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晚清台湾历史:社会转型、抗击外侮与近代化建设

晚清台湾历史:社会转型、抗击外侮与近代化建设

时间:2023-10-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至此,闽抚“冬春驻台”之例正式取消。丁日昌是第一位也是最后一位循“冬春驻台”之例赴台驻扎的福建巡抚。福建巡抚移驻台湾的方案原系钦差办理台湾等处海防兼理各国事务大臣沈葆桢最先提出的。巡抚王凯泰恐长驻海外,将变成台湾巡抚,呼应不灵,提出须仿照直隶总督驻津之例,往来兼顾。后来闽抚“冬春驻台”制度未能延续,除了丁氏健康不良,失之躁急,以及新任总督何璟局量不广,两人意见参商外,最大的原因是缺乏经费。

晚清台湾历史:社会转型、抗击外侮与近代化建设

丁日昌光绪二年十一月十五日力疾渡台,查勘南北两路,日夜操劳,病情益笃,不得不于三年三月二十六日回省城福州调治,驻台时间不足五个月。七月,又准其回籍养病,以布政使葆亨署福建巡抚。十一月丁日昌因病势增剧,奏请开缺。不允,再赏假三个月,令其安心调理。然而此时台湾后山“凶番”滋事,二十五日,闽浙总督何璟奏称“台湾一切事宜,皆丁日昌办理未竟之绪。现在后山‘番’情未靖,请饬销假回任”。清廷因而下旨要求丁日昌“迅速赴闽,以副委任”。[144]丁日昌以病体未痊为由,上疏恳请俟三个月假满后,再驰赴闽省效力。同时又上《拟遵旧章轮赴台湾巡查》片,称:“恭查乾隆五十二年(1787)定章,以督抚及水师陆路两提督,每年轮值一人前往台湾,而停止巡查御史之例。迨嘉庆十四年(1809),钦奉上谕嗣后福建总督、将军每三年着轮赴台湾巡查一次。祖宗成宪,当时自有深意。以臣愚见,如遇台湾有紧要军务,臣立即驰往,断不稍有迟滞。倘遇无事之时,似不如遵照旧章来年轮赴台湾巡查。庶省中巡抚应办之事,臣不致全行废弛;台中督、抚合办之事,亦不致督以省事为重,抚以台事为重。各执意见,互相推诿。”[145]四年二月二十三日,奉旨将丁日昌折片交总理衙门议奏。六月初五日,总理衙门复奏称:丁日昌所奏“自系实在情形。且该抚从前曾经奏明台事俟办有成效,徐议督、抚分驻之局;李鸿章复奏折内亦有办有成效,再议督、抚轮住之局。现时台地应办各事渐已次第举办,该抚所称遵照旧章轮赴台湾巡查一节,应如所请办理。惟督、抚有统辖全省之权、整顿吏治之责,于一切筹防、筹饷诸务呼应较灵;应责成督、抚轮赴分驻,以一事权而资得力。如台湾遇紧要事件,自应立时驰往;即遇无事之际,亦不必拘定来年一次,并毋庸限以每年冬春驻台、夏秋驻省之期。应令随时斟酌情形,轮流前往;不得临时互相推诿,亦不得日久视为具文”。[146]六月初十日,军机大臣奉旨:“依议。钦此。”至此,闽抚“冬春驻台”之例正式取消。丁日昌是第一位也是最后一位循“冬春驻台”之例赴台驻扎的福建巡抚。

福建巡抚移驻台湾的方案原系钦差办理台湾等处海防兼理各国事务大臣沈葆桢最先提出的。其时“牡丹社”事件甫经了结,侵台日兵刚刚撤走,外患虽然暂平,旁人仍眈眈虎视。为了加强东南海防的建设,沈葆桢未雨绸缪,以办理日兵侵台善后事宜为契机,对台湾进行开创性的改革。一面开山抚“番”,移民实边,增设府县,修筑炮台;一面整顿吏治、营政,清除台地多年积弊。沈葆桢深知这是一项重大的系统工程,“山前、山后其当变革者、其当创建者,非十数年不能成功”。[147]自己虽是钦差,但“使臣持节,可暂而不可常”,“尚逾时久驻,文武有两姑为妇之难”。[148]沈氏再三思量并经与李鸿章等人反复函商之后,于同治十三年十一月十五日上疏提出“宜仿江苏巡抚分驻苏州之例,移福建巡抚驻台”,并详细论述了巡抚移驻,“有事可以立断”“统属文武,权归一尊”“法令易行”等十二条好处,[149]沈葆桢关于闽抚移驻台湾的主张主要是从海防建设的角度来考虑的。然而,巡抚毕竟为一省之长,移驻之后其全省应办事务如何处理,并未顾及。况且闽中督、抚对于移驻也有不同意见。巡抚王凯泰恐长驻海外,将变成台湾巡抚,呼应不灵,提出须仿照直隶总督驻津之例,往来兼顾。[150]最后几经商议,采取折中方案。光绪元年十月三十日上谕:“巡抚有全省地方之责,自难常川驻台;王凯泰拟于冬春驻台、夏秋驻省,庶两地均可兼顾,即着照所请办理。”[151]

