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就业信息的概念
就业信息是指所有能够为毕业生提供就业岗位或就业机会的信息。获取有效的就业信息,在职业选择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谁获得了更多的就业信息,谁就获得了就业竞争的主动权。
(二)就业信息的特点
就业信息作为信息资源,具有时效性、真实性、相对性、共享性、变动性等特点。
1.时效性
就业信息有极强的时效性,每条信息都有时间要求,在规定的时期内是有效的,过了一定时期就失去了意义和作用。毕业生在收集就业信息时,要注意有效期限,争取及早对信息做出反应。
2.真实性
在大量就业信息中有真有伪,这就要求毕业生要仔细地分析和研究就业信息,避免被不实的信息所诱导。在当前市场尚不健全的情况下,虚假信息大量存在,而且危害极大。
3.相对性
随着社会分工的细化,用人单位对人才要求针对性提高。就业信息对一部分毕业生是非常有价值的,对另一部分则没有多大价值。这就要求大学生在得到就业信息时,要认真分析和研究,与自身的条件进行对比,看自身的情况是否符合用人单位的要求,这样可以减少求职的盲目性,增加求职的成功率。
因此,毕业生要注意就业信息的相对性,不要盲目追求当前都看好的职业,要重视适合自己的信息,不适合的信息则要果断放弃。
4.共享性(www.xing528.com)
就业信息的共享性是指就业信息可以通过不同的载体进行传播,并为社会各方共同享用。就业信息的共享性还意味着就业的竞争,不仅限于本班同学、本校同学、本地高校,还有外省市高校毕业生。
5.变动性
变动性是指就业信息不仅受到国际、国家政治和经济形势的影响,也受所在地区、行业形势变化的影响。例如,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东南沿海以出口加工为主的中小型生产企业效益全面下滑,导致该地区就业需求变动极其剧烈,就业信息体现了很强的变动性。
(三)就业信息的内容
就业信息的内容十分广泛,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1.就业政策和相关规定
了解国家就业方针、政策及相关的就业法律法规,是毕业生就业的前提。系统地收集和认真研习政府就业方面的方针、政策,充分掌握“行情”,可以使毕业生在求职的过程中不走弯路或少走弯路。就业政策信息既包括国家和地方根据一定时期社会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情况,以及就任务而制订的行为准则,也包括就业体制、范围、程序、时间等。毕业生要通过各种渠道和方法了解和学习就业政策,在国家就业政策规定的范围内择业。例如,对毕业生去个体、私营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就业的政策规定,对去西部地区就业的规定等。如果对这些就业政策缺乏足够的了解,就容易导致就业的随意性、盲目性和片面性。
2.供求信息
供求信息包括当年毕业生信息和用人单位信息。高校毕业生只有知己知彼,才能游刃有余。
(1)毕业生信息。毕业生信息包括当年毕业生总体供求形势,即本地区毕业的学生有多少,而用人单位的需求有多少,是供大于求,还是供小于求,或者两者基本平衡;哪些专业热门,哪些专业过剩等。
(2)用人单位的信息。用人单位需求信息收集得多与少是直接关系到毕业生能否顺利就业的重要因素。一些高校就业主管部门想方设法为毕业生提供用人单位的需求信息,同一专业有2—5个相关用人单位需求信息供毕业生选择,这样大大提高了毕业生就业的信心,但获得就业信息并不意味着就找到了工作岗位,对用人单位需求信息要进一步了解,进行有效的对比,这样可以避免在择业时带来很大的随意性和盲目性。但有些学生只挑选大城市而不考虑用人单位的性质、业务范围;有的只图单位名称好听,而盲目签约,这样是很容易带来隐患的。毕业生要学会系统全面地了解、分析用人单位的人才需求信息,比如,用人单位的性质及隶属关系、用人单位的企业文化、发展前景、地理环境、经营范畴、所提供的福利待遇等方面。这些信息可通过网上查询、学校就业主管部门和用人单位需求信息库查询及用人单位的上级主管部门了解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