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聪十年即崇祯九年(1636年)四月十一日,皇太极宣布即皇帝位,正式改国号“金”为“清”,改年号“天聪”为“崇德”。这是满洲史上也是清朝史上划时代的事件,从此中国历史上又出现了一个新皇朝——清朝。
皇太极改国号、称皇帝,要做舆情准备,也就是要群臣劝进。同年四月初五日,后金大贝勒代善,和硕贝勒济尔哈朗、多尔衮、多铎、岳讬、豪格,贝勒阿巴泰、阿济格、杜度等,蒙古八固山额真、六部大臣,都元帅孔有德,总兵官耿仲明、尚可喜、石廷柱等,蒙古科尔沁贝勒土谢图济农巴达礼、扎萨克图杜棱布塔齐等,及满洲、蒙古、汉人文武官员,恭请皇太极上尊号。
上尊号的表文用满文、蒙古文、汉文三种文字写成——和硕贝勒多尔衮捧满字表文一道,科尔沁贝勒土谢图济农巴达礼捧蒙古字表文一道,都元帅孔有德捧汉字表文一道,率诸贝勒大臣文武各官,诣阙跪进。时皇太极御内楼,满洲、蒙古、汉人三位儒臣,捧表进入。诸贝勒大臣行三跪九叩之礼。儒臣跪读表文,表曰:“诸贝勒大臣文武各官,及外藩诸贝勒上言:恭惟我皇上承天眷佑,应运而兴,辑宁诸国,爱育群黎。当天下昏乱之时,体天心,行天讨,逆者以兵威之,顺者以德抚之。宽温之誉,施及万方。征服朝鲜,混一蒙古,更获玉玺,受命之符,昭然可见。上合天意,下协舆情。臣等遇景运之丕隆,信大统之攸属,敬上尊号……伏愿俯赐俞允。”读毕,皇太极谕曰:“今内外诸贝勒大臣,复以劝进尊号,再三固请,朕重违尔等之意,弗获坚辞,勉从众议。”(《清太宗实录》卷二八)皇太极在绥服蒙古、征服朝鲜、南攻明朝、北征索伦,屡次取得胜利之后,自然不想做“大汗”,而要做“皇帝”。皇太极在建号“大清”的同时,接受了满、蒙、汉群臣恭上“宽温仁圣皇帝”的尊号。皇太极称“皇帝”,而把出于蒙古语的“汗”,封赐给外藩蒙古的王公。
皇太极“上尊号”“改年号”,要举行祭告天地的大典。这里,皇太极并不需要天地的批准,只是祭告即报告天地而已。
皇太极在满、蒙、汉三方臣民推举,告祭上天、地祇、祖先三方之后,便举行了隆重的大典。
四月十一日,举行上尊号、建国、改元大典。满洲、蒙古、汉人官员,捧满、蒙、汉三种文体的表文,立于坛东,以上称尊号、建国、改元事,宣示于众曰:“我皇上应天顺人,聿修厥德,收服朝鲜,统一蒙古,更得玉玺,符瑞昭应,鸿名伟业,丕扬天下。是以内外诸贝勒大臣,同心推戴。敬上尊号曰‘宽温仁圣皇帝’,建国号曰‘大清’,改元为‘崇德’元年。”从此,皇太极接受“宽温仁圣皇帝”尊号,建国号曰“大清”,改年号为“崇德”。
■《 清太宗实录》中关于称帝和改国号的上谕
皇太极改“汗”为“帝”,“汗”即“可汗”的简称,为蒙古语,汉语译为“王”或“帝”。东北森林文化的女真族、西北草原文化的蒙古族,地域相邻,文化相连,故努尔哈赤建国即位之后,称“汗”。但努尔哈赤在一些对明朝或朝鲜的文书中,称“大金国汗”或“大金国皇帝”。实际上“汗”即“帝”,万历皇帝在满文中就是“万历汗”。皇太极继位后仍称“汗”,在满文中,凡文书“大金国皇帝”之处,“帝”仍用“汗”。皇太极与袁崇焕议和时,汉文书信中所写的“大金国皇帝”字样,曾被袁崇焕指责为议和的障碍。皇太极对此作出让步,曾声明不称“帝”而称“汗”。这是因为在明朝人看来,只有明朝皇帝才能称“皇帝”,“帝”与“汗”是不同等级的尊称。在天聪时,许多汉官给皇太极上奏疏,多称皇太极为“汗”。
皇太极不仅将尊号“大汗”改成“皇帝”,而且将国号“大金”改为“大清”。皇太极改“金”为“清”,实际上是改换了一个发音相近的汉字而已。汉字的“清”和“金”,发音相近,字义吉祥。但皇太极作这种更改的原因,自己没作说明,文献也无记载。于是,后来学者进行了许多推测。有人从字面上附会,说“金”与“清”的汉字语音相近;有人从历史角度作说明,因为“清”字以往皇朝没有用过;有人从五行说——“明”为“火”,“清”为“水”,水能克火,加以诠释;也有人从萨满文化中找答案;更有人从民族方面去解释——皇太极声明过,他们不是金国的后裔,当然这里面也包含如果沿用历史上的“金”为国号,有刺激汉族“以宋为鉴”的禁忌。
