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城市老工业区更新的评价方法:产业发展与环境风险分析

城市老工业区更新的评价方法:产业发展与环境风险分析

时间:2023-10-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001年8月,成都市政府发布《关于成都市东郊工业区结构调整的思路和建议》,开始对东郊工业区进行结构调整。东郊老工业区调整重点地区涉及规模以上企业85家,面积15207亩,其中厂区10200亩、生活区4310亩,其他配套设施用地697亩。④截至2005年9月,成都市已将12批160户规模以上企业迁往成都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西区、新都、青白江等地,涉及总资产331.64亿元,职工人数15.1万人,共获得约1.7万亩土地⑤,实施破产企业14家,工业用地836亩。

城市老工业区更新的评价方法:产业发展与环境风险分析

1)退二进三,整体搬迁:“铁西模式”

(1)铁西区转型更新

沈阳铁西老工业区面积32平方千米,形成于20世纪30年代,在“一五”和“二五”期间作为国家重点建设机电装备工业基地,区内聚集数百家国家大中型企业,是我国最大最密集的城市工业集聚区,曾被誉为“共和国的装备部”。在20世纪90年代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原有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国有企业的结构性矛盾开始凸显,整个铁西老工业区陷入绝境,95%以上的企业亏损,90%以上的企业停产或半停产,13万职工下岗,500多亿元存量资产闲置。

表5-1 我国部分资源型城市转型的路径选择

从2002年开始,沈阳市政府通过调整行政区划,将铁西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合并为铁西新区,并扩大其行政审批权限,采取“东搬西建”战略,实施老工业区整体搬迁改造,企业在搬迁的过程中同步改制,进行生产要素的大范围重组。2002年,已破产的沈阳拖拉机厂成为老铁西区首家西迁改造企业,企业用土地置换出的2.4亿元资金偿还了8000多万元的内债,并一次性并轨7700名职工,剩余资金在经济技术开发区内建设新的厂区,通过技术升级,重组成为沈阳农机工业总公司,当年实现产值增长24%,利润2207万元,成功脱困。截至2007年,铁西区共关闭破产企业86家,完成大型企业股份制改造189家,基本完成老国企的调整改造,同期,共搬迁企业214家,腾空老工业区土地6平方千米,获得土地收益140多亿元,其中的80%用于企业改造,20%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图5-1)。

图5-1 沈阳铁西广场今昔对比

A:1981年典型老工业区景观;B:2010年成为居住城区

(2)成都东郊老工业区

成都东郊老工业区是成都最早的工业区,占地面积13.67平方千米,有253家大中型机电、冶金企业沿沙河两岸分布,其中中央、省、市、区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69家,从业人员15.3万人,企业大多是“一五”“二五”期间建设而成的。20世纪60年代三线建设时期,又有大批骨干企业从沿海省市迁入,造就了成都东郊工业区的鼎盛期,尤其是以航空、航天、兵器工业为主。东郊工业区总产值一度占全市大半以上,如1990年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52.4%和全市国有企业的75%。随着城市空间的扩张,原本位于城区以外的老工业区已与城区连为一体,同时面临着国内老工业区的通病:体制不活、国企比例过高、设备老化、产品落后、经营困难、环境恶化,2000年东郊老工业区企业大幅亏损,所有企业利润总额为-5979万元,成都市2/3的下岗职工集中于此。

2001年8月,成都市政府发布《关于成都市东郊工业区结构调整的思路和建议》,开始对东郊工业区进行结构调整。总体思路是“退二进三”“腾笼换鸟”,利用东郊老工业区与郊区县开发区的级差地租实施老企业搬迁,改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形象。调整的目标是在5—10年内对三类企业进行逐步搬迁和改造:一是高能耗、高污染、大运量企业,共计141家规模以上企业需搬迁改造;二是对严重亏损、资不抵债、发展无望企业进行关停破产;三是对经过调整、改造后可在城市发展的企业进行就地改造。这成为成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工业企业搬迁和产业结构调整项目,采取的是类似于沈阳铁西区的“以空间换资金”的做法,在老工业区发展生活居住、物流配送金融商贸、科技产业、旅游休闲等第三产业。具体运作是对老企业“基价收购、全额返还”的土地置换模式,由土地储备中心收购企业土地,利用银行融资手段启动工厂搬迁,在对厂区整治后统一招拍挂出售,政府将拍卖剩余地款转交给企业。东郊老工业区调整重点地区涉及规模以上企业85家,面积15207亩,其中厂区10200亩、生活区4310亩,其他配套设施用地697亩。调整后,东郊工业用地的比例由29.25%下降到11.96%,腾出12平方千米的土地,新增30—40万居住人口。

