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史記》《漢書》簡介
《史記》是我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上起傳説中的黄帝,下至漢武帝太初年間,記録了三千多年的歷史。原名《太史公書》,到東漢桓、靈時,才改名爲《史記》。桓帝時《執金吾丞武榮碑》、靈帝時《東海廟碑》《蕩陰令張遷碑》都有提到《史記》。全書一百三十篇,其中本紀十二、表十、書八、世家三十、列傳七十,共計五十二萬多字。《史記》傳世不久就出現殘缺,《漢書·司馬遷傳》:“遷之自敘云爾,而十篇有録無書。”張大可在《史記研究》一書中對《史記》的殘缺與補竄進行了縝密的考辨,認爲明確標幟爲褚少孫續補的有《三代世表》《建元以來侯者年表》《陳涉世家》《外戚世家》《梁孝王世家》《三王世家》《田叔列傳》《滑稽列傳》《日者列傳》《龜策列傳》。另有兩篇無標幟,即《張丞相列傳》《漢興以來將相名臣年表》疑亦爲褚少孫所補。共計十二篇,補字二萬五千零五十五字。《武帝本紀》《禮書》《樂書》和《律書》是好事者割取成書以補亡之作。《史記》自漢宣帝以來,至唐初,傳者甚少,到韓愈、柳宗元提倡古文運動,開始奉《史記》爲古文圭臬,《史記》之學才開始漸盛。因此,《史記》産生之後,爲之作注的不多,其中最有名的是“三家注”,即劉宋裴駰《史記集解》、唐司馬貞《史記索隱》和唐張守節《史記正義》。“三家注”原本各自單行,北宋以後,開始有人將其拆散統一附於《史記》正文之下,現存最早的“三家注”合刻本是南宋慶元年間的黄善夫刻本。除景祐本外,現存《史記》較好的版本還有:明嘉靖、萬曆年間南北監所刻《廿一史》本,明末毛晋汲古閣所刻《十七史》本,清乾隆年間武英殿官刻《二十四史》本,清同治年間金陵書局本及1959年中華書局點校本。
《漢書》是我國第一部紀傳體斷代史,記載了從漢高帝劉邦元年(前206)至王莽地皇四年(23)西漢二百三十年間所發生的重大歷史事件和重要歷史人物的生平事件。又名《前漢書》,全書一百篇,其中紀十二、表八、志十、傳七十。該書是經過四人(即班彪、班固、班昭和馬續)之手歷時三四十年才完成的一部巨著,“文贍而事詳”,共計八十萬字。班彪始撰後傳六十五篇,未竟而卒。子固續之,成紀、表、志、傳凡百篇。嗣固死獄中,其女弟昭補八表及天文志,卒成其書。《漢書》古奥難懂,在它産生之時已是如此。《後漢書·烈女傳》:“時《漢書》始出,多未能通者。同郡馬融伏於閣下,從昭受讀。”《三國志·吴書·孫登傳》:“權欲登讀《漢書》,習知近代之事,以張昭有師法,重煩勞之,乃令休從昭受讀,還以授登。”東漢至清,歷代學者都對它做過大量的研究工作。東漢至唐的《漢書》研究主要圍繞注音和釋義兩個方面進行。其中,顔師古《漢書注》(以晋灼、臣瓚、蔡謨的著作爲基礎,匯集二十四家注解并下以己意而成,對書中難讀的字反復注音)代表了這一時期《漢書》研究的最高水平。宋代的《漢書》研究重在版本的校勘上。明代的研究以評點爲主,凌稚隆《漢書評林》最具代表性,將評點《漢書》的工作推到了頂峰。到清代,《漢書》的研究重在校勘訓釋和綜合補遺上。其中,王先謙《漢書補注》(所徵引的專著和參訂者多至67家)是一部集大成之作,是繼顔師古《漢書注》後《漢書》研究的又一個里程碑。除景祐本外,現存《漢書》較好的版本還有:明正統八年(1443)汪文盛等刻本,明嘉靖年間(1522—1566)毛氏汲古閣刻本,明嘉靖十六年(1537)廣東崇正書院刻本,明崇禎十五年(1642)琴川毛晋汲古閣刻本,清乾隆武英殿本,清同治八年(1869)金陵書局翻刻本,民國九年(1920)吴興劉承干嘉業堂影刻本,商務印書館百衲本及中華書局點校本。