应当说,皇太极把国号由“金”改为“清”,主要是由于当时形势的发展。皇太极认为,他本人已不仅是满洲的“大汗”,也不仅是满洲和蒙古的“大汗”;而是满、蒙、汉的“共主”,是天下的“共主”。因此,皇太极要建立一个新的皇朝,改换一个新的国号,以同明朝抗衡,并且取而代之。因之,既改国号为“大清”,也改年号为“崇德”。
历史现象,有时巧合。清太宗皇太极在位十七年,先后有两个年号,即“天聪”和“崇德”。天聪九年(1627—1635)和崇德八年(1636—1643),共十七年;崇祯帝,也在位十七年(1628—1644)。明朱由检与清皇太极,他们在位基本同时,在位时间也相当。
皇太极的年号“崇德”与朱由检的年号“崇祯”是相对应的:
——“德”,《尚书•盘庚上》:“汝克黜乃心,施实德于民。”《周易•乾•文言》:“君子进德修业。”德,重在德政,德行。
——“祯”,《说文解字》:“祯,祥也。”就年号来说,反映了皇太极与朱由检治国理念的差异:崇德帝重德政,崇祯帝重祯祥。
在清代十二位皇帝中,除皇太极有两个年号(天聪、崇德)外,其余十一帝都是一个皇帝一个年号。这同明朝一样,在明代十六位皇帝中,除朱祁镇有两个年号(正统、天顺)外,其余十五帝也都是一个皇帝一个年号。从中国皇朝史来看,当朝的皇帝改年号是常事,改国号却少见;一般只是在改朝换代之际,才出现新皇朝的国号。所以,皇太极改国号、改年号,具有政治家的气魄与胆略、勇气与大气,也具有改革家的更制与维新之义。(www.xing528.com)
■蒙古文“天聪汗之牌”信牌
■ 满蒙汉三体“皇帝之宝”信牌
可是,皇太极为什么改国号为“大清”呢?当年元世祖忽必烈建国号为“大元”,《元史》是有解释的:“法《春秋》之正始,体大《易》之乾元。”(《元史》卷四)所以称为元朝。
■ 崇德年制白玉“大清受命之宝”
皇太极为什么称清国,他没有解释,清人没有解释,清史也没有解释。只有一个传说做了故事性的解释:
当年,大汗(努尔哈赤)遇难,骑着一匹大青马出逃。后面追兵赶来,大汗策马急奔,大青马过累而倒下死了。大汗抚摸大青(马)说:“大青(清)啊大青(清),我将来得了天下,就叫‘大清(青)’!”
上面是个民间传说故事,不是史料,不必当真。
总之,天聪汗皇太极改国号“大金”为“大清”,标志着原先以女真-满洲为主体的女真国(金国),已经发展为以满洲为主体,包含汉族、蒙古族、东北和漠南等地域其他民族在内,民族多元、国家一统的大清帝国了,并为清军入关、移鼎北京、入主中原做了政治准备。
还有后话,在此补述。促成这件大事的那件传国玉玺,如此珍贵,定当保存。此后许多文书都用此“制诰之宝”,直到清入关后才改用满汉文合璧的“制诰之宝”。乾隆十一年(1746年),清理原宫中保存的清初宝玺,送往盛京故宫凤凰楼收藏,却不见有这方“制诰之宝”。后来乾隆帝下旨,从盛京藏宝玺中撤去“丹符出验四方”之宝,换上了一方青玉“制诰之宝”。但这是不是那枚珍贵的传国玉玺,不得而知。
■ 青玉“制诰之宝”
另外,据宫中《活计档》记载:乾隆十三年(1748年)五月二十二日,七品首领萨木哈来说,太监胡世杰交白玉“制诰之宝”一方(随锦盒一件,磁青纸金道册页一册,黑漆描金宝匣一件),旨交启祥宫将宝上字磨去。有学者认为这方白玉“制诰之宝”就是原来的传国玉玺。既然乾隆皇帝把如此珍贵的传国玉玺给毁了,只能说明这不是真正的传国玉玺,也许根本就不存在所谓的传国玉玺,是皇太极当年为制造舆论称帝而造的假。
然而,这件白玉“制诰之宝”后来也不见踪影了。按说,盛京沈阳,清初皇宫,没有经历地震、天灾、战争、人祸,传国宝玺理应作为国宝保存至今。但今沈阳故宫博物院、北京故宫博物院、台北故宫博物院,都没有发现这件传国玉玺。所以,当年皇太极获得的传国玉玺“制诰之宝”,其真伪、去向、存毁、变故,仍是个历史之谜。
总之,皇太极在位期间先后有三桩奇事,总是说不清道不明的:为什么改族名为满洲?为什么改国号为大清?为什么传国玉玺下落不明?这三件奇事,不少人提出疑问,成为故宫的历史之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