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苗族服饰以其美丽的造型、绚丽的色彩成为世人眼中一道亮丽的风景。可是你知道吗?苗族服饰的发展是吸取了许多别的民族的服饰元素而逐步形成的。其中就有苗、蒙服饰融合的现象。从正面看,苗族的服饰似蒙古服饰,从背面看,却是苗族的衣裳式花带百褶裙。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蒙古王朝统一中国后,加强了对云贵高原的统治,在云贵高原不仅建立了不少民族的土司制度,还派兵驻守。不仅如此,朝廷还在遵义建播州府,在安顺、普定等滇黔交通要塞,及云南的叙永县(今属四川)一带驻军;至今,云南仍有蒙古族后裔,便是当时驻军的后代。蒙古族后裔定居云南后,服饰也受当地影响而有了变化。在蒙古族统治地区的苗族支系服饰,受蒙古民族服饰的影响也很大,从首饰包头布及其首饰缀吊穗都有改变,其上衣采用蒙古服,挖领裁剪成右大襟,盘肩一周绣花或镶花边,下身不是蒙古长袍,而是类似长袍的大围腰蔽膝,大围腰上有如意图案,正面看去,似蒙古长袍,但转过身去从背后看,仍然是上衣下裳,在花带掩盖下,是苗族固有的蜡染百褶裙。从首饰看,蒙古族在草原上生存,由于风大,会用长布帕包裹头发避风;苗族长期在山区生存,也同样因山里风大,便吸收了蒙古族用长布帕包裹头发的首饰特点。
正是因为这些蒙古人的出现,大大丰富了后来苗族的衣饰,这就是民族融合的结果。还有这样一个例子,说的是木华黎的第九世孙纳哈出官至太尉,恰值元亡降明,后在洪武二十年(1387)封为海西侯。纳哈出的长子察罕,袭封,因蓝玉事件牵连被诛除;次子佛家奴恐被株连,逃离福州,以纳哈出名字的尾字为姓,隐居在惠安九都(今泉港后龙上西村)。出氏后人直至第十二世孙出科联在乾隆年间考中进士官至翰林院检讨时,皇帝认为这个姓很奇怪,出科联才告知皇帝自己乃元将太尉纳哈出后裔,乾隆称誉“好个奇姓”。
这种民族融合无处不在,正如韩儒林先生所说:“很明显,元朝的统一在中国各民族的历史上都留下了深刻的影响。从民族融合的观点看来,此种影响无疑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
以元代的蒙古族为例,我们可以从中看出民族融合的一些端倪。元朝统一全国后,蒙古族主要分布在岭北地区、中原及南方地区、西北地区。
岭北地区是蒙古族的大本营,是蒙古国的统治中心,也是蒙古族最集中的居住地。蒙古统治者历来十分重视岭北地区的农牧业和手工业生产。早在成吉思汗时,蒙古政府就命镇海领所俘汉民万人辟地屯田,并因此修筑了镇海城(今蒙古国科布多东)。以后各朝又将从中原所俘汉民迁到克鲁伦河上游、和林附近从事屯耕。
元朝建立后,忽必烈继续在岭北地区进行大规模屯田。1272年至1293年的二十二年间,忽必烈曾十多次调动大批汉军、南宋降服军、南人及蒙古军民,给予耕牛农具、种子衣裘、钞币等物,让他们于克鲁伦河、吉利吉思、谦谦州(今叶尼塞河上游一带)、上都等地开辟农田,从事屯种。这些屯田在各族军民的辛勤劳动下,成绩很好。武宗至大年间,重新恢复称海屯田,每年得米二十余万斛。以后元代的历任统治者对蒙古地区的农业生产都采取了积极扶植的态度。
蒙古地区历史上一直是游牧地区,游牧经济由于其产品的单一和自然条件的限制,常常不能自给。有了农业之后,有力地保证和促进了畜牧业生产的发展。
与此同时,蒙古地区的手工业也有了发展,除了制革、制皮毛、炼乳、制毡、制弓箭等手工业,这时也发展起制陶、冶铁、建筑等行业,出现了和林、上都、集宁等城市。在和林有许多汉族工匠,他们从事建筑、制陶等手工业。上都也是一座规模很大的城市,有雄伟的宫殿、衙署、寺院,居住着蒙、汉等各族人民,商业很发达。
