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工程估价:预算(计价)定额消耗量确定

工程估价:预算(计价)定额消耗量确定

更新时间:2025-01-17 工作计划 版权反馈
【摘要】:预算(计价)定额的工序作业和超运距运输上的资源消耗量是在相关施工定额的基础上综合扩大而成的,其综合过程必须充分考虑到施工单元之间的工艺关系对资源利用效率的影响。图3.4.1浇筑混凝土构件现场布置及资源配置图例3.4.1在施工定额基础上,确定“现场浇筑某种混凝土构件”预算(计价)定额包括的工序作业和超运距运输的资源消耗量标准。

1)人工、机具等施工资源消耗量的确定方法

预算(计价)定额作为计价性定额,其资源消耗的内容必须包括完成分项工程的施工任务,在施工现场所需开展所有施工作业的资源消耗。相应的,确定预算(计价)定额资源消耗量的方法,可以在施工定额的基础上,将预算(计价)定额标定对象包括的若干施工单元所对应的施工定额,按施工作业的工艺逻辑进行综合,经计算汇总得到预算(计价)定额的资源消耗量标准。

预算(计价)定额中规定的资源消耗量,是指在正常施工条件下,为完成单位合格分项工程的施工任务所必须消耗的施工资源的工作时间。由于预算(计价)定额属于计价性定额,所以其资源消耗必须包括施工现场为完成该分项工程的施工任务必需的“一切在内”的消耗。从施工过程的工作分解结构看,分项工程是由若干在工艺上紧密相关的施工单元组成的。相应的,完成分项工程施工任务需要消耗资源的工作时间也应该由为完成该分项工程施工任务需要开展的各项施工单元的资源时间汇总而成。

根据在施工现场的不同工作性质,组成分项工程的施工单元通常可分为工序作业、超运距运输、辅助工作和零星工作等四种类型。相应的,发生在施工现场的资源消耗一般也包括消耗在工序作业上的资源时间、消耗在超运距运输上的资源时间、消耗在辅助工作上的资源时间以及资源幅度差等四种类型。

(1)消耗在工序作业和超运距运输上的资源时间的确定方法

工序作业是指为完成分项工程(形成建筑构件)的施工任务需要开展的在工艺上紧密相连的施工单元的集合,其中有一项施工单元必须直接占用拟建工程的工作面。当拟建工程的施工现场较大,其材料运输半径超出垂直运输机械的覆盖范围时,则需要另外组织超运距材料运输,超运距材料运输与组成工序作业的施工单元之间同样存在密切的工艺关系。由于组成工序作业和超运距运输的施工单元之间存在密切相关的工艺关系,其施工单元实际生产率的大小往往要受到该分项工程的施工组织情况的影响。所以,确定消耗在工序作业和超运距运输上的资源时间,必须在施工定额的基础上,根据所取定的能代表施工现场一般情况的施工方案和工艺设计进行综合计算。

确定消耗在工序作业和超运距运输上的资源时间的具体方法如下:

①选择有代表性的施工方案,据此对分项工程的施工过程进行工作分解,确定该分项工程施工必须包括的施工单元。

②对分项工程的施工过程进行工艺设计,确定相关施工单元的资源配置,并据此套用相应的施工定额,分别计算每项施工单元在单位合格分项工程的施工过程中所需的作业时间。在此基础上,根据施工单元之间的工艺关系,确定完成单位合格分项工程的施工任务所需的作业时间。

③根据单位合格分项工程的作业时间计算相应的资源工作时间,则该资源时间即为预算(计价)定额包括的工序作业和超运距运输上的资源消耗量。

预算(计价)定额的工序作业和超运距运输上的资源消耗量是在相关施工定额的基础上综合扩大而成的,其综合过程必须充分考虑到施工单元之间的工艺关系对资源利用效率的影响。为了具体说明预算(计价)定额中工序作业和超运距运输的资源消耗量的计算过程,现举例如下。

图3.4.1 浇筑混凝土构件现场布置及资源配置图

例3.4.1 在施工定额基础上,确定“现场浇筑某种混凝土构件”预算(计价)定额包括的工序作业和超运距运输的资源消耗量标准。

第一,根据这类混凝土构件的施工特点,采用有代表性的施工方法,拟定其施工方案及其相应的现场布置和资源配置情况如 图3.4.1所 示。请注意,作为编制预算(计价)定额的“取定”条件,根据以往的施工经验,将施工现场的材料运输半径“取定”为150m,考虑到履带式吊车的覆盖范围为50m,则需要的超运距为100m。

第二,根据既定的施工方案,将分项工程的施工过程分解为混凝土搅拌、超运距混凝土水平运输、混凝土浇捣等三项施工单元,其施工定额的汇总情况见表3.4.1所示。

表3.4.1 施工定额汇总表 计量单位:m3

注:根据我国的习惯,将操作施工机械的司机的消耗包括在机械台班中。

第三,取定施工过程中各施工单元的资源配置情况如下:

①搅拌混凝土:0.5m3混凝土搅拌机1台、普通工人2名;

②混凝土水平超运距运输(包括空车返回):0.5m3机动翻斗车1辆、普通工人1名;

③混凝土浇捣(包括履带吊车的空车返回):履带式吊车1台、混凝土工(技工)4名、混凝土振捣机2台。

第四,由于混凝土搅拌机的容量是0.5m3,所以,其施工过程按0.5m3作为一个循环依次进行,则每个循环的作业时间按式(3.4.1)计算:

根据已经设定的资源配置强度,施工过程中各施工单元每次循环的作业时间和不同施工单元之间的工艺关系如下:

①搅拌混凝土:3min/每循环,首先开始;

②混凝土水平超运距运输:4min/每循环,在“①”完成后进行;

