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张,其主体是高校的本科教育。自20世纪末以来,我国开始高等教育扩招,并取得了非凡的成绩。短短几年,我国步入了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人民大众日益增长的高等教育需求逐渐得到满足。表3-3显示的是1999—2013年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变化。可以看到,高等教育毛入学率逐年增加,从1999年的10.5%,升至2013年的34.5%;普通高校在校生人数,从1999年的413.52万到2013年的2 468.07万,14年间增长了近6倍。此外,无论是各类高等教育在学总数、普通本科高校数量、普通教育本专科招生人数、普通高校在校生人数,还是普通高校教职工及专任教师人数,都呈逐年递增的态势。从世界范围来看,如此迅猛的发展速度是罕见的。诚如不少学者断言,我们创造了一个高等教育发展史上的奇迹。
表3-3 1999—2013年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变化
资料来源:根据教育部公布的1999—2013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整理。
1.扩招以来高等教育资源紧张
高等教育资源是指高等教育存在和发展所需的各类人力、财力、物力等要素的综合。在我国,高等教育属于稀缺资源[13]。自古如此,如今仍是。自1999年我国高等教育扩招以来,高等教育规模迅速扩大。然而,我们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尽管经济增长速度呈现可观态势,但是高等教育资源的供给并未实现同比增长。有研究显示,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相应的高等教育入学率平均为24.8%,财政性高等教育经费占GDP的比例为0.7%,财政性经费占高等教育总经费的比例平均为61.6%。我国在这三个指标上的实际值均低于国际平均值[14]。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实现需要强大的支撑,在缺乏足够经济支撑的情况下,资源的紧张成为必然。
从高校的校均规模来看,教育部的统计数据显示,近二十年来我国高校的校均规模逐年扩大。尤其在1999年以后,在高等教育扩招的大浪潮中一路高歌猛进,高校本科办学规模日益膨胀,导致存量过大、人满为患(详见表3-4)。
表3-4 1994—2013年我国普通本科高校校均规模(单位:人)
资料来源:教育部网站,http://www.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8493/201412/181732.html.
高校办学规模的迅速膨胀,必然导致高等教育资源的紧张。从近二十年来高校生师比的变化来看,高校的生师比变化并非线性的逐年增长(详见表3-5)。
表3-5 1994—2013年我国普通本科高校生师比
资料来源:教育部网站,http://www.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8493/201412/181732.html.
从表中数据可见,从1994年到2003年的十年间,高校生师比逐年提升,比例攀升至21.07∶1。然而,在2004年这一比例有所下降,随后的十年保持在17.21∶1至17.77∶1之间。
图3-5直观地呈现了这二十年生师比的变化趋势。由此观之,近年来,高等教育规模迅速扩张,高等教育资源状况却难以匹配扩招需求,捉襟见肘。在这一背景下,高等教育需要在资源约束的条件下谋求发展。
图3-5 1994—2013年我国普通本科高校生师比变化趋势
2.资源约束下高校的同质化发展策略
在注重高等教育质量,鼓励高校教育资源高效利用的今天,大类招生背景下的高校专业分流是一种尝试。高校专业分流是一项高校人才培养方式的改革,也是一项教学改革。周光礼教授将一项具体的教学实践获得普遍认同而扩散的过程称为教学改革的制度化[15]。教学改革的制度化有其演变逻辑,体现了高校谋求发展的策略。从制度化的角度来看,教学改革制度化主要表现为国家的行为和组织的模仿。一方面,国家政策对教学改革有重要影响。我国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主要是由国家主导的,国家在教育资源培养上的主导权使其在高校行为方面自然取得了引导和塑造力量。另一方面,一些试点高校启动的教学改革对其他高校具有标榜作用,在竞争语境下,其他高校往往通过模仿获取发展机会。
