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皇家的生育及其观念,写到这里,拟作出小结,意在寻找皇家不同于民间的特点。
第一,强烈的生育男儿观念及由此而来的生育功能为家庭的第一功能。皇家的婚姻,目的是生育子息,上以事宗庙,下以继后世,维持家族政权的后继有人和长期保持;为保证广育子息,实行一后群妃制度,刻意选择“宜子”女子为皇后,制定帝王御幸法规,虽有空幻性质,实能反映广嗣的愿望;表明皇帝的婚姻实质是为延续嗣息,由此而形成为家庭的首要功能。
第二,生育信仰贯穿于帝后夫妻生活的方方面面。皇帝和后妃为着生育,在生活中,在夜生活中,处处展现生子的吉祥,无论是宫室的命名,起居用品的名称,舆服的装饰,民俗节日活动的内容,都在启示其主人的生子意识;与生育有关的各种祈祷祭祀活动,对祖宗、天地、山川的神灵寄予莫大的希望:无子赐子,有子赐福,健康成长。
第三,多子女与多夭亡。皇家生育子女众多,殇逝的虽多,终是存活者众,使王朝能够持续下去,即使许多王朝末期皇家子孙不振,但总可以从宗室选取嗣子,政权没有做家族的转移,所以群妃制的广嗣目标是达到了的。
第四,皇家生育状况与朝政清浊有着某种一致性。一般的情形是王朝太平无事,皇家生育较多,而多事之秋,子嗣往往不振;皇帝昏庸,后宫容易多事,正常秩序遭到某种破坏,子女被争权夺利的后妃残害的现象增多,乃至乏嗣;朝政清明之时,朝臣对事关国本的大事,如册立皇后、太子,无嗣时的广选妃嫔,皇帝与后妃,以及后妃之间的不协调,能够作出谏诤,可能会起到某种积极作用,浑浊之际,对于皇帝的这些家事,就不敢置啄了。
(2001年2月4日初稿,载张国刚主编《中国社会历史评论》第四卷,商务印书馆,2002年)
【注释】
[1]黄濂:《中国后妃陵墓》,大连出版社,1999年。
[2]朱子彦:《后妃制度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62、343页。
[3]李中清、郭松义主编:《清代皇族人口行为和社会环境》,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第55页。
[4]北京《紫禁城》,1988年第6期,署名顾真。
[5]《礼记正义》卷4《曲礼上》,中华书局影印本,1980年,上册第1261页。
[6]《礼记正义》卷61《昏义》,下册第1681页。
[7]《礼记正义》卷4《曲礼上》、卷5《曲礼下》,上册第1261、1267页。
[8]《礼记正义》卷61《昏义》,下册第1680页。
[10]《内训·奉祭祀》,台湾商务印书馆《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709册第735页。
[11]《金史》卷40《乐志》,中华书局点校本,第3册第915页;下引“二十五史”资料均出自中华书局点校本,不再一一注明。
[12]鄂尔泰等:《国朝宫史》卷12《宫殿二》,北京古籍出版社,1987年,上册第215页。
[13]《汉书》卷97上《外戚传》注:“师古曰:‘椒房’,殿名,在未央宫,皇后所居”,第12册第3958页。
[14]《后汉书》卷10下《皇后纪》,第2册第454页注三。
[15]《后汉书》卷41,第5册第1401页注七。
[16]《周礼注疏》卷8《世妇》,《十三经注疏》本,中华书局,1980年,上册第689页。
[17]《古今图书集成·明伦编·宫闱典》卷1《宫闱总部》,中华书局、巴蜀书社影印本,1986年,第25册第29369页。
[18]《金史》卷63《后妃上》,第5册第1498页。
[19]《汉书》卷60《杜钦传》,第9册第2668页。
[20]《礼记正义》卷5《曲礼下》,上册第1270页。
[21]《明史》卷176《彭时传》,第15册第4684页。
[22]《汉书》卷97上《外戚传》,第12册第3945页。
[23]刘肃:《大唐新语》卷12《酷忍》,中华书局,1984年,第180页。
[24]毛奇龄:《彤史拾遗记》卷2《胡皇后、孙皇后传》,齐鲁书社,1997年,《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史部第122册第363页。
[25]《明史》卷215《詹仰庇传》,第19册第5679页。
[26]毛奇龄:《彤史拾遗记》卷2《睿皇后传》,第366页。
[27]吴任臣:《十国春秋》卷18《南唐四·后主昭惠国后周氏》,《四库全书》第465册第184页。
[28]《汉书》卷97下《外戚传》,第12册第4000页。
[29]《新唐书》卷77《后妃传》,第11册第3509页。
[30]毛奇龄:《彤史拾遗记》卷5,第389页。
[31]《汉书》卷97下《外戚传》,第12册第3983页。
[32]《新唐书》卷77《后妃传》,第11册第3509页。
[33]《宋史》卷243《后妃传》,第25册第8633页。
