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尔哈赤的直系祖先,史料最早的记载是元末明初的猛哥帖木儿。朝鲜《李朝实录•燕山君日记》记载:“斡朵里乃大金支裔也。”可见猛哥帖木儿乃是大金的后裔。
元朝在后世称为建州女真的地区,设置五个万户府,任命五个万户。猛哥帖木儿曾是这五个万户中的一个。万户的官职是世代相袭的。猛哥帖木儿的祖辈世袭为斡朵里万户府的万户,统领所属女真军民,为元朝政府耕猎纳贡,镇抚北边。猛哥帖木儿驻地的斡朵里城,曾是辽、金、元三朝的北方重镇。这个地区,自然条件较好,居住人口较少。
到元末明初,斡朵里万户是谁呢?朝鲜的《龙飞御天歌》作了已知最早的记载:
如女真,则斡朵里、豆漫、夹温•猛哥帖木儿,火儿阿、豆漫、古论•阿哈出,托温、豆漫、高•卜儿阏。朵,都果切;斡朵里,地名,在海西江之东,火儿阿江之西。火儿阿,亦地名,在二江合流之东,盖因江为名也。托温,亦地名,在二江合流之下,二江皆自西而北流,三城相次沿江。夹温,姓也;哥,居何切,猛哥帖木儿,名也。古论,姓也;阿哈出,名也。高,姓也;阏,阿葛切,卜儿阏,名也。(权踶等《龙飞御天歌》)
上引文字,斡朵里、火儿阿、托温,是地名,分别是三座城;豆漫的汉译是万户,依兰豆漫汉译是三个万户;夹温、古论、高分别是姓;猛哥帖木儿、阿哈出、卜儿阏分别是人名,就是三个万户,分领其地,分统其众。前引斡朵里万户夹温•猛哥帖木儿,火儿阿万户古论•阿哈出,托温万户高•卜儿阏,他们的所在地——斡朵里猛哥帖木儿部,驻地在牡丹江入松花江的江口以西;火儿阿即胡里改阿哈出部,驻地在牡丹江入松花江的江口以东;托温部驻地在二江合流以下。三地因江而名,三个万户,彼此为邻。两江都自西向北流,斡朵里、火儿阿(胡里改)、托温三城,相次沿江,相互联系。
以上是说元朝末期,在牡丹江汇入松花江的地域,居住着女真三个万户,他们是斡朵里部的猛哥帖木儿,火儿阿即胡里改部的阿哈出,托温部的卜儿阏。我们这里重点说斡朵里部猛哥帖木儿,兼及胡里改部阿哈出。
明洪武四年(1371年),设置定辽都卫指挥使司。洪武八年(1375年)十月,明改定辽都卫为辽东都指挥使司,后管辖辽东地区,再后达到二十五卫、一百三十八所、二州、一盟。在洪武朝,猛哥帖木儿仍任斡朵里万户府的万户。于明洪武五年(1372年)前后,猛哥帖木儿率领斡朵里女真部民,溯牡丹江而上,避乱迁徙,几经辗转,饱历艰辛,先移居凤州(今吉林省海龙县境),又南迁到珲春河流域居住。约在洪武九年(1376年)到十七年(1384年)之间,猛哥帖木儿率部众,离开珲春河畔,南渡图们江,进入朝鲜东北部庆源、镜城一带居住。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再南移到图们江下游斡木河(今朝鲜会宁)一带地方居住。
