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修筑铁路
刘铭传是中国近代修建铁路的热心倡导者之一。光绪六年,因伊犁问题,中俄关系紧张,刘铭传奉召进京,于十一月初二日奏请筹造铁路,以图自强。主张以京师为中心,修筑南北四条铁路干线。南路二条,一由清江经山东,一由汉口经河南,俱达京师。北路由京师直通盛京,西通甘肃。[70]
因守旧派的反对,刘铭传的建议当时未获朝廷采纳,但此后修建铁路的风气渐开。光绪七年,修成唐胥铁路二十里,后又组建开平铁路公司,将唐胥铁路展造至阎庄。光绪十一年,闽浙总督左宗棠在遗疏中也建议宜仿造铁路,次年曾纪泽奏请兴办京镇铁路。光绪十三年二月二十二日,海军衙门奏请展造唐阎路至津沽,奉旨允准后,李鸿章又将开平铁路公司扩大改组为中国铁路公司,积极筹备修建。[71]
光绪十三年三月二十日,刘铭传根据商务委员张鸿禄、候补知府李彤恩的禀请正式奏请在台修建铁路,创办商务。刘氏认为在台兴修铁路,除了便于驿务、垦务、商务之外,且对海防、建省及桥工三事大有裨益,将来更可添一大宗收入以充海防经费。并计划议集商股承修,所费工银将来即于铁路取偿,不动公款。并议订铁路章程八条:(1)在基隆至台湾府城修筑铁路600余里,所有钢轨并火车、客车、货车以及一路桥梁,统归商人承办。议定工本价银100万两,分七年归还,利息按周年六厘算。(2)铁路沿途所过地方应用地基地价,请由官发,其修筑工价,由商自给。(3)基隆至淡水,猫里街至大甲,中隔山岭数重,台湾人工过贵,必须由官派勇帮同工作,以期迅速。(4)因商船订购未到,车路所用枕木,先派官轮代运,免算水脚。(5)车路造成之后,由官督办,由商经理。铁路火车一切用度,皆归商人自行开支。所收脚价,官收九成,偿还铁路本利,商得一成,并于搭客另收票费一成,以作铁路用度。除火车应用收票司事人等由官发给薪水外,其余不能支销公费。(6)铁路经过城池街镇,如须停车之处,由官修造车房。所有站房码头,均由商自行修造。(7)铁路虽商人承办,将来即作官物。所用钢铁条每码须36磅,沿途桥梁必须工坚料实,由官派员督同修造。(8)此项铁路计需工本银100万两,内有钢条、火车、铁桥等项约需银60余万两,商人或在德厂或在英厂订购,其价亦由商自行分年归还,官不过问。如商人另做别项生意,另借洋款不能以铁路作抵。[72]铁路商务督办,刘铭传原先奏请由帮办台北抚垦事务的在籍内阁侍读学士林维源兼理,因林维源以商务、垦务彼此不能兼顾请辞,遂改以盐运使衔选用道杨宗瀚担任。[73]
疏上之后,经海军衙门议奏,奉旨允准。刘铭传即于台北设立“全台铁路商务总局”,聘请外国工程师,于同年六月起着手兴建自大稻埕(今台北)至基隆铁路,轨距定为三英尺六英寸,所用铁轨每码重36磅。与此同时,由李彤恩等负责招集商股的工作亦有进展,两月之间即招股70万,收到现银30余万。[74]所有铁轨、火车、铁桥由刘铭传议立合同,向外国采购,分年归还,于光绪十四年头批已付出银10万两。铁路章程中原计划拨派营勇代做工程,以期节省工费,但各营兵因修筑炮台,剿匪剿“番”,无暇代修,均由商局雇夫兴办,各商观望不前。此外,承办委员李彤恩于九月病故,铁路商务总办杨宗瀚也因病假归。各商遂禀请归官自办,已缴现银30余万,愿留快船两只作抵。为了不让工程半途而废及已购到的铁轨、车辆、木料弃而无用,刘铭传不得不于光绪十四年十月十六日奏请将台湾铁路改归官办,拟尽购到铁轨修到彰化,然后再量力进止。至于筑路经费,刘铭传与布政使邵友濂筹商,将自光绪十四年秋季以后闽省每年协济银44万两计至十七年春季止,本拟作为建省分治经费的尚存未解银104万两暂挪作铁路应用。俟竣工后,由所收脚价归还。[75]十一月初六日,奉旨允准。
