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当收到“三国干涉,台不在列”的消息后,台民情绪激动,台北局势顿时紧张。4月29日,唐景崧连电张之洞,第一次提出以“台民自主”为名,请列强出面保护,同时希望张之洞能援助军火和饷银:“台恐无转机,崧必为民劫留。台民自主,可请各国保护,或许以利益为租界,台存则可借债,随后自另有办法。惟强寇即来,恐办不及。和议成则江南撤防,能济以军火并饷百万否?”他相信只要台湾自主,“坚持数月,必有解纷者”。[151]唐景崧还表示,不管法舰是否到台,台民都绝不让台。[152]张之洞则指示唐景崧,应与林朝栋、林维源等士绅领袖合计,设法稳定局势,再图保台之法。[153]5月6日,唐景崧宣谕台民,和谈仍有希望,不过士绅已经决定全力保台,若和谈不成,他将以台湾巡抚的身份,领导台民同心协力抗敌。[154]
5月初,台民开始组织抗日义军,并推举丘逢甲为首领,准备一旦阻止割台失败,即奋起自卫。[155]待朝廷正式批约,法援绝望,5月15日,台湾官绅发布“自主保台”的公告,援引公法“让地为绅士不允,其约遂废”之例,宣布拒绝让台,称“愿人人战死而失台,决不愿攻守而让台”。公告号召内地及海外华人到台相助,并以台湾的矿产、土地等作为条件,请求各国出面“以台湾归还中国”。[156]
同时,丘逢甲等人以全台绅民的名义电奏清廷及各省大吏,表白“自主保台”乃出于“恋戴皇清”的心迹:“台湾属倭,万姓不服,迭请唐抚院代奏台民下情,而事难挽回,如赤子之失父母,悲惨曷极!伏查台湾为朝廷弃地,百姓无依,唯有死守,据为岛国,遥戴皇灵,为南洋屏蔽。唯须有人统率,众议坚留唐抚,暂仍理台事,并请刘镇永福镇守台南。一面恳请各国,查照割地绅民不服公法,从公剖断。台湾应作何处置,再送唐抚入京、刘镇回任。台民此举无非恋戴皇清,图固守以待转机。情急万紧,伏乞代奏。”[157]
丘逢甲等人已决定成立“民主国”,并准备推举唐景崧为总统。[158]他们计划先行宣布“自主”,而后具体步骤次第进行。[159]唐景崧虽同意留下领导抗日,但对接受“总统”一职却有顾忌,担心“事太奇创,未奉朝命,似不可为”,为此,他请张之洞代奏,希望得到清廷的默许,“得朝廷赐一便宜从事、准改立名目、不加责问之密据”[160]。张之洞虽不反对,但也不愿代奏,他认为唐景崧可立为“总统”,不过清廷担心日本抗议,不会公开支持,要求唐景崧自行上奏。[161]同时,他鼓励唐景崧,台民合力战守,足可取胜。各国见台湾能自立,“当有转机”。望其坚守三个月,待所购军械运抵,日方或愿意接受以赔款赎台的要求。再押台与列强,即可借款赎台。[162]
台湾绅民发起自主保台运动之时,日本担心夜长梦多,任命桦山资纪为首任台湾总督,率舰队前往接收台湾。5月16日,清廷接到台民自主的电报后,曾以“台民汹汹,势难交割”为由,敦促庆常再与法外部接洽,望其“再申护台前议”,但仍遭拒绝。[163]日方也再度拒绝李鸿章以台湾地区变乱,重新考虑割台一事的要求。[164]德国则出面质询李鸿章,称其“阴令台民拒倭人,显系违约,倭必兴兵构怨,势极危险”,并威胁:“若再战败,必将重议和约,视马关前约为更甚。”[165]迫于日本的压力,清廷表示无拒绝交割台湾之意,并于5月18日派李经方赴台办理交割台湾。[166]5月20日,又下旨令唐景崧及文武官员开缺内渡。[167]
清廷的做法激起台民的愤怒,5月22日,唐景崧电告张之洞,台民听闻李经方将赴台与日本办理交割手续,“变在旦夕”。[168]恰此时,法国“保汤”“保佩”两舰于5月20日到台,[169]陈季同往晤,称法确有护台之意,但现困于兵力不足,还未做决定。5月21日,法舰长德而尼拜访唐景崧时表示:“为中国争回土地则难,为台湾保民则易,必须台自立,有自主之权,法即派全权来台定约。与总署商办,断难望成。”[170]言下之意,仍主张台先自主,才能出面保台。(www.xing528.com)
法舰的到来促成了“台湾民主国”的成立。5月21日,台北绅民台北筹防局集众会议,推举唐景崧为总统。[171]5月23日,台湾绅民发表文告,宣布将于25日建立民主国。[172]
5月25日,民主国正式成立,年号“永清”,寓永远隶属清廷之意。台民举行了隆重的呈印典礼,当日绅民数千人聚集在巡抚衙门前,将国旗、国玺及“‘台湾民主国’总统之印”呈给唐景崧。国旗仿清朝青龙旗样式,蓝地黄虎,龙在天,虎在地,以示尊卑;虎首内向,尾高首下,以示臣服于清。唐景崧“朝服出,望阙九叩首,旋北面受任,大哭而入”[173]。即府署为总统府,改台湾藩司衙门为内部衙门,俞明震为内务大臣;改筹防局为外务大臣,陈季同为外务大臣;设军务衙门,李秉瑞为军务大臣。对内,诸大臣则称“督办”。其余府县,则仍照旧治事。绅民还据民主国的模式,设立议院,公推林维源为议长,但林维源拒不受任,仅推举数名议员。台湾军务帮办刘永福被推举为大将军,丘逢甲仍任义军统领。
同日,唐景崧致电总署:“台民闻割台后望有转机,未敢妄动,今已绝望,公议自立为民主之国……伏思倭人不日到台,台民必拒,若炮台仍用黄旗开仗,恐为倭人借口,牵涉中国。不得已允暂视事,将旗发给各炮台暂换,印暂收存,专为交涉各国之用。一面布告外国,并商结外援。嗣后‘台湾总统’均由民举,遵奉正朔,遥作屏藩。俟事稍定臣能脱身,即奔赴宫门席藁请罪。”[174]另还电请各省援助:“惟乞悯而助之。”[175]
对于台湾成立民主国,清廷既未赞同,也未斥责。5月27日,李鸿章电奏,认为不应奉唐景崧为总统,担心日本质问。[176]5月31日,清廷电张之洞与唐景崧,对唐景崧对内仍用旧衔与关防,表示不妥,令其即日回朝。[177]6月2日,清廷正式下令,台民据为岛国,“已无从过问”,而英、德责问清廷运械入台,故令张之洞等人禁运军械入台。[178]
台湾成立民主国一事,也没能得到列强的认同,他们普遍认为这只是台民为了争取外援的行为,并非真的了解“民主国”的意涵,德国甚至认为台湾建立民主国的想法“十分可笑”。[179]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