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7 阿育王柱
图1-8 曼陀罗图形
印度佛教寺庙是围绕着窣堵坡建造精舍[5]和毗诃罗[6]发展起来的建筑群。佛教寺院现如今已经基本被大规模毁坏,从现存的遗址中只能看出寺庙的平面构成。从早期雏形可以看出佛教寺庙由窣堵坡、讲堂[7]和精舍三种形式组成。以窣堵坡为中心,围绕建造其他建筑。佛教初期是非偶像崇拜的,认为佛祖是无相的,所以常以佛脚印、菩提树、法轮等代表佛陀。发展到公元1世纪末,出现了佛教雕刻艺术,此后佛像出现在寺庙,原本以窣堵坡为核心的平面布局逐渐被供奉神像的神殿为中心的构图取代。
曼陀罗(图1-8),在佛经中译为“坛场”“道场”等,是古印度文化中重要的一种图形。它代表了印度的宇宙观,象征七个实体星球和两个虚拟星球。曼陀罗图形对印度佛教具有一定影响,据记载印度佛教寺庙常以曼陀罗图形为依据来建造。
佛教寺庙常以佛塔为中心,包括覆钵形的窣堵坡和金刚宝座塔。金刚宝座塔是佛教密宗的一种佛塔形式,样式分为上下两部分,下部为方形的塔座(称为金刚宝座),上部是五座塔,五座塔的形式又有密檐式、楼阁式、覆钵式等。五座塔分别代表五方佛,中间最大的塔代表大日如来,东面的代表阿閦佛,南面的代表宝生佛,西面的代表阿弥陀佛,北面的代表不空成就佛[8]。
现存最早的金刚宝座塔是比哈尔邦南部的菩提伽耶的摩诃菩提大塔(图1-9、图1-10)。相传佛陀在菩提伽耶的菩提树下悟道,后人对其悟道的菩提树进行崇拜,并在此修建了佛塔。摩诃菩提大塔在19世纪发掘修复,现存的遗址主要以摩诃菩提大塔为中心,周围以石围栏围出转经道,外围分布着大大小小的小塔和还愿塔(图1-11),小塔形制类似于摩诃菩提大塔,但规模小得多。小塔的主立面大多朝向中心的摩诃菩提大塔,这种小塔朝向中心大塔的做法是佛教寺庙中常用的布局模式。摩诃菩提大塔背面是佛陀悟道的菩提树[9](图1-12)和佛脚印(图1-13)。
图1-9 摩诃菩提大塔
图1-10 摩诃菩提大塔主塔
图1-11 摩诃菩提大塔周围小塔
(www.xing528.com)
图1-12 菩提树
图1-13 佛脚印
摩诃菩提大塔高约50米,主入口朝东,入口处设置了布满雕刻的石牌坊。摩诃菩提大塔由基座和五座塔构成,五座塔为一座中央大塔和四座小塔。摩诃菩提大塔布满雕刻,塔基雕刻着一圈佛像,副入口处除了两个较大的立佛外,其余大部分都为坐佛,偶尔出现一两个很小的立佛,佛像全身或者局部贴有金箔。塔基上的雕刻较为精美,五座塔上的雕刻以几何形和柱子为主,中间大塔每面中间竖向雕刻内会出现佛像和莲花雕刻。摩诃菩提大塔内部供奉着佛像,是整个大塔的主要部分。
图1-14 精舍典型平面
图1-15 那烂陀寺遗址
精舍(图1-14)是供佛教徒休息和修行的场所。在平面布局上,精舍由小室、庭院和廊子三部分围合成院落式。小室用于供佛教弟子们休息和打坐使用,在佛教发展到后期,精舍内出现了一间专门用来供奉佛像的小室。供奉佛像的小室略大于其他小室,一般位于面对主入口房间的中间位置[10]。小室、廊子和庭院的布局体现了一种内外的自然过渡,具有内向性,有利于佛教弟子参佛。
印度佛教寺庙一个典型例子是位于今印度比哈尔邦巴特那附近的那烂陀寺(图1-15)。那烂陀寺始建于5世纪,在7世纪成为印度大乘佛教的佛学中心,中国唐朝高僧玄奘曾经在此学习。12世纪那烂陀寺遭到伊斯兰教教徒侵略而毁灭,据说,当时寺内的900万册典藏被焚烧,大火烧了六个月。
图1-16 那烂陀寺总平面
那烂陀寺(图1-16)以线状路径发展,具有东西两条轴线,东侧轴线分布着僧舍,西侧轴线分布着公共建筑。西侧为教学区,由四组寺庙以及佛塔组成。那烂陀寺的主要功能是作为佛教大学之用,因此并没有按照早期佛教寺庙围绕佛塔建造寺庙的布局。东侧为僧舍,采用连续线形的布局形式一字排开。每座精舍都按传统精舍的院落形式布局,精舍入口朝向寺庙,相邻的精舍间留有通道穿行。
如今的那烂陀寺只剩下残垣断壁,只能够看出精舍的平面布局和寺庙的一些遗迹。但是那烂陀寺静谧安详的环境,仍然能够让人们感受到神秘的宗教气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