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豪格像
按照清太祖努尔哈赤规定的皇位继承《汗谕》,由满洲八旗贵族共议嗣君。于是,由礼亲王代善主持,在皇宫崇政殿,满洲八旗贵族决定并拥立皇太极遗位的继承人。就如哲人所说,事情的结果往往不是愿望的甲方,也不是愿望的乙方,而是谁也没有想到的丙方。就是说继承人既不是肃亲王豪格,也不是睿亲王多尔衮,而是谁也没有想到的皇太极第九子、六岁的爱新觉罗•福临。这是谁的建议呢?福临又是怎样被推举的呢?讨论这个问题的基本史料依据是朝鲜《沈阳状启》或《沈馆录》中的一段记载。这份史料是当时朝鲜驻沈阳的使臣,就皇太极遗位继承问题所获得的“大衙门”会议的机密资料,是报送朝鲜李朝国王李倧的《秘密状启》。为了便于分析,全文征引如下:
秘密状启:十四日,诸王皆会于大衙门,大王发言曰:“虎口,帝之长子,当承大统云。”则虎口曰:“福少德薄,非所堪当!”固辞退去。定策之议,未及归一。帝之手下将领之辈,佩剑而前,曰:“吾属食于帝,衣于帝,养育之恩与天同大,若不立帝之子,则宁死从帝于地下而已。”大王曰:“吾以帝兄,常时朝政,老不预知,何可参于此议乎?”即起去。八王亦随而去。十王默无一言。九王应之曰:“汝等之言是矣。虎口王既让退出,无继统之意,当立帝之第三(应作九)子。而年岁幼稚,八高山军兵,吾与右真王分掌其半,左右辅政,年长之后,当即归政。”誓天而罢。(《沈馆录》卷六)
■ 崇政殿内景
上述《秘密状启》,时间记为癸未年即崇德八年(1643年)八月二十六日,就是在“大衙门”即崇政殿举行秘密会议后的第十二天。文中的“大王”为礼亲王代善,“虎口”为肃亲王豪格,“八王”为英郡王阿济格,“九王”为睿亲王多尔衮,“十王”为豫郡王多铎,“右真王”为郑亲王济尔哈朗,“帝之第三(应作九)子”为福临。
对于这段记载继承皇太极遗位者的文字,产生了几种看法:
第一,出自多尔衮说。认为福临继位之议,出自多尔衮的学者,其主要依据是朝鲜《沈阳状启》或《沈馆录》中有两句重要的话,不应该被忽视,而应当被重视。这就是“九王应之曰”和“汝等之言是”十个字。在整段文字中,“九王应之曰”——此前为议论,此后为结论;“汝等之言是”——承上而启下,接前而转后。其中包含了三层意思:
其一,“九王应之曰”,就是说在九王多尔衮发表当立帝之第九子福临以前,诸王们有一番议论,而被《秘密状启》的作者,或出于重点在启报新君为谁而省略繁文,或对当时密议不甚了了而断简缺载,不管出于哪种原因,其前都有一番争论。因是崇政殿最高机密会议,外人不可得知其详,这段记载,十分可贵,有所罅漏,不必苛责。
其二,“汝等之言是”,就是说在九王多尔衮发表当立帝之第九子福临以前,诸王们有人提出立福临,故多尔衮才“应之”“是之”,否则何应之有、何是之言!《秘密状启》记载疏略,“汝等之言”断简,于是给人一种信息误导,似乎福临继位是由多尔衮提出的。睿亲王多尔衮权势倾朝,把功劳归于己,罪祸嫁于人。这样,多尔衮就“翊戴拥立,国赖以安”,(《清世祖实录》卷九)把拥立福临的功劳归于自己。
其三,“九王应之曰”与“汝等之言是”,萧一山先生在《清代通史》转述上面引文时,进行了通俗节录,“睿亲王多尔衮曰:‘诸将之言是也。豪格既退让无续继意,则当立帝之三子福临,若以为年稚,则吾与郑亲王济尔哈朗分掌其半,以左右辅政,年长之后,再当归政。’因誓天而散,福临方六岁云。”这里虽省略“九王应之曰”,却将“汝等之言是”解释为“诸将之言是也”。
上面在“九王应之曰”和“汝等之言是”中,其“应”的是什么?其“是”的又是什么?细加分析,共有四点:一是,豪格退让,无意继统;二是,拥立福临,嗣承皇位;三是,福临年幼,郑亲王济尔哈朗和睿亲王多尔衮共同辅政;四是,幼主年长,当即归政。(www.xing528.com)
由上可见,福临继位之议,出自多尔衮,直接史料,未见一条。所引《秘密状启》之记载,含糊其词,且存疑点。
