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圈子关东民俗村坐落在吉林省通化县东来乡鹿圈子村的杨木桥子沟,该村位于石湖镇老岭山脉,罗圈沟河畔,距通化市区35公里。这里,山清水秀、人杰地灵、物产丰富、四季分明,春季繁花盛开芳香满谷,夏季青山碧水鸟啼蛙鸣,秋季漫山红遍层林尽染,冬季白雪皑皑炊烟缥缈,称之为“大山深处的世外桃源”绝不为过。今天的民俗村虽然同过去相比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从老式土房中仍能依稀窥见过去这里村民们生活的景象。改革开放前,这里交通不便物资运输困难村民生活大多拮据,基本上过着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自给自足的日子,改革开放后尤其是国家大力发展乡村经济以来,村民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提高,经济发展越来越好。如何进一步搞活经济成为乡政府和村民们的热议话题。这期间,从村里走出去的通化师范学院邵明库老师带头开创了一条新的致富之路。
图4-2 开发之前的鹿圈子村(邵明库老师提供)
图4-3 80年代的鹿圈子村(邵明库老师提供)
笔者与通化县关东民俗文化村创始人邵明库老师是至交,邵老师是通化师范学院美术系的教师,由于从小热爱绘画又是土生土长的鹿圈子村人,在长期从事艺术教育教学过程中对东北民俗艺术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经过多年的辛苦收集,获得了种类繁多的具有文物价值的民俗器具几千件。为了振兴家乡经济、为了圆梦乡土文化、为了自己的收集能有展示之所,他决定在家乡建造东北特色民居形式的民俗博物馆,所以有了今天的关东民俗村。
单以博物馆形式存在是无法维系和持续发展的,本着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民俗文化村开始走上了半公益性的经营之路。首先为省内各大院校提供写生基地建设,之后开展了收费低廉的观光旅游业务,既带动了周边的经济又有效地保护了传统民俗文化。民俗村始建于2009年,建立之初总投资200余万元,占地面积40亩,最初的建筑面积在1500平方米左右。开始存有民俗展品1500余件,房间30间,其中包括满族木文化的房屋、青砖黑瓦的满族大院及小户人家的泥草房,还有风格不同的朝鲜族民居。随着不断地发展仅开设了垂钓、骑马、坐毛驴车、荡秋千、登山、采摘等传统的娱乐项目,以及利用抗战时期遗留的弹药库遗址等开设的红色旅游项目。发展近十年民俗村已建设了50多户住宅,现能容纳400人以上的住宿。
图4-4 70年代的鹿圈子民居(邵明库老师提供)(www.xing528.com)
图4-5 老房子门前的石磨(邵明库老师提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