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皇太极蒙古联姻及后妃揭秘

皇太极蒙古联姻及后妃揭秘

时间:2023-10-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皇太极的蒙古博尔济吉特氏“一后四妃”,说明他继承了父汗努尔哈赤同蒙古联姻的遗策,继续同蒙古联姻。

皇太极蒙古联姻及后妃揭秘

皇太极究竟有多少位后妃,目前尚无确切资料,不能精确统计出来。不过为他生过子女而又能够查考的,共有十五人。她们都各有名号,应是没有问题的。根据清代官方资料,皇太极的后妃及其名号记述如下:

■ 孝庄文皇后像

(一)孝端文皇后,博尔济吉特氏,蒙古科尔沁贝勒莽古思之女。封为中宫皇后,生育三女:长女封为固伦温庄长公主,名马喀塔,下嫁林丹汗之子额哲;次女封固伦端靖长公主,名字不详;第八女封固伦端贞长公主,名字不详,下嫁土谢图汗巴达礼之子巴雅思护朗。

(二)孝庄文皇后,博尔济吉特氏,蒙古科尔沁贝勒寨桑之女。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生,天命十年(1625年)嫁给皇太极,后封为永福宫庄妃,生女二人,名雅图、阿图;生一子,名福临,就是后来的顺治皇帝。

(三)敏惠恭和元妃,博尔济吉特氏,蒙古科尔沁贝勒寨桑之女。万历三十七年(1609年)生,比庄妃年长五岁,后封为关雎宫宸妃,生一子,未命名,早殇。

(四)懿靖大贵妃,博尔济吉特氏,蒙古阿鲁阿霸垓部额齐克诺颜之女,后封麟趾宫贵妃,生子博穆博果尔,生女一人(名字不详)。

(五)康惠淑妃,博尔济吉特氏,蒙古阿鲁阿霸垓部塔布囊博第塞楚祜尔之女,后封衍庆宫淑妃,生女一人(名字不详)。

(六)元妃,钮祜禄氏,满洲人,清开国大臣额亦都之女,生子洛博会。

(七)继妃,乌拉那拉氏,满洲人,博克铎贝勒之女,生子豪格、洛格二人;女一人(名字不详)。

(八)侧妃,叶赫那拉氏,满洲人,阿纳布贝勒之女,生子硕塞。

(九)侧妃,博尔济吉特氏,蒙古扎鲁特部巴雅尔图戴青之女,天聪六年(1632年)嫁给皇太极,生女二人(名字不详)。

(十)庶妃,那拉氏,满洲人,英格布之女,生子高塞、女二人(名字不详)。

(十一)庶妃,奇垒氏,蒙古察哈尔部额尔济图固英寨桑之女,生女一人(名字不详)。

(十二)庶妃,颜扎氏,满洲人,布颜之女,生子叶布舒。

(十三)庶妃,伊尔根觉罗氏,满洲人,安塔锡之女,生子常舒。

(十四)庶妃(不知氏族),拜祜之女,生子韬塞。

(十五)庶妃(不知氏族),其父名不详,生女一人(名字不详)。

以上所述,可以看出:

第一,皇太极后妃中,能够确指其民族成分的有十三人,而蒙古族为七人,占其总数的百分之五十三点八,且占据后宫核心主导地位。崇德元年(1636年)四月,皇太极登极称帝,册封“一后四妃”,都是蒙古族人,也都姓博尔济吉特。(www.xing528.com)

第二,皇太极后妃中,没有纯汉族籍的女子,这可能与当时满洲执政者要保持满洲血统,不让汉族危及其政权有关。满汉语言不通,也是因素之一。

第三,蒙古重视世谱姓氏,博尔济吉特氏为元太祖成吉思汗的直接后裔,蒙古阿鲁阿霸垓部、蒙古察哈尔部,也都是成吉思汗的后裔。这是皇太极多次与其联姻的政治原因。

第四,满蒙有共同的文化基础。满族与蒙古族在生活、习俗、语言、宗教等方面,有共同性或相似性。譬如语言,满语蒙古语都属于阿尔泰语系,满语中有大量蒙古语借词,满洲人听蒙古语大体可以听懂,如在一起生活,很快可以语言交流。又如宗教,满洲和蒙古都信奉萨满教。这些都为满蒙联姻提供了方便条件。

崇德元年(1636年)皇太极册封“一后四妃”:中宫皇后博尔济吉特氏哲哲与东宫关雎宫宸妃海兰珠、西宫麟趾宫贵妃娜木钟、东次宫衍庆宫淑妃巴特玛•璪、西次宫永福宫庄妃布木布泰。这“一后四妃”,全部来自科尔沁蒙古博尔济吉特氏。

皇太极的蒙古博尔济吉特氏“一后四妃”,说明他继承了父汗努尔哈赤同蒙古联姻的遗策,继续同蒙古联姻。皇太极的蒙古博尔济吉特氏“一后四妃”,内关宫壸,外系社稷,下面着重加以介绍与分析。

皇太极的“一后四妃”都是蒙古族成吉思汗的后裔。她们的身世,值得一述:

■ 册封庄妃册文(蒙古文部分)

(一)孝端文皇后:蒙古科尔沁贝勒莽古思之女,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生,四十二年(1614年)与皇太极成婚,时年十六岁。天聪元年(1627年),因皇太极继承大汗之位,她被封为大福晋。崇德元年(1636年)皇太极任大清国皇帝,她被册封为中宫皇后,居盛京清宁宫。顺治帝即皇位后,尊其为皇太后。入关后居住在紫禁城。顺治六年(1649年)病逝,享年五十一岁,后与皇太极合葬于昭陵(沈阳北陵)。