尽管巡抚由移驻改为分驻,省台两地兼顾,但在实行中仍有许多困难。如巡抚管辖全省地方,刑名钱粮是其专责。驻台半年,公文案卷无法携带,其本任应办之事,势必全部搁置,影响甚大,此其一。巡抚定于冬春驻台,夏秋驻省,但又安能保证夏秋之间“生番”不蠢动,外敌不侵凌?此其二。台湾远隔重洋,交通不便。但若遇逆风帆船须经旬累月,即轮船亦须月余方能往返一次。而且轮船往返一次,连人工、煤炭在内,需两三千金,难以恃以为常,此其三。另外,台湾百废待兴,事事俱属创始。应筹之防务、抚务,必须全力以赴,方能奏功,断非巡抚仅住半年即能办有头绪,此其四。所以,丁日昌接印上任后即于光绪二年二月上闽事台事均须专一责成认真整顿未便兼顾折,建议另派大员专办台事。[152]在当年十一月东渡赴台之前又上《省台远隔重洋难以兼顾》片,再次提出台事“应专派重臣督办数年,略假便宜,于兵、饷二事不稍掣肘,俾专心致志,竭力经营,庶几有济”。[153]刑部左侍郎袁保恒也认为若以福建巡抚每岁驻台半载,恐闽中全省之政务,道里远隔,而转就抛荒;台湾甫定之规模,去住无常,而终为具文,甚非计之得也。乃于十二月十六日上奏,提出:照直隶、四川、甘肃各省皆以总督兼办巡抚事,“改福建巡抚为台湾巡抚,常川驻守,经理全台。其福建全省事宜,专归总督办理。庶事任各有攸司,责成即各有专属,似于台湾目前情形不无裨益”。[154]文煜也指出:“省、台远隔重洋,欲图彼此兼顾,必致彼此贻误。”[155]然而,清廷既不同意丁日昌专派重臣之议,也不接受袁保恒专设台湾巡抚的主张,仍维持省台分驻之议,令台湾一切事件,归丁日昌一手经理。

当然,丁日昌勇于任事,办理认真,不避艰辛,久为清廷所熟知。李鸿章曾称其“吏治洋务,精罕能匹,足以干济时艰”。[156]光绪元年八月,丁日昌接替沈葆桢总理船政时,舆论即大加赞扬,称其才大心细,思深虑远,凡所经营擘画,无微不至,深明西学,以实心行实政。[157]所以,清廷此时理所当然将丁氏视为主持台事的最佳人选。当然,丁日昌也不负所望,在短短两年多的闽抚任上,呕心沥血,省台兼顾,为开发建设台湾,治理台湾,做出了令人瞩目的政绩。后来闽抚“冬春驻台”制度未能延续,除了丁氏健康不良,失之躁急,以及新任总督何璟局量不广,两人意见参商外,最大的原因是缺乏经费。如当初总理衙门为支持建设台湾铁路,虽允将南洋海防经费拨归台湾,但仅是口惠而无实利。所谓南洋海防经费虽号称200万两,而各关能实解的最多不过40万两,以此数目,作购买船炮,修建道路,安设电线,兴办铁路的大建设,实在是微乎其微。何况各关解与不解,户部并不过问,每年40万两的数目,台湾究竟能实收多少,实属疑问。丁日昌不得不干脆卖个人情,不收此款,奏请仍照旧归南北洋大臣提收。[158]连丁日昌为举办台湾铁路、矿务向林维源兄弟劝捐的50万银圆,后来也移缓就急改为赈济晋豫荒灾之用,台湾的铁路修筑计划最终胎死腹中。不仅创办新政缺乏经费,就连闽省每个月应拨的8.4万两军费饷需,也常常难以为继。自光绪二年正月至三年二月,闽省欠解台湾月饷已累积至80余万两之多。[159]自三年正月起至三月,计三个月应得饷20余万两,而省中仅解过月饷5万两。[160]自九月至十二月止,仅解过饷银5万两,“核计不及八分之一”。[161]所以,丁日昌认为“省中既已无饷可筹,则台中势必无事可办;台中既已无事可办……与其株守台中,无益于台。曷若仍驻在省,整顿吏治,既于省事有益,兼筹饷需,遥制‘番’情及矿、垦各务,亦于台事有裨”。[162]

日本自“明治维新”之后,国力渐强,开始对外扩张,朝鲜、琉球以及中国的台湾、满洲(东北地区)等地均为其觊觎的主要目标。同治末年,日本以琉球船民被杀为借口,出兵台湾,牛刀小试。虽然侵占中国领土的图谋最后未能得逞,但通过此次试探,中国海防的空虚以及外交上的懦弱暴露无遗,进一步刺激了日本对外侵略扩张的野心。1879年,并吞琉球,改为冲绳县。1885年起,日本开始十年扩军计划,自1886年至1894年其军费开支每年均占财政预算支出总额的25%以上,最高时竟达41%强。[163]

同治末年日兵侵台事件对清廷震动极大,主持总理衙门的恭亲王奕等人痛定思痛,在中日签订《北京专条》后不到一个星期便联衔上《请敕议海防六事疏》,称:“溯自庚申之衅,创巨痛深,当时姑事羁縻,在我可即图振作,人人有自强之心,亦人人为自强之言,而迄今仍并无自强之实。从前情事,几于日久相忘。”“今日而始言备,诚病其已迟。今日而再不修备,则更不堪设想矣。……惟有上下一心,内外一心,局中局外一心,自始至终,坚苦贞定,且历之永久一心,人人皆洞悉底蕴,力事讲求,为实在可以自立之计,为实在能御外患之计,庶几自强有实,而外侮潜消”,并提出“练兵、简器、造船、筹饷、用人、持久”等六条紧要机宜。[164]九月二十七日,奉旨密谕滨海沿江各省督抚、将军详细筹议,将逐条切实办法限于一月内复奏,“总期广益集思,务瑧有济”。[165]颇有一番励精图治之意。

