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高校专业分流系统的共生性

高校专业分流系统的共生性

时间:2023-10-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同时,高校专业分流又是高等教育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它与高等教育系统中的其他子系统相互依赖又彼此制约。基于共生理论,我们对高校专业分流系统共生态的考察,可以从三个方面展开。一是高校专业分流系统的整体性。其中,高校专业分流主体包括作为调控和执行主体的高校和作为参与主体的学生,高校专业分流对象为有志于专业分流的学生。高校专业分流对象在整个分流过程中,既是被分流的客体,也是参与的主体,具有双重属性。

高校专业分流系统的共生性

从生态学理论来看,人类教育已历经了原生式教育阶段到竞生式教育阶段的演进历程,如今正迈向共生式教育阶段。三个阶段分别对应的是古代教育、近现代教育及当代教育。在当代教育已现端倪的共生式教育中,教育的矛盾已不再是主客不分或者主客二元的结构,而是一种主体—客体—主体互动共生的复合结构[78]。对教育系统现代化的考察,共生态势是一个重要的观测点。如前所述,高校专业分流是一个集合目标和过程的社会行动系统,包含履行适应功能、达鹄功能、整合功能和维模功能的子系统。同时,高校专业分流又是高等教育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它与高等教育系统中的其他子系统相互依赖又彼此制约。从共生系统的角度来考察高校专业分流系统也不失为一个有益的尝试。

基于共生理论,我们对高校专业分流系统共生态的考察,可以从三个方面展开。一是高校专业分流系统的整体性。整体性是生态系统的基本属性,意味着系统内部各要素与系统之间的相互联系和互相依存关系。高校专业分流是一个具有普遍联系关系的统一整体,需要关注和不断调试系统内的维模功能子系统、整合功能子系统、达鹄功能子系统和适应功能子系统以及外部的高校大类招生培养系统、高校专业建设系统等外部系统之间的关系,使其和谐共存,共同服务于促进学生全面个性发展的目标。二是高校专业分流系统的开放性。开放性是任何系统存在与发展的前提条件。无论是有生命的系统,还是无生命的系统,都需要以共生单位的分工、工作为基础,实现物质、信息与能量的生产、传递及交换,从而在双边交流与广泛的多边交流机制中,建立系统进化的对称性互惠共生模式,形成稳定高效的共生形态[79]。高校专业分流系统的开放性体现在系统与社会需求系统之间的输入输出、专业分流系统与大类培养系统及专业建设系统的互惠互利、系统内四个功能子系统的相互关联。三是高校专业分流系统的自组织性。系统的自组织性意味着系统的运行是一种自发的以内部矛盾为轴心,以外部环境为条件的过程。高校专业分流系统的自组织性同时隐含了两层意思:一方面,高校专业分流系统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因为系统的自组织性需建立在开放性的基础上;另一方面,高校专业分流是一个自发的运动,专业分流系统的进化是应有之义。

本章通过对大类招生背景下高校专业分流研究的核心概念的界定和相关概念的辨析,明晰了研究的具体所指:高校专业分流是高校专业分流的主体,依据社会发展需求、高校资源及分流对象的意愿与条件,对分流对象有目的、有计划地区分专业归属之活动。其中,高校专业分流主体包括作为调控和执行主体的高校和作为参与主体的学生,高校专业分流对象为有志于专业分流的学生。高校专业分流对象在整个分流过程中,既是被分流的客体,也是参与的主体,具有双重属性。高校专业分流是大类招生培养模式中的关键一环,承接高校大类培养中的前期基础教育阶段与后期专业教育阶段。就其本质而言,高校专业分流是一种围绕专业、学生选择与高校引导的双向互动过程。基于高校主体的视角,高校专业分流活动即高校专业分流的引导。基于学生主体的视角,高校专业分流活动即学生的专业选择行为。两种视角是高校专业分流的一体两面,密不可分。学生的专业选择是在高校引导下的选择,高校的专业分流引导是基于学生专业选择的引导。