截至2005年9月,成都市已将12批160户规模以上企业迁往成都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西区、新都、青白江等地,涉及总资产331.64亿元,职工人数15.1万人,共获得约1.7万亩土地,实施破产企业14家,工业用地836亩。企业搬迁快速推动了成都周边工业园区的发展,包括高新区、经济技术开发区、青白江等区县的工业园区,在城市外围形成新的增长点和集聚地,而老工业区则成为成都房地产企业争相进入的新区域。据统计,2006年1—11月,老工业区共有8宗土地通过拍卖或挂牌出售,成交均价为365万元/亩,高于主城六区273.71万元/亩的均价,利用工业搬迁开发的商品房面积达516.6万平方米。2006年,成都成华区土地交易面积55.48万平方米,其中住宅用地面积46.88万平方米,商业8.60万平方米,约85%的土地用于住宅建设,在主城六区内住宅比例最高,以房地产开发带动地区发展的趋势十分明显(图5-2)。(www.xing528.com)

图5-2 2003年成都东部老工业区规划,爆破已存在16年的大烟囱

但在实际运作过程中,这一战略也面临着挑战,即在老工业企业搬迁打破原有的产业结构之后,作为替代产业的现代服务业并未形成,目前房地产开发已成为地区产值的主要创造来源,同时,大量的下岗工人和失地农民也使东郊老工业区就业形势严峻。

2)退二优二,就地改造:“武汉模式”

武汉有老工业区13个,其更新改造普遍遵循“退二进二、就地改造”的模式。2003年6月,面积达5平方千米的硚口汉正街都市工业园开始建设,由规划局组织规划,土地储备中心收购土地,政府帮助企业改制,将收购整理后的厂区统一进行招商。汉正街都市工业园启动之后,吸引了大量企业入驻,进驻企业100家,提供就业岗位4560个。武汉市政府出台优惠保障政策,包括提供政策支持、设立发展基金税收优惠、融资支持和改善基础设施等举措。

武汉市政府设定了市级都市产业园的标准:符合城市总体规划,在1—2平方千米范围内相对集中,其中工业用地500亩以上,厂房及配套设施建筑面积在12万平方米以上;基本利用现有的企业土地、厂房、建筑物、水、电配套设施等工业存量;园区内国有、集体企业完成改制,职工转变身份,企业实现产权多元化。入园企业达50户以上,有产业关联度的企业占入园企业的50%以上;3年内园区安排国有、集体企业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人数占园区就业人数的30%以上;2年内入驻园区企业年缴纳税收1000万元以上。这些政策配套做法在当时的国内开创了先河,都市工业园区的建设至少解决了30%的下岗职工再就业问题,带动了周边土地的升值,改善了园区的基础设施和物质环境。武汉市又先后建设了汉正街、江岸区堤角、汉阳区洲头、武昌区白沙洲、杨园、江汉区新华、青山区工人村、洪山区观山等市级都市工业园区,部分园区规划建设情况如表5-2所示。

表5-2 武汉部分都市工业园区规划建设状况

武汉老工业区改造中,最早启动、取得效果最明显的是硚口汉正街都市工业园。硚口是武汉近代工业最集中的老工业区,湖北省最早的火柴、肥皂衬衣、拖拉机等产品都产自硚口,产业工人在高峰时期达10万人。改革开放以来,曾先后有230家企业由市属下放为区属,其中半数已停产或破产,下岗职工高达4万人。硚口区最初的设想是仿照沈阳铁西区的做法,在外围的长丰乡设立2000—3000亩的新工业区,但没有获得市政府的支持,后改用“因势利导、激活增量、退二进二”的发展策略,依托汉正街品牌,将硚口老工业区升级改造为都市工业园区。操作模式是由市级部门将老企业土地、厂房、设备等一起收购,整理后进行统一招商。这种模式将国企改造、下岗职工再就业、提振老工业经济、改善老工业物质环境结合起来,属于循序渐进、逐步更新的类型,创造了老工业更新改造的“武汉模式”。2006年,硚口都市产业园改制老国企13家,涉及职工1万多人,新的都市产业园的建设创造了5000多个工作岗位,初步达到预期目标(图5-3)。

图5-3 武汉市都市工业园分布示意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