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突显政治核心:重农耕与足民食

突显政治核心:重农耕与足民食

时间:2023-10-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为此孔子、孟子讲到民食充足对国家稳定的重要性,讲到如何争取民食的获得,君主应当怎样理政。子贡问孔子为政之道,孔子回答说在于“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因此孟子的“勿夺其时”,就是要求当政者不要搞那么多的征徭、战争,特别不能在农忙时征发徭役,以便农民耕作,国家粮食充足。如果实现孔孟的理想,政府以民为本,以粮为本,实行轻徭薄赋的政策,就会“足食”,老百姓就饮食无忧了。

突显政治核心:重农耕与足民食

饮食的前提是要有粮食;提供食粮的是农业生产,是农民的劳作;保障农业生产的一种因素,是政府应给农民以相对宽松的条件,使他们愿意与可能地去积极生产,而不是征敛无度无艺。为此孔子孟子讲到民食充足对国家稳定的重要性,讲到如何争取民食的获得,君主应当怎样理政。

足食的追求。子贡问孔子为政之道,孔子回答说在于“足食、足兵,民信之矣”(《颜渊》)。这三个方面,基础在于民食充足,没有粮食吃,哪里能养兵,又怎么能取得民众的信任!足食是关键。《孟子·滕文公》:“后稷教民稼穑,树艺五谷,五谷熟而民人育。”孟子的“五谷熟而民人育”,是说有了民食,老百姓就好教养了。他们都看到足食对国家、对民众的重要性。怎样才能达到足食,孔孟讲了三条。

一是“不违农时”。《孟子·梁惠王》:“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粮食生产季节性非常强,倘若不及时播种耕耘,就会造成全年的无收成,所以孟子一再强调“不违农时”“勿夺其时”。这个道理很简单,应当是常识问题,孟子何以反复说明呢?因为那时徭役重,战争多,征发徭役,进行战争,就妨碍及时农作。因此孟子的“勿夺其时”,就是要求当政者不要搞那么多的征徭、战争,特别不能在农忙时征发徭役,以便农民耕作,国家粮食充足。于此可知“不违农时”政策是多么重要。

二是农副业并举。《孟子·尽心》:“五亩之宅,树墙下以桑,匹妇蚕之,则老者足以衣帛矣;五母鸡,二母彘,无失其时,老者足以无失肉矣;百亩之田,匹夫耕之,八口之家,足以无饥矣。”孟子讲到三种生产的同时进行,即粮食作物生产的百亩之耕,种桑养蚕的织布,豢养家禽家畜,才能有粮食和肉食吃,有衣服穿,生活就过得去了。(www.xing528.com)

三是对自然资源索取有度。《孟子·梁惠王》:“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矣。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孟子有长远眼光,懂得维护自然资源,以便持续生产。如若竭泽而渔,毁坏山林,就不会再有水产品和木材,人们生活就不是“无憾”,而会遗憾太多。

如果实现孔孟的理想,政府以民为本,以粮为本,实行轻徭薄赋的政策,就会“足食”,老百姓就饮食无忧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