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后下嫁”说,民国以来,沸沸扬扬。小横香室主人的《清朝野史大观》,民国五年(1916年)由上海中华书局印行。书中有《多尔衮》《太后下嫁摄政王》《太后下嫁贺诏》《太后下嫁后之礼制》四条记太后下嫁的事,并说这是“中国有史以来所未有也”!民国六年(1917年),上海会文堂书局出版蔡东帆(藩)的《清史通俗演义》,其第十八回目《创新仪太后联婚,报宿怨中宫易位》的上半回,说的就是“太后下嫁”。民国八年(1919年)一位署名“古稀老人”者写了《多尔衮轶事》,书中的《太后下嫁》条,谈到顺治皇帝在多尔衮摄政下“危如累卵”,太后认为“非有羁縻而挟持之,不足以奠宗社于泰山之安,故宁牺牲一人,以成大业”。而多尔衮“涎太后之色”,常入宫禁,纵尝试之。太后为了“卫我母子”“两人对天立誓,各刺臂作血书,互执一书”,以为凭证。特别是书中安排太后诈崩,在举行隆重丧礼后,再以皇帝乳母身份嫁给多尔衮,故事曲折,引人入胜。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九月,王浩沅的《清宫十三朝》(又名《清宫秘史》)由文业书局出版,书中描述多尔衮与皇太后相恋事,如《种情根巧救小玉,偿夙愿亲王大婚》《槐树荫中窥嫂浴,荷花池上捺叔腮》《香衾卧娇艳经略降清,宫内候兄安亲王戏嫂》《建新仪摄政娶太后,名打猎姊妹嫁亲王》等,而布木布泰名“大玉儿”、其妹名“小玉儿”,则是王浩沅的乱编之一。此外,还有许啸天的《清宫十三朝演义》等。总之,太后下嫁之事,始自民国初年,野史流布,遍及民间。那么,孝庄皇太后是否下嫁睿亲王多尔衮了呢?
关于皇太后下嫁多尔衮的说法及其讨论,下面列出十二条:
第一,关于“建夷宫词”。张煌言《建夷宫词》曰:
上寿觞为合卺尊,慈宁宫里烂盈门。
春官昨进新仪注,大礼恭逢太后婚。(《张苍水全集》)
张煌言(1620—1664),号苍水,浙江宁波人,这时他在江南抗清。他的这首词写在当时,明确写了是住在慈宁宫的皇太后又结婚了,所以成为太后下嫁说的一条证据。
■ 慈宁宫
我们分析一下:
其一,张煌言虽然是当时之人,但是他并没有在北京,而是远在江南。他对清朝的态度是对抗、敌视,那么“然远道之传闻,邻敌之口语,未敢据此孤证为论定也!”(孟森《明清史论著集刊》)出自敌人之口,记在异乡之文,不能成为历史的直接证据。
其二,《建夷宫词》是诗词,而不是宫廷档案。诗词可以夸张,也可以比赋,还可以虚拟,所以也不能不加考据,简单直接地作为历史的证据。
其三,或谓张冠李戴。顺治六年(1649年)十二月,多尔衮元妃博尔济吉特氏病故,次年(顺治七年)正月,多尔衮纳娶寡居的肃亲王豪格王妃。这件事牵扯到多尔衮与豪格的争斗,又是叔娶侄媳,有悖伦理,朝野内外,议论纷纷。有人认为,张煌言远在江南,也许是听到了误传,把多尔衮娶王妃当作娶孝庄皇太后了。他的《建夷宫词》是写于顺治六年(1649年),多尔衮元妃死于这一年的年底,当时还没有发生多尔衮娶豪格王妃之事。
其四,“慈宁宫里烂盈门”一句,是说喜事是在慈宁宫里办的,因为皇太后住在慈宁宫。当时有两位皇太后,一位是中宫孝端太后哲哲,写《建夷宫词》时孝端太后已病死;另一位是孝庄太后布木布泰。但是,根据历史档案的记载,慈宁宫在李自成临撤出皇宫时被焚毁。待顺治十年(1653年)修葺而成,皇太后才搬居慈宁宫,多尔衮则死于顺治七年(1650年),所以多尔衮与皇太后怎能在此举行结婚典礼呢!
