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推行的分封制,把許多諸侯分封到四方,是在商代已經開發的基礎上進行的。從已發現的商代文化遺址來看,現今遼寧省的大凌河流域(喀左、朝陽等地),北京市周圍(平谷、房山等地),河北省中部和西南部(蔚縣、涿縣、保定、曲陽、石家莊、平山、藁城、邢臺、邯鄲等地),山西省西部黄河沿岸(保德、忻縣、石樓、永和、靈石等地)和東南部(長子等地),山東省中部(濱縣、濟南、長清、益都、淄博、壽光等地)和西南部(曲阜、鄒縣、滕縣、蒼山等地),都已經開發,有較高的文化。西周初期在東方和北方分封許多諸侯,主要就是分布在上述商代已經開發的地區。
周武王克殷以後,因爲殷貴族勢力在商代原有王畿内還很强大,爲了安撫他們,繼續分封商王後裔武庚,“俾守商祀”,又分封姬姓諸侯作爲“三監”,“俾監殷臣”(《逸周書·作雒篇》)。武王去世,管叔、蔡叔聯合武庚反叛,并發動東方夷族參加叛亂。等到周公東征勝利,平定叛亂,接受這个教訓,就對殷貴族改用分散遷移的辦法,并推行分封制,在新征服的商代原有王畿和東方夷族地區、北方戎狄地區,分别分封了大小的諸侯,以便加强控制,并圖謀進一步對東、北兩方開拓和開發。周公除了把一部分殷貴族遷到洛邑加以監督利用以外,還把殷貴族和某些方國的貴族分批配給一些大的姬姓諸侯,使帶往封國成爲“國人”,既可以作爲封君在政治上和軍事上的支柱,同時又可以消除這些舊貴族原住地區的威脅,可以説,這是一舉兩得的事。所有這些被分配給大諸侯的舊貴族,不但有宗族組織,而且有附屬的奴隸。例如分配給魯國的殷民六族,“使帥其宗氏,輯其分族,將其類醜”(《左傳·定公四年》),“類醜”即是奴隸。這樣舊貴族整族帶同奴隸從中原遷移到四方封國去,無疑會傳播中原比較先進的農業技術,有利于這些地區進一步的開發。
西周初期分封的諸侯,既有大小之别,又有姬姓和異姓的不同,姬姓之中又有嫡系和旁支之分。大國主要分封在重要的統治地區,用來控制原來殷貴族和夷狄勢力强大的地方,佔有戰略要地,并謀求進一步的開拓和發展。嫡系姬姓的大國,或者封在商代原有王畿,或者封在中原靠近夷狄的地方。如文王之子康叔封於衛(國都朝歌在今河南淇縣),就是商代國都周圍地區;武王之子唐叔封於唐(即晋,國都在今山西翼城西),就是“夏虚”,靠近戎狄地區;周公之子伯禽封於魯(國都在今山東曲阜),就是新征服的東夷“奄”的所在。而旁系姬姓的大國則分封到較遠的四方去,如召公之子封於燕(國都在今北京市西南),太伯、仲雍之後封於吴。宜侯矢所封的宜(今江蘇丹徒,見宜侯矢簋銘文)可能就是吴的始封地。異姓的大國更分封到較遠的東方夷族地區,如吕尚封于齊(國都營丘,今山東淄博市東臨淄)。
分封的待遇,姬姓諸侯和異姓諸侯也有不同。姬姓諸侯中的大國,在分給一定範圍的封疆和土著人民的同時,分得有殷貴族和某些方國的貴族以及世襲官職的貴族,如魯國分得“殷民六族”,衛國分得“殷民七族”,唐國(晋國)分得“懷姓九宗、職官五正”(《左傳·定公四年》),燕國也至少分得了侯氏、氏二支殷貴族。這二支殷貴族中,都有人服事燕侯,成爲燕的大臣(見房山琉璃河出土復鼎銘文和蘆溝橋出土盉銘文)。但是,同時所封的姜姓齊國,雖是大國,却是“有分土,亡(無)分民”(《漢書·地理志》),没有分得舊貴族。