[34]《周礼注疏》卷7《九嫔》,《十三经注疏》本,上册第685页。
[35]《周礼注疏》卷8《女御》,上册第689页。
[36]周密:《齐东野语》卷19,台湾新兴书局,1981年,《笔记小说大观》第13编第4册第2335页。后注此书者简注。
[37]魏了翁:《古今考》卷6《西入咸阳欲止宫休舍》,《四库全书》第853册第193页。
[38]参阅《后宫制度研究》,第346页。
[39]陶宗仪:《辍耕录》卷19《宋朝家法》,台湾《笔记小说大观》,第7编第1册第551页。
[40]孙承泽:《春明梦余录》卷6《宫阙》,台湾《笔记小说大观》,第6编第9册第5044页。
[41]《古今图书集成·明伦编·宫闱典》,第25册第29416页。
[42]《古今图书集成·明伦编·宫闱典》,第25册第29423页。
[43]徐珂辑:《清稗类钞·宫闱类》,中华书局,1984年,第1册第377页。
[44]《汉书》卷97下《外戚传》,第12册第4007页。
[45]《汉书》卷99上《王莽传》,第12册第4040页。
[46]《晋书》卷31《后妃传上》,第4册第963页。
[47]《北齐书》卷23《崔传》,第1册第335页;《北史》卷24《崔传》,第3册第873页。
[48]《辽史》卷71《后妃传》,第5册第1205页。
[49]《彤史拾遗记》卷4《马氏传》,第382页。
[50]《晋书》卷32《后妃传下》,第4册第981页。
[51]《宋书》卷41《后妃传》,第4册第1297页。
[52]裴庭裕:《东观奏记》卷上《郑太后身世》,中华书局,1994年,(与《明皇杂录》合刻),第85页。
[53]民间难于选择宜子女子,但也希望生产男儿,遂有摸门钉习俗的形成,即在元宵节时,京师的妇女到正阳门中洞摸门钉,谓为“宜男”。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北京出版社,1961年,第10页。
[54]王仲闻校注:《李清照集校注》卷2《诗》,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第126页。
[55]《李清照集校注》卷2《诗》,第127页注五。
[56]孙承泽:《春明梦余录》卷6《宫阙》,台湾《笔记小说大观》第6编第9册第5024页;《国朝宫史》卷13《宫殿三》,上册第232页。
[57]孙承泽:《春明梦余录》卷6《宫阙》,第5024页;《国朝宫史》卷13《宫殿三》,上册第232页。
[58]《国朝宫史》卷13《宫殿三》,第219页。
[59]孙承泽:《春明梦余录》卷6《宫阙》,第5024页。
[60]刘若愚:《酌中志》卷16《内府衙门纪略》,北京古籍出版社,1994年,第129页。
[61]王嘉:《拾遗记》卷7,“四库全书”本,第1042册第345页。
[62]《晋书》卷21《礼志下》,第3册第665页。
[63]《开元新礼》,见《古今图书集成·明伦编·宫闱典》卷81《公主驸马部》,第25册第30195页。
[64]葛洪:《西京杂记》卷3,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83年版《笔记小说大观》第1册第6页。
[65]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8《七夕》,中国商业出版社,1982年,第54页。
[66]周密:《武林旧事》卷3《乞巧》,商业出版社,1982年,第49页。
[67]刘若愚:《酌中志》卷20《饮食好尚纪略》,北京古籍出版社,1994年,第181页。
[68]《宋书》卷41《后妃传》,第4册第1286页。
[69]《陈书》卷7《皇后传》,第1册第126页。
[70]《魏书》卷3《太宗纪》,第1册第49页。
[71]《隋书》卷10《礼仪志五》,第1册第197页。
[72]《金史》卷64《后妃下》,第5册第1527页。
[73]《大政记》,见《古今图书集成·明伦编·宫闱典》,第25册第29839页。
[74]毛奇龄:《彤史拾遗记》卷5《郑贵妃传》,第394页。
[75]《明史》卷113《后妃传》,第12册第3524页。
[76]《明史》卷180《魏元传》,第16册第4773页。
[77]《明史》卷114《后妃》,第12册第3531页。
[78]《三国志·魏志》卷24《高柔传》,第3册第686页。
[79]《金史》卷64《后妃传下》,第5册第1534页。
[80]《毛诗正义》卷1《周南》,见《十三经注疏》本,中华书局影印本,1980年,上册第278—279页。
[81]张华:《女史箴》,见萧统等:《六臣注文选》卷56,“四库全书”本,第1331册第445页。
[82]《内训·事君、逮下》,第733、738页。
[83]《曹植集校注》卷3《宜男花颂》,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第395页。