《史記》和《漢書》敘述的歷史有重合,因而兩書在許多篇目上可進行用字的對比分析。兩書相重合的篇目有多少呢?張守節認爲“固作《漢書》,與《史記》同者五十餘卷”[1]。朴宰雨認爲“《史記》實際上被《漢書》襲用者有六十七篇”[2]。吴福助也認爲“《漢書》襲録《史記》文章凡得六十七篇”[3]。張大可認爲“《漢書》一百篇,有五十五篇過半數與《史記》内容重疊,計有帝紀五篇,表六篇,志四篇,傳四十篇”[4]。也有人認爲“班固寫《漢書》時,有四篇紀、六篇表、三篇書、四十篇傳是在《史記》基礎上寫成的”[5]。我們按照本書所討論的用字異文標準,認爲《史記》和《漢書》可用于分析用字不同的篇目主要有六十一組,它們分别是:
《史記·項羽本紀》/《漢書·陳勝項籍傳》、《史記·高祖本紀》/《漢書·高帝紀》、《史記·吕太后本紀》/《漢書·高后紀》、《史記·吕太后本紀》/《漢書·外戚傳上》、《史記·孝文本紀》/《漢書·文帝紀》。
《史記·天官書》/《漢書·天文志》、《史記·封禪書》/《漢書·郊祀志》、《史記·河渠書》/《漢書·溝洫志》、《史記·平準書》/《漢書·食貨志》。
《史記·陳涉世家》/《漢書·陳勝項籍傳》、《史記·外戚世家》/《漢書·外戚傳》、《史記·楚元王世家》/《漢書·楚元王傳》、《史記·荆燕世家》/《漢書·荆燕吴傳》、《史記·蕭相國世家》/《漢書·蕭何曹參傳》、《史記·曹相國世家》/《漢書·蕭何曹參傳》、《史記·留侯世家》/《漢書·張陳王周傳》、《史記·陳丞相世家》/《漢書·張陳王周傳》、《史記·絳侯周勃世家》/《漢書·張陳王周傳》、《史記·梁孝王世家》/《漢書·文三王傳》、《史記·五宗世家》/《漢書·景十三王傳》。(www.xing528.com)
《史記·魯仲連鄒陽列傳》/《漢書·賈鄒枚路傳》、《史記·屈原賈生列傳》/《漢書·賈誼傳》、《史記·張耳陳餘列傳》/《漢書·張耳陳餘傳》、《史記·魏豹彭越列傳》/《漢書·魏豹田儋韓王信傳》、《史記·黥布列傳》/《漢書·韓彭英盧吴傳》、《史記·淮隂侯列傳》/《漢書·韓彭英盧吴傳》、《史記·韓信盧綰列傳》/《漢書·韓彭英盧吴傳》、《史記·韓信盧綰列傳》/《漢書·魏豹田儋韓王信傳》、《史記·田儋列傳》/《漢書·魏豹田儋韓王信傳》、《史記·樊酈滕灌列傳》/《漢書·樊酈滕灌靳周傳》、《史記·張丞相列傳》/《漢書·張周趙任申屠傳》、《史記·酈生陸賈列傳》/《漢書·酈陸朱劉叔孫傳》、《史記·劉敬叔孫通列傳》/《漢書·酈陸朱劉叔孫傳》、《史記·季布欒布列傳》/《漢書·季布欒布田叔傳》、《史記·袁盎鼂錯列傳》/《漢書·爰盎鼂錯傳》、《史記·張釋之馮唐列傳》/《漢書·張馮汲鄭傳》、《史記·萬石張叔列傳》/《漢書·萬石衛直周張傳》、《史記·田叔列傳》/《漢書·季布欒布田叔傳》、《史記·吴王濞列傳》/《漢書·荆燕吴傳》、《史記·魏其武安侯列傳》/《漢書·竇田灌韓傳》、《史記·韓長孺列傳