通过各方的筹议,朝廷上下对加强海防建设基本上达成了共识,光绪元年四月二十六日的上谕对本次讨论作了总结,称:“海防关系紧要,既为目前当务之急,又属国家久远之图……亟宜未雨绸缪,以为自强之计。”但又强调“逐渐举行”,“讲求实际”,“不动声色,先行试办”云云,[166]看不到时不我予的紧迫之感,而且口头上的东西多,真正可以落实到行动上的措施少。以台湾的经营为例,尽管沈葆桢等人一再指陈开山抚“番”的真正目的在于防海,而预筹防海不仅关系台湾安危,更关系到南北洋全局,[167]丁日昌、袁保恒等也屡屡奏请台防事关重大,要求派任重臣,常川驻扎,专门经理,可惜朝廷并不重视,经费上也未能给予支持,丁日昌“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心灰意冷,最终以乞假养病求去。闽抚“冬春驻台”之例被取消,恢复到乾隆年间由督、抚轮值巡查的制度。此后台防的建设基本陷于停顿,中国失去了近代历史上最后一次振作自强的机会。

实际上,此时的清朝政府已经腐朽透顶、病入膏肓,“有事则急图补救,事过则仍事嬉娱”,[168]完全丧失了振作自强的能力。而隔海的强邻日本则抓紧这一难得的时机,竭倾全国之力购置铁甲船,扩充军备。20年后卷土重来,在甲午战争中击败中国,签订《马关条约》,强行割占台湾。丁日昌“不出数年,日本必出全力以图规取台湾,其时恐不止如前时尚能以言语退敌”的警告不幸言中。晚清历史的种种教训值得我们永远记取。

【注释】

[1]李鸿章.复沈幼丹节帅[M]//李鸿章.李文忠公选集.台北:台湾大通书局,1987:91-92.

[2]十月丁酉(二十八日)大学士文祥奏[M]//同治甲戌日兵侵台始末.台湾文献丛刊第38种.台北:台湾银行,1959:200-202.

[3]九月丙寅(二十七日)总理各国事务恭亲王等奏[M]//同治甲戌日兵侵台始末.台湾文献丛刊第38种.台北:台湾银行,1959:181-182.

[4]九月丙寅(二十七日)总理各国事务恭亲王等奏[M]//同治甲戌日兵侵台始末.台湾文献丛刊第38种.台北:台湾银行,1959:181-182.

[5]清穆宗实录选辑[M].台湾文献丛刊第190种.台北:台湾银行,1963:167-168.

[6]十月壬午(十三日)总理各国事务恭亲王等奏[M]//同治甲戌日兵侵台始末.台湾文献丛刊第38种.台北:台湾银行,1959:190-191.

[7]奕等奏折及附片[M]//中国史学会.洋务运动:第1册.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61:102-106.

[8]清德宗实录选辑[M].台湾文献丛刊第193种.台北:台湾银行,1964:4.

[9]陈在正.1874—1875年清政府关于海防问题的大讨论与对台湾地位的新认识[J].台湾研究集刊,1986(1):45-59.

[10]九月丙寅(二十七日)总理各国事务恭亲王等奏[M]//同治甲戌日兵侵台始末.台湾文献丛刊第38种.台北:台湾银行,1959:181-182.

[11]盛京将军都兴阿奏[M]//同治甲戌日兵侵台始末.台湾文献丛刊第38种.台北:台湾银行,1959:202-204.

[12]十一月壬寅(初三日)升任两广总督英翰、安徽巡抚裕禄奏[M]//同治甲戌日兵侵台始末.台湾文献丛刊第38种.台北:台湾银行,1959:209-217.

[13]十一月壬寅(初三日)升任两广总督英翰、安徽巡抚裕禄奏[M]//同治甲戌日兵侵台始末.台湾文献丛刊第38种.台北:台湾银行,1959:209-217.

[14]世铎等奏折(光绪元年二月二十七日)[M]//中国史学会.洋务运动:第1册.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61:118-120.

[15]十一月丙寅(二十七日)江苏巡抚吴元炳奏[M]//同治甲戌日兵侵台始末.台湾文献丛刊第38种.台北:台湾银行,1959:295-296.

[16]陈在正.1874—1875年清政府关于海防问题的大讨论与对台湾地位的新认识[J].台湾研究集刊,1986(1):45-59.

[17]奕奏折(光绪元年二月二十七日)[M]//中国史学会.洋务运动:第1册.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61:116-118.

[18]十月丁酉(二十八日)大学士文祥奏[M]//同治甲戌日兵侵台始末.台湾文献丛刊第38种.台北:台湾银行,1959:200-202.

[19]李鸿章又奏[M]//同治甲戌日兵侵台始末.台湾文献丛刊第38种.台北:台湾银行,1959:233-235.

[20]蓝鼎元.复制军台疆经理书[M]//蓝鼎元.鹿洲全集.蒋炳钊,王钿,点校.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1995:551-556.“杭”古通“航”,《诗·卫风·河广》曰:“谁谓河广,一苇杭之。”

[21]施琅.恭陈台湾弃留疏[M]//靖海纪事.王铎全,校注.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3:120-124.

[22]内阁学士吴金奏折[M]//台案汇录丙集.台湾文献丛刊第176种.台北:台湾银行,1963:291-293.

[23]道光二十年五月二十日闽浙总督邓廷桢奏[M]//佚名.筹办夷务始末选辑.台湾文献丛刊第203种.台北:台湾大通书局,1987:10-13.

[24]清穆宗实录选辑[M].台湾文献丛刊第190种.台北:台湾银行,1963:169.

[25]沈葆桢.请移巡抚折(同治十三年十一月十五日)[M]//沈葆桢.福建台湾奏折.台湾文献丛刊第29种.台北:台湾银行,1959:4-5.

[26]李鸿章.代陈丁日昌议复海防事宜(光绪元年)[M]//道咸同光四朝奏议选辑.台湾文献丛刊第288种.台北:台湾银行,1971:45-68.