(二)孝庄文皇后:名布木布泰,是蒙古科尔沁贝勒寨桑的女儿,孝端文皇后的侄女,关雎宫宸妃的妹妹。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生,天命十年(1625年)与皇太极成婚,时年十三岁。崇德元年(1636年)被封为永福宫庄妃。崇德三年(1638年)她为皇太极生了皇九子福临,就是后来的顺治皇帝。布木布泰长得秀美,人很聪明,又知礼数,是皇太极后妃中最著名的,也是关系到清朝早期兴起与强盛的一位关键人物。庄妃在当时似乎不太得宠,皇太极特别衷爱的是关雎宫宸妃海兰珠。布木布泰在皇太极死后的政争中,发挥了调和矛盾、安定局势的作用。她在康熙帝继承大位以及扳倒鳌拜集团的斗争中,为清朝作出了守成兼创业的贡献。她的历史地位是受到后人肯定的。当然这位女性名人的传闻很多,如下嫁多尔衮、温情说服洪承畴降清等,这些事的真实性不大,不过倒是充分反映了她的聪明与智慧、美丽与善良。布木布泰死于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享年七十六岁。

■“ 关雎宫”匾额

(三)关雎宫宸妃:博尔济吉特氏,名海兰珠,是皇太极最富有戏剧性的一位妃子。她是孝端文皇后的亲侄女、孝庄文皇后的亲姐姐。据说她以知书、文静、美丽、睿智而出名,皇太极因此要娶她为妻。她嫁给皇太极时已经二十六岁。崇德元年(1636年),她居住的宫殿名为“关雎宫”,取《诗经•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典故,表示出皇太极对她的深厚爱情。她曾为皇太极生过一子,不幸早夭。她痛苦过甚、悲伤至极,不久患病。皇太极当时正在明清生死交关的松山大战前线,闻讯后竟不顾一切地从战场赶回沈阳宫中,可惜为时已晚,宸妃先一日死亡。

皇太极悲痛万分,“涕泣不止”,饮食不思,夜不成寐,甚至昏厥。这种真挚爱情发生于帝王身上,还是不多见的。海兰珠与皇太极的婚姻生活只有七年,死时年仅三十三岁。他们生前恩爱异常,皇太极连死后永眠地下也要傍近宸妃墓地,两人情义深浓,可谓无以复加。

(四)衍庆宫淑妃:名巴特玛•璪,曾是蒙古察哈尔林丹汗的窦土门福晋,在林丹汗死后,于天聪八年(1634年)闰八月二十八日,率众投降后金。第二天,大贝勒代善等举行盛宴欢迎归附诸大臣。第三天,大贝勒代善与众和硕贝勒等上奏,请皇太极娶窦土门福晋为妃。《清太宗实录》里记载了这件事。最初,皇太极不从。代善等认为窦土门福晋“委身顺运,异地来归,其作合实由于天,上若不纳,得毋拂天意耶?……伏念皇上修德行义,允符天道,故天于皇上,特加眷佑”,皇上恩泽娶她,群庶无不欢欣。皇太极犹豫三天,想到“行师时,驻营纳里特河,曾有文雉,飞入御幄之祥。今福金来归,显系天意,于是意始定。”命希福、达雅齐前往迎娶。卫送巴特玛•璪来的蒙古人闻讯后,都高兴地说:“皇上纳之,则新附诸国与我等,皆不胜踊跃欢庆之至矣!”可见皇太极娶林丹汗的遗孀窦土门福晋,有着极大的政治意味。《清史稿•后妃传》记载,淑妃“抚蒙古女”,此女当是她同林丹汗所生。皇太极后命十四弟多尔衮纳娶此女为妻。顺治九年(1652年)加封为康惠淑妃。

(五)麟趾宫贵妃:名娜木钟,原是蒙古察哈尔林丹汗的囊囊福晋。在皇太极娶了林丹汗的窦土门福晋巴特玛•璪一年后,林丹汗的囊囊福晋娜木钟,于天聪九年(1635年)五月二十七日,前来投降后金。

■ 麟趾宫

当娜木钟来降时,贝勒阿巴泰等多人因为她是“察哈尔汗多罗大福晋”,请皇太极“纳之”为妻。皇太极以“先已纳一福晋,今又纳之,于理不宜”,而婉然拒之。皇太极命兄长大贝勒代善娶她为妻,大贝勒因“其贫而不娶”。这个“贫”字,可能不是理由,而是另有隐情。诸贝勒再三坚请,认为这是“天赐”,不是“强娶”,皇太极这才同意。皇太极随即于同年七月将娜木钟纳入后宫。后顺治加封她为懿靖大贵妃。康熙十三年(1674)病死。她的儿子博穆博果尔在顺治朝留下一段故事。《清史稿•后妃传》记载她还有一个“抚蒙古女”,可能是同林丹汗所生,带到宫中抚养成人的。

皇太极一生的婚姻多为政治婚姻,与蒙古的关系特别重要,这从盛京皇宫的五宫后妃都是蒙古博尔济吉特氏一事可以证明。皇太极的蒙古博尔济吉特氏后妃,除三位来自蒙古科尔沁部外,有两位曾是蒙古察哈尔林丹汗的遗孀——囊囊福晋和窦土门福晋,且她们都同林丹汗生育过女儿,皇太极将她们收留在宫中加以抚养。皇太极的蒙古博尔济吉特氏“一后四妃”,对满洲史、蒙古史、清朝史产生了什么影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