大类招生背景下的高校专业分流最早出现于人才培养试验班。试验班是创新人才培养的特区,起于少数重点高校。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颁布实施,鼓励高校扩大和落实办学自主权,激励高校积极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1998年教育部发布“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00年教育部启动“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2009年国家颁布“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2011年教育部在全国高校范围内设立首批“试点学院”,一系列国家政策安排都意指改革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培育创新人才。在这一背景下,各类创新人才培养试验班应运而生。试验班自出现以来,在我国高校遍地开花,并呈现出从重点高校向普通高校扩散的趋势。2010年前后,我国创新人才培养特区建设再创新高。有学者初步统计,我国设立创新人才培养特区的重点高校超过80.0%。在响应国家号召,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中,众多高校跃跃欲试,不仅创办各类试验班,还在院系中仿效试验班形式,整合专业类开展大类招生分流培养。
从经济学角度来看,高校认同和扩散大类招生背景下的高校专业分流改革是一种经济过程。高校试行高校专业分流是理性决策的结果。由于高等教育场域竞争机制的存在,高校会选择绩效最大化的行动策略,期求在激烈的资源竞争中谋得生存和发展机会。一旦大类招生背景下的高校专业分流实践不能实现效率最大化的愿景,高校便会质疑甚至弃之。
从社会学新制度主义来看,组织形式标准化,除受到政府作用外,也是处于主导地位的专业精英传播单一规则标准的权利的结果,以及行动者仿效成功示例的自然倾向[16]。在任何社会,占支配地位的组织对从属地位的组织均有显著影响力。就高校层次而言,我国高等教育呈现出金字塔结构,“985工程”高校位列塔顶。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高等教育场域中逐步生成一种竞争机制。为赢得高等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高校中不乏同型竞争。在僧多粥少的情况下,这种竞争性效仿行为更为明显。在这个意义上,大类招生基础上的高校专业分流试行潮流在我国高校中蔓延开来也是高校之间的一种竞争性效仿行为。高校会利用各种途径获取信息,当一个“显要”组织开始了一项改革行为,如果这项改革行为获得了场域中其他高校的认可,那么这项改革行为随即便会在场域中传播开来。在我国的高校系统中,高校有许多信息渠道和交流平台。“显要”组织开展的改革实践一旦收获成效,便会在整个高等教育场域中被广泛宣传。在高等教育资源紧张的语境下,对于层次较低的高校而言,借鉴“显要”高校已被证实的成功经验不乏为一种捷径,而且与有声望高校的改革保持步调一致有可能获得发展的机会。因此,不少高校喜好借鉴这些“显要”高校的成功模式。但是,这种专业精英传播规则标准、行动者仿效成功示例的模式,容易造成高校的同质化发展,也极易发生不假思索、不顾实际、简单模仿的行为。
3.高校内部非均衡资源配置造成的分化
资源配置源于资源紧张,实行资源的合理配置旨在处理需求无限性与资源紧缺性之间的矛盾。作为一种典型的准公共产品,高等教育具有公益性和社会性。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是由政府力量主导,兼顾市场力量和微薄的学术力量。高等教育资源的非均衡配置是在高等教育资源约束下的配置策略。高等教育资源的非均衡配置不仅存在于高等教育的区域、层级等领域,也存在于高校内部。
高校内部资源的非均衡配置主要体现在两方面:其一,在高校内不同领域,如公共建设、学科建设、教学、科研等领域之间的非均衡配置。其二,在高校内不同组织成员,如学院、学科教研室、学术团队等组织之间的非均衡配置。总之,高校内部资源的非均衡配置是高校重点发展有限领域的行为。如前所述,许多非重点高校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以及重点高校成功模式的启发下,进行校内教育资源有重点的配置,即非均衡配置。(www.xing528.com)
在高校内部,学科专业是高校的重点建设项目。大部分高校都在学科建设中进行资源的非均衡配置,不仅对这些学科专业配备更多更优的物资和人力,还提供政策上的倾斜。非均衡配置的目的在于通过重点支持一些优势学科专业,达到为学校带来更多资源的愿景。而那些弱势学科专业则难以获得学校青睐。由于不同学科的发展水平不同,高校内部的资源非均衡配置倾向于重点支持优势的、能为高校带来更多资源的学科专业,结果造成学科发展的“马太效应”,带来学科的分化。正如有学者所警示,学科发展资源集中在某些局部“富集”,与之相伴的必然是另外一些地方的“贫化”[17]。这必然涉及稀缺教育资源在高校内部如何合理配置的公平问题。
