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工业革命和工业城市的勃兴(19世纪初)
(1)英国的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一词出现于19世纪早期的英国,经济组织的变革和技术进步促进工业的发展,特别是蒸汽机的发明极大地降低了棉纺工业和制铁工业的成本,促使棉纺工业在短短30年内从一个小行业扩展为英国最大的行业,其在国民经济产值中的比重增加了近60%,制铁工业则在1788—1806年间增长了4倍①。例如,格拉斯哥(Glasgow)的早期发展得益于烟草贸易,随之是纺织工业,自19世纪早期开始发展重工业,19世纪后陆续建立包括出版、化学、光学器械、缝纫机、地毯制造、汽车和卡车等工业。造船业是格拉斯哥闻名世界的产业,1903年,其39个造船厂一年就造了370艘船,排水量超过75万吨,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其产量排名世界第五。造船厂雇用了6万人,开挖了一系列码头,使格拉斯哥成为英国第三大港口②。格拉斯哥的工业和城市发展历史也是英国其他工业重镇发展的映射。
技术变革带来的效率、规模经济和可塑性等三个方面冲破了传统工业组织和生产方式,开始推动社会组织的城市化,“圈地运动”更加快了这一进程,给工业化提供了足够的劳动力。这期间,英国西北部涌现出许多著名的工业中心,包括格拉斯哥、伯明翰(Birmingham)、谢菲尔德(Sheffield)、曼彻斯特(Manchester)、布拉德福德(Bradford)、利兹(Leeds),这些城市在几个世纪以来都是英国工业的象征。至1931年,英国由工业化推动的城市化水平已高达78.1%(图2-1)。
(2)欧洲其他国家和美国的工业革命
欧洲其他主要工业国家,包括法国、德国、意大利,工业化的起步与发展均晚于英国。例如法国的工业化高潮到19世纪中叶以后才到来,并且在很长时期内,城市对工业的吸引力都没有英国那么大,而是以家庭作坊的形式出现。德国工业城市的发展首先是纺织工业城市,如西里西亚(Silesia)地区的布雷斯劳(Breslau)是亚麻纺织业中心,而萨克森(Saxony)地区的开姆尼茨(Chemnitz)被称为“德国的曼彻斯特”,是棉纺业的摇篮。鲁尔区(Ruhrg-ebiet)的亚琛(Aachen)、杜塞尔多夫(Dusseldorf)、多特蒙德(Dortmund)、埃森(Essen)、杜伊斯堡(Duisburg),洛林-阿尔萨斯地区(Lorraine-Alsace)的米卢斯(Mulhouse)、斯特拉斯堡(Strasbourg)等大批新兴城市,利用资源优势和莱茵河的运输之便,发展成为德国新的采矿和冶炼中心;洛林的优质磷铁矿和鲁尔的焦炭冶炼铁,保证了德国75%的需求。美国的城市发展首先是在东部沿大西洋一线,波士顿(Boston)、费城(Philadelphia)、纽约(New York)、巴尔的摩(Baltimore)等城市率先由商业城市转变为工业城市,到1860年,东部地区已经成为全国制造业中心,其生产总产值占到全国的2/3。③
图2-1 英国工业化的中心
(3)工业革命时期工业城市的矛盾与问题
工业化的浪潮和交通事业的进步引领了西欧的城市化进程。一开始,工厂多集中于城市中心位置,不同类型的工业企业往往集中在同一条街上或同一地区,周围是住宅;其后,工业和居住区逐渐外迁,形成“夹心饼干”式的层叠发展模式④(图2-2)。随着新的建筑技术的进步,大空间的钢铁构架厂房和仓库成为19世纪英国工业中心城市景观的典型特征,而纺织品和化学产品的大规模生产也导致了城市和码头对储藏设施的大量需求。
这种夹层混合式的布局模式迅速使城市的卫生状况恶化,造成环境肮脏、污水横流,居民对于工业污染无可奈何,工厂甚至被人们称为“黑色撒旦工厂”⑤。例如,梅瑟(Merthyr)是一座1760年建立的钢铁城镇,公共健康委员会巡视员拉梅尔(Rammell)在1850年的报告中写道:“梅瑟迅速从一个村庄成长为城镇,人口的大量增长带来的垃圾没有采取任何预防措施,没有预防横流的污水,没有管理街道,也没有管理租户的建筑……一个非常美丽的乡村,原本拥有良好的排水和供水设施,现在已经转变成了一个拥挤不堪的、污秽的工业城镇,其死亡率高于英国任何一个其他商业或制造业城镇……”⑥