在对高校专业分流进行界定之后,本书认为大类招生背景下高校专业分流研究基于三个理论支点。其一,从科尔曼理性选择理论视角来看,高校专业分流中学生选择专业的行为是为达到一定意图和目的而通过社会交换所表现出来的社会性行动,它是个人行为,同时也是一种集体行为。本研究着眼于作为一种集体行为的学生专业选择,而非具体的学生个体专业选择,因此承认学生专业选择必须建立在规范的基础上。其二,从主体间性理论视角来看,高校专业分流中的高校与学生均为主体,作为分流对象的学生,其与高校之间并非主客体关系。同为高校专业分流主体的高校与学生具有差异性,两者通过“学生—分流手段—高校”的形式结成主体间性的交往。其三,从帕森斯的社会系统论和AGIL行动系统功能模型进行分析,高校专业分流系统包含维模功能子系统、整合功能子系统、达鹄功能子系统和适应功能子系统,并分别履行AGIL功能。高校大类招生培养系统和高校专业建设系统构成了高校专业系统最切近的两个外部环境系统。

经由高校专业分流活动的双主体、高校专业分流活动的本质以及高校专业分流系统的分析,本研究提出大类招生背景下高校专业分流的评价标准:学生专业选择的自主性、高校分流引导的合理性、专业分流效果的长效性以及专业分流系统的共生性。

[1]让-弗朗索瓦·利奥塔.后现代状况:关于知识的报告[M].岛子,译.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1996:134.

[2]马克斯·韦伯.社会科学方法论[M].杨富斌,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34.

[3]布坎南.经济学家应该做什么[M].罗根基,译.重庆: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8:24.

[4]张楚廷.高等教育学导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9.

[5]潘懋元,陈厚丰.高等教育分类的方法论问题[J].高等教育研究,2006(3):12.

[6]吕慈仙.高校专业自主选择机制的构建[J].教育发展研究,2012(23):38-44.

[7]国家教育委员会.关于重点建设一批高等学校和重点学科点的若干意见[EB/OL].(2017-03-10)[2017-04-21].http://www.zjskw.gov.cn./xssy/11542.jhtml.

[8]BURRAGE M,TORSTENDAHL R.Professions in theory and history:rethinking the study of the professions[M].London:Sage Publications Ltd.,1990:151.

[9]教育部师范教育司.教师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13.

[10]JARAUSCH K H.The transformation of higher learning 1860-1930:expansion,diversification,social opening,and professionalization in England,Germany,Russia,and the United States[M].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3:321.

[11]周川.专业散论[J].高等教育研究,1992(2):79-83.

[12]顾建民.高等教育学[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66.

[13]赵康.专业、专业属性及判断成熟专业的六条标准:一个社会学角度的分析[J].社会学研究,2000(5):30-39.

[14]王生洪.高等教育为地方经济服务[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2:141.

[15]王沛民.研究和开发“专业学位”刍议[J].高等教育研究,1999(1):43.

[16]FREIDSON E.Professionalism reborn:theory,prophecy and policy[M].Cambridge:Polity Press,1994.

[17]FREIDSON E.Professionalism:the third logic[M].Oxford:Blackwell Publishers Ltd.,2001.

[18]卢晓东,陈孝戴.高等学校“专业”内涵研究[J].教育研究,2002(7):47-52.

[19]刘禾.跨语际实践[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

[20]PAYTON P W.Origins of the terms“Major”and“Minor”in American higher education[J].History ofEducation Quarterly,1961,l(2):57-63.

[21]LEVINE A.Handbook on undergraduate curriculum[M].San Francisco:Jossey-Bass,1978:28-30.

[22]顾明远.教育大辞典:第3卷[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26.

[23]伯顿·克拉克.高等教育新论[M].张维平,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88.

[24]汪晓村.高校学科专业设置的理念与机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1.

[25]夏征农.辞海[Z].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8:1126.

[26]宣勇,凌健.“学科”考辨[J].高等教育研究,2006,27(4):18-23.

[27]林蕙青.高等学校按学科专业结构调整研究[D].厦门:厦门大学,2006.

[28]冯向东.学科、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J].高等教育研究,2002,23(3):67-71.

[29]王建华.知识规划与学科建设[J].高等教育研究,2013,34(5):1-11.

[30]UNESCO.ISCED fields of education and training 2013(ISCED-F 2013)[EB/OL].[2015-03-26].http://www.uis.unesco.org/Education/Documents/isced-fieldsof-education-training-2013.pdf.

[31]NCEC.Classification of instructional programs 2010[EB/OL].[2015-03-27].http://nces.ed.gov/ipeds/cipcode/browse.aspx?y=55.

[32]王伟廉.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需要师资管理改革相配合[J].中国高等教育,2004(22):25-27.