[27]十一月辛亥(十二日)两江总督李宗羲奏[M]//同治甲戌日兵侵台始末.台湾文献丛刊第38种.台北:台湾银行,1959:257-266.

[28]左宗棠.上总理各国事务衙门[M]//左宗棠.左文襄公奏牍.台湾文献丛刊第88种.台北:台湾银行,1960:99-106.

[29]闻沈钦使将往台湾[M]//清季申报台湾纪事辑录.台湾文献丛刊第247种.台北:台湾大通书局,1984:97-98.

[30]沈葆桢.致李子和制军[M]//沈葆桢.沈文肃公政书.台北:文海出版社,1966:116.

[31]沈葆桢.致王中丞补帆[M]//沈葆桢.沈文肃公政书.台北:文海出版社,1966:152.

[32]李鸿章.复沈幼丹节帅[M]//李鸿章.李文忠公选集.台北:台湾大通书局,1987:34-35.

[33]沈葆桢.请移驻巡抚折(同治十三年十一月十五日)[M]//沈葆桢.福建台湾奏折.台湾文献丛刊第29种.台北:台湾银行,1959:1-5.

[34]沈葆桢.请移驻巡抚折(同治十三年十一月十五日)[M]//沈葆桢.福建台湾奏折.台湾文献丛刊第29种.台北:台湾银行,1959:1-5.

[35]伊能嘉矩.台湾文化志(中)[M].台湾省文献委员会,编译.台中:台湾省文献委员会,1991:409;李祖基.论清代政府的治台政策[J].台湾研究,2001(3):89-96.

[36]清会典台湾事例[M].台湾文献丛刊第226种.台北:台湾银行,1966:30-31;沈葆桢.台地后山请开旧禁折(同治十三年十二月初五日)[M]//沈葆桢.福建台湾奏折.台湾文献丛刊第29种.台北:台湾银行,1959:12.

[37]清会典台湾事例[M].台湾文献丛刊第226种.台北:台湾银行,1966:169.

[38]钦差大臣沈葆桢等奏[M]//王元穉.甲戌公牍钞存.台湾文献丛刊第39种.台北:台湾银行,1959:72-73.

[39]钦差大臣沈葆桢等奏[M]//王元穉.甲戌公牍钞存.台湾文献丛刊第39种.台北:台湾银行,1959:111.

[40]沈葆桢.台地后山请开旧禁折(同治十三年十二月初五日)[M]//沈葆桢.福建台湾奏折.台湾文献丛刊第29种.台北:台湾银行,1959:11-13.

[41]清德宗实录选辑[M].台湾文献丛刊第193种.台北:台湾银行,1964:2.

[42]沈葆桢.请移驻巡抚折[M]//沈葆桢.福建台湾奏折.台湾文献丛刊第29种.台北:台湾银行,1959:1-5.

[43]王元穉的《甲戌公牍钞存》第134页与屠继善的《恒春县志》(台湾文献丛刊第75种)第307页,为175里。

[44]夏献纶的《台湾舆图》(台湾文献丛刊第45种)第50页与屠继善的《恒春县志》第307页,为240里。

[45]沈葆桢.北路中路情形片(光绪元年五月二十三日)[M]//沈葆桢.福建台湾奏折.台湾文献丛刊第29种.台北:台湾银行,1959:49.

[46]夏献纶.台湾舆图[M].台湾文献丛刊第45种.台北:台湾银行,1987:77;温吉.台湾番政志[M].南投:台湾省文献委员会,1999:241.

[47]王元穉.甲戌公牍钞存[M].台湾文献丛刊第39种.台北:台湾银行,1959:112.

[48]沈葆桢.请奖剿番开山出力人员折(光绪元年九月二十八日)[M]//沈葆桢.福建台湾奏折.台湾文献丛刊第29种.台北:台湾银行,1959:77-78.

[49]罗大春.台湾海防并开山日记[M].台湾文献丛刊第308种.南投:台湾省文献委员会,1977:26.

[50]沈葆桢.致罗景帅军门[M]//沈葆桢.沈文肃公牍.林海权,整理点校.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8:203.

[51]文煜、李鹤年、王凯泰、沈葆桢.会筹全台大局疏(光绪元年)[M]//道咸同光四朝奏议选辑.台湾文献丛刊第288种.台北:台湾银行,1971:73-76.

[52]文煜、李鹤年、王凯泰、沈葆桢.会筹全台大局疏(光绪元年)[M]//道咸同光四朝奏议选辑.台湾文献丛刊第288种.台北:台湾银行,1971:73-76.

[53]沈葆桢.请移驻巡抚折(同治十三年十一月十五日)[M]//沈葆桢.福建台湾奏折.台湾文献丛刊第29种.台北:台湾银行,1959:1-5.

[54]清高宗实录选辑[M].台湾文献丛刊第186种.台北:台湾大通书局,1984:570-571.

[55]沈葆桢.请移驻巡抚折(同治十三年十一月十五日)[M]//沈葆桢.福建台湾奏折.台湾文献丛刊第29种.台北:台湾银行,1959:1-5.

[56]沈葆桢.请移驻巡抚折(同治十三年十一月十五日)[M]//沈葆桢.福建台湾奏折.台湾文献丛刊第29种.台北:台湾银行,1959:1-5.

[57]沈葆桢.请移驻巡抚折(同治十三年十一月十五日)[M]//沈葆桢.福建台湾奏折.台湾文献丛刊第29种.台北:台湾银行,1959:1-5.

[58]清德宗实录选辑[M].台湾文献丛刊第193种.台北:台湾银行,1964:18.

