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对上海市公共开放空间休闲游憩的初步了解,设计了封闭式的问卷调查表,采用简单随机的抽样方式,于调研的8个样点中选取有能力完成填表的居民发放问卷,通过问卷收集城市居民休闲基础数据。在数据处理上应用社会科学统计软件SPSS18.0为研究的主要辅助工具,对问卷获取的数据进行编码、录入和统计分析,结合EXCEL软件对分析的结果进行图表制作和说明。
本次问卷调查,分两次发放问卷。第一次于7月中旬,首批六个样点调研时发放问卷。此次共发放问卷900份,每个样地150份;回收问卷830份,回收率92.22%;剔除无效问卷44份,共得有效问卷786份,有效率达94.70%。
经第一次问卷和项目中期咨询,针对专家提出的问题及第一次问卷反映出的个别现象,在进一步明确调研目的后,修改得到第二次问卷(问卷见附录),并于九月初发放了第二次问卷。此次共发放250份,剔除空白及无效问卷,共回收有效问卷213份,回收率达85.2%。
此次被调查的居民中,男性居多,共计122人,占总样本量的57.3%;女性91人,占总数的42.7%。
问卷将受访者年龄分为18岁以下、18~25岁、26~35岁、36~45岁、46~60岁及60岁以上6个年龄段。受访者年龄分布如图6-4所示,以18~ 25岁和26~35岁的青年人为主,分别占总数的32.4%和39.4%;其次是60岁以上的老年人和36~45岁的中青年,分别占11.3%和8.9%;45~60岁的壮中年人和18岁以下的青少年比例较低,仅占总数的4.7%和3.3%。
图6-4 受访者年龄构成图
受访者个人月收入情况如图6-5所示。收入主要分布在2 000~5 000元和5 000~8 000元区间段,比例分别占到受访者总数的38.0%和28.6%;其次为8 000元以上的高收入区间段,占总人数的22.5%;2 000元以下的低收入人群比例最少,仅占10.8%。
图6-5 受访者个人月收入
受访者职业构成上具有一定的多样性(见图6-6),多集中在企事业单位(27.7%)、自由职业(16.0%)和学生(11.7%)这三类人群,有3.8%的居民从事于教育、卫生或者科研相关职业,1.9%的文体从业人员主要指文化、体育、娱乐业等行业的工作者;公务员比例较低,仅占0.5%;而占有10.3%的无职业人群基本为退休的老年人。
调查发现,受访人群外来人口比例略高于上海本地居民,其中外来人口占总人数的56.3%,户籍人口占43.7%。同时,过半的外来人口中,居住年数超过半年以上的常住人口占绝大多数,达85.2%。考虑到此次研究的休闲主体以包含常住居民在内的上海城市居民为主,就受访者户籍构成而言,基本与上海总体人口趋势吻合,较能反映上海居民休闲现状。
而文化程度的构成反映出学历偏高的总体特征,拥有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居民占69%,涵盖了一半以上的人群。
由上分析可知,本课题组此次问卷调查人群的人口学特征与上海人口普查数据的人口学特征基本一致,可以此调查分析的结果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上海城市居民休闲活动和需求的特征,具体分析将在以下各小节展开。
图6-6 受访者职业构成
本节分别从休闲时间的占有、休闲同伴的选择、休闲场所的选择以及休闲活动类型的选择四个方面对上海居民公共开放空间休闲方式选择倾向进行综合分析。
根据调查结果(见图6-7),总体上居民多集中在一天的后半段进行休闲活动。其中,以下午最为突出,一直延续到晚上都属于高强度活动时段,活动人数占比超过1/3。需要强调的是,居民活动的时间段并不是唯一的,有部分居民会选择一天中的多个时间段参与休闲。清晨和上午分别只有9.4%和8.5%的居民选择,与实际所观察到的大量人群开展广场舞、交谊舞、跳操、唱歌等休闲活动的实际情况相悖。推断原因一方面在于实际观察到的多为老年人群,而问卷发放的对象多为年轻人,调查结果也相对比较偏向年轻人的喜好;另一方面,通常在清晨和上午居民开展休闲活动一般都集中在公园,能选择的场所有限,并且参加广场舞等活动的居民也通常是一部分有此兴趣爱好的固定对象,所针对的人群也有限。因此,相较而言,下午可能有更多的空间方便人们进行逛街购物、观光游览等其他类型的各种活动。而中午选择的人最少,说明该时间段不适宜休闲的开展。
图6-7 受访者休闲活动时间段
