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光绪帝病死原因解析:医学与官书证据

光绪帝病死原因解析:医学与官书证据

时间:2023-10-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主张光绪帝正常病死说,主要依据是:第一,官书记载。他在著述中认为,光绪帝属于正常死亡。从现代医学角度来看,光绪帝患有严重的神经官能症、关节炎和骨结核等疾病,这些是导致光绪帝壮年死亡的直接原因。“光绪帝自病重至临终之时,其症状演变属进行性加剧,而无特殊或异常症状出现。其临终时的症候表现,乃是病情恶化之结果。因之,光绪帝是死于疾病。”

光绪帝病死原因解析:医学与官书证据

主张光绪帝正常病死说,主要依据是:

第一,官书记载。《清德宗实录》《光绪朝东华录》《清史稿•德宗本纪》等官书,都记载光绪帝是正常病死的。如:

上疾大渐,酉刻,崩于瀛台之涵元殿。(《清德宗实录》卷五九七)

上疾大渐,酉刻,崩。(《光绪朝东华录》光绪三十四年十月癸酉)

癸酉(二十一日),上疾大渐,崩于瀛台涵元殿,年三十有八。(《清史稿•德宗本纪二》卷二四)

以上,都说光绪帝病重而死,是自然死亡。

■ 光绪帝朝服像

■珍妃

第二,久病不治。光绪帝长期身体不好,久病难医,因而病死。在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前,光绪帝身体多病,但尚能维持。此后,他的身体状况急转直下,即使云集天下名医来京会诊,光绪帝的病依然有增无减。这是因为:其一,这一年发生了“戊戌政变”,光绪帝开始了从帝王到囚徒的生活。他夜间失眠,郁结不畅,神烦心悸,健康日差。其二,珍妃被害,孤苦难当。《宫女谈往录》中记载:“在逃亡的路上,我看到了光绪,眼睛像死羊一样,呆呆的!”从此以后,光绪帝的病日益严重,直至病故。

第三,私人记述。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七月十六日,江苏名医杜钟骏为光绪帝诊病后,在其著述《德宗请脉记》中记载了他为光绪帝诊病的经过以及光绪帝临终前的病状。他说:我此次进京,以为能治好皇上的病,博得微名。今天看来,徒劳无益,不求有功,只求无错。他在著述中认为,光绪帝属于正常死亡。(www.xing528.com)

第四,档案记载。两份档案材料提供了光绪帝的死因。

其一,光绪帝的病历。光绪帝三十七岁时的《病原》,记载了他从小身体虚弱和病情发展的情况,资料翔实且私密:

遗精之病将二十年,前数年每月必发十数次;近数年每月不过二三次,……冬天较甚。近数年遗泄较少者,并非较愈,乃系肾经亏损太甚,无力发泄之故。……腿膝足踝永远发凉,稍感风凉必头疼体酸,夜间盖被须极严密。

光绪十年(1884年)、十二年(1886年)的《脉案》还记载,光绪帝经常患感冒及脾胃病,经常服用汤药、丸药。可见光绪帝在青壮年时期,身体衰弱,多病缠身。

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三月初九日《脉案》记载:皇上肝肾阴虚、脾阳不足、气血亏损,病势严重。在治疗上不论是寒凉药,还是温燥药,都不能用,处于无药可用的地步。宫中御医们束手无策。五月初十日《脉案》记载:调理多时,全无寸效。九月《脉案》记载:病状更加复杂多变,脏腑功能已经失调。十月十七日,三名御医会诊的《脉案》记载:光绪帝极度虚弱,元气大伤,病情危重,出现心肺衰竭等症状。十月二十日《脉案》记载:夜里,光绪帝开始进入弥留状态,肢体发冷、白眼上翻、牙关紧闭、神志不清。二十一日《脉案》记载:光绪帝的脉搏似有似无,眼睛直视,张口倒气。傍晚,光绪帝死。

其二,光绪帝医药档案。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公开了珍藏的历代清宫医案,有关光绪帝的脉案十分齐全,特别是他临终前半年,病情加重阶段的诊断和服药记录尤为完整。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十月二十一日子刻,光绪帝进入弥留状态。御医张仲元等人诊得:“皇上脉息如丝欲绝。肢冷,气险,二目上翻,神识已迷,牙齿紧闭,势已将脱。谨拟生脉饮,以尽血忱;人参一钱、麦冬三钱五味子一钱。水煎灌服。”虽经御医多方努力,却无力回天。

第五,学者观点。有学者根据清宫医案记载认为:光绪帝从开始病重到临终,病状逐渐加剧,既没有中毒的迹象,也没有暴死的征象。病死之因,属于正常。从现代医学角度来看,光绪帝患有严重的神经官能症、关节炎和骨结核等疾病,这些是导致光绪帝壮年死亡的直接原因。光绪帝的御医六人,每日一人轮诊,各抒己见,治法不一,也耽误了医治。“光绪帝自病重至临终之时,其症状演变属进行性加剧,而无特殊或异常症状出现。其临终时的症候表现,乃是病情恶化之结果。因之,光绪帝是死于疾病。”(朱金甫、周文泉《从清宫医案论光绪帝载湉之死》)

慈禧、光绪等人的“进药底簿”

但是,有的学者也提出了不同意见,怀疑光绪帝是被人下药毒死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