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天津文史资料选辑39辑七、咸宁城会师,扬威贺胜桥

天津文史资料选辑39辑七、咸宁城会师,扬威贺胜桥

时间:2023-10-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总司令部的最高战略决策是大军直指武汉三镇,而自南向北进攻,则必先把铁路线正面贺胜桥之敌铲平。是役敌军在阵上死亡者约四、五百人,水淹而死者约比战死者尤众,俘虏敌军官一百五十九人,士兵二千三百八十六人,夺得大炮二十门,机枪三十挺,步枪二千多杆,贺胜桥车站敌所堆存的粮食数量亦巨。

天津文史资料选辑39辑七、咸宁城会师,扬威贺胜桥

威震一时的吴佩孚迭次败绩,至宋大霈在汀泗桥全军覆没,始仓皇失措,重整残部,率直属亲军,并集中其刘玉春、张占鳌、陈嘉谟、娄云鹤等惊弓之鸟,扼守贺胜桥、杨柳档一线,倚黄塘湖与梁子湖之险,构筑工事,企图困兽犹斗。

时为一九二六年八月末梢。当日咸宁境内,七军军长李宗仁、八军军长唐生智、四军副军长陈可钰,各率所部云集,因铁路已迅速修复接通,知道蒋总司令且与第二师(属第一军何应钦辖下的刘峙部队)抵达,北伐军气势之盛,一时无两。总司令部的最高战略决策大军直指武汉三镇,而自南向北进攻,则必先把铁路线正面贺胜桥之敌铲平。因此决定以第八军向咸宁以西离开铁路线斜插武昌西南的金口,径渡长江,袭取汉阳,孤立武昌;我四军则沿铁路线进攻贺胜桥,直扑敌军主力,这当然也是一场硬仗;至于七军的任务主要在不断增强右翼向东楔入鄂城一线,以便为东西中三方面夹攻武昌奠定基础。

四、七、八等三个军的任务分配已定,陈副军长当即下达向贺胜桥进军的命令。

我十二师张师长亦就本师任务及兵力发布攻击要旨:独立团急进至贺成铺(贺胜桥附近小镇)向贺胜桥警戒,右翼与第七军取得联系,左翼与本师三十五团联络;三十五团在独立团之左,警戒于黄石桥道路上,以壮独立团声威,俟右翼得手,敌势动摇,即向当面之敌猛攻;第三十六团为预备队,随战况进展跟进,距前线不得超过五里;师部炮兵营归军部参谋长邓演存指挥,随时秉承参谋长意见、慎选阵地,掩护各团攻势;张师长与朱晖日副师长分别率同直属队及参谋穿梭巡视于各团攻击位置。我团嗣即接到通报,知三十五团及独立团已与敌正面接触,张师长已在贺成铺督饬该两团全力突破敌军之一点,然后一致冲锋,先向敌军一翼施压包围,是以彻夜枪声之密,火力之盛,为自接战以来所未有,叶团旋即占据贺成铺高地,策应各方。我奉命指挥机枪连及第一营,先布置机枪连监视铁路左侧,以交叉火网防御敌装甲列车的冲袭,旨在全面掩护三十五团和独立团前进,另将一营散开在机枪连左翼警戒。及闻冲锋号响,全线各就前进位置涌出如潮,空中横飞弹雨,地面白刃交挥,师部自张师长朱副师长以下莫不风驰于阵上,战况惨烈。这时吴佩孚坐镇装甲列车上亲自督战,使卫队团手执大刀往来押阵,后退者杀,是故敌军亦面临进退皆亡,舍死搏斗,我军益奋神威,敌人为之气沮,渐呈动摇,第一线全溃;大约吴佩孚自忖常居被动,不若另出奇兵,分出一部队伍转向我左翼反包围,其实我高地监视部队已早料敌军将有此举,在张陈两师长互相通报合计下,迅速以二十八团增强独立团并向右翼延伸,敌图反包围不能得逞,且欲挽其第一线之不溃亦告无效,惟有死守第二线,拼力保住贺胜桥。此时独立团、二十八团屡进屡出,三十五团、三十六团亦前绕后回,因为杨柳档以北一带,树林茂密,湖滨亦港汊纵横,地形上构成我互相联络的困扰,叶团及二十八团在此表现得非常机动,张师长所率的直属队及军部邓参谋长指挥的炮兵累次把敌阵反复向我包围的部队击散,炮火频频命中敌兵麕聚点及粮弹辎重,使其有生力量陷于瘫痪,尤其炮火直逼贺胜桥头,形成敌军致命威胁,如此反复抢夺,拉锯作战,这不但是双方兵员胆力体力的考验、配备的考验、智谋的考验,更是意志和情操的考验,我军终于以处处上风赢得优势,血战一昼夜,敌第二线阵地亦为我攻占,贺胜桥已完全暴露在我军面前,已经彻底瓦解的敌人,狼狈向贺胜桥北逃窜,担任正面攻击任务的独立团、三十五团已越过桥南逃窜敌人的前面,除一面抢得全桥的控制外,回头截住未过桥的敌军全部缴械。我在机枪连阵地上仍指挥断续发射,压住桥北敌人,其逃窜中互相拥挤掉水淹毙者不在少数。

