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斋戒在朝鲜大报坛的模式与中国祭礼相关性研究

斋戒在朝鲜大报坛的模式与中国祭礼相关性研究

时间:2023-10-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756年英宗规定,凡三皇忌日,清晨必斋戒,[25]正宗于1781年下令,行皇坛拜望礼时,进参三司九卿,各于本司清斋一宿,[26]即国王和陪祀的大臣均要有所斋戒。[27]朝鲜大报坛祀的斋戒远不如明朝的严格,不过也注意到斋戒的要求。朝鲜大报坛的建立及其规章制度,无不以中国祭礼为模式,并从中国礼仪思想中寻找根据,坛庙形制、神位、乐舞、祭品、牲牛、斋戒、祭祀级别,在中国祭礼中有详细的定则,为朝鲜君臣的学习提供了可能。

斋戒在朝鲜大报坛的模式与中国祭礼相关性研究

1756年英宗规定,凡三皇忌日,清晨必斋戒,[25]正宗于1781年下令,行皇坛拜望礼时,进参三司九卿,各于本司清斋一宿,[26]即国王和陪祀的大臣均要有所斋戒。1803年七月二十日,纯宗斋宿于花堂,次日为明神宗忌日,行望拜礼。

明朝制度,大祀斋戒七天,前四天为戒,主祭人“沐浴更衣,出宿外舍,不饮酒,不茹荤,不问疾,不吊丧,不听乐,不理刑名”,后三日为斋,就是对所祭祀的神灵存敬畏之心,时刻想到它,如同它在左右监视着自己。[27]朝鲜大报坛祀的斋戒远不如明朝的严格,不过也注意到斋戒的要求。(www.xing528.com)

朝鲜大报坛的建立及其规章制度,无不以中国祭礼为模式,并从中国礼仪思想中寻找根据,坛庙形制、神位、乐舞、祭品、牲牛、斋戒、祭祀级别,在中国祭礼中有详细的定则,为朝鲜君臣的学习提供了可能。《大明集礼》成了他们运用范本,韦玄成那一类故事成为他们建设大报坛的思想资料。他们只消把中国坛庙已有成规的各项内容一一议定就行了。当然,如上所述,他们也不是完全照搬中国典制,因为客观情况不容许,如顾忌宗主国清朝,不能让它知道,这就不便于在宫外建立祠宇,否则,清朝会立刻知道,令朝鲜拆毁,那就不仅可能给朝鲜政局造成不稳定,而且也亵渎了明朝皇帝。再说朝鲜财力、物力、人力有限,无力把大报坛的规制搞得如同中国的天坛祭天一样,于是他们既结合国情,又绝不违背中国礼仪思想。正如正言洪泳所说:“不庙而坛,不外而内者,盖出于参酌其宜,则略去系文琐节,且除浩钜之弊,顾无损于尊敬之义。”[28]所以说,大报坛是中国祭礼规制与朝鲜国情结合的产物,却是中华礼仪文化的体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