其五,“春官”是指礼部官员,钱谦益曾为南明福王弘光的礼部尚书,降清后官礼部侍郎。有人说这里是指钱谦益。但是,钱于顺治三年(1646年)正月在北京就职,六月便因病回到家乡常熟。(《清史列传•钱谦益传》卷七九)后死于家。同前述《建夷宫词》的时间对不上。显然也不能作为史据。
所以“建夷宫词”只能是一说,而不能成为历史依据。
第二,关于“皇宫内院”。多尔衮死后追其罪时,有一条罪状是:“又亲到皇宫内院。”(蒋良骐《东华录》)朝鲜《李朝实录》也作了相同的记载,但后来纂修的《清世祖实录》却删掉了这句话。这说明多尔衮到“皇宫内院”确有其事,而删掉这句话,或为表明事有隐衷。那么,多尔衮到皇宫内院,能说明太后下嫁了吗?显然不能。这是一条似是而非的史料,并非经过考据。譬如说:
其一,这个皇宫内院是沈阳的皇宫内院,还是北京紫禁城的皇宫内院?没有指明。
其二,多尔衮是“到”皇宫内院,而不是“住”皇宫内院,那么“到”皇宫内院,就一定是太后下嫁给多尔衮了吗?
其三,史家对此进行了推测:皇太后与多尔衮也许有暧昧关系。高阳先生认为:极有可能是指孝庄与多尔衮相恋的事实。孝庄太后与睿王多尔衮关系暧昧,可能是真,也可能是假;但即使关系暧昧,也不等于太后下嫁了。
■多尔衮摄政王府旧址
其四,也有人认为,如果太后真的下嫁了,多尔衮到皇宫内院也就名正言顺了,而把这一条列为多尔衮的罪状,恰好反证太后并没有下嫁。
其五,并不排斥孝庄皇太后与睿王多尔衮之间,“政治默契显然是很好的,他们一个为增强摄政王的权势,一个为维护幼年天子的地位,必然有着密切的合作关系。”(陈捷先《顺治写真》)
总之,“皇宫内院说”不能提供太后下嫁的确凿依据,却露出了疑点。
第三,关于“下嫁诏书”。民国时出版了一部书《多尔衮摄政日记》,这部书原名叫《皇父摄政王多尔衮起居注》,是一个叫刘文兴的家里收藏的。在出版之前,他写了一篇《清初皇父摄政王多尔衮起居注跋》,发表在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一月二十八日的《中央日报•文史周刊》上。文中说:“清季,宣统改元,内阁库垣圮。时家君方任阁读,奉朝命检库藏。既得顺治时太后下嫁皇父摄政王诏,摄政王致史可法、唐通、马科书稿等,遂以闻于朝,迄今犹藏诸故宫博物院。”多尔衮致唐通、马科书稿,发表在《清代档案史料丛编》,致史可法书的内容今亦可知。惟有这位刘先生父亲见过的太后下嫁诏未见发表,别人也没见过。清宫档案收藏在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和台北故宫博物院文献处,有许多学者专门整理和研究清宫档案,从刘文兴说他父亲见过太后下嫁的诏书,直到现在,还没有一位学者和档案保管者说自己见过这份档案。
既然至今没有见到这份太后下嫁诏,所以这个证据目前还不能成立。如果真的有这份档案,将来随着清宫档案的进一步整理,是一定会被发现的。况且,这么重要的档案,怎么会没有别人知道呢?于此,有人写书说,刘文兴是个喜欢开玩笑的人,当年为了让自己的书好卖,才故意制造了这么一个噱头。(www.xing528.com)