[84]李时珍:《本草纲目》卷13《草部·萱草》,中国书店,1988年,第2册第13卷第86页。
[85]谢惠莲:《雪赋》,见《六臣注文选》卷13,第1330册第302页。
[86]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卷2《醒酒花》,《四库全书》第1035册第854页。
[87]《古今图书集成·明伦编·宫闱典》,第25册第29409页。
[88]《古今图书集成·明伦编·宫闱典》,第25册第29421页。
[89]毛际可:《会侯先生文钞》卷4《萱瑞堂记》,《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第229册第750页。
[90]《国朝宫史》卷10《典礼六》,第172页。
[91]《古今图书集成·明伦编·宫闱典》,第25册第29420页。(www.xing528.com)
[92]孙承泽:《春明梦余录》卷6《宫阙》,第5045页。
[93]《五经要览》,《古今图书集成·明伦编·宫闱典》卷6《宫闱总部》,第25册第29433页;孔颖达:《御叙之法》,见唐顺之辑:《荆川稗篇》卷20,《四库全书》第953册第425页。
[94]《明史》卷114《孝靖王太后》,第12册第3537页;《彤史拾遗记》卷5《王贵妃》,第393页。
[95]《国朝宫史》卷7《典礼四·宫规》,第139页。
[96]《史记》卷4《周本纪》,第1册第115页。
[97]《国朝宫史》卷8《典礼四》,第139页。
[98]毛奇龄:《彤史拾遗记》卷5《陈皇后》,第385页。
[99]刘若愚:《酌中志》卷8《两朝椒难纪略》,第44页;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卷71《魏忠贤乱政》,商务印书馆“国学基本丛书”本,卷71,第4页。
[100]周密:《南渡典仪》,《古今图书集成·明伦编·宫闱典》卷2《宫闱总部》,第25册第29386页。
[101]孙承泽:《春明梦余录》卷6《宫阙·附载》,第5049页。
[102]孙承泽:《春明梦余录》卷6,第5049页;《酌中志》卷16《内府衙门职掌》,第98页。
[103]《魏书》卷13《后妃传·宣武胡后传》,第2册第2337页。
[104]《礼记正义》卷28《内则》,下册第1469页。
[105]周密:《南渡典仪》,《古今图书集成·明伦编·宫闱典》卷2《宫闱总部》,第25册第29386页。
[106]《元史》卷77《祭祀六》,第6册第1925页。
[107]刘若愚:《酌中志》卷8《两朝椒难纪略》,第44页。
[108]《古今图书集成·明伦编·宫闱典》,第25册第29940页。
[109]《礼记正义》卷28《内则》,下册第1469页。
[110]《新唐书》卷77《后妃传下》,第11册第3499页。
[111]周密:《南渡典仪》,《古今图书集成·明伦编·宫闱典》卷2《宫闱总部》,第25册第29386页。
[112]《礼记正义》卷28《内则》,下册第1469页;《内则衍义》卷4《教子》,第391页。
[113]周密:《南渡典仪》,《古今图书集成·明伦编·宫闱典》卷2《宫闱总部》,第25册第29386页。
[114]刘若愚:《酌中志》卷14《客魏始末纪略》,第75页。
[115]《礼记正义》卷28《内则》,下册第1470页。
[116]《国朝宫史》卷8《典礼四》,第139页。
[117]《礼记正义》卷28《内则》,下册第1469页。
[118]周密:《南渡典仪》,《古今图书集成·明伦编·宫闱典》卷2《宫闱总部》,第25册第29386页。
[119]《欧阳修全集·奏议》卷5《论美人张氏恩宠宜加裁损札子》,中国书店,1986年,第821页。
[120]《元史》卷77《祭祀六》,第6册第1925页。
[121]《礼记正义》卷28《内则》,下册第1469页。
[122]《古今图书集成·明伦编·宫闱典》,第25册第29421页。
[123]《史记》卷35《管蔡世家》,第5册第1563页。
[124]《国朝宫史》卷8《典礼四》,第148页。
[125]《内训·母仪》,第736页。
[126]《明史》卷113《后妃一》,第12册第3524页。
[127]《新唐书》卷76《后妃传》,第11册第349292页、第3499页,卷82《十一宗诸子》,第12册第3613页。
[128]《后汉书》卷10上《皇后纪》,第2册第421页。
[129]《三国志·魏书》卷13《王朗传》,第2册第414页。
[130]刘若愚:《酌中志》卷16《内府衙门纪略》,第129页。
[131]刘若愚:《酌中志》卷3《恭记先帝诞生》,第21页。
[132]刘若愚:《酌中志》卷16《内府衙门职掌》,第106页。
[133]《国朝宫史》卷2《训谕二》,第12页。