嫡系姬姓諸侯多數分封在中原已開發的優越地區和重要的戰略要地。以周公七个兒子的分封地點爲例:四个兒子分封在凡(今河南輝縣西南)、祭(今河南滎陽西北)、胙(今河南延津北)、茅(今山東金鄉西北),都在中原心臟地區。另外三个兒子就分封到東、北、南三个戰略要地、靠近夷戎的地方,長子伯禽代表周公封於魯,成爲嫡系姬姓諸侯封得最東的大國,用來控制東夷和淮夷;另一兒子封於蔣(今河南淮濱南),在淮水上游,成爲嫡系姬姓諸侯封得最南的一國,用來控制淮水以南的群舒及淮夷;另一兒子封於邢(今河北邢臺),原爲商的舊都所在(祖乙遷都於邢),成爲姬姓諸侯中正北方向中封得最北的一國,用來控制戎狄。此外封於戰略要地的,還有武王之子封於韓(今山西河津、萬泉間,參看附録:《韓侯所在地望考》),正當另一个武王之子唐叔所封唐國(即晋國)之西,與唐同樣擔負有控制戎狄和向北開發的責任。又有文王之子封于郕(今山東寧陽東北)和滕(今山東滕縣東南),郕在魯的西北,滕在魯的南方,和魯國同樣負有控制東夷、淮夷和向東開發的責任。
至于異姓諸侯的分封,除了特殊原因封在中原的以外,多數就分封到更遠的四方去。分封到今山東的中部、東部、南部的特别多。如姜姓的齊、紀(今壽光南)、(今黄縣、烟臺附近)、州(今安丘東北)、向(今莒南的東北);任姓的薛(今滕縣東南)、鑄(今肥城南)、鄣(今東平以東,一説姜姓);妘姓的夷(今即墨西)、鄅(今臨沂北)、偪陽(今棗莊南);已姓的莒(今膠縣西南,一説曹姓),嬴姓的譚(今章丘西,一説子姓),姒姓的鄫(今蒼山西北),曹姓的邾(今曲阜東),嬀姓的遂(今肥城南)等。此外封在今山東的還有風姓諸侯如任(今濟寧東南)、宿(今東平以東)等,嬴姓諸侯如郯(今郯城北)等,該是土著部族因順從周朝而受封的。
周朝把這樣多的異姓諸侯集中分封到山東半島,把不少姜姓諸侯分封到山東的中部、東部,並且把姜姓的齊國作爲一个大國分封在那里,是有原因的。因爲這个地區是東夷集中的地方,東夷的戰斗力很强,曾經隨從管叔、蔡叔、武庚一起叛亂,周公用三年時間才征服的。而且這个地區經濟落後,多數東夷還多從事游牧漁獵的生活,如果不加開發,就不可能鞏固周朝在這个新征服地區的統治。(www.xing528.com)
周朝把吕尚(太公望)封到山東中部的齊國,因爲他原是統率大軍指揮作戰的大師(大師原爲統帥的官名),所統率的一支姜姓貴族勇敢善戰,建有赫赫戰功。這時分封到東方,用來控制和繼續征伐這个東夷勢力强大的地區,是最合適的。周朝原來封給齊國的封土不大,主要就是東夷蒲姑氏居住地區,但是劃給吕尚征伐的範圍很是廣大。公元前六五六年齊伐楚,管仲提出伐楚的理由説:“昔召康公命我先君太公曰:五侯九伯,女(汝)實征之,以夾輔周室。賜我先君履!東至于海,西至于河,南至于穆陵,北至于無棣。”(《左傳·僖公四年》)《史記·齊世家》有相同的記載,而且説:“齊由此得征伐爲大國。”《集解》引服虔説:“是皆太公始受封土也。疆境所至也。”《索隱》反駁服虔,認爲“今淮南有故穆陵門是楚之境,無棣在遼西孤竹……蓋言其征伐所至之域”。當以司馬貞《索隱》之説爲是。桂馥《札樸》卷二、黄以恭《愛經居雜著》卷一《賜履解》,都赞同《索隱》之説,并作了進一步分析。穆陵地望有兩説,一説在今湖北麻城北,一説在今山東臨朐南。無棣也有兩説,一説在今河北盧龍舊孤竹境,一説在今河北南皮、鹽山及山東廣雲一帶。目前很難作出正確論斷。總之,它遠遠超出齊國境界。所謂“五侯九伯”,就是指廣大區域内不服從周室的方國。十分清楚,當齊國受封之時,周朝就給了它征服和開拓這个原來東夷集居地區的使命。