休闲时间的分配决定了休闲的强度。居民每天用于休闲的时间因工作日和节假日而异,但总体趋势一致(见图6-8),随着休闲长度的增加,选择的人数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一般工作日,人们的每日休闲时间以2~ 3小时/天为主,占总量的46.0%,有15.5%的居民在3~5小时,有10%的休闲时间超过了5小时。周末或节假日每日休闲时间上升到以4~8小时/天为主,占总量的36.6%,甚至有15.5%的居民超过了12小时/天,但仍存在32.9%的居民休闲时间不足4小时。通过累计总结一半以上人群的休闲时间特征发现,工作日有61.5%的居民平均每天休闲时间以3个小时为中心上下浮动;周末有69.5%的居民约为4小时左右,有51.6%的居民则以8个小时为中心上下浮动。因此随着闲暇时间的增加,人们进行休闲活动的可能性相应增加。
图6-8 受访者休闲活动时长
休闲同伴是人们参与休闲活动的个体与群体关系的体现,休闲同伴选择是休闲活动价值取向的首要因素。调查结果显示(见图6-9),居民参与休闲活动基本都以友情或亲情为基础,是人们解除工作疲劳或降低生活压力最为直接的选择。分别有75.6%和48.4%的受访者选择朋友或家人作为休闲活动同伴,特别是对朋友的偏爱远大于对家人的依赖,体现了居民开放性的社会价值倾向,这将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并扩展人际关系,增进友谊;而一定程度的家庭取向同样能够促进家庭和谐,亲情融洽,消除代沟,增进向心力。
(1)建成区休闲场所的选择。
休闲场所是休闲活动方式实现的空间载体。在时空二元对应的变化态势中,居民不同的休闲方式所依赖的场所会有所不同,而居民对休闲场所的偏好意向有利于权衡不同类型休闲场所的发展力度。调查结果表明(见图6-10),在城市建成区内公园仍然是大部分居民(60.6%)选择开展休闲活动的主要地点,其良好的自然植被环境和丰富的景观空间为休闲的开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其次是各种类型的广场(51.2%)和休闲街道(37.1%)。通过图示可以看出,有部分居民同时选择了两种及以上的场所,并且居民对公园、广场和街道的选择比例在一个较为合理的差距范围内,符合理论意义上的需求。而社区活动中心与居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同时也最方便居民进行休闲娱乐,但仅有6.1%的人选择。一方面突出了现状社区休闲功能的薄弱已满足不了居民日益增长的游憩需求;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居民对社区以外的城市层面的休闲空间更加强烈的偏好,居民休闲场所的范围开始逐渐扩大。
图6-9 受访者休闲同伴选择(www.xing528.com)
(2)市域生态开场空间休闲场所的选择。
根据调查数据的统计分析,超过3/4的居民(76.2%)每月都会前往离居住地较远的市域生态开敞空间开展相关休闲活动,其中有17.7%的人每周都去。由此可见,各类生态开敞空间已逐步成为人们休闲的选择。为了解居民生态开敞空间休闲场所的偏好,针对居民常去的生态开敞空间类型(主要为农业休闲观光园、郊野公园、森林公园和河流、湖泊、湿地等都市自然地)设置了问题。统计结果如图6-11所示:居民理想的生态开敞空间休闲场所中,森林公园(42.0%)最受欢迎,其次是河流湖泊(39.9%)和郊野公园(35. 3%)。森林公园和河流、湖泊、湿地公园等受欢迎与上海市域分布有较多高质量的相关类型生态空间有一定联系;而上海郊野公园尚未建设完成,但人们依旧体现出了一定的场所偏好。想前往农业休闲观光园进行休闲的居民比例较低,可能与上海周边农业休闲观光园较多,人们参与相关休闲次数过多有关。
图6-10 受访者建成区休闲场所选择
根据居民偏好的活动类型的比例降序排列可直观看出(见图6-12),在设计的近30个选项中,排名在前十位的休闲活动依次为郊野观光(67.1%)、散步(58.2%)、慢跑(48.4%)、逛街购物(44.6%)、聊天(43.7%)、户外游乐活动(37.1%)、球类(35.2%)、户外休闲餐饮(35.2%)、市区游览(34.3%)和拍照摄影(25.4%)。这十项活动基本包括了生活类、健身类、娱乐类、生活类等方面的内容,较为全面,应当考虑重点发展。特别是“郊野观光”的大受欢迎,反映了居民在长期的城市环境中萌生的对自然生态的强烈需求,郊野公园、农业生态园、森林公园等郊区观光场所将逐渐兴起,成为人们闲暇之余休闲游憩的好去处。尽管郊野观光优势明显,但体育健身类的传统方式仍然占据着居民日常休闲活动的重要内容,特别是以散步、慢跑以及球类这些大众化的运动锻炼为主。而随着人们对逛街购物的重视,强调了休闲商业作为城市休闲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所发挥的作用。
图6-11 受访者生态开敞空间休闲场所偏好
