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争议的概念,是指劳动关系的当事人之间因执行劳动法律、法规和履行劳动合同而发生的纠纷,即劳动者与所在单位之间因劳动关系中的权利义务而发生的纠纷。
在我国,劳动争议的解决方式有三种:调解、仲裁、诉讼。下面我们看看这三种解决争议的方式具体有什么特点。
调解是指在查明事实、分清是非、明确责任的基础上,依照国家劳动法的规定以及劳动合同约定的权利和义务,推动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之间相互谅解,解决争议的方式。企业调解委员会是解决劳动争议的第一道防线。劳动部于1993年11月5日颁发了《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组织及工作规则》,对劳动争议的调解组织、调解原则、调解程序作出了具体的规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可以设在用人单位内部,也可以由各地方的工会负责组织。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应当由职工代表、用人单位代表和工会代表组成。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主任由工会代表担任。劳动争议的调解应当遵循当事人双方自愿的原则。需要注意的是,调解委员会只能起调解作用,它本身并无决定权,不能强迫双方接受自己的意见,也无权作出对双方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文件。但是如果双方经调解达成了调解协议的,调解委员会应当制作调解协议书,对于协议书,双方当事人应当自觉履行。
仲裁是根据法律规定或者当事人之间的协议,由一定的机构以第三者身份,对双方发生的争议在事实上作出判断,在权利义务上作出裁决。我国劳动争议的仲裁指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以第三者身份为解决劳动争议而作出裁决的劳动执法活动,因此兼有行政和司法的双重性质。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不会主动介入劳动争议,发生劳动争议的主体可以向其提出仲裁申请,仲裁委员会在受理案件后,经过开庭审理,在确定事实后,应先进行调解,如调解不成或双方不愿进行调解,可以作出仲裁裁决,该裁决具有强制性。如当事人双方未在法定期限内向法院起诉,则裁决生效,当事人必须履行,如一方不履行仲裁裁决,另一方可以请求强制执行。
诉讼是指国家审判机关即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规定,在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依法解决讼争的活动。虽然仲裁委员会可以对劳动争议作出有法律效力的裁决,但是依照我国的法律,只有法院才享有对劳动争议的最后决定权。仲裁委员会依法裁决后,如果当事人一方或双方不服,在法定期限内有权向法院起诉。当事人起诉后,原裁决即无约束力,人民法院有权对该劳动争议独立审判,并作出判决。在诉讼阶段,如当事人不服一审法院的判决,还可以提出上诉,由二审法院作出最终裁决。
案例导读
工资支付形式需约定
【案例一】 2019年6月初,毕业生姗姗与一家公司达成了用工意向。在签订劳动合同时,公司表示,虽然每月工资为6000元,但为逃避缴纳个人所得税,能实际多得报酬,公司按“工资+报销”的方式支付工资,即工资3500元,其余应得的2500元以报销差旅费等形式支付。见公司好心为自己着想,姗姗当即欣然同意。事后,经好友提醒,姗姗方知其中面临着风险,如公司提前解除劳动合同,只认合同写明的3500元工资,自己在获得赔偿金、经济补偿金方面肯定吃大亏。
【点评】 本案例中,若公司与姗姗因工资发生争议时,即使实际工资超过合同所写,但因没有充分证据,也只能“承担不利后果”。故毕业生在签就业合同时,一定要在合同中写明工资的支付形式和数额。
劳动合同内容要明确
【案例二】 小蔚与一家物流公司签订了书面劳动合同。合同约定小蔚每日送货一次,报酬除每月固定1000元外,再按0.2元/公里加计,并以押车人当日签字确认的公里数为据。岂料上班的第一天,小蔚便在送货途中遭遇交通事故。虽然伤势不重,只花去5000余元医疗费用,但这对于刚出校门、家境较差的小蔚来说,也是一笔难以接受的开支。可当小蔚以劳动合同为据,要求公司按工伤处理时,却遭到拒绝。
【点评】 认定是否构成工伤的前提,在于是否存在劳动关系。本案例中,小蔚与公司签订的合同,所反映的只是由小蔚将货物运到指定地点,公司依约付费,不是双方建立劳动关系的合同,而是符合运输合同的法律特征。虽被冠于“劳动合同”的字样,但只是徒有虚名,小蔚要求工伤的请求,当然会被拒。
试用期由法律规定
【案例三】 毕业生小萍在与一家公司签订为期三年的劳动合同时,公司提出,因对小萍的实际工作能力一无所知,因此合同约定,试用期定为一年,试用期内工资减半计算,且一旦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公司随时有权解除劳动合同。虽然小萍觉得试用期太长,但因觉得找个工作不容易,只好签了合同,答应了公司的条件。
【点评】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十九条规定:“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本案例中公司就是利用了毕业生就业心切的心理,通过自定超长试用期,将用工风险转移给小萍,并企图据此降低用工成本,明显与法相违。
劳动争议当事人向人民法院起诉必须符合以下条件。
(1)原告与本案有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www.xing528.com)
(2)有明确的被告;
(3)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4)属于人民法院受理劳动争议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此外,还必须符合起诉时限的规定,也就是当事人必须在收到劳动仲裁裁决书之日起15日内起诉。因此,当事人起诉时应同时提交仲裁裁决书,一方面说明劳动争议已经过了仲裁程序;另一方面也能证明是否符合起诉时限的规定。
延伸阅读
就业中的基本义务
(一)服从国家需要的义务
虽然毕业生在就业时有了相当大的自主择业的权利,但是并不能排除服从国家需要的义务。当国家重点建设项目或某些行业急需人才的时候,应积极为国家的重点建设工程或项目服务。如西部志愿者、“三支一扶”、服兵役等。
(二)向用人单位实事求是介绍个人情况的义务
毕业生在向用人单位进行自我推荐、自我介绍和接受考查时,有义务全面地实事求是地反映个人情况,以利于用人单位的遴选,不得夸大其辞、弄虚作假。
(三)接受用人单位组织的测试或考核的义务
用人单位为了招聘到符合要求的毕业生,一般都要通过一些测试或考核手段来了解毕业生的情况,通过比较,做出是否录用的决定。因此,毕业生应予积极配合,充分展现自己的能力,接受用人单位的测试和考核。
(四)严格按照就业协议及其他合法约定履行相应的义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八条规定:“依法成立的合同,对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履行自己的义务,不得擅自变更或者解除合同。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护。”毕业生应认真履行协议或合同,不得无故擅自变更或自行解除。如果单方违约,必须主动承担违约责任。
(五)依照职责完成工作的义务。
(六)不断提高职业技能的义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