[134]《汉书》卷86《师丹传》,第11册第3505页。
[135]《汉书》卷97上《外戚传·孝宣王皇后传》,第12册第3969页。
[136]《后汉书》卷10上《皇后纪》,第2册第409页。
[137]《三国志·魏书》卷5《后妃传》,第1册第156页。
[138]《三国志·吴书》卷50《妃嫔传》,第5册第1197页。
[139]《宋史》卷242《后妃》,第12册第8624页。
[140]《宋会要辑稿·后妃三》,中华书局,1957年影印本,第1册第250页。
[141]《金史》卷64《后妃传》,第5册第1132页。
[142]《三国志》卷5《后妃传》,第1册第156页。
[143]《全唐诗》卷520,中华书局,1960年,第8册第5938页。
[144]《新五代史》卷15《唐明宗家人传》,第1册第158页。
[145]《宋史》卷242《后妃》,第12册第8618页。
[146]《宋史》卷243《后妃传》,第25册第8647页;卷246《宗室三》,第25册第8731页。
[147]《宋史》卷246《宗室三》,第25册第8734页;卷243《后妃传下》,第25册第8657页;卷41《理宗纪》,第3册第783页。
[148]《宋史》卷46《度宗纪》,第3册第891页。
[149]《宋史》卷41《后妃传》,第4册第1297页。
[150]《汉书》卷97上《外戚传》,第12册第3937页;《西京杂记》卷3,第1册第4页。
[151]《后汉书》卷10上《皇后纪》,第2册第415页。
[152]《后汉书》卷10下《皇后纪》,第2册第435页。
[153]《魏书》卷13《皇后传》,第2册第335页。
[154]《十国春秋》卷61《南汉四·武皇后韦氏》,第465册第533页。
[155]《新五代史》卷14《唐太祖家人传》,第1册第145页。
[156]《宋史》卷242《后妃传上》,第25册第8613页。
[157]《史记》卷9《吕太后纪》,第2册第401、412页;卷49《外戚传》,第6册第1969页。
[158]《晋书》卷31《后妃传上》,第4册第965页。
[159]《魏书》卷13《皇后传》,第2册第340页。
[160]《明史纪事本末》卷71《魏忠贤乱政》,第23页。
[161]《汉书》卷97下《外戚传》,第12册第3993页。
[162]《金史》卷64《后妃传》,第5册第1529页。
[163]《史记》卷49《外戚世家》,第6册第1985页。
[164]《魏书》卷3《太宗纪》,第1册第49页;《魏书》卷13《皇后传》,第2册第325、328、331、332页。
[165]《内则衍义》卷1《孝之道》,中华书局“四库全书”本,第719册第359页;《新唐书》卷182《崔珙传》,第17册第5364页。
[166]《清代名人书札》,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下册第396页。
[167]光绪《澎湖厅志稿》卷8《风俗·婚姻》,台北成文出版公司“中国方志丛书”本,台湾地区第19种,第2册第613页。
[168]《朱批御旨鄂尔泰奏折》雍正五年五月初十日奏折朱批,雍正五年八月初十日奏折,光绪十三年上海点石斋缩印本。
[169]《魏书》卷13《皇后传》,第2册第337页。
[170]《周书》卷5《武帝纪》,第1册第77页。
[171]《宋史》卷302《范师道传》,第29册第10026页。
[172]《宋史》卷248《公主传》,第25册第8787页。
[173]毛奇龄:《彤史拾遗记》卷6《李成妃》,第122册第401页。
[174]《汉书》卷《成帝纪》,第1册第301页。
[175]《晋书》卷31《后妃传上》,第4册第968页。
[176]《魏书》卷22《孝文五王传》,第2册第589页。
[177]《新唐书》卷81《三宗诸子》,第12册第3593页。
[178]《宋史》卷244《宗室一》,第25册第8678页。
[179]《金史》卷64《后妃传下》,第5册第1524页。
[180]此表原见于冯尔康:《古人社会生活琐谈》,湖南出版社,1991年,第103页。
[181]《宋史》卷245《宗室传二》,第25册第8707页。
[182]此表原见于《清代帝王的生育》杂文。
[183]《魏书》卷22《孝文五王传》,第2册第587页。
[184]《三国志》卷24《高柔传》,第3册第686页。
[185]《魏书》卷13《皇后传》,第2册第337页。
[186]《唐代皇室人口平均寿命研究》,见《中国史论集(祝贺杨志玖教授八十寿辰)》,天津古籍出版社,1994年,第155页。
[187]《汉书》卷97下《外戚传》,第12册第3999页;卷23中之上《五行志》,第5册第1395页。
[188]《廿二史札记校证》卷15,中华书局,1984年,第316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