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特万草原战役之后,喀喇契丹成为中亚地区的霸主。耶律大石建立的喀喇契丹,沿用了契丹帝国列祖列宗一国多制、因俗而治的国家治理传统,以草原游牧民族旧俗治理契丹人、回鹘人、葛逻禄人等草原游牧民族聚居地区,以伊斯兰教习俗治理皈依伊斯兰教的回鹘人、塞尔柱突厥人等穆斯林聚居地区。西迁的契丹人将东方的草原文明、中原农耕文明传播到遥远的中亚、西亚广大地区,将中华文化向北、向西推广到遥远的西伯利亚、中亚、西亚甚至南亚北部等广大地区。
中亚地区处于草原丝绸之路的枢纽位置,多种文化、多种宗教信仰乃至多种社会习俗在中亚汇聚、交融。针对中亚的特殊地理位置,耶律大石在文化、宗教信仰、社会风俗上采取极为宽容的政策。例如在宗教信仰方面,耶律大石从未强制推行过任何一种宗教信仰,而是尊重喀喇契丹境内各民族的传统习俗、宗教信仰,并对不同宗教的信徒一视同仁。伊斯兰教、佛教、基督教、摩尼教、萨满教等宗教均在喀喇契丹获得了良好发展。耶律大石的宗教信仰宽容政策,甚至使得不同宗教的信徒对于耶律大石本人的宗教信仰,都有着不同的说法。《世界征服者史》的作者志费尼认为耶律大石秘密地皈依伊斯兰教,是一位穆斯林;历史学家伊本·阿西尔认为耶律大石是一位摩尼教徒;基督徒称颂耶律大石是传说中的祭司王约翰,甚至认为在卡特万草原战役中失败的桑贾尔苏丹,是被一位名叫“约翰”的基督徒国王击败的。
耶律大石对于喀喇契丹的附属国和附属部落的治理,沿用了传统契丹帝国一国多制、因俗而治的传统,保留当地的原有生产方式、原有制度和原有社会习俗,只是派遣一名“沙黑纳”(契丹语官职名称,意为“监国”)监管,诏令各个附属国和附属部落的首领要佩挂银牌,以示附属关系。耶律大石对于喀喇契丹直辖下的不同地区也采取一国多制、因俗而治的治理方式,并保留了传统契丹帝国的北、南面官制度,设置北面官管理北部游牧民族、设置南面官管理南部农耕地区。无论是什么民族,耶律大石的税收标准一视同仁,仅向每户征收一第纳尔的赋税。
耶律大石的威名与赫赫战功给后世留下了深刻印象,以至于他去世多年后,西夏、女真金国和宋朝仍以“大石”来代指喀喇契丹(西辽)。耶律大石去世一个多世纪之后,大蒙古国成吉思汗的谋士耶律楚材作诗赞颂耶律大石:“后辽兴大石,西域统龟兹。万里威声震,百年名教垂。”
1143年,耶律大石怀着未能收复故土的遗憾病逝,其子耶律夷列即位,在中国史籍中称为“辽仁宗”。因耶律夷列年幼,耶律大石立有遗诏,令自己的可敦萧塔不烟摄政,萧塔不烟被尊为“感天太后”。感天太后萧塔不烟改年号为“咸清”,她是契丹帝国历史上第一位自立年号的太后。
耶律大石病逝的第二年,即1144年,一个回鹘部落派遣使者到女真金国进贡,将耶律大石病逝、感天太后萧塔不烟摄政的消息通报给女真金国。得知这一消息后,女真金国当时在位的金熙宗完颜合剌派遣粘割韩奴出使喀喇契丹,意图招降喀喇契丹。粘割韩奴到达喀喇契丹后,感天太后萧塔不烟正在外围猎,于是便在猎场接见粘割韩奴。粘割韩奴见到感天太后萧塔不烟,非但不下马行礼,反而高傲地要求感天太后萧塔不烟下马接诏,甚至当众称呼感天太后萧塔不烟为“反贼”。感天太后萧塔不烟命人将粘割韩奴拉下马来,粘割韩奴痛骂不止,厉声指责感天太后萧塔不烟的这种行为是“侮辱上国使臣”。感天太后萧塔不烟取出弓箭,射死了粘割韩奴,有史籍记载感天太后萧塔不烟并未亲自动手射死粘割韩奴,而是命近侍们乱刀将他砍为肉泥。
1150年,感天太后萧塔不烟归政,辽仁宗耶律夷列亲政。仁宗耶律夷列在位时,喀喇契丹国力达到鼎盛。仁宗耶律夷列在位之初,对喀喇契丹首都虎思斡耳朵及其周边地区进行了一次人口普查,据统计,当时虎思斡耳朵及其周边地区能服兵役的居民多达84500户,足见当时喀喇契丹国力之强盛、首都之繁华。1155年,仁宗耶律夷列病逝,由于两个儿子年幼,耶律夷列留下遗诏,由妹妹耶律普速完摄政。(www.xing528.com)