》/《漢書·竇田灌韓傳》、《史記·李將軍列傳》/《漢書·李廣蘇建傳》、《史記·匈奴列傳》/《漢書·匈奴傳》、《史記·衞將軍驃騎列傳》/《漢書·衞青霍去病傳》、《史記·平津侯主父列傳》/《漢書·公孫弘卜式兒寬傳》、《史記·平津侯主父列傳》/《漢書·嚴朱吾丘主父徐嚴終王賈傳》、《史記·南越列傳》/《漢書·西南夷兩粵朝鮮傳》、《史記·東越列傳》/《漢書·西南夷兩粵朝鮮傳》、《史記·朝鮮列傳》/《漢書·西南夷兩粵朝鮮傳》、《史記·西南夷列傳》/《漢書·西南夷兩粵朝鮮傳》、《史記·司馬相如列傳》/《漢書·司馬相如傳》、《史記·淮南衡山列傳》/《漢書·淮南衡山濟北王傳》、《史記·汲鄭列傳》/《漢書·張馮汲鄭傳》、《史記·儒林列傳》/《漢書·儒林傳》、《史記·酷吏列傳》/《漢書·酷吏傳》、《史記·酷吏列傳》/《漢書·張湯傳》、《史記·大宛列傳》/《漢書·張騫李廣利傳》、《史記·游俠列傳》/《漢書·游俠傳》、《史記·佞幸列傳》/《漢書·佞幸傳》、《史記·貨殖列傳》/《漢書·貨殖傳》、《史記·太史公自序》/《漢書·司馬遷傳》。
(二)《史記》《漢書》版本
《史記》《漢書》從産生之日到今天,經過歷朝歷代的整理、修訂、校勘和注釋,其中某些用字已被後人更改,所以,對兩書進行用字比較研究,最好選擇出土本。但是,到目前爲止,還没有見到《史記》《漢書》有完整的出土本問世,在這種情况下,我們衹能選擇傳世本。傳世文獻在宋代以前都是以手抄本的形式流傳,《史記》《漢書》也不例外。雕版印刷術在宋代廣泛應用後,《史記》《漢書》開始有了刻本,傳播變得快速起來,在這個過程中就出現了版本問題。兩書最早的版本刻於北宋太宗淳化五年(994)。據程俱《麟臺故事》卷二記載:
淳化五年七月,詔選官分校《史記》、前後《漢書》,虞部員外郎崇文院檢討兼秘閣校理杜鎬、屯田員外郎秘閣校理舒雅、都官員外郎秘閣校理吴淑、膳部郎中直秘閣潘慎修校《史記》,度支郎中直秘閣朱昂再校。又命太常博士直昭文館陳充、國子博士史館檢討阮思道、著作佐郎直昭文館尹少連、著作佐郎直史館趙况、著作佐郎直集賢院趙安仁、將作監丞直史館孫何校前後《漢書》。既畢,遣内侍裴愈赍本就杭州鏤版。
這便是首次校印《史記》《漢書》的情况,即後世所説的“淳化本”,此本今已亡佚。好在宋仁宗景祐元年(1034)和二年(1035)分别對淳化本《漢書》和《史記》進行了校刊和印行,這次的印行流傳到了今天,其版式一仍淳化本之舊,就是今天所説的“景祐本”。
本書之所以選用景祐本作爲研究對象,是出於兩個方面的考慮:一、景祐本是兩書現存最早、最完整的版本之一,接近兩書用字的原貌;二、景祐本是兩書爲數不多的善本之一,用字的可信度髙。所以,景祐本《史記》和《漢書》是進行用字研究最可靠的版本之一。景祐本原本今已亡佚,故而本書選用的《史記》版本是1955年台灣二十五史編刊館影印出版的《史記集解》本,該本是北宋景祐監本的影印本,一百三十卷,四十册。《漢書》版本是2003年北京圖書館影印出版的中華再造善本,該本是中國國家圖書館藏北宋刻遞修本的影印本,一百卷,四十册。“北宋刻遞修本”是趙萬里等專家對《漢書》“景祐本”進行考訂後的重新命名,它基本上可以代表《漢書》景祐本的原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