第四,关于“未葬昭陵”。清朝的皇帝陵分三处:一处是关外三陵——永陵、福陵(沈阳东陵)、昭陵(沈阳北陵);一处是河北遵化的清东陵;另一处是河北易县的清西陵。皇太极葬在关外三陵之一的昭陵。他的“一后四妃”,即孝端皇后于顺治六年(1649年)四月十七日病逝,次年二月骨灰奉移沈阳,入葬昭陵,与皇太极同衾。关雎宫宸妃于崇德六年(1641年)先于皇太极病逝,后来将宸妃遗骨迁葬到昭陵的妃园寝。衍庆宫淑妃于康熙六年(1667年)病逝,葬入昭陵的妃园寝。麟趾宫贵妃博尔济吉特氏,病逝于康熙十三年(1674年),也葬入昭陵的妃园寝。按照清朝陵寝制度,孝庄太后死后应葬在昭陵,同皇太极合葬。但是,她身后不仅没有葬在昭陵,而且还葬在了东陵的风水墙外。于是就引出了许多说法。有人说因为孝庄太后下嫁了,无颜见夫君,所以把她葬在东陵大门旁,给子孙看门。
孝庄太后在三十一岁时丧夫,四十九岁时丧子,所以她的后事由孙子康熙皇帝处理。康熙二十六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孝庄太皇太后去世,这年她七十五岁。孝庄太皇太后从三十二岁来到北京,已经在关内生活近半个世纪,所以接受了汉族棺葬的习俗;而她的丈夫皇太极已经逝世四十四年,是按照满洲的习俗火葬的,早已在关外沈阳的昭陵入土为安。孝庄太皇太后对于自己的后事,向皇孙康熙帝有交代:“太宗文皇帝梓宫,安奉已久,不可为我轻动。况我心恋汝皇父及汝,不忍远去,务于孝陵近地,择吉安厝,则我心无憾矣。”(《清圣祖实录》卷一三二)就是说,她不愿意惊动太宗皇太极的亡灵,而愿意同儿子顺治帝在一起,陪伴英年早逝的儿子福临。
太皇太后死后要葬在东陵,这就给皇孙康熙帝出了一道难题:既不能违背祖宗之制,又不能违抗祖母之命,怎么办?康熙帝采取了一个临时举措,把太皇太后生前在紫禁城里最喜欢住的寝宫拆了,搬到东陵风水墙外,修起一座“暂安奉殿”,将孝庄太皇太后的梓宫(棺材)暂时安置在那里。但直到康熙帝逝世,他一直没有解决祖母陵寝的难题。
雍正帝即位以后,着手解决这个难题。雍正二年(1724年)二月初五日,雍正帝下谕,追述了孝庄不与太宗合葬、在孝陵附近安厝的遗嘱,说:“朕惟《礼经》云:合葬非古也。先儒又云:神灵有知,无所不通。是知合与不合,惟义所在。今昭陵安奉日久,若于左近另起山陵,究非合葬之意。且自孝庄文皇后安奉以来,我圣祖仁皇帝历数绵长,海宇乂安,子孙繁衍,想孝庄文皇后在天之灵,极为安妥。”(《清世宗实录》卷一六)经过大臣们的反复磋商,终于确定了解决方案,当年十一月二十一日,确定孝庄文皇后陵为昭西陵。将暂安奉殿改建为陵。
雍正三年(1725年)十二月初十日,孝庄文皇后梓宫下葬昭西陵地宫。这时,孝庄太后已经逝世三十八年了,所以她的陵园是重孙子胤禛给她修建的。雍正皇帝的这个解决方案是很高明的。既遵循了祖制,又满足了孝庄太后的心愿。
■ 孝庄太后的昭西陵
从以上过程可以看出:
其一,从昭西陵名称看,太宗文皇帝皇太极陵寝的名称是昭陵,孝庄文皇后陵寝位于太宗昭陵的西边(河北省遵化市,在沈阳西),陵寝的名称是“昭西陵”,所以从名称上确定墓主是太宗皇帝的皇后(后追封),昭西陵和昭陵是同一体系。虽然昭西陵紧挨着东陵风水墙,但是它和东陵完全是两个系统。
其二,从昭西陵规制看,建有重檐庑殿顶的隆恩殿,内外有两道围墙,还建了神道碑亭。这些超过常规的做法,表明了对墓主的尊重,显示出墓主的崇高地位,根本看不出有“轻蔑”的意思。
