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郑和与哥伦布:和平使者与强盗之别

郑和与哥伦布:和平使者与强盗之别

时间:2023-10-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热烈欢迎”“友谊”已是现代新闻报纸的常见语汇。郑和下西洋是和平进行的,只能说“基本上”如此。与其说郑和同哥伦布有和平使者、入侵强盗之分,不如说赏赐使者与掠夺强盗之别,永乐帝时代有哪一个国家或地区威胁到中国安全,需要派遣郑和带着大军去做和平工作?现代化的比附不可取,对比的出发点是为借鉴。这里附带说一句,对郑和使团成员的选择,永乐帝是下了一番功夫的。

郑和与哥伦布:和平使者与强盗之别

教科书说:“郑和船队到达各国,受到热烈欢迎。……郑和下西洋期间倡导的不欺寡、不凌弱、友好相处、共享太平,为亚非国家之间的交往确立了不成文的准则,对后世影响深远。”有的教材、论文、辞书,或谓:“郑和使团奉行与海外诸国‘共享太平之福’的和平外交方针,执行……对外开放政策,赢得了亚非许多国家对中国的信任与友谊。”或者说:“郑和下西洋是和平进行的,没有征讨和杀伐。”“……前者郑和是和平使者,后者哥伦布是入侵强盗,两者形成鲜明的对照。”这些文字,给读者传达的信息,不外是郑和是和平使者,所以受到热烈欢迎;郑和之行确立亚非诸国的和平相处原则;同样是远航,郑和是和平使者,哥伦布则是入侵强盗。如此说明与引导,不无历史问题现代化之嫌。“热烈欢迎”“友谊”已是现代新闻报纸的常见语汇。郑和下西洋是和平进行的,只能说“基本上”如此。如果纯为和平外交及和平贸易,用27800人的庞大军队做什么?打击海盗是作用之一,难道就不包括制服那些不受招抚拒绝朝贡的人?郑和将锡兰国王亚烈苦奈儿俘虏到南京,永乐帝君臣视其为“禽兽”,可怜其愚昧无知,释放回国,又如何解释呢?过分强调“和平”以及“共享”原则,就违背历史真相了。与其说郑和同哥伦布有和平使者、入侵强盗之分,不如说赏赐使者与掠夺强盗之别,永乐帝时代有哪一个国家或地区威胁到中国安全,需要派遣郑和带着大军去做和平工作?永乐帝为宣扬国威,花钱去请人来朝贡,说郑和是“和平使者”未为不可,也许说他是“赏赐使者”更贴切一些。

现代化的比附不可取,对比的出发点是为借鉴。这里附带说一句,对郑和使团成员的选择,永乐帝是下了一番功夫的。郑和,回族人,信奉伊斯兰教自不必说了,当了大太监后,兼信佛教,他的随员、著作《瀛涯胜览》的马欢等人也是伊斯兰教信徒,下西洋所到之处,居民多信仰伊斯兰教或佛教,以郑和、马欢等人为使节,基于宗教信仰的相同,与所至各国君民交往自然方便,容易达到预期的效果。(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