排名在中间十位的休闲活动依次为带小孩(24.4%)、弹琴唱歌(23.9%)、体育器材(21.6%)、棋牌活动(18.8%)、自行车运动(17.8%)、志愿者活动(16.4%)、跳操瑜伽(14.1%)、书法绘画(14.1%)、宠物遛弯(12.7%)和舞蹈(10.3%)。这些活动多数公园内可经常见到,可见公园是建成区公共开放空间的重要节点。而城市骑行热潮的高涨,使自行车运动这项新型休闲方式开始受到更多人的喜爱和追捧,未来的规划建设应当予以考虑配给一定的自行车活动空间。当公众参与的概念被广泛传播,也逐渐加强了人们的公益活动意识。16.4%的偏好度从一定层面上反映了居民对休闲的理解已经不再仅仅是通过“自我参与”去“获得”体验,也不再是传统意义的“吃喝玩乐”,志愿者活动作为居民休闲方式之一,应当得到积极的鼓励和宣传,使其成为城市休闲体系的一大亮点。
图6-12 受访者休闲活动偏好
除了图表中给定的近30种选项之外,仍有39.4%的居民选择了“其他”,占有较重的比例,可以在以后的研究中思考如何突破传统已知的休闲活动,更多地去挖掘人们休闲文化和娱乐观念不断发展下越来越多元化、个性化的休闲方式。
针对居民生态开敞空间休闲行为偏好调研的结果如图6-13所示。在居民所偏好的郊区休闲活动类型中,54.9%的居民希望能欣赏到优美的风景,比例最大,说明市域生态开敞空间最为吸引人的是其自然的属性和满足人们感受自然、回归自然的基本休闲功能。33.3%的居民偏好烧烤、野餐类的自助餐饮活动,30.1%的居民则更倾向于利用田野、森林等自然空间的游玩活动;同时,还有27.1%和26.7%的居民表达了对水上娱乐活动和蔬果采摘等农事体验活动的需求意向。而骑行远足(25.6%)和自驾兜风(13.9%)等时尚活动亦得到了一定比重居民的喜爱与支持,丰富了生态开敞空间休闲行为的类型。
图6-13 受访者理想的生态开场空间休闲活动
通过软件对问卷调查数据的进一步验证分析,可以发现不同类型社会群体在城市公共开放空间的使用上表现出一定的特征分异,重点体现在对休闲活动和休闲场所的偏好上,而在其他方面,居民存在较弱的差异性。
男性与女性居民共有8项休闲活动具有明显的差异,男性比女性更普遍热衷于“球类”“体育器材”和“棋牌活动”等方式,对于“跳操瑜伽”“逛街购物”“聊天”“宠物遛弯”“舞蹈”这些相对生活化或艺术化的活动,男性的参与程度与热情远低于女性,而根据居民所偏好的休闲活动的总体频率统计(见图6-14),“逛街购物”和“球类”均排名前十项,说明男性与女性差别较大的是逛街购物和球类运动,应重点考虑。一定程度上男性工作压力大,迫切需要通过高强度的运动锻炼来放松身心;而女性对于购物的热爱则体现出其对时尚的关注和对生活质量与情趣的追求,以休闲消费为最大的乐趣。
图6-14 男女居民休闲活动差异
年龄构成上的差异对休闲场所和休闲活动类型的选择影响较大。在场所的偏好上(见图6-15),随着年龄的增加或减少表现出一定的特征分化,18岁以下的青少年更倾向于比较开放性的“各类广场”,选择比例达到85.7%,其次是社区活动中心;18~35岁的青年选择相对均衡,没有突出的个人喜好;而36岁以上的中年人由社区和广场转向设施和环境更为丰富、休闲空间尺度更大的“公园绿地”,特别是60岁以上的老年人几乎独爱公园。
图6-15 基于年龄分异的休闲场所选择
图6-16分别统计了各个年龄段人群所偏好的休闲活动中的排名前五项,以利于更直观比较其差异性以及有针对性地了解各年龄层的休闲重点。18岁以下的青少年最热衷于“逛街购物”“市区游览”和“聊天”(三项活动占有同等比重);18岁以上35岁以下的青年更倾向于“郊野观光”;而36岁以上的居民都一致选择了“散步”。随着年龄的增长,居民的活动方式从时尚消费型,逐渐过渡到观光游览型,再转变到健身运动型,年龄越大的居民越多关注健康和养生问题。
图6-16 基于年龄分异的休闲活动偏好
对比发现,18~25岁年龄段的居民所偏好的“户外休闲餐饮”活动,在其他群体的前五项中均为空白,成为该年龄段的一个休闲特色。当沪上美食的潮流和饮食文化的传播越来越普及,很大一部分居民特别是年轻人,也开始发展以吃为主的消遣方式,赋予休闲以美味可口的新个性。另外,“带小孩”一项横跨了三个年龄段,在实际考察中也随时随地可见,虽然休闲性较弱,但已经发展成为每个有小孩的家庭闲暇之余的一种必要生活方式,而且所调查的问卷针对的对象普遍为有独立行事能力的居民,忽略了年幼儿童的需求。因此这些以“带小孩”的休闲方式为主的居民,很大程度上也兼顾了儿童游玩占整个需求的比例,应当在城市休闲体系中得到重视。
文化程度的差异性对居民休闲活动的选择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但影响较小,主要体现在“拍照摄影”“户外休闲餐饮”“户外游乐活动”和“郊野观光”四个活动类型中(如图6-17所示)。随着文化程度的增加,居民对这4项活动的偏好度呈现出一致的递增趋势。
图6-17 基于文化程度分异的休闲活动偏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