③混凝土浇捣:5min/每循环,在“②”开始2min后进行。

第五,根据上述给出的条件,采用关联横道图对施工现场浇筑混凝土构件的施工过程进行描述,其结果如图3.4.2所示。

第六,从图3.4.2可以看出,现场浇筑混凝土构件的施工周期为10min/m3,根据上述给出的资源配置强度,现场浇筑混凝土构件预算(计价)定额的工序作业和超运距运输的资源消耗量的计算过程如下:

工序作业的消耗:①技工的时间消耗=4×10min 即为0.084工日

②普工的时间消耗=2×10min 即为0.042工日

③混凝土搅拌机的时间消耗=1×10min 即为0.021台班(www.xing528.com)

④履带式吊车的时间消耗=1×10min 即为0.021台班

⑤混凝土振捣机的时间消耗=2×10min 即为0.042台班

图3.4.2 现场浇捣混凝土构件作业性进度计划

超运距运输的消耗:①机动翻斗车的时间消耗=1×10min 即为0.021台班

②普工的时间消耗=1×10min 即为0.021工日

(2)消耗在辅助工作上的资源时间的确定方法

辅助工作是指在施工现场开展的,目标是为工序作业上的施工单元提供必要服务的施工单元,例如,施工现场开展的材料加工、筛选黄砂、淋石灰膏等。施工现场开展辅助工作的过程同样需要消耗资源的工作时间,由于辅助工作与工序作业在施工工艺上并无直接的逻辑关系,所以,辅助工作的生产率一般不受工序作业上的施工单元的施工组织状况影响。在确定预算(计价)定额包括的辅助工作的资源时间的过程中,一般只需要将各辅助工作的资源时间消耗按式(3.4.2)所示的方法计算并简单相加。

辅助工作的资源时间=∑(需加工的材料数量×相应的施工定额) (3.4.2)

例3.4.2 假定现场浇筑1m3混凝土构件需要筛选黄砂0.8t,每筛选1t黄砂的施工定额为0.1工日。则浇筑混凝土构件预算(计价)定额包括的辅助工作的资源消耗量为:

辅助工作上的人工消耗=0.8×0.1=0.08(工日)

(3)资源幅度差的确定方法

资源幅度差是指预算(计价)定额与施工定额在定额水平方面的差额,主要包括在施工定额中未考虑而在现场施工条件下又不可避免的且很难准确计量的各种零星的资源消耗和损失,资源幅度差的内容主要包括如下各项:

①施工机具在单位工程之间转移及临时水电线路移动所造成的停工时间。

②质量检查和隐蔽工程验收工作的影响。

③班组操作地点转移的影响时间。

④工序交接时对前一工序不可避免的修整时间。

⑤施工中不可避免的其他零星时间。

资源幅度差的计算方法详见式(3.4.3)。

某资源的幅度差=工序作业和超运距运输的资源消耗×幅度差系数 (3.4.3)

当分别确定了为完成某项分项工程的施工任务所必需的工序作业的资源时间、超运距运输的资源时间、辅助工作的资源时间以及资源幅度差之后,把这四项资源消耗简单相加即成为该分项工程的资源消耗量。

2)材料消耗量的确定方法

(1)材料消耗量的概念

预算(计价)定额材料消耗量是指在合理使用材料的条件下,完成单位合格分项工程(建筑构件)的施工任务,所需消耗一定品种、一定规格的材料(包括成品、半成品、配件、水电等)的数量标准。

建设工程的直接成本中,材料费占70%左右。材料消耗量的多少、消耗是否合理,关系到建设资金的有效利用,对建设工程的造价确定和成本控制有着决定性影响。

(2)材料消耗量的计算方法

施工过程中消耗的材料,包括实体材料和周转材料两种。就实体材料而言,施工定额编制了相应的消耗量标准;就周转材料而言,施工定额不仅编制了消耗量标准(包括定额损耗量和定额摊销量),而且编制了周转材料使用定额(包括定额一次使用量和定额损耗量)。相应的,预算(计价)定额就材料消耗而言,也需要包括实体材料消耗量、周转材料消耗量和周转材料使用量等三项消耗指标。

虽然预算(计价)定额的标定对象和施工定额中材料消耗定额的标定对象一致,它们均是分项工程,但是,由于预算(计价)定额是计价性定额,所以,为了使用上的方便,在具体定义定额标定对象时,往往将若干个性质相同的材料消耗定额合并为一个预算(计价)定额,或者说,预算(计价)定额的综合程度往往比施工定额中材料消耗定额的更大。

例如,预算(计价)定额工程量计算规则规定,计算墙体工程量时其厚度一律按实体砖墙的厚度计算,不计突出墙面三皮砖以下腰线所占的体积,则突出墙面三皮砖以下腰线所占的体积被少算了。再如,江苏省编制的预算(计价)定额中脚手架工程是按钢管和毛竹综合取定的,该定额综合了钢管脚手架和毛竹脚手架两项材料消耗定额。又如,预算(计价)定额中现浇构件的钢筋定额是按直径不同区分直径12以内、直径12到25以内和直径25以外列项的,其综合程度大于施工定额中的材料消耗定额。

根据预算(计价)定额和材料消耗定额之间的上述关系,预算(计价)定额材料消耗量的计算方法是:首先,直接套用施工定额中材料消耗定额的消耗量标准;其次,在直接套用施工定额中材料消耗定额的消耗量标准的基础上,按式(3.4.4)所示方法进行综合计算。

预算定额材料消耗量=∑(权重×材料消耗定额) (3.4.4)

式中,权重——某材料消耗定额工程量占预算定额计量单位的比重;

材料消耗定额——对应于“权重”的施工定额中的材料消耗定额。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