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现有的100多座资源型城市,其资源类型、开采余量、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很大,但大多数都面临整体转型的选择。从城市转型的实践来看,总体的政策措施方向有两个:一是加深挖掘原有资源优势,延伸传统产业的下游链条,提高产品附加值,可称为产业延伸模式,典型的城市如大庆、济宁等;二是研究区域经济环境,植入新型产业以替代原有的资源依赖性产业,从而达到城市的彻底转型,可称为新型产业植入模式,典型的城市如枣庄、淄博等。如果两种模式均难以扭转城市的衰败趋势,则可能出现“退工进农”的逆城市化举措,或者放弃旧城、整体移位的无奈选择。在城市整体经济结构调整的层面,依靠城市内部的产业用地结构变化或空间结构的调试所起的作用并不明显。
还有一些长期依赖资源发展经济的中小城市,资源枯竭,且无区位优势,替代产业难以为继而逐渐废弃,如甘肃玉门。玉门是中国石油产业的发源地,1939年诞生了中国第一口油井,使中国从此甩掉了“无油国”的帽子。新中国成立前的10年间,玉门石油产量占当时全国总产量的90%以上,奠定了中国石油工业的基础。1955年,玉门设市,成为中国第一座石油基地城市,鼎盛时期人口达到13万人。但半个多世纪过去,当地石油资源枯竭,1998年,玉门油田年产量下降至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最低点38万吨。从1995年起,先后有2.5万名油田职工及其家属子女近6万人迁往吐哈油田或外地发展、定居,市区人口锐减到5万余人;2002年,中油总公司又批准玉门油田办公及生活基地迁址肃州区,市政府和油田基地相继搬离,居民弃城外迁,城中弃楼遍地、设施老化,几成空城①。2009年3月,玉门市被国务院列入第二批资源枯竭型城市名单,明确中央财政将给予财力性转移支付资金支持。但是这种政策性的支持主要是针对迁址后的玉门新城,老城区的废弃已不可避免。(www.xing528.com)
资源型城市转型现有的模式特征、转型路径和代表城市如表5-1所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