当我军抢桥前,在桥南高地上可以遥见桥北铁路上有大红旗一面立于车站南侧,吴佩孚所乘的装甲列车即傲踞站上,我炮兵火力扬威敌阵,适将吴佩孚座驾的专车轰毁数节,敌战意消沉,吴亦悄然回车北遁。

是役敌军在阵上死亡者约四、五百人,水淹而死者约比战死者尤众,俘虏敌军官一百五十九人,士兵二千三百八十六人,夺得大炮二十门,机枪三十挺,步枪二千多杆,贺胜桥车站敌所堆存的粮食数量亦巨。我军伤亡四百九十七人。

以汀泗桥与贺胜桥比较,两役都是决定敌我命运的关键,但汀泗战场上敌人溃逃遗尸都不过饮弹倒卧血泊,贺胜战场则不少是断头缺足的尸体或饮刃未死辗转惨啼呼号者令人触目惊心,而且见到柳树上悬有人头两颗,其一据说系旅长余荫森。(一说谓系张占鳌,但以后曾核对武昌守敌仍有余部及张部,可能此一颗人头系另有其人。)

从我军直接投入攻击贺胜桥的战斗序列,以至整个战役的基本结束,时间是由一九二六年八月二十九日下午二时至八月三十日上午十一时。

现在我摘录六十年前我当时的阵中日记两个片断,往事云烟,聊寄感慨:(www.xing528.com)

“此次敌人退却似秩甚佳,见其大红旗一面立于车站南侧之高地,并以整齐之步炮兵负责收容,此盖吴佩孚之卫队也。初以为其损失无几,孰知事后调查,彼因车辆不足,且被我军追得太急,无法集合,彼残卒之为我追及缴枪者半,被挤下水淹毙者半。吴佩孚仅率卫队以身免,亦奇捷也。吴素好豪谈,且不视我北伐军在眼内,孰知悉索蔽赋,竟不能支持二十个钟头,便作逃将军。天下事未易知,当为彼睥睨宇内梦想武力统一者作严重警告也。”(一九二六年八月三十日攻克贺胜桥后,于三十六团部)

“早膳后到师部遇种石(作者现加注:姓吴,时为十二师部秘书,攻下武汉后,曾任汉水竹木征收局长,对提供北伐军需作出努力),谈及从征将士壮志干云,相与附掌;谈及万恶军阀日薄西山,则相与为穷兵黩武者欷歔矣。

“与种石偕至三十五团,剑泉(作者现加注:即邓龙光,时为三十五团参谋长,三十五团迭建战功,盖育群即缪培南与剑泉合作无间所致)示以搜得俘虏所录吴佩孚八月二十七日渡江七律一首,瞎道盲吹,至死不悟,秀才(按:吴佩孚曾在晚清考得秀才)可笑亦可怜矣。诗云:

才游塞北又长江 坐罢火车上火船

塞外风云能蔽日 江中波浪更兼天

但凭豪气撑今古 那怕南兵过万千

寄语征蛮诸将士 奋身踏破洞庭烟

按此诗为贺胜桥之役两日前所作,将军一去,扫地威名,败局如斯,当为‘吴大帅’初料不及。我等三人皆各捧腹。”(一九二六年九月四日师次武昌城下我团驻洪山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