當周朝分封許多異姓諸侯到今山東半島、圖謀開拓東夷集居之地的同時,又分封許多姬姓諸侯到今河北的西南部和山西西南部,作爲北方的屏障,并圖謀開拓戎狄集居地區。
西周分封到今河北西南部的姬姓諸侯就是邢國(周公之子,今邢臺)。分封到今山西西南部的姬姓諸侯,主要有唐(即晋,武王之子,國都在今翼城東南)、韓(武王之子,今河津、萬泉間)、霍(霍叔之後,今霍縣西)、楊(今洪洞東南)、賈(今襄汾西南)、荀(今新絳西)、耿(今河津南)、虞(仲雍後,今平陸東北)、魏(今芮城北)等。跨過黄河,還有焦(今河南三門峽西)和虢(北虢,文王弟,國都上陽在今三門峽東南,下陽在黄河北岸)。
邢國確實具有抵禦和征討北方戎狄的作用。一九七八年河北元氏出土的臣諫簋銘文:“佳(唯)戎大出△(于),井(邢)侯(搏)戎。延(誕)令臣諫以△△亞旅處于。”這是康王或昭王時器。,當在今元氏縣境内的泜水流域,今井陘的東南,這是邢國在北方防止戎狄侵擾的重要據點。這時“戎大出于”,就是説戎族大舉進犯該地。邢侯因此出兵搏戰,下令臣諫統率亞旅(官名)出居于防守。《後漢書·西羌傳》記載:周平王東遷“後二年,邢侯大破北戎”(當依據《古本竹書紀年》)。説明當時邢國相當强大,力量足以抵禦和征伐戎狄中的大族。等到春秋前期,周朝統治勢力衰落,戎狄大量東移,力量對比發生變化。邢國先被狄所攻破,接着衛國又被狄打得大敗,邢、衛兩國遷到了黄河以南,于是狄族勢力就深入到中原了。
韓國正當唐(即晋)的西面,同樣負有控制北方戎狄的責任。《詩·大雅·韓奕》:“以先祖受命,因時(是)百蠻。王錫韓侯,其追其貊,奄受北國,因以其伯。”這六句詩,當是概括周王授給韓國誥命的内容。就是説,周天子命令韓侯,賞給追、貊等“百蠻”,因而成爲“北國”之“伯”。追和貊是“百蠻”中主要的二族。
武王少子唐叔封於唐,即是後來的晋國。“唐在河汾之東方百里”(《史記·晋世家》),原來封土不大。但是唐叔受封時,分得了“懷姓九宗、職官五正”,因而實力比較强大。周朝配備給晋國較强的實力,爲的是要它擔負抵禦戎狄和開拓戎族地區的使命,如同齊國負有征服和開拓東夷地區的使命一樣。唐叔受封時,成王分給他密须的大路(戰車)和鼓以及闕鞏的皮甲,就有授給這个使命的用意。後來周景王對此解釋得很清楚:“密须之鼓與其大路,文(文王)所以大蒐也;闕鞏之甲,武(武王)所以克商也;唐叔受之,以處參虚,匡有戎狄。”(《左傳·昭公十五年》)大蒐是檢閲軍隊、凖備戰争的一種禮儀。當時成王把文王在大蒐禮上應用的戰鼓和戰車、武王用來克商的皮甲賞給唐叔,就是要求他繼承祖先勝利的餘威,達到“匡有戎狄”的目的。當唐叔受封時,授給唐叔的誥命《唐誥》,規定了推行“啓以夏政,疆以戎索”的政策,就是既要采用傳統的“夏政”中合適的政令,又要推行適宜於戎狄的法令,使便於達到“匡有戎狄”的目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