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会战后,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日军改变了侵占中国的军事战略,将速战速决战略变为以战养战战略。国民政府也相应地调整了军事战略,将消耗战战略改变为积小胜为大胜的持久战战略,一面在前线发动有限攻势,一面在敌后发动广泛的游击战,消耗日军的实力,加强沦陷区的监管,尽全力阻止资助日军的物资,迫使日军困守点、线,破坏其以战养战的战略计划。1939年8月,中国海军舰艇已经损失殆尽,仅剩下十四艘战舰,计第一舰队的“江元”“楚观”“楚谦”等九艘,第二舰队的“永绥”“民权”等五艘。为阻止日军战舰沿长江进犯重庆,中国海军将所剩的战舰派驻在宜昌、巴东、万县、重庆等地,执行水上防御任务并协助当地防空部队对空作战。
按照国民政府的军事战略调整,并根据现有的作战实力和作战任务,中国海军也相应地调整了作战方针,决定在长江、沿海等水域逐步开展布设攻势作战的布雷游击战,并开始着手筹建布雷游击队。陈绍宽先是命令水雷制造所的股员陈庆甲,对挑选的二十名作战勇敢并自愿加入水雷游击战的人员进行布放水雷训练。然后,又派出大批人员到常德进行布放水雷训练。
1939年11月,海军总司令部正式组建长江中游布雷游击队,设布雷游击总队部,任命刘德浦为总队长,下辖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等五个队,各队配备电台一部,各队下辖共十个分队,总队部直辖第十一分队。长江中游布雷游击队成立后,开赴第三战区,执行封锁长江、破坏日军水上交通等作战任务,与日军展开水上游击战。
1940年1月,海军总司令部修正《海军长江中游布雷游击队编制》,任命刘德浦为总队长,叶可钰、何传永为副总队长,杨希颜为第一队队长,严智为第二队队长,郑振谦为第三队队长,陈挺刚为第四队队长,林遵为第五队队长。为强化与第三战区的协同作战,海军总司令部决定将长江中游布雷游击队总队部设在江西上饶,将湖口至芜湖沿江各地划分为第一布雷游击区,作为长江中游布雷游击队的作战范围。随着布雷任务的增多,1940年9月,中国海军总司令部决定在布雷总队下增设第六队,任命李申荣为队长,下设第十二、第十三两个分队,配备一部电台。
▲中国海军长江中游布雷队队副叶可钰与触发水雷
1940年4月,中国海军在前期训练的基础上设立了四个布雷队,任命林祥光为第一队队长,沈聿新为第二队队长,周仲山为第三队队长,薛宝璋为第四队队长,各队由水雷制造所指挥管制,作战任务区划定为长江鄂城至九江一段的第二布雷游击区。1941年4月,中国海军将第二布雷游击区的作战区域进行了调整,以九江、汉口段和汉口、岳阳段划分为浔鄂、湘鄂两个任务区。(www.xing528.com)
1940年4月,中国海军组建浔鄂区挺进布雷队,任命李向刚为队长,作战区为监利至黄陵矶段的第三布雷游击区。
1941年9月初,在前期组建的基础上,中国海军全面整编了各布雷游击队,组建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布雷总队。任命海军总司令部舰械处处长陈宏泰兼任第一总队队长,总部设在长沙,下辖七个大队,负责配合第九战区在湘江、洞庭湖一带作战。10月初,将长江布雷游击队改编为海军第二布雷总队,任命刘德浦为总队长,总部设在江西上饶,下辖七个大队,负责配合第三战区在沿海港口、长江沿岸及湖汊等处防御作战。1942年11月,将派往荆江的布雷队改编为第三布雷总队,任命薛家声为总队长,下设七个大队;将川江漂雷队改编为第四布雷总队,任命郑振谦为总队长,下设七个分队。第二舰队司令部负责指挥第三、第四布雷总队的作战任务。
抗日战争期间,中国海军布雷队保持着高昂的战斗热情,在长江各段主动出击,与日军展开布雷游击战,使日军防不胜防,损失惨重,始终不能在长江上顺利航行作战。
▲中国海军布雷第二总队合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