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对策就是对已经识别的风险进行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和进行风险排序,制订相应的应对措施和整体策略。
1)风险回避
风险回避,就是以一定的方式中断风险源,使其不发生或不再发展,从而避免可能产生的潜在损失。
采用风险回避这一对策时,有时需要做出一些牺牲。
在采用风险回避对策时需要注意以下问题:
(1)回避一种风险可能产生另一种新的风险。
(2)回避风险的同时也失去了从风险中获益的可能性。
(3)回避风险可能不实际或不可能。
2)损失控制
(1)损失控制的概念。
损失控制可分为预防损失和减少损失两方面工作。预防损失措施的主要作用在于降低或消除损失发生的概率,而减少损失措施的作用在于降低损失的严重性或遏制损失的进一步发展,使损失最小化。一般来说,损失控制方案都应当是预防损失措施和减少损失措施的有机结合。
(2)制定损失控制措施的依据和代价。
制定损失控制措施必须以定量风险评价的结果为依据。风险评价时特别要注意间接损失和隐蔽损失。制定损失控制措施还必须考虑其付出的代价,包括费用和时间两方面的代价。
(3)损失控制计划系统。
损失控制计划系统由预防计划(或称为安全计划)、灾难计划和应急计划三部分组成。
①预防计划。它的目的在于有针对性地预防损失的发生,其主要作用是降低损失发生的概率,也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损失的严重性。
②灾难计划。它是一组事先编制好的、目的明确的工作程序和具体措施,为现场人员提供明确的行动指南,使其在各种严重、恶性的紧急事件发生后,可以做到从容不迫、及时、妥善地处理,从而减少人员伤亡以及财产和经济损失。
③应急计划。它是在风险损失基本确定后的处理计划,其宗旨是使因严重风险事件而中断的工程实施过程尽快全面恢复,并减少进一步的损失,使其影响程度减至最小。
3)风险自留
风险自留是从企业内部财务的角度应对风险。它不改变建设工程风险的客观性质,即既不改变工程风险的发生概率,也不改变工程风险潜在损失的严重性。
(1)风险自留的类型。
①非计划性风险自留。
导致非计划性风险自留的主要原因有:缺乏风险意识、风险识别失误、风险评价失误、风险决策延误和风险决策实施延误。
②计划性风险自留。
计划性风险自留是主动的、有意识的、有计划的选择。风险自留绝不可能单独运用,而应与其他风险对策结合使用。在实行风险自留时,应保证重大和较大的建设工程风险已经进行了工程保险或实施了损失控制计划。
计划性风险自留的计划性主要体现在风险自留水平和损失支付方式两方面。所谓风险自留水平,是指选择哪些风险事件作为风险自留的对象,一般应选择风险量小或较小的风险事件作为风险自留的对象。
(2)损失支付方式。
计划性风险自留应预先制定损失支付计划,常见的损失支付方式有以下几种:①从现金净收入中支出;
②建立非基金储备;
③自我保险;
④母公司保险。(www.xing528.com)
(3)风险自留的适用条件。
计划性风险自留至少要符合以下条件之一时,才应予以考虑:
①别无选择;
②期望损失不严重;
③损失可准确预测;
④企业有短期内承受最大潜在损失的能力;
⑤投资机会很好(或机会成本很大);
⑥内部服务优良。
4)风险转移
风险转移分为非保险转移和保险转移两种形式。风险分担的原则是:任何一种风险都应由最适宜承担该风险或最有能力进行损失控制的一方承担。符合这一原则的风险转移是合理的,可以取得双赢或多赢的结果。
(1)非保险转移。
非保险转移又称为合同转移,建设工程风险最常见的非保险转移有以下三种情况:
①业主将合同责任和风险转移给对方当事人;
②承包商进行合同转让或工程分包;
③第三方担保。担保方所承担的风险仅限于合同责任,即由于委托方不履行或不适当履行合同以及违约所产生的责任。
非保险转移的优点主要体现在:
①可以转移某些不可保的潜在损失;
②被转移者往往能较好地进行损失控制。但是,非保险转移可能因为双方当事人对合同条款的理解发生分歧而导致转移失效,或因被转移者无力承担实际发生的重大损失而导致仍然由转移者来承担损失。
(2)保险转移。
建设工程业主或承包商作为投保人将本应由自己承担的工程风险(包括第三方责任)转移给保险公司。
在进行工程保险的情况下,建设工程在发生重大损失后可以从保险公司及时得到赔偿,使建设工程实施能不中断地、稳定地进行,还可以使决策者和风险管理人员对建设工程风险的担忧减少,而且,保险公司可向业主和承包商提供较为全面的风险管理服务。
保险这一风险对策的缺点表现在:
①机会成本增加;
②保险谈判常常耗费较多的时间和精力;
③投保人可能产生心理麻痹而疏于损失控制计划。
还需考虑与保险有关的几个具体问题:
①保险的安排方式;
②选择保险类别和保险人;
③可能要进行保险合同谈判。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