这种学科专业的分化,造成了高校专业结构中的“热门专业”和“冷门专业”。在高校专业分流中,不乏学生喜好追逐所谓“热门专业”的现象。这种因教育资源非均衡配置导致的分化,不仅有碍于知识领域的完整性,也不利于满足学生自由全面发展的要求。
本章通过问卷调查的拓展分析,认为尽管当前大类招生高校专业分流的试行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我国高校大类招生基础上的专业分流尚处于起步阶段,被调查高校的专业分流暴露了不少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一是学生专业选择自主性不强,突出表现在学生对专业分流的知晓度不高;二是高校分流引导合理性不足,主要表现为高校专业分流政策设计不尽科学、高校专业分流程序指导力度较弱;三是专业分流效果忽视长效性,学生对分流专业的承诺水平不高是其主要表征;四是专业分流系统缺乏共生性,主要体现在专业分流配套的课程体系、学校管理和专业建设三方面。
透过问卷数据指向的高校专业分流实践,本章认为大类招生背景下高校专业分流现实困境源于三重障碍:一是认知障碍,体现在专业分流中“工具理性”的僭越以及当前高校专业分流的认知偏宕,如高校专业分流的“即时效果论”、“学生筛选论”和“学校中心论”;二是体制障碍,即高校专业分流对传统专才教育的路径依赖与锁定效应;三是环境障碍,体现在资源约束下高校同质化发展策略及高校内部非均衡资源配置造成的分化。
[1]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邹进,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45.
[2]人民网教育频道.高考志愿填报常见问题:什么是专业分流[EB/OL].(2013-05-14)[2015-06-09].http://edu.people.com.cn/n/2013/0514/c244541-21478324.html.
[3]什么是专业分流[EB/OL].[2015-06-20].http://tieba.baidu.com/p/552438894.
[4]大二的专业分流是什么意思[EB/OL].(2011-08-04)[2015-06-20].http://zhidao.baidu.com/link?url=Kl7PBDfE6cMX5Q8cWTxakaWYxICMGeLHPH9G65pszX wWFOIC1RNHTkXPG3SK2LsOhhhQisNZqbAoJpv7rE_m5_.
[5]杨建华.理性的困境与理性精神的重塑[J].浙江社会科学,2014(1):104-111.
[6]张兴峰.教育功利化现象审视:工具理性的视角[J].教育发展研究,2008(21):26-28.
[7]刘铁芳,刘艳侠.精致的利己主义症候及其超越:当代教育向着公共生活的复归[J].高等教育研究,2012,33(12):1-8.
[8]卢现祥,朱巧玲.新制度经济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471-472.
[9]道格拉斯·诺斯.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M].陈郁,罗华平,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1:1-2.
[10]卢现祥,朱巧玲.新制度经济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474.
[11]程永波,李雪飞.高校内涵发展的目标选择与实现途径[J].江苏高教,2014(6):40-41.
[12]秦海.制度、演化与路径依赖[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167-224.
[13]康宁.高等教育资源配置转型的基本规律及其发展趋势[J].教育研究,2011(4):76.
[14]岳昌君.中国高等教育财政投入的国际比较研究[J].比较教育研究,2010(1):71-81.
[15]周光礼,黄容霞.教学改革如何制度化:“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改革与创新人才培养特区在中国的兴起[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3(5):47-56.
[16]鲍威尔,迪马吉奥.组织分析的新制度主义[M].姚伟,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366.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