其三,从昭西陵地位看,因为顺治帝是逝世在关内的第一位清朝皇帝,他的祖父努尔哈赤和父亲皇太极都葬在关外,他是第一个葬进关内东陵的皇帝,所以孝陵理所当然是清东陵的主陵,地位最高。但是孝庄太后是顺治帝的母亲,如葬在东陵就无法显示她的地位。所以雍正帝想了一个办法,把孝庄太皇太后的昭西陵安置在东陵风水墙外而单独成陵,如此既表明了和太宗昭陵的关系,又表明了墓主的崇高地位,还实现了孝庄太后陪伴顺治帝的遗愿。
从孝庄太后的昭西陵,既看不出孝庄太后因下嫁多尔衮,而不能和皇太极同衾的迹象;也看不出她“无颜见人”而被轻蔑的迹象,看到的却是对她的崇敬。因此,以孝庄皇太后“未葬昭陵”,给“东陵看门”而断定太后曾经下嫁,显然是无稽之谈。
孝庄并不是清朝第一位未同皇帝合葬的皇后。在她之前,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顺治帝的孝惠章皇后死后葬在了孝陵的东边,后来这座陵就命名为孝东陵,清朝以后的皇后陵于是都按照这种形式来命名。康熙帝死后葬在景陵,他的“一后四妃”葬入的都是棺椁。从景陵开始,皇后先于皇帝而死的先葬于地宫,但石门不关,一旦皇帝死后葬入地宫,就关闭地宫。死于皇帝之后的皇后,就另建地宫,这成为清朝的一项制度。
第五,关于“青梅竹马”。有人说庄妃与多尔衮是“青梅竹马”,很小就相恋,所以太后下嫁是有感情基础的。庄妃出生在蒙古科尔沁,多尔衮则出生在满洲赫图阿拉,两地相距甚远,二人并无“青梅竹马”的机会。也有人说在努尔哈赤和皇太极到科尔沁娶亲时,多尔衮跟着去了,见到幼年的庄妃,两人相恋。实际上,努尔哈赤父子虽然都娶了科尔沁女子,但当时是送亲,而不是他们到科尔沁去娶亲,所以多尔衮也不可能去科尔沁见布木布泰(庄妃)。庄妃从十三岁起就来到爱新觉罗家庭,又和多尔衮年龄相仿,是否会产生恋情,史书不会记载,后人也无法推断。但是即使两人之间有恋情,也不能证明孝庄太后就一定嫁给了多尔衮。
第六,关于“保儿皇位”。说孝庄太后为了保住儿子福临的皇位,不得不委身于多尔衮。此说站不住脚。年仅六岁的福临能够继位,是当时多种政治势力复杂斗争和相互妥协的结果,而不是由皇太后依靠多尔衮一个人所能决定的。实际上,多尔衮本意是自己继承皇位,根本没打算让侄子福临继位。在和皇二兄代善、皇长侄豪格等激烈角逐之后,接受了济尔哈朗等的建议,才扶福临即位,自己和济尔哈朗做辅政王。顺治帝即位以后,如果孝庄以“情色”巴结多尔衮,只会让皇权更加容易落到多尔衮之手。事实上,皇太后依靠孝端皇太后,对多尔衮既重用、又牵制,采取了非常复杂的政治手段,才使多尔衮最终没有突破摄政王的圈子,而保证了年幼的顺治帝的皇位。因为皇帝年幼,国事家事都要依靠摄政王,所以皇太后注意协调与多尔衮的关系。但是由此作为太后下嫁的依据,显然站不住脚。
第七,关于“弟娶其嫂”。满洲确实有“兄死弟娶其嫂”的习俗。清太宗皇太极开始改革满洲的婚姻习俗,规定“不许乱伦婚娶”。(《清太宗实录》卷一一)严禁转房婚——不许娶庶母、婶母、嫂子、侄妇等,但没有触动异辈相婚和姐妹同嫁一夫的婚俗。清帝中满洲异辈相婚,入关后仅在顺治帝身上体现过,后来就再没出现过。姐妹同嫁一夫者,还是有的。康熙帝后妃中有三对亲姐妹,光绪曾有瑾妃和珍妃为姐妹。但有这样的习俗,并不能证明多尔衮就一定娶了他的嫂子。
