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当中国空军处于最困难的时候,苏联给予了大力的援助,使中国空军得以继续坚持抗战,可谓雪中送炭。
在历史上,国民政府与苏联的关系几起几落。1917年11月10日,孙中山领导的中华革命党机关报——《民国日报》最早报道和赞扬俄国十月革命。1923年,双方发表宣言,互相支持。1924年两国恢复外交关系,在孙中山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新三民主义的政策下,国民党与苏联关系发展迅速。1927年,中国共产党发动的广州起义失败后,国民党掀起反共反苏浪潮,并于12月14日宣布与苏联断交。1929年7月,苏联也宣布与中国断交。
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后,占领东三省,引起了苏联的警觉。双方出于各自的需要,于1932年12月恢复外交关系。1934年,蒋介石认识到,一旦抗战全面爆发,中国将难以从海上航线获得外援,因而派清华大学教授赴苏,同苏联外交副人民委员斯托莫里雅科夫密谈,希望改善中苏关系,获得军事援助。经多次接触,苏联也从自身防卫的需要出发,愿意援助中国抗日。
1937年全面抗战开始后,中国政府感到情况严重。8月20日,蒋介石致电驻苏联大使望其与苏政府交涉,急需驱逐机与重型轰炸机。8月21日,中苏正式签订了《中苏互不侵犯条约》,同时签订了中国从苏联购买武器的借款协定。苏联政府开始向中国提供物资援助,并决定派遣军事专家与空军志愿队来华作战。10月,开通经兰州到汉口的航线,随即由254名飞行员和机械人员组成第一批苏联空军志愿队,驾驶21架CB轰炸机、23架N-16战斗机来华。途中库尔丘莫夫因飞机失事殉职,改由普洛柯非也夫率领。10月21日,第二批由447人组成的空军志愿队,又在阿拉木图集中,出发来华,与第一批人员共组成四个大队,拥有飞机124架。11月,由波留宁率领的第二批CB轰炸机来到中国,驻扎汉口机场。12月底,由布拉戈维申斯基率领的N-15战斗机大队分三批来华,驻扎南昌机场。后来,汉口和南昌就成为苏联空军志愿队的中心基地。苏联飞行人员和地勤人员不定期地由国内派人替换。
▲中苏飞行员在汉口机场(www.xing528.com)
抗战期间苏联援华飞机种类
1937年9月21日,中国空军第四大队将剩余的飞机交给第五大队。11月派飞行员赴兰州,陆续接收从苏联购买的飞机。从此,中国空军又获得了新的生命力。
根据中国政府的要求,苏联还派了一批军事顾问和专家来华,1938年5月第一批有27人,到1939年10月增加到80人,他们当中有空军高级顾问日加列夫、留恰哥夫等。苏联专家帮助中国建立了航空供应站和飞机修配厂,在新疆开办了航空学校,训练中国飞行员。
苏联空军志愿队来到中国后,与中国空军健儿并肩作战,抗击日本侵略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