明初,女真分为四大部,这就是建州女真、海西女真、黑龙江女真和东海女真。永乐七年(1409年)闰四月,明朝设置奴儿干都指挥使司,任命康旺为都指挥同知,王肇舟为都指挥佥事。治所在辽、金奴儿干城旧址,即黑龙江下游亨滚河口对岸附近特林地方,亦即庙街(尼古拉耶夫斯克)地方。奴儿干都司是明朝的地方军政机构,辖三百八十四卫、二十四所、七站、一寨;外卫世官“凡袭替、升授、优给、优养及属所军政,掌印、佥书报都指挥使司,达所隶都督府,移兵部”。其辖境东起鄂霍茨克海,西到大兴安岭,西北迄鄂嫩河,北达外兴安岭,南濒日本海。奴儿干都司的设置,加强了明廷对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四大部女真以及吉烈速、达斡尔、鄂温克、鄂伦春、赫哲等族群的辖治。后来猛哥帖木儿的六世孙努尔哈赤兴起,经过努尔哈赤、皇太极父子两代的经营,女真各部统一,就囊括了明奴儿干都司辖下的建州女真、海西女真、黑龙江女真和东海女真等各部。
■明代专门介绍少数民族历史的著作《裔乘》之“女直(真)”
■ 黑龙江女真之一的“费雅喀人”(清人绘)
明代女真地区的官员,包括都督、都指挥、指挥、千户、百户、镇抚等职,仍照旧俗,各统其属,按期朝贡,奏报朝廷,“给与印信”。其官职世袭,父死子继、父老子替,都须由明廷谕准。
先是,约于洪武初,元朝三万户之一的阿哈出溯牡丹江南迁,到图们江地带居住。朱棣为燕王时,曾北征故元势力,兵至斡朵里城地带。据朝鲜史书记载,朱棣曾娶阿哈出的女儿为王妃。永乐元年(1403年)十一月,阿哈出到应天(南京)朝贡。明廷在胡里改部诏设建州卫军民指挥使司,命阿哈出为指挥使。并为千百户所镇抚,赐诰印、冠带、袭衣及钞币有差。这是明朝始设建州卫,并任命阿哈出为建州卫指挥使。第二年,明廷正式建置建州卫。
永乐四年(1406年),阿哈出因兀狄哈侵扰,与朝鲜关系不谐,又率部众由图们江地带西迁到辉发河上游的凤州居住。在这里交代一下:阿哈出于永乐九年(1411年)逝世,由其子释加奴袭官。释加奴约在永乐十八年(1420年)去世,由其子李满住承袭官职,统辖建州卫。李满住是建州卫的重要人物,受到努尔哈赤等的仰慕,后面还要述及。(www.xing528.com)
明成祖朱棣设置建州卫后,继续招抚女真各部。永乐二年(1404年),派辽东千户王可仁前往图们江等地,安抚建州女真。明成祖在阿哈出来朝贡时,了解到了猛哥帖木儿的情况,于是派钦差千户王教化等持谕前往斡木河,招抚猛哥帖木儿:前者阿哈出来朝,言尔聪明,识达天道,已遣使赍敕谕尔。使者回复,言尔能恭敬朕命,归心朝廷,朕甚嘉之。今再遣千户王教化等,赐尔等彩段表里,尔可亲自来朝,与尔名分、赏赐,令尔抚安军民,打围牧放,从便生理。
猛哥帖木儿受谕后,随钦差千户王教化等,于永乐三年(1405年)底到南京入朝。明成祖“授猛哥帖木(儿)建州卫都指挥使,赐印信、花金带,赐其妻幞卓、衣服、金银、绮帛”。
猛哥帖木儿有一个大的家族。他的父亲挥厚,为元末万户;母亲,为也吾巨。挥厚去世后,其母改嫁挥厚异母弟包奇,又生同母弟於虚里、凡察等。猛哥帖木儿受明廷敕封,威望大增,更加提高了他在家族及部中的地位。猛哥帖木儿有正军一千名的精强队伍,分作中军、左军、右军三军,自率中军,其同母异父之弟凡察领左军,其子权豆(阿谷或作阿古)领右军。三军平时耕牧围猎,战时驰驱出征。
