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对社会、个人的重要性在于:受教育,是人生的一种追求,一种权利,知天命之年的人们还去读研究生,就是这种体现。教育提高人的素质和技能,对个人与社会均属有益;受教育者,改变社会地位、个人命运,有益于人口的社会流动;海外华人显现这种特点,有利于融入主流社会。
中国古人重视教育,取决于家本位观念的盛行。中国传统文化重视后代品德和文化教育,遂有民谚“养儿不读书,好比养圈猪”的产生。民间家家供奉“天地君亲师”牌位,老师是受崇拜的君、亲、师三种人之一,“大成至圣先师”孔子的诞辰是国家纪念日,在清朝,甚至被定为大祀,与皇帝忌日的祀礼同等规格。人们早就懂得,给子孙千万财富,不如有文化、功名在身。正是看重教育,所以才特别尊师。我们从某些现象上对比,发现中国人对子女的教育投资及虔诚态度胜于西方人,在海外的华人,出了很多科学家,还有不少诺贝尔奖得主。一个华人学生到移居地不久,就能在智力比赛中力拔头筹(如美国有“总统学者奖”,奖励应届高中毕业生,2014年获奖者141人,其中华裔学生34人;2015年获奖者亦为141人,华裔30人;2016年获奖者161人,华裔33人。华裔生占获奖总数的1/5,而亚裔人口全美占总人口5.6%,华人比重就更小了,而获奖者比例却很高),不是家长刻意于教育培养怎么能够取得!父母对于子女的教育最舍得花钱。西方人是个人本位主义,子女成年后独立,继续供给读书费用不是必须的,而中国家长则会千方百计致力于子女继续深造,不惜求亲靠友去借贷。两相比较,不难发现中国人的家本位与西方人的个体本位,在子女受教育上各有特点,其实可以互补,可以寻觅它的契合点。现在中国青年人是家庭观念与个人本位主义结合,不过需要进一步处理好既要人格独立,又要向家长索取的关系;做父母的不必对子女期望过高,要给予他们独立成长的机会,要继续克服养儿防老的传统观念。中国人的致力于子女教育的观念与方法,西方人似乎可以有条件地借鉴。(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