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江苏省 建成时间:1968 年
1930 年,国民政府重金聘请美国的桥梁专家,评估建设一条跨长江大桥的可能性。经实地勘测,专家给出的结论是“水深流急,不宜建桥”“在南京造桥,不可能”。
南京长江大桥是长江上第一座由中国自行设计和建造的双层式铁路、公路两用桥梁,在中国桥梁史和世界桥梁史上都具有重要意义,是中国经济建设的重要成就、中国桥梁建设的重要里程碑,具有极大的经济意义、政治意义和战略意义,有“争气桥”之称。
20 世纪初开通的沪宁铁路和津浦铁路在南京被隔断在长江两岸无法贯通,过江客货都要乘船摆渡,严重影响了运输效率。自1916 年至1946 年多次动议建桥,终因政治、经济、战争等原因未能实现。新中国成立后,为解决“天堑”长江问题,国务院于第一个五年计划末期即提出修建南京长江大桥的计划。从1956 年到1960 年,通过艰苦的勘察设计工作,桥梁总体建设方案得到国家批准。
南京长江大桥铁路部分全长6 772 m,公路部分全长4 589 m,是当时中国桥梁长度之最。桥梁正桥为钢桁梁结构,其布置为1 联128 m+3 联3×160 m。引桥采用富有中国特色的双孔双曲拱桥形式。桥头堡采用大小复合式桥形式,大堡塔楼高70 m、宽11 m,其中顶端高5 m、长8 m 的钢制“三面红旗”呈飞跃前进状,象征着20 世纪50 年代的人民公社、大跃进和总路线。三面红旗的桥头堡在建成后风靡全国,被多次模仿。小堡为5 m 高的灰色“工农兵学商”混凝土群像,各有一座高10 余米的工农兵等五人雕塑,为当时中国社会的5 大组成部分,即工、农、兵、学、商。桥梁栏杆上嵌着100 块向日葵镂空浮雕、96 块风景浮雕和6 块国徽浮雕,其中,在96 块风景浮雕中有20 块不重复的浮雕都是描绘祖国山河风貌和歌颂社会主义中国的巨大成就,堪称“新中国红色经典”。(www.xing528.com)
南京长江大桥建设面临的主要困难:一是地质复杂,水深流急,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建桥难以想象;二是洪汛灾害导致桥墩沉井基础施工十分艰难;三是建设资金极度缺乏,建设材料短缺。虽然有上述困难,但通过走自力更生的道路,采用我国自己生产的钢材,桥梁建设者们克服了技术与自然灾害等多方面的困难。
南京长江大桥下部基础设计是中国独创,首创了浮式钢沉井加管柱的复合基础等。桥梁钢梁部分所用钢材近3.3 万吨。其中2 万吨原拟向苏联订购高强度合金钢,后因合同被撕毁,于是改用我国自己试制成功的16 锰桥梁钢,这是我国桥梁工程首次使用高强度低合金钢。桥梁钢梁首次使用无缝线路,全长的焊接钢轨长达467 m,是我国第一座使用高强度螺栓代替铆钉的大桥。大桥铁路引桥桥墩为双柱式框架结构,采用跨度31.7 m 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梁,在当时属国内首创。南京长江大桥凝聚了中国科技人员的智慧,为中国桥梁技术奠定了坚实基础。
世界瞩目的公铁两用南京长江大桥最终于1968 年建成。该桥是桥梁技术、艺术、文化紧密结合的典范。曾以“世界最长的公铁两用桥”被载入《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1978 年获全国铁路科技大会优秀科技成果奖及全国科学大会奖,1985 年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2014 年7 月入选不可移动文物,2016 年9 月入选“首批中国20 世纪建筑遗产”名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