第八,关于“尊称皇父”。多尔衮被称为“皇父摄政王”,有人说既然被称作“皇父”,那就证明顺治帝的母亲孝庄太后下嫁给他了。崇德八年(1643年)皇太极逝世,顺治帝即位。第二年,清朝迁都北京,封多尔衮为叔父摄政王。顺治五年(1648年)十一月,尊多尔衮为皇父摄政王,“加皇叔父摄政王为皇父摄政王,凡进呈本章旨意,俱书皇父摄政王”。(蒋良骐《东华录》卷六)无论是叔父摄政王,还是皇父摄政王,都是摄政王的尊称,并不能证明多尔衮做了顺治的继父。这就如同后来光绪皇帝尊称慈禧太后为“皇阿玛(父亲)”一样,不能据此说慈禧皇太后就是光绪皇帝的父亲了。
■ 顺治帝为“皇父摄政王”之死颁发的哀诏
第九,关于“朝鲜史证”。类似太后下嫁颁诏这种朝廷大事,照例是应当诏谕属国的。当时作为清朝属国,朝鲜对于清朝发生的大事有详细的记载,留下了珍贵的历史资料,如《李朝实录》。但是朝鲜《李朝实录》没有“太后下嫁”颁诏告谕的相关记载。所以有学者推断,根本没有太后下嫁这件事。
第十,关于“顺治报复”。顺治七年(1650年)十二月,多尔衮死。不到一个月,顺治帝就拿多尔衮的哥哥阿济格开刀,来惩治多尔衮。顺治八年(1651年)正月初六日,顺治帝以“和硕英亲王阿济格谋乱”罪,将其幽禁,后来将阿济格赐死。二月十五日,也就是福临亲政一个月零三天,就定多尔衮十大罪状,命将多尔衮削其爵号,撤其庙享,黜其宗室,籍其财产,没其府第,毁其陵墓,继子多尔博归宗。耶稣会士卫匡国在《鞑靼战纪》中记载:多尔衮死后被毁挖坟墓,掘出尸体,用棍子打,以鞭子抽,砍掉脑袋,暴尸示众。多尔衮活着的时候被尊为“皇父摄政王”,死后尸骨未寒就如此定罪惩罚,所以有人推断,是因多尔衮逼太后下嫁,才引起顺治帝如此的仇恨。这种说法不能说一点道理都没有,但毕竟是推测,不能作为太后下嫁的依据。况且少年天子亲政以后,严惩摄政王,例子是很多的。明朝万历皇帝亲政后,严惩张居正。康熙皇帝亲政后,严惩辅政大臣鳌拜,都是史例。
第十一,关于孝端不允。“孝端”指的是清太宗孝端文皇后博尔济吉特氏,名哲哲,孝庄布木布泰的姑姑,崇德元年(1636年)晋称清宁宫中宫皇后。顺治帝继位后,尊为皇太后。顺治六年(1649年)五十一岁病逝。有她在世,不会允许自己的侄女布木布泰下嫁——既败坏皇家的体统,又玷辱娘家的尊严。
第十二,关于笔记无载。当时在京的大小官员、来京科考举子、文人墨客、失意书生不少,至今没有见到一篇他们对于“太后下嫁”的记载。如果说当时怕触犯文罔,那么私家笔记、文集、手稿、秘录等,民国以来,稿本抄本、公私刊本,已大量出现,却不见记载。
从以上十二条来看,孝庄太后下嫁多尔衮,既无文献根据,也无档案依据。从目前清史研究的现状看,既没有过硬的材料证明太后下嫁了,也不能完全消除关于太后下嫁的疑问。所以,三百年来,直到今天,太后下嫁一直是清宫中的一桩历史疑案。
最后,我们探讨孝庄太后下嫁疑案的意义:第一,不要单纯地用世俗的眼光看待孝庄太后与多尔衮的关系;第二,弄清事实真相,廓清戏说历史的迷雾;第三,孝庄皇太后和睿王多尔衮在皇帝年幼、江山不稳、国难维艰的局势下,以大局为重,和衷共济,结成合力,共渡难关,取得胜利,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历史经验;第四,我认为,孝庄皇太后布木布泰同摄政睿亲王多尔衮可能有情愫,但“太后下嫁”之事确实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