第二,出自代善说。皇太极死后,各旗力量都在或明或暗地进行活动。此事,《清史列传•索尼传》和《清国史•索尼传》均阙载,而《清史稿•索尼传》有详述:“太祖崩后五日,睿亲王多尔衮诣三官庙,召索尼议册立。索尼曰:‘先帝有皇子在,必立其一,他非所知也。’是夕,巴牙喇纛章京图赖诣索尼,告以定立皇子。黎明,两黄旗大臣盟于大清门,令两旗巴牙喇兵张弓挟矢,环立宫殿,率以诣崇政殿。”
在崇政殿议商册立的“大衙门”会议,由礼亲王代善主持。会上,索尼及巴图鲁鳌拜首言立皇子,睿亲王令暂退。英郡王阿济格、豫郡王多铎劝其胞兄睿亲王多尔衮即帝位,多尔衮犹豫未允,豫郡王多铎曰:“若不允,当立我。”睿亲王不允。多铎又曰:“不立我,论长当立礼亲王。”礼亲王代善曰:“睿亲王若允,我国之福。否则当立皇子,我老矣,能胜此耶!乃定议奉世祖即位。”(《清史稿•索尼传》卷二四九)
■盛京皇宫大清门
礼亲王代善是议商嗣君诸王会议的重要政治力量。因为:代善是清太祖努尔哈赤次子(长子褚英已死),年六十一,花甲老翁,在宗室中年龄最长、有着家长的地位,此其一。代善在皇太极崇德朝为大贝勒、和硕礼亲王,被朝鲜称为“大王”,此其二。代善为正红旗的主旗贝勒,此其三。代善的子孙掌镶红旗,有军事实力,此其四。代善召集诸王大臣会议,议立嗣君,此其五。代善率领诸王、大臣、贝勒等以福临继位盟誓告天,此其六。所以,代善在议立嗣君的诸王会议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但是,代善知己知彼,圆融平和,进退有度,主动谦让,以“我老矣,能胜此耶!”或“常时朝政,老不预知,何可参于此议”而坚辞。所以,定议奉福临之继位,并非出自代善首议。从代善坚决辞让、圆融建言、退席避锋与未行摄政四件事,可以反证礼亲王代善并未首议福临继位。
第三,出自豪格说。肃亲王豪格继承皇位的有利条件是:豪格为皇太极长子,三十五岁(比多尔衮年长三岁),正值壮年,文韬武略,多有战功,此其一。豪格的十一位弟弟中,有七位在世:四阿哥叶布舒十七岁,五阿哥硕塞十六岁,六阿哥高塞七岁,七阿哥常舒七岁,九阿哥福临六岁,十阿哥韬塞五岁,十一阿哥博穆博果尔三岁,六、七、九、十、十一阿哥都年龄较小,此其二。豪格人才出众,史称他“容貌不凡、有弓马才”“英毅、多智略”,此其三。豪格在太祖时因军功被封为贝勒,太宗天聪时被晋为和硕贝勒,崇德元年(1636年)皇太极即皇帝位后,再被封为和硕肃亲王兼摄户部事,此其四。皇太极生前亲掌正黄、镶黄和正蓝三旗,而两黄旗和正蓝旗大臣拥护豪格继位,此其五。豪格有济尔哈朗支持,还有众大臣拥护,如开国五大臣中额亦都、费英东,以及扬古利的子弟侄孙多是两黄旗的勇将,都拥戴豪格,此其六。但是,肃亲王豪格既不善上(故作虚套),也不善让(真正辞让),或者说既不知上,也不知让,“因王性柔,力不能胜众”。大清皇位,失之交臂。从豪格或因故套谦恭或由愤懑退席与未行摄政两事,可以反证其并未首议福临继位。
■ 多铎像
第四,出自英郡王、豫郡王说。参加崇政殿会议的还有英郡王阿济格、豫郡王多铎。前已分析,英郡王阿济格主张立胞弟多尔衮,豫郡王多铎也主张立胞兄多尔衮。史载:英郡王阿济格、豫郡王多铎等“跪劝睿王,当即大位”。(《清世祖实录》卷六三)甚至于说:“若立肃王,我等俱无生理!”豫郡王多铎还提出“当立我”即立自己,他们兄弟不会,也没有提出拥立福临继位。
第五,出自阿达礼说。颖郡王阿达礼,为代善第三子萨哈璘之长子,以父死袭郡王。萨哈璘多军功,与议政,掌礼部,同多尔衮亲近。其子阿达礼多有战功,附多尔衮,管礼部,与议政。阿达礼在皇太极死后,谋立多尔衮继位。阿达礼、硕讬(代善次子)往来于代善、多尔衮、济尔哈朗之间,谓“众已定议,立和硕睿亲王矣”。(《清世祖实录》卷一)所以,颖郡王阿达礼是多尔衮的铁杆支持者、拥立者,甚至于在议定福临继位之后,阿达礼仍然推动支持多尔衮继位,结果阿达礼以“扰政乱国”罪,在当夜被“露体绑缚”“即缢杀之”。阿达礼之母、硕讬之妻,也同时被缢杀。
除上述三位亲王、三位郡王之外,剩下的就是郑亲王济尔哈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