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故宫疑案:莽古尔泰的母亲与皇太极的复仇

故宫疑案:莽古尔泰的母亲与皇太极的复仇

时间:2023-10-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莽古尔泰的母亲富察氏,为建州女真莽塞杜诸祜之女,原嫁给努尔哈赤三伯祖索长阿之孙、努尔哈赤叔伯兄威准为妻。第一次突围从南城门,五百余骑出战,遭到两蓝旗军的拼死围堵,双方伤亡相当惨重,明军退回城内。拒不接见莽古尔泰。皇太极获得三千五百门大小火炮等战利品,后回到沈阳。还有,皇太极为打击和镇压莽古尔泰正蓝旗势力,将莽古尔泰的长子额必伦等杀死,还杀了正蓝旗官兵一千余人。

故宫疑案:莽古尔泰的母亲与皇太极的复仇

皇太极同莽古尔泰的冲突,要从莽古尔泰的身世说起。莽古尔泰(1587—1633),是努尔哈赤第五子。莽古尔泰的母亲富察氏,为建州女真莽塞杜诸祜之女,原嫁给努尔哈赤三伯祖索长阿之孙、努尔哈赤叔伯兄威准为妻。万历十三年(1585年),威准死。富察氏改嫁努尔哈赤为妻。富察氏于万历十五年(1587年)生子莽古尔泰,十八年(1590年)生女莽古济,二十四年(1596年)生子德格类,并抚养舒尔哈齐之子阿敏。

莽古尔泰性勇猛、精骑射,但鲁莽。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定八旗,莽古尔泰为正蓝旗的主旗贝勒。富察氏既是莽古尔泰的生母,又是阿敏的养母。天命五年即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富察氏死去。阿敏死后,莽古尔泰既势单力薄,且孤掌难鸣。

皇太极与莽古尔泰的冲突,表现在大凌河之战。明军大凌河城守将为明朝名将祖大寿。城里除了祖大寿自己的亲军外,主要是修城班军和夫役,缺乏粮秣、武器、弹药、矢镞等。

天聪五年即崇祯四年(1631年)夏,皇太极率领八旗军攻大凌河城,倾巢而出,志在必得。皇太极的部署是:四面围城,攻城打援,运用火炮,战和兼施。其围城部署:两黄旗在北面,两红旗在西面,两白旗在东面,两蓝旗在南面。守城明军突围要出南门,山海关明军增援也要在南门打开通道。八旗军又以红衣大炮攻城的南面,坏雉堞,破敌楼。所以,整个大凌河之战,打得最激烈、最残酷的是大凌河城南门的攻防战。

明守将祖大寿先后四次从南城突围。第一次突围从南城门,五百余骑出战,遭到两蓝旗军的拼死围堵,双方伤亡相当惨重,明军退回城内。祖大寿第二次从南城门突围,又同两蓝旗军遭遇。两蓝旗兵进抵城壕,舍骑步战拼杀,明军退入壕内。时明军城上与壕内,上下配合,矢炮齐发。两蓝旗兵力不能敌,死伤惨重,仓皇后退。皇太极得知败报,非常生气,情绪激动,竟对正蓝旗军的军官“唾其面”,羞辱之。正蓝旗主旗贝勒莽古尔泰既非常焦躁,又异常气愤。这是因为:明朝实行卫所制、募兵制,总兵官统兵作战;阵亡官兵的家属则分散在全国各地,不知其长官是谁。八旗军则不同,八旗军是寓兵于民,全民皆兵。兵民按照八旗统制起来,分作三级管理——固山额真(相当于军长)、甲喇额真(相当于师长)、牛录额真(相当于团长),他们既是军事指挥官,又是部民行政官。

■ 皇太极的马鞍

■“正蓝旗满洲二甲喇十一佐领图记”铜印

一场争战下来,两黄、两红、两白各旗官兵很少伤亡,而正蓝旗官兵伤亡惨重,这怎么向其眷属交代?在这种尴尬困境下,莽古尔泰向皇太极流露怨言:“昨日之战,我属下将领被伤者多。”(《清太宗实录》卷九)面对这种牢骚话,天聪汗皇太极不仅没有体恤安抚、正面鼓励,反而指责说:“朕闻尔所部兵,凡有差遣,每致违误。”莽古尔泰进一步辩解说:“我部众凡有差遣,每倍于人,何尝违误?”皇太极很不高兴:“上不怿而起,将乘马(去)。”莽古尔泰更加不满,说:“皇上宜从公开谕,奈何独与我为难?我止以推崇皇上,是以一切承顺,乃意犹未释,而欲杀我耶?”于是,举其佩刀之柄前向,“频摩视之”。这时,莽古尔泰同母弟贝勒德格类上前说:“尔举动大悖,谁能容汝!”挥拳殴向莽古尔泰。莽古尔泰发怒并责问其弟说:“尔何为殴我!”说着用手拔出佩刀五寸多。德格类急忙推开莽古尔泰。皇太极骑马回到营帐。事后,莽古尔泰觉得白天欠克制,晚间到皇太极大营帐外,派人奏曰:“臣以枵腹饮酒四卮,因对上狂言。言出于口,竟不自知。今来叩首,请罪于上。”皇太极派额驸扬古利、达尔哈传谕曰:“尔于白昼拔刃欲犯朕,昏夜复来何为?”拒不接见莽古尔泰。