另一方面,入居内地的蒙古人主要是蒙古的上层贵族、各级官吏和军士。普通的蒙古族士兵大都作为蒙古军、探马赤军驻守在全国各地,他们属于军户,世代为士兵,战时打仗,平时大部分务农或是从事军工生产。普通蒙古平民也有一些生活在内地的,还有的因破产沦为驱口。这些蒙古人和中原的其他民族也在不断的融合中发展着。
邱树森先生说:“这些进入中原的蒙古族人数远不能和广大的汉族人民相比,为了统治的需要,也为了生存和日常生活的需要,许多蒙古人努力学习和掌握汉文化。最高统治集团中,向真金太子、仁宗、英宗、文宗、顺帝,大臣中如拜住、脱脱等,都有较高的汉文化素养。蒙古官宦之家及普通平民中,也出现了不少用汉文从事理学、文学、史学、书画创作的儒生。(www.xing528.com)
“例如,木华黎第七世孙朵儿直班就曾悉心钻研经术,熟读程朱理学,为顺帝讲学时,采集先儒名言,著《学本》《君道》《臣职》《国政》四卷,顺帝赐名《治原通训》。朵儿直班还是一位诗人,尤其精于五言。
“蒙古上层贵族多信奉喇嘛教。忽必烈尊吐蕃僧人八思巴为国师,命他用藏文字母创造蒙古新字(八思巴字)。喇嘛教在元廷中尤其盛行,每年用于佛事的费用不计其数。
“元朝灭亡后,大批居住在中原内地的蒙古人没有返回漠北,一直与汉族和其他各民族友好相处。至今,云南、河南、湖北、江苏、河北等地的许多蒙古族人就是元代蒙古人的后裔。
“此外,蒙古向外扩张后,西北的畏吾儿、哈剌鲁、西辽最早臣服,以后蒙古又多次发动西征,在西北和域外建立了窝阔台汗国、察合台汗国、钦察汗国和伊利汗国,因此,蒙古人移居西北和域外的数量很大。久而久之,元代西迁的蒙古人中,除了一部分仍然保持自己的民族特点,相当一部分已与其他民族融洽在一起,组成了新的民族共同体,于是,西北地区和域外在民族格局上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忽必烈的孙子阿难答被交给伊斯兰教徒抚养,他从小背诵《古兰经》,学会了阿拉伯文,成为虔诚的穆斯林。1280年阿难答袭封为安西王,封地在今甘肃、宁夏、青海一带,拥有蒙古军队15万人。他命令自己封地内的蒙古族儿童全都接受割礼,并让15万大军中的大部分人皈依了伊斯兰教。元成宗死后,阿难答参与夺位,失败后被赐死,他封地内的蒙古军队后来逐渐融合到了回族、东乡族、保安族中。
因后来海都兵败死去,窝阔台汗国逐步瓦解,一部分归元朝,一部分归察合台汗国,其民众也大批迁往漠北。
察合台的封地在窝阔台封地之南,海都叛乱后,察合台的后代瓜分了窝阔台汗国的领地,势力扩大到东起吐鲁番,西到阿姆河。后来,察合台汗国逐渐伊斯兰化,并分裂成东西两部分。西察合台汗国后来演变成帖木儿帝国。东察合台汗国于1418年迁都亦力把里,明朝称其为“别失八里国”和“亦力把里国”,其境内蒙古人大都与当地居民融合。居住在哈密地方的伊斯兰化蒙古人,称“哈剌灰”,后来成了回族的一部分。汗国西部的蒙古人,多与哈萨克、柯尔克孜等民族融合。
另外,钦察汗国、伊利汗国的蒙古人也逐渐与当地居民融合,包括哈萨克、乌兹别克等族。塔塔尔族则是蒙古共同体中自称为“鞑靼”的突厥人种克烈、乃蛮人的后裔。
随着蒙古的崛起和向外扩张,蒙古族人进入中国的各个行省和各地区,而且随着蒙古铁蹄深入欧亚,蒙古人也随之进入异国他乡,在不断的交流和共同的生活中,完成了新一轮的民族大融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