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单元的基本时间必须来源于实际的施工作业过程。在确定并定义时间研究对象的基础上,时间测量人员必须深入施工现场,选择有代表性的施工单元作为抽样调查的样本,通过直接观察施工单元的作业过程,测量并记录被观察的施工单元在完成施工任务时所发生的时间消耗和相应施工成果的数量,据此计算每次抽样调查所形成的施工单元基本时间的观察值。反复进行若干次这样的抽样调查,当施工单元基本时间的观察值达到一定数量时,借助于统计分析的原理,就可以据此计算出该施工单元的相对稳定的基本时间。
用以测量施工单元基本时间的调查记录表必须能全面地反映被测量对象的相关信息。表3.2.1是测量施工单元基本时间所用的调查记录表。
表3.2.1 时间研究观察记录表(基本时间观察记录)
注:为了能反映被观察对象的实际生产率水平,观察期通常取半个或整个工作班时间。
1)确定抽样调查的适当范围
通过时间研究确定的施工单元的生产率,一般具有一定的适用范围,所以在定义时间研究的对象,也就是需要进行时间测量的施工单元时,应该允许其在工作内容、生产条件及产品标准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就某个施工单元而言,如果其适用范围大,则允许存在的误差大,相应的,该施工单元的综合程度高,但测时数据的准确性低;反之,如果其适用范围小,则允许存在的误差也小,相应地,该施工单元的综合程度低,但测时数据的准确性高。
为了使抽样调查的数据更具代表性,在确定抽样调查的样本时,应根据施工单元的适用范围,充分考虑属于施工单元内部差异的变动因素,确保所选择的调查样本能有效地覆盖该施工单元适用范围内存在的各种差异。例如,由于施工单元的生产率必须适用于整个工作班时间,所以在选择调查样本时必须考虑使其分布在工作班延续时间的各个阶段上。又如,由于施工单元的生产率应该适用于所有正常的气候条件,所以在选择调查样本时应该考虑使其分布在属于正常气候条件的各种天气中。再如,在使用起重机浇筑混凝土构件的施工过程中,由于浇筑混凝土构件的速度随混凝土吊斗的大小、模板开口的尺寸以及所需浇筑的混凝土体量等因素的变化而变化,所以在选择调查样本时必须根据施工单元的适用范围,使样本能覆盖不同大小的吊斗、模板开口和不同体积的混凝土构件。
2)确定等级系数
受生产工人主观因素的影响,施工单元在完成施工任务的作业过程中所处的工作状态有可能存在差异。相应的,即使抽样调查的对象完全相同,通过现场观察所形成的记录数据所反映的施工单元的生产效率也会有高低变化。为了将观察数据中受生产工人主观因素影响的成分抽象掉,还必须根据施工单元的工作状态确定所观察数据的等级系数。
时间测量人员必须具备从经验得来的用以判断不同的运转速度、努力程度、协调程度和熟练程度的标准等级的概念,并据此评估所观察的施工单元所处的工作状态。对施工单元工作状态的衡量,一般采用确定其等级系数的方法。按工作效率的高低,可将工作状态划分成若干个等级,分别确定相应的等级系数。
表3.2.2是在时间测量过程中确定施工单元工作状态的等级系数参考表。
表3.2.2 等级系数参考表
在对具体的施工单元进行时间测量时,时间测量人员必须对每次观察记录的作业过程确定一个等级系数来评估该施工作业所处的工作状态。根据每次观察的记录时间和相应的等级系数,采用式(3.2.1)和式(3.2.2)可确定每次观察记录的施工单元的延续时间。
某次记录的观察记录时间=终止时间-起始时间 (3.2.1)
某次记录的延续时间=某次记录的观察记录时间×等级系数 (3.2.2)
3)基本时间观察值
基本时间观察值是指根据某观察期内进行观察记录所得到的施工单元所属的资源延续时间与相应产出数量的比值,基本时间观察值可采用式(3.2.3)进行计算。
式中,资源配置强度——被观察记录的专业生产班组中该资源的配置强度;
某次记录的延续时间——公式(3.2.2)的计算结果;
观察记录产量——观察期内发生的与每次记录的延续时间之和相对应的产出数量。
例3.2.1 于2007年5月18日对某工程所包括的“混凝土搅拌”施工单元进行为期8小时(一个工作班)的计时观察,所得观察记录的原始资料以及按式(3.2.1)和式(3.2.2)计算所得的延续时间等数据详见表3.2.3:
表3.2.3 时间研究观察记录表(基本时间观察记录)
则对该施工单元所属资源的基本时间观察值的计算如下:
例3.2.2 于2007年5月28日对某工程所包括的“混凝土浇捣”施工单元进行为期半个工作班的计时观察,所得观察记录的原始资料以及按式(3.2.1)和式(3.2.2)计算所得的延续时间等数据详见表3.2.4:(www.xing528.com)
表3.2.4 时间研究观察记录表(基本时间观察记录)
则对该施工单元所属资源的基本时间观察值的计算如下:
4)施工单元基本时间的确定
反复进行若干次这样的观察记录,可得到由一系列基本时间观察值组成的测时数列,则采用式(3.2.4)经计算得到的该测时数列的算术平均值,即为施工单元的基本时间。
式中,X——基于实际观察次数的主动性资源基本时间观察值的算术平均数,通常将该平均数作为施工单元中该施工资源的基本时间;
xi——通过某次观察并经式(3.2.3)计算得到的该资源的基本时间观察值;
n——实际观察记录次数;
i——观察记录序数。
由于对施工单元的观察记录属于抽样调查,所以,采用式(3.2.4)计算得到的基本时间属于抽样平均数,抽样平均数与总体平均数之间总是存在误差。为了将这种误差控制在所要求的范围内,还必须根据给定的允许误差和置信度验证观察记录的次数。
在验证所需进行观察记录的次数时,通常以施工单元所属的主动性资源的基本时间为对象,采用式(3.2.5)进行计算。
式中,t——置信度的变量,一般称为概率度,可根据要求的“置信度”通过查阅“正态概率表”确定,例如,当所要求的“置信度”为95%时,查表得相应的“t”约等于“2”;
Δ——允许误差的值;
n——同式(3.2.4);
i——同式(3.2.4);
xi——同式(3.2.4);
X——同式(3.2.4);
N——为了达到既定的精度要求所必需的观察记录次数。
例3.2.3 对“混凝土搅拌”施工单元进行20次观察记录,形成如表3.2.5所示的由混凝土搅拌机的基本时间观察值所组成的测时数列,如果所要求的置信度为95%,允许误差范围为0.5min,则套用式(3.2.5)以验证实际观察记录次数是否符合要求。
表3.2.5 基本时间观察记录测时数列表
注:时间计量单位为“min”。
因为N<n,即20>11,所以观察记录次数符合精度要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