为了树立修路的楷模,刘铭传曾亲自陪德国工程师白克(Becker)前往测量,划定了最初4英里的路线。台北基隆之间,山河夹杂,穿山渡水,挖高填低,工程浩大。由于缺乏经验和技术,原本应该开凿隧道的小山,刘铭传却主张劈山通过。结果不仅费时费力,而且最终未能修成,只好改变路线绕过。并且筑路的士兵和军官与外国工程师之间未能互相配合,工作十分艰辛且进展缓慢。狮球岭是台北基隆之间开凿的唯一一条隧道,工程相当艰巨。尽管困难重重,几经波折,先后更换了五位工程师,但铁路仍继续向前延伸,最后在英籍工程师马体逊(H.C.Matheson)的主持下,北线自锡口经南港、水返、八堵以达基隆总长32公里余的铁路终于光绪十七年秋竣工,并开始通车。
就在北线开工不久,自大稻埕向南路段亦于光绪十四年开筑。其重点的工程就是架设淡水河大桥。为了节省费用,主管官员改变了工程师架设铁桥的计划,而与广东人张家得签订了一个木桥合同。木桥于光绪十五年八月建成,全长1498英尺,颇为坚固。桥的北端有一置于水泥墩上的活动桥身,可由人工转动启闭,以便大帆船通过。[76]又台北新竹间经过龟仑岭线路,坡度甚急,工程亦艰难,修建官兵三营多病,死亡相继,付出的生命代价亦极高。
刘铭传奏明铁路改归官办时,原请将闽省协济台湾未解银一百零四万两拨作修路费用。后因防营勇饷不敷,陆续将福建协款拨归善后、海防项下支销,而铁路工需由地方绅商随时借垫支给。邵友濂继刘铭传出任台湾巡抚之后,适逢闽饷协济期满,台省经费倍形竭蹶,而绅商借款日积日巨,难于为继。为撙节度支起见,邵友濂于光绪十八年十一月二十二日奏请台湾铁路拟修至新竹县即行截止。[77]在督办铁路工程道员蒋斯彤的督工趱办下,光绪十九年十一月,铁路终于造抵新竹,全线竣工。计自基隆厅道头起至新竹县南门外止,全长共185里,经邵友濂亲临勘验,桥路各工以及码头、道沟均属平稳坚实。[78]整个工程耗时六年半,共用银一百二十九万五千九百六十两八分二厘一毫。[79]
(二)敷设电报线(www.xing528.com)
如前所述,台湾敷设电报线之计划,最早由沈葆桢于同治十三年提出,惜未实行而奉调两江总督。光绪三年三月二十五日,丁日昌将省城前存陆路电线移至台湾,于是年九月建成自府城达安平和自府城达旗后的两条电报线,计长95里。[80]
光绪十年,法军侵台,占领基隆和澎湖,并封锁台湾海峡,台湾文报不通,几成孤岛。台湾建省后,台湾首任巡抚刘铭传痛定思痛,于光绪十二年八月二十八日上疏奏请购办台湾水陆电线,称:“台湾一岛孤悬海外,来往文报,风涛阻滞,每至匝月兼旬,音信不通。水陆电报实为目前急务,必不可缓之图。”[81]水线部分,刘铭传派已革浙江候补知府李彤恩会同已革广东试用道张鸿禄驰赴上海,咨访各洋行,令其各开价值,择其廉者与其成交。当时共有地亚士等七家洋行开单应标,内唯怡和、泰来、瑞生三洋行开价较廉:电线价银10万两,轮船价银9万两,修理电线机器价银1万两,测量机器一副、三局电报机器、器具并包运、包放工价、保险等费共银2万两,总共价银22万两,丝毫不能再减。[82]因台湾经费支绌,一时难筹巨款,刘铭传与该商人等面议,如能分三年归还,即可成交。泰来、瑞生皆不愿承应,唯怡和洋行愿办。当饬张鸿禄、李彤恩与其详议条款,先给定银4万两;其余分三年归清,不给息银。线路经由安平至澎湖,再由澎湖至厦门。所订电线,议定头等近岸10吨重者100里,其余皆2吨重,可算是物美价廉。旱线部分,由基隆、沪尾合至淡水,由淡水至台湾府城,来往两道议定800里,除木料外,其余皆由泰来公司承办,共价银3万两。[83]