耶律普速完效仿10世纪末至11世纪初承天太后萧绰辅佐辽圣宗耶律文殊奴开创契丹帝国盛世的典故,给自己也上尊号为“承天太后”。耶律普速完还效仿自己的母亲感天太后萧塔不烟,自立年号为“崇福”。
耶律普速完的丈夫名为萧朵鲁不,他是喀喇契丹开国元勋、六院司大王萧斡里剌之子。1178年,耶律普速完与驸马萧朵鲁不的弟弟萧朴古只沙里私通,先是将驸马萧朵鲁不贬为东平王,而后又罗织罪名杀害了驸马萧朵鲁不。萧朵鲁不的父亲、六院司大王萧斡里剌得知后,发动宫廷政变,带兵闯入皇宫,乱箭射死承天太后耶律普速完和萧朴古只沙里,拥立耶律夷列之子耶律直鲁古即位。
耶律直鲁古即位后,连年用兵,导致喀喇契丹国力日益削弱。这一时期,喀喇契丹的主要军事活动是与古尔王朝争夺呼罗珊地区。“呼罗珊”在当地语言中意为“太阳升起的地方”,呼罗珊地区大致包括今塔吉克斯坦全境、阿富汗和土库曼斯坦大部分地区、乌兹别克斯坦东半部地区、吉尔吉斯斯坦小部分地区以及伊朗东北部地区。自1141年卡特万草原战役之后,塞尔柱帝国的势力不仅退出河中地区,而且在呼罗珊地区的势力也受到明显削弱,这就给新兴的古尔王朝以可乘之机。古尔王朝建立于1148年,在一些中国史籍中亦写作“郭耳国”“廓尔王朝”等,位于今阿富汗以及印度北部一带,其建立者是迁徙到今阿富汗和印度北部的突厥部落。到12世纪末,古尔王朝吞并了原本向喀喇契丹称臣纳贡的巴尔赫(今阿富汗北部巴尔赫省一带),并向喀喇契丹西边的附属国花剌子模扩张。花剌子模苏丹(即君主,一些史籍中称为“沙”)阿拉丁·塔乞失向宗主国喀喇契丹求援。1198年春夏之交,耶律直鲁古派遣塔阳古率军渡过阿姆河,向呼罗珊地区进军。喀喇契丹大军刚刚渡过阿姆河,就遭到古尔王朝军队的突袭,喀喇契丹损失惨重,12000余人阵亡,塔阳古不得不撤军。得知兵败的消息,耶律直鲁古极为震怒,派遣使者出使花剌子模,提出花剌子模需向喀喇契丹支付每名阵亡将士一万金第纳尔的损失费,花剌子模苏丹阿拉丁·塔乞失断然拒绝,并对喀喇契丹使者出言不逊。于是,耶律直鲁古出兵攻打花剌子模,被花剌子模军队击退。1200年,花剌子模苏丹阿拉丁·塔乞失去世,其子摩诃末即位。1203年末至1204年初,古尔王朝再次进攻花剌子模,花剌子模苏丹摩诃末不得不再次向宗主国喀喇契丹求援。耶律直鲁古不计前嫌,派遣塔阳古率领1万骑兵驰援花剌子模,喀喇契丹的另一个附属国西喀喇汗国可汗奥斯曼·伊本·易卜拉欣也出兵增援。古尔王朝苏丹失哈不丁得知喀喇契丹出兵援助花剌子模的消息后,急忙退兵。塔阳古率军紧追不舍,喀喇契丹大军在安都淮(今阿富汗安德胡伊市)将古尔王朝军队包围,双方展开激战,古尔王朝5万余名将士阵亡,古尔王朝苏丹失哈不丁仅率领100余名禁卫军逃到安都淮的内堡躲避。走投无路的失哈不丁苏丹偷偷买通了跟随喀喇契丹大军出征的西喀喇汗国可汗奥斯曼·伊本·易卜拉欣,请求他帮忙从中斡旋。在奥斯曼·伊本·易卜拉欣的斡旋下,古尔王朝苏丹失哈不丁承诺向喀喇契丹进贡大象、名马、珍奇异宝,并交纳大笔赎金,以此换取喀喇契丹退兵。耶律直鲁古答应了失哈不丁的请求,命令塔阳古退兵,古尔王朝苏丹失哈不丁得以幸免。1205年,古尔王朝再度兴兵,攻占了喀喇契丹控制下的泰尔梅兹。不过,古尔王朝苏丹失哈不丁在1206年率军进攻印度期间被剌杀。同年,花剌子模夺取了被古尔王朝占据的泰尔梅兹,并将其归还给喀喇契丹。
经过与古尔王朝的多年战争,喀喇契丹的国力日益削弱。1209年,喀喇契丹的附属国高昌回鹘杀死喀喇契丹派驻的少监,投奔了新兴的大蒙古国。1210年,花剌子模苏丹摩诃末杀死了喀喇契丹派去征收年贡的官员,公开宣布脱离喀喇契丹。耶律直鲁古极为震怒,派遣塔阳古率军讨伐花剌子模。花剌子模早有准备,以逸待劳,将喀喇契丹军队击败,俘虏了喀喇契丹军队主帅塔阳古,将其处死,并将尸体投入河中。此后,喀喇契丹与花剌子模之间时常爆发战争,直至喀喇契丹被大蒙古国所灭。
耶律直鲁古在位期间,因好心收留了一名乃蛮部王子屈出律,不仅给自己引来了杀身之祸,而且使得喀喇契丹也随之走向覆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