[59]沈葆桢.请瑯峤筑城设官折(同治十三年十二月二十三日)[M]//沈葆桢.福建台湾奏折.台湾文献丛刊第29种.台北:台湾银行,1959:23-25.

[60]沈葆桢.台北拟建一府三县折[M]//沈葆桢.福建台湾奏折.台湾文献丛刊第29种.台北:台湾银行,1959:55-59.

[61]沈葆桢.台北拟建一府三县折[M]//沈葆桢.福建台湾奏折.台湾文献丛刊第29种.台北:台湾银行,1959:55-59.

[62]清德宗实录选辑[M].台湾文献丛刊第193种.台北:台湾银行,1964:19.

[63]沈葆桢.请改驻南北路同知片[M]//沈葆桢.福建台湾奏折.台湾文献丛刊第29种.台北:台湾银行,1959:60-61.

[64]五月壬寅(初一日)福州将军文煜、闽浙总督兼署福建巡抚李鹤年、总理船政前江西巡抚沈葆桢奏[M]//同治甲戌日兵侵台始末.台湾文献丛刊第38种.台北:台湾银行,1959:18.

[65]谕军机大臣等[M]//同治甲戌日兵侵台始末.台湾文献丛刊第38种.台北:台湾银行,1959:20.

[66]六月辛卯(十九日)办理台湾等处海防兼理各国事务沈葆桢等奏[M]//同治甲戌日兵侵台始末.台湾文献丛刊第38种.台北:台湾银行,1959:64.

[67]八月壬申(初二日)办理台湾等处海防大臣沈葆桢等奏[M]//同治甲戌日兵侵台始末.台湾文献丛刊第38种.台北:台湾银行,1959:117.

[68]沈葆桢.台煤减税片[M]//沈葆桢.福建台湾奏折.台湾文献丛刊第29种.台北:台湾银行,1959:13-15.

[69]李鸿章.复沈幼丹节帅(九月二十日)[M]//李鸿章.李文忠公选集.台北:台湾大通书局,1987:91-92.

[70]沈葆桢.台煤减税片[M]//沈葆桢.福建台湾奏折.台湾文献丛刊第29种.台北:台湾银行,1959:13-15.

[71]清德宗实录选辑[M].台湾文献丛刊第193种.台北:台湾银行,1964:8.

[72]沈葆桢.台北议购开煤机器片(光绪元年六月十八日)[M]//沈葆桢.福建台湾奏折.台湾文献丛刊第29种.台北:台湾银行,1959:59-60.

[73]沈葆桢等又奏[M]//同治甲戌日兵侵台始末.台湾文献丛刊第38种.台北:台湾银行,1959:29.

[74]沈葆桢.请改台地营制折(光绪元年七月初八日)[M]//沈葆桢.福建台湾奏折.台湾文献丛刊第29种.台北:台湾银行,1959:62-64.

[75]沈葆桢.请改台地营制折(光绪元年七月初八日)[M]//沈葆桢.福建台湾奏折.台湾文献丛刊第29种.台北:台湾银行,1959:62-64.

[76]五月壬寅(初一日)福州将军文煜、闽浙总督兼署福建巡抚李鹤年、总理船政前江西巡抚沈葆桢奏[M]//同治甲戌日兵侵台始末.台湾文献丛刊第38种.台北:台湾银行,1959:18.

[77]六月辛卯(十九日)办理台湾等处海防兼理各国事务沈葆桢等奏[M]//同治甲戌日兵侵台始末.台湾文献丛刊第38种.台北:台湾银行,1959:62-64.

[78]五月壬寅(初一日)福州将军文煜、闽浙总督兼署福建巡抚李鹤年、办理台湾等处海防兼理各国事务沈葆桢奏[M]//同治甲戌日兵侵台始末.台湾文献丛刊第38种.台北:台湾银行,1959:26-28.

[79]钦差大臣沈葆桢等会奏[M]//王元穉.甲戌公牍钞存.台湾文献丛刊第39种.台北:台湾银行,1959:146-150.

[80]沈葆桢.报明台郡城工完竣片[M]//沈葆桢.福建台湾奏折.台湾文献丛刊第29种.台北:台湾银行,1959:36-37.(www.xing528.com)

[81]李鸿章.致沈幼丹制军(光绪元年五月初八)[M]//李鸿章.李文忠公选集.台北:台湾大通书局,1987:129.

[82]李鸿章.致沈幼丹制军(光绪元年五月初八)[M]//李鸿章.李文忠公选集.台北:台湾大通书局,1987:129.

[83]丁中丞总理船政局事宜(光绪元年九月三十日)[M]//清季申报台湾纪事辑录.台湾文献丛刊第247种.台北:台湾大通书局,1984:558.

[84]丁日昌.海洋水师章程别议[M]//丁日昌.抚吴公牍.石印本.上海:南洋官书局,1909(清宣统元年).

[85]李鸿章.代陈丁日昌议复海防事宜疏(光绪元年)[M]//道咸同光四朝奏议选辑.台湾文献丛刊第288种.台北:台湾银行,1971:45-68;吕实强.丁日昌与自强运动[M].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87:283.

[86]丁日昌.台湾防事速宜统筹全局(光绪二年十一月初三日)[G]//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海峡两岸出版交流中心.明清宫藏台湾档案汇编:第189册.北京:九州出版社,2009:64-65.

[87]丁日昌.台湾防事速宜统筹全局(光绪二年十一月初三日)[G]//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海峡两岸出版交流中心.明清宫藏台湾档案汇编:第189册.北京:九州出版社,2009:65.

[88]丁日昌.台湾防事速宜统筹全局(光绪二年十一月初三日)[G]//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海峡两岸出版交流中心.明清宫藏台湾档案汇编:第189册.北京:九州出版社,2009:66.