大凌河之战,从八月初六日围城,到十月二十九日陷城,共八十三天。皇太极获得三千五百门大小火炮等战利品,后回到沈阳。莽古尔泰与皇太极在大凌河城爆发的这场冲突,开启了莽古尔泰的历史悲剧。(www.xing528.com)

同年十二月,议莽古尔泰“御前露刃罪”,定:革去莽古尔泰大贝勒,降为贝勒;夺五牛录属员,罚驮甲胄雕鞍马十一匹,素鞍马各一匹;又罚银一万两入官。(《清太宗实录》卷一〇)翌年十二月初二日,莽古尔泰以暴疾卒,年四十六。而后,其弟德格类也以暴疾卒,年四十四。

事情到此,并未结束。皇太极胸怀狭窄,器量不够。莽古尔泰死后一年,其生前所领正蓝旗固山额真觉罗色勒等,率正蓝旗大臣及莽古尔泰亲戚二十五人,为莽古尔泰扫墓。皇太极知道这个消息后,召集诸贝勒大臣等在大政殿会议,拟将觉罗色勒斩首,后免死,令“众唾其面,黜之”。又传谕诸福晋对莽古尔泰福晋“往辱詈而训诫之”。(《清太宗实录》卷一七)对莽古尔泰部将、亲戚、福晋加以羞辱,使之丢尽脸面,声名扫地。

还有,皇太极为打击和镇压莽古尔泰正蓝旗势力,将莽古尔泰的长子额必伦等杀死,还杀了正蓝旗官兵一千余人。(《明清史料》甲编)

■ 盛京皇宫大政殿内宝座

皇太极通过种种手段,先使代善服帖退让,再打击阿敏,又打击莽古尔泰,均取得胜利。于是,皇太极、代善、阿敏、莽古尔泰“四佛并尊”的政治格局被打破,出现皇太极“一佛独尊”的专制局面。

在这里,要肯定皇太极在位十七年的历史功绩,譬如:改族名为“满洲”、改国号为“大清”;仿明朝建立三院(内国史院、内秘书院、内弘文院)、六部(吏、户、礼、兵、刑、工)、二衙门(都察院和理藩院)的政府架构;建立八旗蒙古和八旗汉军,研制红衣大炮,继其父征抚漠南蒙古(内蒙古),完成对明奴儿干都司和辽东都司(山东北部除外)的重新统一和管辖;始行开科取士,重用汉官范文程洪承畴、祖大寿等;改革老满文,推行加圈点新满文等。特别是和努尔哈赤父子两代,开拓疆域,完成了对东北森林文化地域约三百万平方公里土地的重新统一:

予缵承皇考太祖皇帝之业,嗣位以来,蒙天眷佑,自东北海滨,迄西北海滨,其间使犬、使鹿之邦,及产黑狐、黑貂之地,不事耕种、渔猎为生之俗,厄鲁特部落,以至斡难河源,远迩诸国,在在臣服。蒙古大元及朝鲜国,悉入版图。(《清太宗实录》卷六一)

到皇太极临终前,清朝实际控制的土地约有四百万平方公里,与明朝实际控制的土地面积大体相仿。这为清军入关、迁都北京、入主中原、一统华夏,奠定了基础。但是,皇太极也有问题。于其外部,举例之一,是他派八旗大兵七次掳掠中原,直至济南,给关内百姓造成巨大灾难。于其内部,举例之一,是他在对待阿敏、莽古尔泰的问题上,过于任性,过于狭隘,过于专断,过于残暴,完全背离了他的誓言:“兄弟子侄,微有过愆,遂削夺皇考所予户口,或贬或诛,天地鉴谴,夺其寿算。”皇太极的任性,还表现为“皇帝罢工”。他几次因不高兴就闹情绪,宣布“罢工”——就是关上盛京皇宫的大清门,不上班,把六部官员等都关在大门外。皇太极在清十二帝中,既贡献重大,又任性任情。其结果应了那句话:“天地鉴谴,夺其寿算!”皇太极五十二岁崩逝,疾有所因,并非偶然。修养不够,未能进关定鼎北京、君临天下。皇太极身后被清尊为“清太宗”,他的儿子福临却被清尊为“清世祖”。子为祖,父为宗——这是皇太极专权任性的一个回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