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74年“牡丹社”事件后,日本并未放弃占领台湾的野心。1884年法国海军进攻基隆、淡水期间,日本海军曾亲临观战,并拜访占领基隆的法国海军司令孤拔。1894年,朝鲜东学道农民起义,中国和日本派兵入朝帮助平乱。但平乱后,日本拒绝退兵,进而于1895年7月25日突然袭击丰岛附近的中国“高升”号运兵船,引发甲午中日战争。7月28日,日本陆军向驻扎朝鲜的清军发起攻击。8月1日,中日两国同时正式宣战,并派援军奔赴朝鲜。
战争爆发后,清军统帅叶志超既不主动进攻汉城的日军,又不择险据守,将部队收缩于平壤城内外,坐待日军完成对平壤的战略包围。9月14日,日军兵分四路,对平壤发动进攻,老将左宝贵力战身亡。叶志超弃城而逃,渡过鸭绿江,退入中国境内。9月16日,中日海军在黄海遭遇,双方鏖战5个多小时,北洋水师损失惨重,邓世昌等将领壮烈殉国。随后,李鸿章令北洋水师退守威海卫,放弃了黄海制海权。日军则发动了对中国本土的进攻。连下辽东半岛的九连城、凤凰城、岫岩、旅顺、大连等地,兵临山海关。
1894年10月,日军从两路攻入辽东,对清军形成包围之势。清廷上层主和派抬头,寻求列强调停。11月3日,恭亲王奕在总理衙门会见英、美、德、法、俄五国公使,称中国愿以承认朝鲜独立及赔偿军费为条件,与日议和,请各国调停。[1]五国中唯有美国表示愿意出面调停。11月6日,美国驻日公使谭恩照会日本外交大臣陆奥宗光,表达美国调停中日战争之意愿。陆奥认为此时媾和时机尚未成熟,中国国内主战言论仍高涨,必须对中国进行“更沉重的打击”[2],“使清国产生更为恐惧的心理”[3],才能逼迫中国接受苛刻的议和条件。一番深思熟虑后,日本决定暂时不予明确回复,表示若美国愿意居中转递消息,将“深愿倚赖美国政府的厚谊”。[4]随后,清廷托美驻华公使田贝向日本提出前述拟定的媾和条件。[5]但是,承认朝鲜独立和赔偿军费显然不能满足日本的野心。早在1894年10月初,日本外务大臣所草拟的最早的三套媾和方案,已把割占土地视为基本要求:“甲案:一、中国承认朝鲜独立,不干涉朝鲜内政;割让旅顺口及大连湾于日本,作为永久保证;二、中国赔偿日本军费;三、中国以其与欧洲各国所缔结的现行条约为基础,与日本缔结新条约,并在履行上述条件以前,中国应予日本政府充分担保。乙案:一、由列强担保朝鲜独立;二、中国将台湾全岛割让于日本;其他条款与甲案相同。丙案:在日本政府宣布停战条件以前,先要问明中国政府的意向如何。”[6]不过,当时日本军事上虽处优势,战事毕竟尚未蔓延至中国,提出割占远离战场的台湾并不符实际,日本总理大臣伊藤博文也未把台湾视为必得的条件。(www.xing528.com)
11月27日,日本递交美国驻日公使一份备忘录,拒绝了中国的和议条件,并称中国若有诚意和谈,“可任命具备正当资格之全权委员,日本政府当于两国全权委员会商时,宣布日本政府之停战条件”。[7]与此同时,日本提出“干预作战”政策,即根据即将展开的媾和谈判重新调整战略部署,扩大对清廷的军事压力,以期最大限度掠取侵略权益,这其中就包含争取割占台湾。
不过日本内部对未来的军事行动产生了分歧。日本军方多主张进行冬季作战,乘胜攻入山海关,进军直隶,以威胁清廷权力核心地域。但这遭到内阁总理伊藤博文的反对,他认为若进攻直隶,战线过长,补给不易,难度太大。同时,还容易招致列强的干涉。因此,1894年12月4日,伊藤在“应进攻威海卫并攻略台湾之方略”中,建议日军一方面“宜渡海进攻威海卫”,一方面“须与此同时夺取台湾”。这一兼具外交考虑的策略,显示伊藤对东亚局势的清醒认识,其意在避免引起列强的干涉,同时也迎合朝野的议论,尽可能扩充其侵略权益。[8]日军大本营接受了伊藤的建议,日军作战行动因之做了调整。1895年1月20日,日军在山东半岛的荣成湾登陆,大举进攻威海卫。2月,日军攻陷威海卫,北洋水师覆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