,如身体素质或品德素质(如这个人很有素质)方面。良好的素质是素养形成的基础。
2.素养和能力、技能
“能力”通常是指完成一项任务或达成某个目标所体现出来的素质,也可以认为是达成目标的条件和完成的水平。“能力”总是通过一定的实践事件表现出来的,离开了具体的事件或历史事件的经验,则无法表现人的能力。我们常说某个人很有“能力”,实际上是针对其在某件事情上的表现或在很多历史事件上的表现而言的。“能力”的评价是有特定的维度的,如果让一个钢琴家去写小说、做科研,那他就是一个没有很大能力的人。从这个角度来看,世界上没有“没有能力”的人,也没有“能力完全相同”的人。
在生涯发展理论中,“能力”可以分为“天赋”和“技能”两个组成部分。其中“天赋”通常是指先天具备的机能上的特殊才能,如天生嗅觉灵敏或对颜色分辨力特别强等。“技能”是指个体通过后天习得的能力,如阅读能力、写作能力、表达能力等。“技能”又可以分为三个类型,分别是专业知识技能、可迁移技能(或称通用技能)和自我管理技能。如表1-6所示:
表1-6 技能的组成部分
相对于“素养”,“能力”这个词在生活中使用更加普遍,但“能力”的范围相对狭窄,不包含情感、态度等维度。相对而言,“素养”比“能力”的内涵更加丰富和宽泛,“素养”不仅包括“能力”,还包括情感、态度、自我效能、价值观、人格、道德等层面。很明显,如果一个人很有“能力”,但自我效能感很差,做事没有自信,则往往无法取得很大的成功;如果一个人很有“能力”,但价值观扭曲,“有才无德”,则往往会给他人甚至整个社会造成巨大的破坏。因此,只有“能力”转化升级为“素养”,才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 ~2020年)》提出],完成当前党和国家对高等学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要求。(www.xing528.com)
3.素养和胜任力
“胜任力”的概念最早由哈佛大学教授戴维·麦克利兰(David McClelland)于1973年正式提出,是指能将某一工作中有卓越成就者与普通者区分开来的个人的深层次特征,它可以是动机、特质、自我形象、态度或价值观、某领域知识、认知或行为技能等任何可以被可靠测量或计数的并且能显著区分优秀与一般绩效的个体特征。这也是对“素养”内涵的最早解释。在《测量胜任力而非智力》一文中,他指出应该评价胜任力而不是评价智力。其中的胜任力就很好地解释了素养的内涵,组织中优秀员工所具备的知识、技能、能力和特质能够使其胜任自己的岗位,这些也是决定其绩效优良与否的主要影响因素[64]。后来,又有很多学者对“胜任力”进行了定义,这些定义更加宽泛,认为胜任力包括职业、行为和战略综合三个维度。职业维度是指处理具体的、日常任务的技能;行为维度是指处理非具体的、任意的任务的技能;战略综合维度是指结合组织情境的管理技能[65]。
“胜任力”理论自起源以来就有明确的概念界定,即“胜任力”是在工作情境这个框架下进行的,是对工作领域内的事物进行的分析和讨论。因此,“胜任力”描述的是跟工作绩效有显著关联的关键因素,并不描述一个人所有的人格特质。
(三)素养的内涵
1.“素养”以“全面发展的人”为目的
一个人在成长发展的动态过程中,通过学习、实践、克服困难、承受苦难、接受历练等途径,逐步形成各种知识、能力、品质,与先天的天赋、性格等因素一起,形成独特的个体。这样的人应具备完备的素养,包括解决各种问题的知识和能力,拥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积极向上的情感和态度,实现全方位的完善和提升,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2.“素养”是后天习得的
虽然每个人生来都具备一定的素养(或者称为“天赋”),但素养不能是自动激活的,也无法自然获得。要获得和提升自身素养,必须要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在生活、学习和工作的种种事物中反复历练。同时,要想提升自身的素养,必须要主动有意识地选择素养的实践环节,以获得素养某个要素的提升。
3.“素养”是多种要素的集合
素养表现为若干技能、行为、态度等的复杂集合。人们在进行交流的时候,需要注意倾听对方的话语,注意对方的态度、动作和表情,理解对方表达的观点,同时需要控制自己的态度、语言、动作和表情,解答对方的疑惑,表达自己的疑惑,形成交流氛围。就同样一件事情,跟同一个人进行沟通,不同的人沟通的效果差异很大。既使两个沟通表达能力很强的人分别参与这个沟通过程,也会因为他们素养的差异而导致沟通结果的差异。
4.“素养”强调“知识与思维相伴”
人刚出生时非常脆弱,其成长是从对周围环境的感知形成知识开始的。所以,“素养”从“知识”开始。扎实的知识往往是素养的基础和保障,但随着人的成长发展,“素养”便不再局限于“知识”,在学习和运用知识的同时,素养更加强调思维能力的发展。最终,一个人完善了自己的知识,提升了思维能力,最终促进了自己的发展,素养得到提升。
5.“素养”通过长期内化得到发展
在长期的知识和思维的相互作用过程中,人的内涵逐渐丰富和发展起来,除了知识和能力外,还有世界观、价值观、情感、态度等。这些内涵在知识的积累和能力的提升中,逐步积累和内化,由“刻意为之”到“自然而然”,最终达到“无招胜有招”,能够自由且自律地运用能力、把握情感、驾驭价值。
6.“素养”的提升没有固定的路径
每个人素养的提升都有其独特的路径,素质大体相同的人,其成长发展的经历也会大不相同。既使是对同一个人而言,素养的提升也没有固定的流程或路径。正如素养会潜移默化地发挥作用一样,素养的提升也会通过显性和隐性两种方式进行。正如一个人看的书多了,其做人做事都会让别人敬重。看书学习是显性的,提升了一个人的知识领域;“文学修养”的提升往往是隐性的,和知识领域的提升一起,提升一个人的素养。所以,素养的提升更像是一个人拿着指南针旅行,目的地在前方,但道路却有很多条。
7.“素养”潜移默化地发生作用
在前面人们进行沟通的例子中,人们往往会关注沟通者的“沟通技巧”,即话语的技巧、说话的态度、肢体的动作等内容,这些是可以通过针对性培训获得提升的,当然也有人通过家人的示范教育和生活的历练经验获得。但是,在实际的沟通过程中,除沟通技巧外,沟通者素养的差异会发挥重要的作用,而这种作用的发挥,往往是非显性的、潜移默化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