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关东民俗文化村民居设计研究成果

关东民俗文化村民居设计研究成果

时间:2023-10-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图5-29 朝鲜族民居建筑朝鲜族房屋形状多数为矩形,也有L形的,有的房体设外廊,外廊地面在室外的延伸部分可以有效地缓解室内没有地面所带来的不便。图5-30 传统朝鲜族住宅平面图图5-31 朝鲜族地炕结构图图5-32 现代朝鲜族民居室内民俗村最具代表性的朝鲜族风情屋坐落在满族风情屋的东南侧,白墙、木格、黄草、地炕以及院里制作打糕的木杵都是严格按照朝鲜族农家院布局建造。外廊略宽于普通朝鲜族住宅,廊内屋檐上挂有朝鲜族特色纸灯别具风味。

关东民俗文化村民居设计研究成果

在我国东北地区朝鲜族民居建筑最常见的有两种形式,一种是草房另一种是瓦房。与东北其他民族不同,房屋面向一般随道路而设,并不强求南向朝阳。朝鲜族民众注重邻里关系,多数没有明确的院墙,搭砌院墙也都在1米左右非常低矮便于邻里沟通,院墙石质较多。房屋一般建筑在高出地面30-40厘米的台基上,台基的长宽与屋顶外檐一致。房基之上立柱架梁,依靠立柱和横拉框架在两面编织草绳或柳条,外抹泥浆然后白灰罩面成墙,墙中间充填沙土或不填留成空心以利于保暖。墙内钉木板灰条,屋内灰条之上粘贴白纸。屋顶以悬山式和歇山式较多,尤其是歇山式特色突出,檐角伸出较长比较夸张,形似展开的仙鹤翅膀。屋顶一般是在椽子上铺草帘或枝条抹泥,之后再覆盖厚厚的稻草或铺大片的灰瓦。草盖房稻草的厚度可达50厘米厚,稻草之上用草绳拦结成网状包住屋顶,接近屋檐用木杆压坠,以防稻草被大风吹散。

图5-29 朝鲜族民居建筑(作者拍摄)

朝鲜族房屋形状多数为矩形,也有L形的,有的房体设外廊,外廊地面在室外的延伸部分可以有效地缓解室内没有地面所带来的不便。入户的主房间为居室,根据需要居室由推拉门分隔出面积不等的空间,起居、入寝共用。不同于“口袋房”朝鲜族住宅设有后门,方便出入也便于夏季通风。房间地面就是炕面,靠墙设置拉门壁橱放置衣物,所有日常零用物品均收纳其中,显得室内整洁利落。侧房为厨房兼餐厅,侧房与主房火炕相通只是有简单的隔墙或拉门相隔。火炕尽头有灶眼,上架朝鲜族特有的宽边高沿铁锅,灶坑陷于地下,水缸、炊具摆放整齐。侧房墙外为仓房。

朝鲜族妇女非常勤劳几乎所有家务和农活都做,背背孩子插秧、头顶水罐取水、挥汗如雨打打糕,这样的形象是笔者儿时对朝鲜族阿姨最为深刻的印象。朝鲜族妇女的勤劳使得洁净成为民族的象征,在建筑上的地炕、白墙、平炉灶都是只有勤劳才会采取的形式。白墙,在空气干燥的北方很难持久保持洁净,所以汉族满族的房屋极少用白灰粉刷。地炕,是室内地面均为火炕,无法想象没有勤劳的主妇如何能保持吃、住、睡、盥洗、做活都要用到的地炕的洁净。平炕炉灶,炉灶与火炕相连相平是朝鲜族最具特色的室内景致,看上去铁锅就是坐在了炕上,灶坑上设有活动盖板做饭时可以打开盖板站在里面操作。但是炉灶与火炕没有明确的分隔物,生火做饭需要动作利落和频繁擦拭才能保持洁净。所以朝鲜族的建筑设计与民族性格、民族习惯息息相关。

图5-30 传统朝鲜族住宅平面图(作者绘制)

图5-31 朝鲜族地炕结构图(作者绘制)

图5-32 现代朝鲜族民居室内(邵明库老师提供)

民俗村最具代表性的朝鲜族风情屋坐落在满族风情屋的东南侧,白墙、木格、黄草、地炕以及院里制作打糕的木杵都是严格按照朝鲜族农家院布局建造。外廊略宽于普通朝鲜族住宅,廊内屋檐上挂有朝鲜族特色纸灯别具风味。室内为了适于写生学生居住没有采用地炕形式,而是运用了低矮的通炕方式建造,并设置了独立的卫生间。同院的还有更具特色的鹅卵石建筑,整个建筑外墙由鹅卵石堆砌而成,甚至包括烟桥和烟囱都采用了同一材料,房屋顶盖由茅草铺就,整个建筑古朴凝重在村落里显得非常独特格外醒目

图5-33 朝鲜族风情院落(作者拍摄)

图5-34 朝鲜族风情院落绘画作品(作者绘制)

图5-35 朝鲜族风情屋外廊(作者拍摄)

图5-36 朝鲜族风情屋内部卧室(作者拍摄)

图5-37 朝鲜族风情屋卫生间(作者拍摄)

图5-38 朝鲜族风情鹅卵石建筑(作者拍摄)

图5-39 朝鲜族风情院落绘画作品(作者绘制)(www.xing528.com)

图5-40 别具风情的朝鲜族院落(作者拍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