根据最初的安排,陆路原定于光绪十三年正月安设,水路定于同年六月安设。但因台湾地隔海外,需用中外材料,不能依期运齐,延至十三年三月基隆、沪尾合至台北两线才开始动工。水线因取道厦门,海程不便,改由台北沪尾接达福州之川石,海程较多五六十里,复经勘议,加购水线价银5000两。八月,怡和洋行承办水线,由“飞捷”水线轮船装运到台,经刘铭传派员验收后,即勘量海道,安放川石至沪尾的水线。闽、台两省先行通报。后继续至澎湖放线,抵台南之安平口。此时陆路已先勘明,于十一月间由台南接办陆线,向北取道彰化,于十四年二月初一日与台北之基隆、沪尾两线接通。统计水陆设线1400余里,分设川石、沪尾、澎湖、安平水线房四所;除台南、安平、旗后原设报局三处外,添设澎湖、彰化、台北、沪尾、基隆报局五处。一切材料、机器、水线、轮船、木杆工程、勘路、转运、洋匠薪水路费、开局经费,共银28.7万余两。[84]光绪十四年五月初五日,刘铭传上疏奏报台湾水陆电线告成,并请对三品衔浙江候补知府李彤恩等在事出力人员给予奖励。[85]
(三)创立新式邮政
建省之前,台湾亦仿照大陆旧制设立驿站,传递军书、公文。然而,旧有驿站办理废弛,文报不独迟延贻误,且多遗失。光绪十三年十二月十三日,刘铭传在设立台湾电报系统的同时,札饬台湾镇会同司、道等仿照西洋邮政局办法,妥议章程,将台湾各县所设驿站分别变通裁撤,由各县营兵,按站分递。并准代递商民私信,以节靡费,而速邮政。[86]
光绪十四年正月三十日,台湾邮政局章程颁布,委令道员陈鸣志督办,在台北府城创设邮政总局,分别在台北、台南设立总站,自二月初十日起一律按照新章开办。计全台南北设立邮政正站一十七处、腰站一十三处,东北及内旁道设立旁站一十一处,全台共计设立邮政正、旁、腰各站四十一处。嗣因添设县治,又设正站二处,总共四十三处。[87]正站每站设头目、跑兵八名,旁腰每站设头目、跑兵四名,其通衢大道交通繁多者,酌准添派兵丁一二名。所有各站头目、兵丁,均由绿营拨派应用。头目日给津贴口粮银六分、兵丁日给津贴口粮银三分,并每站雇用书职一名,正站站书月给工食洋11元、旁站站书月给工食洋8.5元。公文邮件,由步行的邮差,即跑兵,每日按卯、未两班递送;每日自卯至酉,足有6时,每时限递19里,计一日可递114里。
邮政新法与旧式铺递不同之处,在于传递公文之外还收寄私人信件,从此商民人等可就邮站照章购票,附递信件,官商通行,尤称便捷。遇有误失,逢站查究,照价赔偿。统计邮局一年需用经费约在银9000两上下,比旧设驿站50处全年需用银1.9万两,可撙节银1万两。[88]尽管当时邮递功能仅限于城市之间传递信息,一般人民及偏远地区未能充分利用此一组织,但比起大陆当时邮政尚附属于海关系统之内,由海关总税务司兼管,而台湾邮政却能率先实施自主改革,不能不说是一种很大的进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