[89]丁日昌.台湾防事速宜统筹全局(光绪二年十一月初三日)[G]//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海峡两岸出版交流中心.明清宫藏台湾档案汇编:第189册.北京:九州出版社,2009:66.

[90]丁日昌.统筹台湾全局拟开办轮路矿务折(光绪二年十二月十六日)[G]//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海峡两岸出版交流中心.明清宫藏台湾档案汇编:第189册.北京:九州出版社,2009:152-158.

[91]丁日昌.统筹台湾全局拟开办轮路矿务折(光绪二年十二月十六日)[G]//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海峡两岸出版交流中心.明清宫藏台湾档案汇编:第189册.北京:九州出版社,2009:163-164.

[92]沈葆桢.为遵旨复奏筹商台湾事宜等事(光绪二年十二月初八日)[G]//台湾史料集成编辑委员会.明清台湾档案汇编:第4辑第78册.台北: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08:348.

[93]李鸿章.筹议台湾事宜折(光绪三年正月十六日)[M]//李鸿章.李文忠公选集.台北:台湾大通书局,1987:199-200.

[94]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奕等议奏丁日昌等筹议台湾事宜请旨遵行折(光绪三年二月二十四日)[M]//清季台湾洋务史料.台湾文献丛刊第278种.南投:台湾省文献委员会,1984:20-22.

[95]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奕等议奏丁日昌等筹议台湾事宜请旨遵行折(光绪三年二月二十四日)[M]//清季台湾洋务史料.台湾文献丛刊第278种.南投:台湾省文献委员会,1984:24-25.

[96]李鸿章.复丁雨生中丞(光绪三年九月初六日)[M]//李鸿章.李文忠公选集.台北:台湾大通书局,1987:231-232.

[97]福建巡抚丁日昌奏请将议拨台湾办理轮路经费变通购办铁甲船而于台湾先行举办马车路以利师行折(光绪三年五月初四日)[M]//清季台湾洋务史料.台湾文献丛刊第278种.南投:台湾省文献委员会,1984:29-32.

[98]闽督李鹤年奏福州厦门电线买回自办折[M]//清季外交史料选辑.台湾文献丛刊第198种.台北:台湾银行,1969:3-4.

[99]陈彝.为陆路电线万不可行谨缕陈闽省办理舛谬情形吁恳停止以免内忧而杜外衅事(光绪元年六月十九日)[G]//台湾史料集成编辑委员会.明清台湾档案汇编:第4辑第76册.台北: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08:465-466.

[100]闽督文煜等咨呈军机处闽省电线买归自办文(光绪二年五月初七日)[M]//清季外交史料选辑.台湾文献丛刊第198种.台北:台湾银行,1969:5-7.

[101]闽督文煜等咨呈军机处闽省电线买归自办文(光绪二年五月初七日)[M]//清季外交史料选辑.台湾文献丛刊第198种.台北:台湾银行,1969:5-7.

[102]福建巡抚丁日昌奏将省城前存陆路电线移设台湾并拟派学生专司其事片(光绪三年三月二十五日)[M]//清季台湾洋务史料.台湾文献丛刊第278种.南投:台湾省文献委员会,1984:26-27.

[103]邮电史编辑室.中国近代邮电史[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1984:53.

[104]寿尔.田凫号航行记[M]//中国史学会.洋务运动(八).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61:377.

[105]丁日昌.台湾后山防务紧要请移驻大员(光绪三年三月初十日)[G]//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海峡两岸出版交流中心.明清宫藏台湾档案汇编:第189册.北京:九州出版社,2009:339-342.

[106]丁日昌.台湾后山防务紧要请移驻大员(光绪三年三月初十日)[G]//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海峡两岸出版交流中心.明清宫藏台湾档案汇编:第189册.北京:九州出版社,2009:340-342.

[107]丁日昌.台湾后山防务紧要请移驻大员(光绪三年三月初十日)[G]//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海峡两岸出版交流中心.明清宫藏台湾档案汇编:第189册.北京:九州出版社,2009:342-344.

[108]丁日昌.请奖叙前恒春知县周有基开路妥速又省经费[光绪三年三月二十五日(朱批)][G]//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海峡两岸出版交流中心.明清宫藏台湾档案汇编:第189册.北京:九州出版社,2009:398-400.

[109]丁日昌.遵旨派兵剿抚生番[光绪三年三月二十五日(朱批)][G]//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海峡两岸出版交流中心.明清宫藏台湾档案汇编:第189册.北京:九州出版社,2009:385-386.

[110]丁日昌.台湾中路已建教堂拟于该处建城派官分兵防守[光绪三年三月二十五日(朱批)][G]//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海峡两岸出版交流中心.明清宫藏台湾档案汇编:第189册.北京:九州出版社,2009:413-415.

[111]丁日昌.为奏闻台湾筹款赈番情形事[光绪三年三月二十五日(朱批)][G]//台湾史料集成编辑委员会.明清台湾档案汇编:第4辑第79册.台北: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08:196-197.

[112]福建巡抚丁日昌奏巡查台湾南路凤山恒春等处折(光绪三年正月二十八日)[M]//清光绪朝中日交涉史料选辑.台湾文献丛刊第210种.台北:台湾银行,1965:3-5.