永乐九年(1411年)四月,猛哥帖木儿因与朝鲜关系不好,加之蒙古兀狄哈侵袭,便率部众前往凤州,与建州卫阿哈出同住一地。猛哥帖木儿迁到凤州后,更加密切了同明廷的关系。永乐十年(1412年),猛哥帖木儿入京朝贡述职,明廷考虑到他和阿哈出原皆为元朝的万户,便增设建州左卫,命猛哥帖木儿领其卫,任指挥使。这样,原来的建州卫就分成两个卫——建州卫和建州左卫。
永乐二十一年(1423年),猛哥帖木儿“率正军一千名,妇人小儿共六千二百五十名”,分批返回斡木河“旧居耕农”。他迁住斡木河之后,仍同明朝政府保持密切的臣属关系,并为明廷悉心任事。如在永乐十一年(1413年)到十五年(1417年)的五年之间,猛哥帖木儿曾三次到北京朝贡。
■《满洲实录》之“三姓奉雍顺(猛哥帖木儿)为主”图
明永乐二十年(1422年),建州卫李满住也向明廷请求迁往别处安居。翌年初,明廷谕准李满住迁往婆猪江多回坪等处居住。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四月,李满住率部众到达婆猪江西岸兀敕山南麓瓮村一带居住。这里,现在是辽宁省抚顺市桓仁满族自治县境地带。
明宣德期间,建州女真发生重大事件,就是斡木河事件。先是在宣德元年(1426年)正月朝贡时,猛哥帖木儿受到朝廷封赐:命建州左卫指挥佥事猛哥帖木儿为都督佥事,赐冠带。
猛哥帖木儿被封为都督佥事。《明史•职官志五》记载:都督佥事,武职,正二品。宣德八年(1433年)二月朝贡时,猛哥帖木儿又被封为右都督、都指挥佥事。《明史•职官志五》记载:左、右都督,武职,正一品。在这次朝贡之后,猛哥帖木儿和弟凡察、长子权豆,并随同明辽东都指挥佥事裴俊等一起返回斡木河,协助明廷管束杨木答兀的人马。杨木答兀为辽东女真豪族,在开原任千户。他在不受管束、屠城剽掠后,“挈家逃窜”至斡木河。不久,发生斡木河之变。
宣德八年(1433年)六月,明辽东都指挥同知裴俊奉旨,率领官军一百六十一名,赍敕前往斡木河,收取杨木答兀所掠人口。裴俊一行于八月二十七日,到斡木河地带下营。猛哥帖木儿率弟凡察、子权豆及兵马往会裴俊一行。闰八月十五日,杨木答兀伙同古州女真部阿答兀等三百余人马,群骑冲突,前来抢杀。猛哥帖木儿及弟都指挥凡察、子指挥权豆等,奋力保卫裴俊一行。经过激战,杨木答兀等势绌力穷,夺路而逃。但是,凡察、权豆及明军四人受伤,所载赍赐物品及马二十八匹被杨木答兀抢去。猛哥帖木儿同裴俊追赶杨木答兀至河的北岸。后来,杨木答兀纠合八百余人马,披挂明甲,气焰汹汹,到猛哥帖木儿、凡察、权豆等住家和裴俊营寨,攻破栅墙,包围房舍,放火焚烧,肆行抢掠,致猛哥帖木儿及长子权豆等男子俱被杀死,妇女尽行抢去。猛哥帖木儿次子董山(童仓)被掳走,弟凡察负伤出逃。建州左卫受到了重创,寨破人亡,劫难空前。斡木河之变及由此引发的建州左卫女真举部迁徙辽东,成为女真-满洲崛兴的历史起点。
■《满洲实录》之“神鹊救樊(凡)察”图
努尔哈赤的先祖建州左卫指挥使猛哥帖木儿,在斡木河之变中忠于朝廷,身死部破。猛哥帖木儿生前曾受明廷封赐印信、衣袭、绮帛、金带,并曾先后多次到京朝贡,“归心朝廷”,这对他包括努尔哈赤在内的后裔们,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