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国公主出嫁时,唐肃宗怕她孤单,选了一个陪嫁姑娘,这个姑娘是荣王李琬的女儿,也姓李,我们姑且叫她李氏。李氏以“媵”的身份与宁国公主一起来到了回纥。为什么要带一个陪嫁姑娘呢?新疆有一首民歌,叫《达坂城的姑娘》,歌词是这样的:“领着你的妹妹,带着你的嫁妆,赶着那马车来……”领着妹妹出嫁,可不是现代人调侃的“买一送一”,而是中国古代媵婚制的体现。媵婚制在殷商时代已经出现,是一种变相的一夫多妻制度,这种制度存在了很长时间,是有深层次的社会原因。通过姐妹共嫁一人或者男方死后再嫁男方家族的另外一人,这有利于维持家族遗产继承的安全性。
在宁国公主返回唐朝以后,陪嫁姑娘李氏却没能陪她回到长安,李氏被迫嫁给了新的回纥可汗。古代的游牧民族往往不太重视和亲公主的出身,所以荣王的女儿李氏也被正式封为“可敦”,被回纥人称为“小宁国公主”。
按照陪嫁姑娘的身份来说,小宁国公主随着宁国公主,第一次出嫁,嫁给了毗伽阙可汗,但是不久毗伽阙可汗去世,小宁国公主又嫁给了毗伽阙可汗的二儿子英义可汗,这次算是二嫁。因为与皇室、权力等因素纠缠在一起,小宁国公主作为陪嫁姑娘注定她未来的命运不会平静。后来,小宁国公主与英义可汗生了两个儿子。
好日子没过多久,780年,英义可汗被天亲可汗杀死,小宁国公主与英义可汗的两个儿子也同时被杀。等到天亲可汗继位的时候,要是按照收继婚制度中“兄终弟及”的惯例,小宁国公主作为长嫂,应该再次嫁给天亲可汗。可是,小宁国公主自小在中原长大,深受中原文化的熏陶,不管是从礼法上,还是从情感上,她无论如何也接受不了自己将嫁给杀害丈夫和儿子的刽子手,她被迫迁居外地,打算孤独地度过余生。
当这一切发生的时候,距离她随姐姐宁国公主嫁到回纥已经33年了,作为一位陪嫁的和亲公主,小宁国公主虽然没有正式履行和亲的程序,但她仍然可以被视作和亲公主。791年,小宁国公主病逝,陪嫁姑娘的人生也永远定格在了这一年。
消息传回长安,此时的唐朝皇帝是唐德宗,唐德宗深知小宁国公主对于国家的安定立下了大功,所以发布诏令辍朝三日,从官方的角度表达对于这位陪嫁的和亲公主的哀悼!
除了宁国公主和小宁国公主,还有一位女性值得我们关注,她就是唐朝领兵大将仆固怀恩的女儿。宁国公主和亲后,毗伽阙可汗又乘机为他的小儿子移地健(也称为登里可汗)向唐肃宗请婚。唐肃宗一看,国家的军事实力不强,关键时刻还得靠人家帮忙,所以想了一个折中的办法,以领兵大将仆固怀恩的女儿册封为公主,前往回纥和亲。在登里可汗继位之后,仆固怀恩的女儿也顺理成章地被封为可敦。宝应元年(762年),唐肃宗去世。唐肃宗在位的6年里,唐娶回回纥一女,又连嫁三女给回纥,足见唐肃宗向回纥借兵的急迫心理,而回纥亦不负唐之所望,不断出兵援唐,先后助唐收复两京,平定安史余党。
唐肃宗死后,唐代宗李豫继位,这时回纥的登里可汗看到了唐朝的虚弱,密谋侵袭唐朝的关中地区。唐代宗知道消息后,马上派出仆固怀恩前往太原,让仆固怀恩会见女婿。还好,最终的谈判结果是可喜的,登里可汗答应帮助唐朝讨伐叛军。不久,仆固怀恩率领唐军与回纥的军队共同进攻,岳父与女婿精诚合作,攻打安史叛军,收复了洛阳,进而平定了河北地区。(www.xing528.com)
安史之乱是开元、天宝时期政治腐败导致的后果,但平定安史之乱,与其说是中央政府平定叛乱,还不如说是以妥协的方式结束叛乱。国难当头,唐肃宗及其继任者唐代宗不得不积极平定叛乱,与回纥和亲,利用和亲招来回纥的援兵,唐肃宗命令广平王与回纥的太子互称兄弟,双方约定“长为兄弟之邦,永为舅甥之国”。[2]
和亲的效果也非常明显:唐军“得回纥,无不胜”,回纥军队在平叛过程中,特别是在收复两京时起到重要作用,使处于被动的唐军转危为安,最终取得胜利,所以唐人称“回纥于国家有救难之勋”。
唐代是历史上与周边民族和亲的高峰时期,重视发展同周边民族的关系。每次与回纥和亲,唐朝都会以回纥有功为理由。而从回纥的角度来说,通过和亲不仅可以获得大量财物,而且持续不断的绢马贸易能够带来丰厚的利润。从战略上来说,唐朝与回纥达到联合抵御吐蕃的目的,取得了双赢的效果。
宁国公主在丈夫死后剺面明志,小宁国公主继任姐姐成为可敦,这似乎是不可思议的事情,但每个民族都有自己长期积累的文化与风俗,当不同民族开始接触、交流时,就会发现对方的独特之处,也会不同程度地出现心理隔阂与文化碰撞。如果说宁国公主、小宁国公主的故事已经比较离奇,还有更离奇的是咸安公主,她先后嫁给了两个姓氏、祖孙三代、四任可汗,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注释】
[1]《旧唐书》卷195《回纥传》。
[2]参见《九姓回鹘可汗碑》,用汉文、突厥文、粟特文三种文字刻写,碑立于唐宪宗元和九年(814年),位于今蒙古共和国境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