[33]陈新忠.分层与流动:高等教育分流的社会影响研究[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36-37.

[34]董泽芳,陶能祥.高等教育分流的理论与探讨[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1.

[35]董泽芳,陶能祥.高等教育分流的理论与探讨[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18.

[36]陶能祥.高等教育内分流模式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6.

[37]冯契.哲学大词典:修订本[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1:1737.

[38]王振武.开放的选择:选择学引论[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0:153.(www.xing528.com)

[39]李枭鹰.高等教育选择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219.

[40]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Z].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1503.

[41]夏征农.辞海[Z].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8:3069.

[42]孙喜亭.教育原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46.

[43]约翰·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王承绪,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26-44.

[44]陈桂生.回望教育基础理论:教育的再认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226-227.

[45]詹姆斯·科尔曼.社会理论的基础:上册[M].邓方,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0:34.

[46]刘自团.中国不同群体大学生择校问题研究[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2:34.

[47]COLEMAN J S.Foundation of social theory[M].Cambridge:Belknap Press of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0:141-146.转引自杨善华,谢立中.西方社会学理论:下卷[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12-13.

[48]康伟.西方主体间性理论的致思取向及教育启示[J].外国教育研究,2006,33(1):1-6.

[49]冯建军.主体教育理论: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45(1):115-121.

[50]郝文武.教育:主体间的指导学习[J].教育研究,2002(3):14-18.

[51]文军.西方社会学理论:经典传统与当代转向[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199.

[52]亚历山大.新功能主义及其后[M].彭牧,史建华,杨渝东,译.江苏:译林出版社,2003:115.

[53]HOLTON R J.The idea of crisis in modern society[J].The British Journal of Sociology,1987,38(4):545-565.

[54]HOLMWOOD J.Talcott parsons[M].England:Ashgate Publishing Limited,Gower House,2006:356.

[55]侯钧生.西方社会学理论教程[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5:141-152.

[56]PARSONS T.Social systems and the evolution of action theory[M].New York:The Free Press,1977:48.

[57]PAULSEN M B,FELDMAN K A.Toward a reconceptualization of scholarship:human action system with function imperatives[J].The Journal of Higher Education,1995,66(6):615-640.

[58]侯钧生.西方社会学理论教程[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5:149.

[59]贾春增.外国社会学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232.

[60]苏国勋.社会理论与当代社会现实[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17.

[61]黄晓波.高校“大类招生培养”改革反思[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6):43-48.

[62]胡森.教育大百科全书:第1卷[M].张斌贤,译.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599.

[63]刘海燕.美国高等教育增值评价模式的兴起与应用[J].高等教育研究,2012,33(5):96-101.

[64]戚业国,杜瑛.教育价值的多元与教育评价范式的转变[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29(2):11-18.

[65]王策三.教育主体哲学刍议[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4(4):80-87.

[66]王道俊,郭文安.试论教育的主体性:兼谈教育、社会与人[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0(4):33-40.

[67]熊川武,江玲.论学生自主性[J].教育研究,2013(12):25-31.

[68]石中英.教育公平的主要内涵与社会意义[J].中国教育学刊,2008(3):1-6,27.

[69]张应强,马廷奇.高等教育公平与高等教育制度创新[J].教育研究,2002(12):39-43.

[70]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254;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3.转引自涂艳国.人的自由本性与教育的基本追求[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38(5):137-142.

[71]张卓民,宋曙.一般选择学[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1:182.

[72]黑格尔.小逻辑[M].贺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323.

[73]巴里·施瓦茨.无从选择[M].凌伟文,译.北京:中国商务出版社,2005:108.转引自樊明成.中国普通高校专业选择的研究[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1:117-118.

[74]MORROW P C,WIRTH R E.Work commitment among salaried professionals[J].Journal of Vocational Behavior,1989(34):40-56.

[75]严瑜,龙立荣.大学生专业承诺的心理结构及影响因素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2008,29(6):90-97.

[76]连榕,杨丽娴,吴兰花.大学生的专业承诺、学习倦怠的关系与量表编制[J].心理学报,2005,37(5):632-636.

[77]严瑜,龙立荣.大学生专业承诺的心理结构及影响因素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2008,29(6):90-97.

[78]徐书业,韦玉娟.从原生走向共生:人类教育范式的演化历程[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7(1):21-26.

[79]袁纯清.共生理论:兼论小型经济[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52-53.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