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元朝传国玉玺之谜:明朝夺回,皇太极获得

元朝传国玉玺之谜:明朝夺回,皇太极获得

时间:2023-10-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相传“传国玉玺”到元世祖忽必烈时,收于大都皇宫,密室珍藏,视为国宝。元末帝顺帝时,弃守大都,出城北逃,携带传国玉玺,到了大漠。明太祖朱元璋派徐达率军北攻,元顺帝死于应昌,传国玉玺遗失。经多尔衮规劝后,苏泰福晋率子额哲等投降多尔衮,并献出这件传国玉玺。多尔衮回到沈阳后,非常隆重地将传国玉玺献给了天聪大汗皇太极。皇太极刚刚改了族名,又喜获汉代传国玉玺,他登极称帝的条件已经成熟。

元朝传国玉玺之谜:明朝夺回,皇太极获得

这个“传国玉玺”是怎么回事呢?

据记载:汉代的“制诰之宝”,历代帝王视之为宝,世代流传,传到谁手,算是天降祥瑞,真龙天子现世。相传“传国玉玺”到元世祖忽必烈时,收于大都皇宫,密室珍藏,视为国宝。元末帝顺帝时,弃守大都,出城北逃,携带传国玉玺,到了大漠。明太祖朱元璋徐达率军北攻,元顺帝死于应昌(今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克什克腾旗经棚镇),传国玉玺遗失。在二百多年后,传说在山冈下有个牧羊人,见一只山羊三天不吃草,但以羊蹄刨地。牧羊人看见好奇,就挖掘这块草地,发现了传国玉玺。而后,这块传国玉玺归于蒙古察哈尔林丹汗。

在皇太极派多尔衮统兵,第三次进攻林丹汗时,林丹汗西逃,走死青海大草滩。这块传国玉玺归林丹汗遗孀苏泰福晋收藏。苏泰福晋是叶赫部人,知道多尔衮将其包围,已经逃脱不掉。经多尔衮规劝后,苏泰福晋率子额哲等投降多尔衮,并献出这件传国玉玺。

■《 清太宗实录》中关于察哈尔部归降的记载

这方传国玉玺,璠玙为质,交龙为纽,玺文为汉篆“制诰之宝”四字,光气焕烂,是为至宝。多尔衮等见到传国玉玺,如获至宝,喜出望外,于是将这方传国玉玺秘密珍藏,亲自携带,凯旋回军到归化城(今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多尔衮回到沈阳后,非常隆重地将传国玉玺献给了天聪大汗皇太极。多尔衮在献传国玉玺给皇太极时,说:

皇上洪福非常,天锡至宝,此一统万年之瑞也。(《清太宗实录》卷二四)(www.xing528.com)

降清汉官、都元帅孔有德很会投皇太极所愿,奏言:

窃观自古受命之主,必有受命之符。昔文王时,凤凰鸣于岐山;今皇上得传国宝玺,二兆略同。此宝实非寻常,乃汉时所传,迄今二千余年。他人不能得,惟我皇上得之,盖皇上爱民如子,顺时合天,虽宝玺在千里之远,应运呈祥,是天启其兆,登九五之尊,而享天下之福无疑也。不但臣一人喜而不寐,即中外闻之,莫不欢忻鼓舞,以为尧舜之治,今得复见矣!(《清太宗实录》卷二五)

降清汉官、总兵官耿仲明跟随孔有德之后,奏言:“夫玉玺者,乃天子之大宝,国家之上瑞,有天下者所必用也。今皇上合天心,爱百姓,故天赐宝玺,可见天心之默佑矣。惟愿蚤正大统,以慰臣民之望。”(《清太宗实录》卷二五)

上述降清汉官孔有德、耿仲明的两份奏言,恰好投合皇太极之所想、所愿。皇太极为此举行了隆重的受宝大典。

皇太极刚刚改了族名,又喜获汉代传国玉玺,他登极称帝的条件已经成熟。于是皇太极开始积极筹备,更改国号,登极称帝。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