当时的进步建筑师和左翼作家都对这些工业城市表达了不满,如查尔斯·狄更斯(Charles Dickens)的讽刺小说《艰难时世》(Hard Time)正反映了这一时期城市资本家与劳工的尖锐矛盾。但大多数工业区经过百余年的发展仍然没有改变,如历史悠久的金属加工厂坐落在旧城中心,新的工厂(如发电厂和其他消费品工厂)在城市边缘或城市园林绿地内建设,而市区边缘则出现了巨大的单层厂房。
图2-2 19世纪英国西约克郡的盐厂:“夹心饼干”式的层叠发展模式
图2-3 戛涅“工业城市”方案
19世纪末,法国建筑师托尼·戛涅(Tony Garnier)提出一个“工业城市”理论,即从大工业发展的需要出发,将工业区作为城市最主要的功能区之一单独布局,其他功能要素都有明确的划分,以解决快速工业化对传统城市结构的冲击和破坏(图2-3)。
2)“二战”后工业社会和工业城市的成熟(1946年—1969年)
(1)福特主义的巨大成功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经过恢复和调整,出现了三十年的经济高速增长期,被西方学者称为“腾飞”或“经济奇迹”。在经济领域,凯恩斯主义(Keynesianism)大行其道,而福特主义(Fordism)的大规模生产线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则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以美国为例,1954—1973年,其国内生产总值(GDP)和工业生产平均每年分别增加3.5%和4.4%,20年间翻了近4倍⑦,以钢铁、机械、汽车、航空、化学、动力等传统工业,以及石化、电子、原子能等新兴产业为代表的美国工业在世界范围内逐渐占据了主导地位。
(2)功能主义的城市思想广泛传播
以勒·柯布西耶(Le Corbusier)为代表的城市功能主义学派,1933年通过的《雅典宪章》奠定了以居住、工作、游憩与交通等四大功能为核心的城市功能分区理论,该理论在“二战”以后与大规模工业化的生产方式相契合,成为此后数十年城市布局的主导思想。明确的城市功能分区、集中化的工业布局思想对我国的影响至今仍在持续。(www.xing528.com)
(3)内城衰败与郊区发展
受“花园城市”运动理想的影响,英国战后的规划系统开始聚焦于新城建设,19世纪遗留下来的工厂、车间和人口稠密的住房被暂时放在一边。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以后,以美国为代表的经济体开始从占统治地位的制造业转向高技术产业和服务业,老城市中心的地理形态也发生了改变。人口和工业开始呈现持续不断的远郊化分散趋势,中心城市人口增长缓慢,近郊开始彻底衰败。城市变得“更穷、更黑、更小”,中产阶级和白人搬出城去,内城被少数民族所占领。从1960—1978年,美国老城中心流失了9%的白种人口,而黑人则增加了40%。到了1980年,55%的黑人和24%的白人生活在中心城市,中心城市几乎1/3的人口都是黑人和西班牙人。1969—1976年,政府界定的贫困人口整体在下降,而在老的中心城市贫困人口比重则从6%增加到16%,超过100万人,1979年这个数字超过31%。⑧
3)工业社会的危机和城市结构重构(1970年—1990年)
(1)石油危机与经济萧条
1973年一场因中东战争而起的石油危机标志着战后繁荣的结束。这场危机持续三年,对发达国家的经济造成了严重冲击:美国的工业生产下降了14%,日本下降20%以上,所有的工业化国家的经济增长都明显放慢、失业率增加、通货膨胀加剧,进入长达十年的“滞涨”时期。这一周期的经济危机使人们对凯恩斯主义开始产生怀疑,进而转向对自由市场经济的追求。逆工业化的蔓延在许多地区造成了灾难性的影响,使德国鲁尔区、英国东北部工业区和美国宾夕法尼亚(Pennsylvania)的“锈带”迅速衰败。历史悠久的工业城市不断消失,投资缩减、城市衰落、工人失业、工人社区被剥夺和侵蚀现象比比皆是。如1971—1981年间,英国工业重镇大曼彻斯特地区流失了7.3万人,丧失了51%的制造业工作岗位;纽卡斯尔的泰恩和桑德兰韦尔,失业率在1985年上升到20%;谢菲尔德从事钢铁工业的工人从45 100人减少到4 700人。⑨
