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晚清台湾战前防务及变动

晚清台湾战前防务及变动

时间:2023-10-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但责成筹办台防后,刘璈依靠左宗棠的支持,排挤台湾镇总兵吴光亮,招致廷议的批评。1884年6月26日,清廷正式任命前直隶提督刘铭传以巡抚衔督办台湾事务,负责台湾防务,“所有台湾镇道以下各官均归节制”。刘铭传受命后急赴台湾,于7月16日抵达基隆。他接手台湾防务后,认为“全台防务,台南以澎湖为锁钥,台北以基隆咽喉”。新任福建海疆事宜并署船政大臣的张佩纶也着手调换台湾的布防。在刘未到任前,先行弹劾台湾镇总兵杨在元。

晚清台湾战前防务及变动

中法在越南的冲突日益升级,清政府也密切注意法国在中国沿海的动向。1883年11月30日(光绪九年十月二十一日),清廷即谕令沿海各省筹备防务,“相度地势,择要布置,先事切实筹办”。[40]12月17日又下谕,“法人侵占越南,外患日亟”,“闽省台澎等处,在在堪虞”,着闽省督抚“同心筹划,备预不虞”。[41]其时负责台湾防务的是台湾兵备道刘璈。接到筹防谕令后,他制定了以陆路为主、以陆制海的海防策略:“必倚内山为靠,非静镇于内,断难捍御于外”,“论海防于今日,不求角力于水面,只求制胜于陆路”。他依据台湾的地理形势,“量地分管,可专责成”,把台防划分成南、北、中、前、后五路,分派兵勇驻守,并亲自镇守台南地区,形成以台南为重心的防御布局。[42]为加强防御力量,刘璈还奏请增兵、筹饷,添募壮勇,修筑安平、旗后、澎湖等地的炮台,添设火药厂,购置水雷等。与此同时,清廷令时任两江总督左宗棠拨调将勇渡台助阵。左宗棠大力支持刘璈,派杨在元、杨金龙、章高元等四营赴台协防。经过一番整治,台湾的防御力量得到一定的提升,单兵士就补充了十六营,全台防军增到四十营。

观音桥事件后,法国开始公开讹诈,福禄诺声言“和局不成,将取台湾、福州”[43],台防的压力陡增,但此时却传出将帅不和的消息,引起清廷的担忧。本来清廷对刘璈评价不错,沈葆桢治台时,曾奏称刘“识力过人,情形熟悉,实为台防不可少之员”[44]。但责成筹办台防后,刘璈依靠左宗棠的支持,排挤台湾镇总兵吴光亮,招致廷议的批评。1884年5月13日,翰林院编修朱一新上奏称:“台湾地大物博,得之可以控制南陲,故东西洋人莫不垂涎其地。台湾道刘璈前守浙之台州,尚称果敢。近闻镇道意见不合,闽督驾驭失宜。古未有上下不和而可共兵事者,应请饬查更调,以免贻误。”[45]张佩纶也曾就此事上书恭亲王:“台湾镇道不和,防务一切阁置。一旦海波偶扬,恐台、澎、厦、澳尤不足恃。”他建议早日另外派员镇守台湾,“别简贤臣以为更代,或起用宿将以建军屯,均宜从速施行,俾得从容展布”。[46]由此,清廷决定另派将领负责台湾防务。1884年6月26日,清廷正式任命前直隶提督刘铭传以巡抚衔督办台湾事务,负责台湾防务,“所有台湾镇道以下各官均归节制”。刘铭传受命后急赴台湾,于7月16日抵达基隆。

刘铭传乃淮军宿将,久经戎阵,战功卓著。他接手台湾防务后,认为“全台防务,台南以澎湖为锁钥,台北以基隆咽喉”。时处“南风水涨”,台南轮船不能泊岸,防务暂时稍松,而基隆煤矿已被列强觊觎多时,近来法军更有声言攻取基隆。但原有刘璈的布局反以台南为重,全台防军四十营,有三十一营置于台北,致使“南北缓急悬殊,轻重尤须妥置”。[47]因此,刘铭传首先调整海防布局,着重加强基隆、淡水的防御。他下令在基隆外海口门的岸鳞墩、社寮岛两山对峙扼要之处,筑炮台、建护营,使基隆炮垒火力增强两倍,并从台南调来旧部章高元、武毅淮勇两营,增加防守兵力。同时,加强器械操练,“日接谈简器练兵之法”,以提高台兵的作战水平。刘铭传还电奏遣派澄庆等四艘兵舰回台湾助防,虽未获允,但这一系列调整纠正了原有布局的缺漏,基隆的防备力量得到增强,这使清军在法军发动对基隆的进攻时,免遭措手不及的打击。(www.xing528.com)

除了调整海防布局,刘铭传还试图在人事方面进行调换,这主要是处理与刘璈为首的湘军势力的关系。此事对于淮系出身的刘铭传而言,颇为棘手。刘铭传原本想调旧部铭军一同渡台,未能如愿。这种情况下,李鸿章也担心刘铭传“孤身渡台,既不能布置防务,尤恐难控制台军”[48]。刘铭传尚未到台,即上奏朝廷,以台防驻军“器械不精,操练不力”为名,声称“将来必须选用将领,切实整顿,方能得力”,但又担心“非一时所能猝办”。显然,刘铭传有意撤换刘璈,[49]这自然会引起刘璈的不满。后来李鸿章认为二刘不和,起因即是刘铭传奏劾刘璈。[50]况且,刘赴台前已筹划变更台防布局,加强基隆等地的防御,这一措施能否得到刘璈的支持并无把握。实际上,关于台防布置的意见不一。同为湘系的杨昌浚后来曾为刘璈鸣不平:“刘璈数月来,布置并不错,众论佥同,而刘帅恶之。强敌在前,若竟易生手,恐台南亦将不保。”[51]

为改善刘铭传孤身赴台的窘迫处境,李鸿章尽量抽调教习陆操、炮队、水雷的军官134人,并派铭军旧将王贵扬等10余人同赴台湾。另外,配给火炮、水雷等枪支弹药,“可勉为目前基隆一处防守之用”[52]。新任福建海疆事宜并署船政大臣的张佩纶也着手调换台湾的布防。在刘未到任前,先行弹劾台湾镇总兵杨在元。他还计划把属于湘系的孙开华调至泉州,然后再由刘铭传决定是否撤换刘璈。然而,局势的发展超出他们的预料,由于法军威胁马尾,张佩纶无暇处理台湾的事务。刘铭传到台后,立即致力于布置防务,不得已把人事调整放在一边,这最终给后来的二刘间的冲突埋下隐患,给战局带来不良影响。就在刘铭传紧张地备战、调整设防之时,法军的攻击已经到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