[113]丁日昌.查勘台湾后山卑南等处情形疏[M]//丁日昌.丁禹生政书.范海泉,刘治安,点校.香港:出版者不详,1987:616-617.据福建船政大臣吴赞诚光绪三年四月十九日《为奏陈前赴澎湖校阅枪炮事毕回工事》(台湾史料集成编辑委员会.明清台湾档案汇编:第4辑第79册[G].台北: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08:229),吴与丁日昌于三月下旬偕同内渡回省,故《丁禹生政书》中所载时间有误。

[114]丁日昌.台湾府岁试事竣(光绪三年三月初十日)[G]//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海峡两岸出版交流中心.明清宫藏台湾档案汇编:第189册.北京:九州出版社,2009:348-352.

[115]丁日昌.为奏请添设熟番学额饬部立案事[光绪三年三月二十五日(朱批)][G]//台湾史料集成编辑委员会.明清台湾档案汇编:第4辑第79册.台北: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08:186-187.

[116]丁日昌.攻破率芒社拟定善后章程等由(光绪三年三月二十五日)[G]//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海峡两岸出版交流中心.明清宫藏台湾档案汇编:第189册.北京:九州出版社,2009:407-408.分巡台澎兵备道札行巡抚丁日昌拟定抚“番”善后章程二十一条[M]//刘铭传抚台前后档案.台湾文献丛刊第276种.台北:台湾银行,1969:6-10.

[117]台湾私法物权编[M].台湾文献丛刊第150种.台北:台湾银行,1963:2-5.

[118]丁日昌.请在台湾举办垦务移居百姓以减少出洋人员[光绪二年十一月十九日(朱批)][G]//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海峡两岸出版交流中心.明清宫藏台湾档案汇编:第189册.北京:九州出版社,2009:83-86.

[119]分巡台澎兵备道札行巡抚丁日昌拟定抚“番”善后章程二十一条[M]//刘铭传抚台前后档案.台湾文献丛刊第276种.台北:台湾银行,1969:6-10.

[120]丁日昌.查勘台湾后山卑南等处情形疏[M]//丁日昌.丁禹生政书.范海泉,刘治安,点校.香港:出版者不详,1987:618.

[121]办理南路招抚局委员同知衔候补知县周,为遵札造报,并请委员勘丈事禀呈(光绪五年十月初四日)[M]//台湾私法物权编.台湾文献丛刊第150种.台北:台湾银行,1963:10-14.

[122]办理南路招抚局委员同知衔候补知县周,为遵札造报,并请委员勘丈事禀呈(光绪五年十月初四日)[M]//台湾私法物权编.台湾文献丛刊第150种.台北:台湾银行,1963:10-14.

[123]杨彦杰.清末台湾东部山地的开发[J].台湾研究集刊,1996(2):57.

[124]招民开垦(光绪四年四月二十七日)[M]//清季申报台湾纪事辑录.台湾文献丛刊第247种.台北:台湾大通书局,1984:779-780.

[125]胡传.台东州采访册[M].台湾文献丛刊第81种.台北:台湾大通书局,1984:41-42.

[126]南路抚垦局移知恒春县发给八磘湾等处垦民米票数目(光绪三年十二月二十八日[M]//刘铭传抚台前后档案.台湾文献丛刊第276种.台北:台湾银行,1969:16-18.

[127]台湾私法物权编[M].台湾文献丛刊第150种.台北:台湾银行,1963:22-24.

[128]办理南路招抚局委员同知衔候补知县周,为遵札造报,并请委员勘丈事禀呈(光绪五年十月初四日)[M]//台湾私法物权编.台湾文献丛刊第150种.台北:台湾银行,1963:10-14.关于光绪初年台湾后山的招民开垦参见杨彦杰的《清末台湾东部山地的开发》(《台湾研究集刊》1996年第2期)。

[129]徐宗幹.答王素园同年书[M]//丁曰健.治台必告录.台湾文献丛刊第17种.台北:台湾大通书局,1984:349.

[130]沈葆桢.筹商台湾事宜疏(光绪二年)[M]//道咸同光四朝奏议选辑.台湾文献丛刊第288种.台北:台湾银行,1971:83.

[131]丁日昌.参撤嘉义知县片[M]//丁日昌.丁禹生政书.范海泉,刘治安,点校.香港:出版者不详,1987:621-622.

[132]丁日昌.员弁纵贼殃民从严惩办疏[M]//丁日昌.丁禹生政书.范海泉,刘治安,点校.香港:出版者不详,1987:638-640.

[133]丁日昌.特参谬妄不职知县疏[M]//丁日昌.丁禹生政书.范海泉,刘治安,点校.香港:出版者不详,1987:604-605;丁日昌.参撤嘉义知县片[M]//丁日昌.丁禹生政书.范海泉,刘治安,点校.香港:出版者不详,1987:621.

[134]丁日昌.惩办台湾县索诈蠹役林升并知县白鸾卿一并请撤任[G]//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海峡两岸出版交流中心.明清宫藏台湾档案汇编:第189册.北京:九州出版社,2009:316-318.

[135]丁日昌.侵吞工费革职追办疏[M]//丁日昌.丁禹生政书.范海泉,刘治安,点校.香港:出版者不详,1987:650.

[136]丁日昌.员弁纵贼殃民从严惩办疏[M]//丁日昌.丁禹生政书.范海泉,刘治安,点校.香港:出版者不详,1987:638-640.

[137]丁日昌.守备嘉朝泰革职片[M]//丁日昌.丁禹生政书.范海泉,刘治安,点校.香港:出版者不详,1987:648.

[138]丁日昌.淡水都司即行革职片[M]//丁日昌.丁禹生政书.范海泉,刘治安,点校.香港:出版者不详,1987:649.

[139]丁日昌.参虚冒克扣及贩卖洋药之文武各员疏[M]//丁日昌.丁禹生政书.范海泉,刘治安,点校.香港:出版者不详,1987:591-592.