(2)城市结构的重构
导致城市结构方面巨大变化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城市的基础经济快速重组,城市作为制造业中心的功能已经完结,而代之以服务业和消费中心的功能;二是分散化的过程,城市中心和内城的许多功能走向外围的卫星城镇。这两种趋势导致了大范围土地和建筑废弃、环境退化、失业人口增加以及社会环境急剧变化,在老工业地带尤为严重,包括依赖采矿、传统制造业,以及码头和铁路运输的城市或区域,如英国的南威尔士(South Wales)、北英格兰(North England)、苏格兰中部(Central Scotland)和北爱尔兰贝尔法斯特(Belfast)地区,法国的洛林(Lorraine)和诺德(Nord)地区,荷兰的鹿特丹(Rotterdam),比利时的瓦隆(Wallonne)地区,德国的萨尔兰(Saarland)、鲁尔以及前东德的大部分地区,意大利的米兰(Milano),美国的“锈带”(Rust Belt)等。许多人都认为“废弃或未充分使用的工业用地和建筑是社区衰败的元凶”⑩。
(3)后工业化城市轮廓出现
从1982年开始,世界经济进入新一轮的增长繁荣期。随着跨国公司的形成,全球化与新技术创新成为近30年来经济领域的关键词,跨国公司在全球层面重构其生产、研发、消费,发展中国家因承接制造业而迅速工业化,这些变化不仅给发达国家带来新的中产阶层,也使其产业结构、生产模式、生活方式都发生了根本转变,内城的衰退与复兴、郊区的发展与繁荣、城市多中心化等成为发达国家城市变化和研究的主题。无论是在内城还是在郊区,老工业区的废弃与重建、新产业在内城和郊区寻找新的发展空间成为这一转变过程的重要环节,城市地区初步呈现后工业化特征。
例如,美国28个大城市就业成分中服务业是增长最为迅速的私人就业部门。1969—1978年,纽约总共丧失了50万个工作岗位,服务业、银行和金融业增加了7.4万个岗位。服务业取代制造业成为主要经济部门,发达国家约3/4的劳动力分布在服务行业。例如,美国服务业占新创造就业机会的90%,占国民生产总值和就业的70%⑪(图2-4、图2-5)。再如英国传统工业中心城市曼彻斯特,虽然制造业岗位大量丧失、都市人口流失,但服务业部门的就业增加却十分显著,1981—1991年,保险、银行、商业服务的就业人口增加了45.68%,其他服务业就业人口的增加也十分明显(图2-6)。
4)后工业化城市特征出现(1991年迄今)
最近20年世界经济和政治格局的深刻转变,对产业创新和城市社会构成、空间结构和土地使用都产生了巨大影响。随着全球化的进一步深化,制造业在世界范围、区域范围内重新分布,在城市范围内区位转移,并由此催生了“全球城市”和“区域城市”的产生。
图2-4 美国部分制造业就业变化状况
图2-5 美国部分服务业就业变化状况
国际经济的兴起深深改变了发达国家的制造业结构,迫使其寻求更大的灵活性。技术密集型“新经济”产业开始在城市中寻求新的集聚空间,形成高技术园区和产业集聚区,传统服务产业(文化、旅游、餐饮等)则倾向于在中心城区寻求发展空间,这些趋势构成了后福特主义(Post-Fordism)的新形式,也成为城市棕地再开发的根源。在这两种力量的推动下,逐渐酝酿出后工业的城市轮廓:①城镇就业基础重构,制造部门缩减,服务部门迅速增加;②服务机构在中央商务区兴起和集中,超高层办公楼成为资本强势和现代化优势的极端表达;③产生了非匀质的大都市核心;④“新中产阶级”管理人员和专业人士开始出现;⑤“新产业空间”大量涌现⑫。许多工业化时期的老工业区、仓库码头区率先获得更新改造,呈现出完全不同于工业化时期的城市空间景象(图2-7)。
图2-6 1981和1991年大曼彻斯特的就业结构对比图
图2-7 典型的工业城市景观和后工业城市景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