[140]丁日昌.审明参将劣迹分别议处疏[M]//丁日昌.丁禹生政书.范海泉,刘治安,点校.香港:出版者不详,1987:606-609.

[141]丁日昌.台湾府属各项杂饷征收苦累情形请分别豁除[G]//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海峡两岸出版交流中心.明清宫藏台湾档案汇编:第189册.北京:九州出版社,2009:353-361.

[142]清德宗实录选辑[M].台湾文献丛刊第193种.台北:台湾银行,1964:36-37.

[143]丁日昌.参撤嘉义县知县片[M]//丁日昌.丁禹生政书.范海泉,刘治安,点校.香港:出版者不详,1987:621-622.

[144]清德宗实录选辑[M].台湾文献丛刊第193种.台北:台湾银行,1964:44.

[145]丁日昌.福建巡抚仍驻在省台湾事务遵循旧章由督抚来年巡查[G]//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海峡两岸出版交流中心.明清宫藏台湾档案汇编:第190册.北京:九州出版社,2009:376-377.另清廷于乾隆五十三年三月初四日发布上谕正式停止派遣御史巡台,改令由总督、巡抚及水陆两路提督每年轮值一人前往台湾,严行稽察。(乾隆五十三年三月初四日(丙寅),定巡察台湾例[M]//清高宗实录选辑.台湾文献丛刊第186种.台北:台湾大通书局,1984:570-571.)丁日昌折片中称乾隆五十二年,时间有误。

[146]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奏请照旧章派轮赴台湾巡查折(光绪四年六月初五日)[M]//清光绪朝中日交涉史料选辑.台湾文献丛刊第210种.台北:台湾银行,1965:13-15.

[147]沈葆桢.请移驻巡抚折(同治十三年十一月十五日)[M]//沈葆桢.福建台湾奏折.台湾文献丛刊第29种.台北:台湾银行,1959:1-5.

[148]沈葆桢.请移驻巡抚折(同治十三年十一月十五日)[M]//沈葆桢.福建台湾奏折.台湾文献丛刊第29种.台北:台湾银行,1959:1-5.

[149]沈葆桢.请移驻巡抚折(同治十三年十一月十五日)[M]//沈葆桢.福建台湾奏折.台湾文献丛刊第29种.台北:台湾银行,1959:1-5.

[150]李鸿章.复沈幼丹节帅(光绪元年四月十五日)[M]//李鸿章.李文忠公选集.台北:台湾大通书局,1987:126.

[151]清德宗实录选辑[M].台湾文献丛刊第193种.台北:台湾银行,1964:18.

[152]丁日昌.为闽事台事均须专一责成认真整顿未便兼顾事(光绪二年二月十一日)[G]//台湾史料集成编辑委员会.明清台湾档案汇编:第4辑第78册.台北: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08:80-83.

[153]丁日昌.陈明省台难以兼顾情形[光绪二年十一月十九日(朱批)][G]//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海峡两岸出版交流中心.明清宫藏台湾档案汇编:第189册.北京:九州出版社,2009:87-91.

[154]袁保恒.请将福建巡抚改为台湾巡抚经理全台事务(光绪二年十二月十六日)[G]//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海峡两岸出版交流中心.明清宫藏台湾档案汇编:第189册.北京:九州出版社,2009:137-139.

[155]文煜.丁日昌前往台湾剿抚省中诸事难以兼顾(光绪三年正月十一日)[G]//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海峡两岸出版交流中心.明清宫藏台湾档案汇编:第189册.北京:九州出版社,2009:217.

[156]李鸿章.致沈幼丹制军(光绪元年五月初八)[M]//李鸿章.李文忠公选集.台北:台湾大通书局,1987:129.

[157]丁中丞总理船政局事宜(光绪元年九月三十日)[M]//清季申报台湾纪事辑录.台湾文献丛刊第247种.台北:台湾大通书局,1984:558.

[158]丁日昌.请变通办理台湾轮路事宜(光绪三年五月初四日)[G]//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海峡两岸出版交流中心.明清宫藏台湾档案汇编:第190册.北京:九州出版社,2009:28-30.

[159]清德宗实录选辑[M].台湾文献丛刊第193种.台北:台湾银行,1964:35.

[160]丁日昌.回省商办台湾饷务[光绪三年四月十四日(朱批)][G]//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海峡两岸出版交流中心.明清宫藏台湾档案汇编:第189册.北京:九州出版社,2009:426.

[161]丁日昌.福建巡抚仍驻在省台湾事务遵循旧章由督抚来年巡查[G]//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海峡两岸出版交流中心.明清宫藏台湾档案汇编:第190册.北京:九州出版社,2009:374-375.

[162]丁日昌.福建巡抚仍驻在省台湾事务遵循旧章由督抚来年巡查[G]//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海峡两岸出版交流中心.明清宫藏台湾档案汇编:第190册.北京:九州出版社,2009:375.

[163]陈孔立.台湾历史纲要[M].北京:九洲图书出版社,1996:311-312.

[164]奕等.请敕议海防六事疏[M]//道咸同光四朝奏议选辑.台湾文献丛刊第288种.台北:台湾银行,1971:40-45.

[165]清穆宗实录选辑[M].台湾文献丛刊第190种.台北:台湾银行,1963:167-168.

[166]清德宗实录选辑[M].台湾文献丛刊第193种.台北:台湾银行,1964:6-8.

[167]文煜、李鹤年、王凯泰、沈葆桢.会筹全台大局疏(光绪元年)[M]//道咸同光四朝奏议选辑.台湾文献丛刊第288种.台北:台湾银行,1971:73-74.

[168]李鸿章.复沈幼丹节帅[M]//李鸿章.李文忠公选集.台北:台湾大通书局,1987:91.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